12.29 催收電話到底要不要接

催收手段

目前常用的催收手段有:短信轟炸、電話催收、上門催收、仲裁或起訴催收等,而使用最多的是短信轟炸和電話催收方式,因為這兩種方式效果最佳、成本最低、時間最短。相信已經有很多人已經領教過這兩種方式,不管是不是欠債本人。

也有不少的欠債朋友通過對方的不斷施壓、威脅、恐嚇,而被迫以貸養貸,負債的金額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嚐到甜頭的催收專員,通過對催收手段的不斷“改良”和“升級”,很多已經嚴重觸犯了國家相關法律底線(詳見我另一篇文章《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催收電話到底要不要接


催收電話到底要不要接?

銀行催收

欠款人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自己先主動給每一家銀行打電話先表示歉意,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不能足額清償到期債務,態度誠懇且不卑不亢;接著,儘量與之協商本金分期或者支付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的息本分期,誰願意協商先還誰的債務。

做到三個【必須】:1⃣打電話時必須錄音;2⃣還債時必須保留還債記錄;3⃣債務還清時必須要有債務結清憑證。這三個【必須】都是你的法律證據,足以證明你沒有逃廢債。不管還誰的債務,在法律上你已經有了還債的事實。

其次,

做到兩個【如果】:給銀行打電話時告之對方:1⃣如果對方或委託的第三方催收機構進行違法催收、暴力催收,你搜集證據直接投訴到銀行,並同時投訴到當地銀保監局或當地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2⃣如果對方或委託第三方催收機構通過違法催收、暴力催收導致自己的家人或親朋好友或領導同事,精神和生活上受到影響甚至傷害,你依法蒐集證據投訴甚至起訴對方,直到對方向你道歉。現在是法制社會,合理合法還債,絕對不向暴力行為、違法行為低頭!

依據: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明確,催收債務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關於進一步規範信用卡業務的通知》,對金融機構的催收外包業務進行了規範。


《通知》要求,對因催收外包管理不力,造成催收外包機構損害欠款人或其他相關人合法權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相應的外包風險管理責任。

對於不接受協商的銀行的催收電話,只要你還了其中一家,並且做到以上三個【必須】,其他的銀行催收電話一個星期接一次即可。不管對方說什麼,怎麼做,你記住一點:你既沒有改變聯繫方式或沒有失聯,又有了還債證據,到哪兒都是你有理。即使被其他銀行起訴,此時你的三個【必須】就必須派上用場了。

不管負債總額多少,如果沒有穩定收入,請先生存後發展,先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在此基礎之上再謀發展。如果自己都食不果腹,生命健康都受到了威脅,拿什麼還債?也從側面反映了你不尊重債權方的合法權益。



私人催收

私人借款與金融借貸不一樣,出借方除了有錢以外還有一份真情在,所以,有錢儘量先還私人借款,如果對方不著急又同意延期還款,一定要懂得感恩,待自己走出債務泥潭後定要好好報答對方。如果對方著急用錢或者就想收回到期債務,毫無疑問,先還私人借款,並且做好以上三個【必須】。



其他催收

其他催收以網貸為主。網貸逾期,不管金額多少,都屬於經濟糾紛,是民事責任。當你的收入只能還其中一家並且已經做好以上三個【必須】,其他的網貸催收電話一律不接,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用在提高收入上,時間有限,請珍惜生命!可能有人會說,不接電話就會被曝通訊錄怎麼辦?其實,即便你接了,你沒錢還,雖然不合法,對方為了達到還款目的,他們依舊會採取爆通訊錄的手段對你施壓。此時的你提前做好身邊親朋好友的工作,告知他們:凡是找你的陌生電話一律掛斷或者說找不到你即可,千萬不要透露你的個人信息,這也涉嫌透露個人隱私,不知不覺中就會和催收一樣觸犯國家法律。並且做到以上兩個【如果】,但是投訴的機構是:中國互金協會、當地金融辦、微信聚投訴、12321等渠道進行投訴。

請大家務必認識到一點:催收解決不了債務問題!唯一能解決債務問題的就是你的財產和你的收入。



陽光個人破產前置服務:債務委託人以繳存“月協調保證金”的方式,形成“強烈還款意願”的證據鏈,可規避此風險,“月協調保證金”=債務人合法月收入-當地基本生活費。法律依據:《破產法》之“裁定破產後一定時期內,破產人只有基本生活保障,消費和商業行為有嚴格限制。”陽光個人破產前置服務,正是在此立意基礎上的前置服務,即重整和挽救,若債務最終評估無法挽救,則可協助申請個人破產。

所以,在債務人只保留基本生活費的前提下,把其他收入都用於還款,足以表明有“強烈還款意願”,是有法可依的。即便不接電話,若是被起訴,只要能出具充分證據,就可以規避“透支後通過逃匿、改變聯繫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的嫌疑。

我是陽光前置服務北京服務中心,歡迎關注留言轉發。

備註:望大家習慣文字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