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在朋友圈里发过哪些高点赞率的照片?都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柳侍墨


你在朋友圈里发过哪些高点赞率的照片?都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

拍照记录美和随手分享美,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当下生活的一个部分。而无论分享给哪些朋友,能够得到高点赞率的照片,肯定有它的看点,比如好看,比如有趣,我在朋友圈里发过那些高点赞率的照片,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心得。

利用惊艳的色彩张力

一张惊艳的照片,首先带给人的是视觉感受。而色彩是一张照片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觉,所以利用色彩的对比来营造视觉的张力,可以表现出惊艳的效果。

【摄影/蓝色希腊】

比如上图中,利用红色的服装和黄色的油菜花,两种高明度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享受,人物在有对比的色彩掩映下,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呈现出一幅人与花共美的景象。

这种色彩对比,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对撞,带来视觉冲击力,比如红与绿,白与黑。也可以利用大量饱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浓烈的色彩氛围。还可以利用大量的留白,通过极简手法,表现写意。

【摄影/蓝色希腊】

比如上图,花拱门上的娇艳鲜花和服装上红色的花朵相呼应。利用浓烈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缤纷绚丽的视觉感,让人印象深刻。

利用不同的视觉角度

大家已看惯了普通的视觉,感觉熟视无睹而没有看点。所以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拍照角度,体现不同的视觉感。

比如航拍或者高角度,更可以表现一些磅礴的大场面。高角度下拍摄出来的花海和乡村公路都是有别于我们平视觉的,不同视觉感的画面,自然给人带来惊艳的效果。仰拍天空,仰拍大树,仰拍花枝,拍出了广茂、丛林、挺拔感,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摄影/蓝色希腊】

比如上图,利用低角度的仰拍,拍出郁金香的修长感,让长在地面上的花朵,也拍出高耸入云的气势。

而我们平常站着拍摄的视角大都是这样的,比较平淡而没有新意。

【摄影/蓝色希腊】

利用不同的构图方式

摄影有最基本的构图方式,但是我们在熟练运用的同时,还要跳出这些方方框框。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把控画面,如何二次构图,根据现场的环境和拍摄主题,玩转不一样的构图。是截取某一个面,某一条线或者某一个点,都要发挥自己的创意。

比如同样是一棵树的茶园。我们利用不同的竖构图和横构图就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横构图广袤,给人开阔的视野感。竖构图强调纵深感,让一棵树更加突出。

【摄影/蓝色希腊】

【摄影/蓝色希腊】

创意就是有别于别人的画面,拍出别人没有拍出的画面,也是一个摄影人在不断追求的过程。

利用不同的拍摄技巧

相对于平铺直叙的画面,有一定起伏或者创意的画面,更能够吸引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来表现。

比如拍荷花,利用重曝的手法。比如拍舞龙,利用拉焦的手法。比如拍星轨,利用堆栈的手法。比如拍摄运动物体,采用追焦手法。比如慢门,可以拍出牛奶般的流水。

【摄影/蓝色希腊】

比如上图,利用慢门,在雪地里,把人物和红围巾拍成虚影,舞动出了动感和色彩美。

利用不同的表现方式

摄影需要一定的表现方式,一般可以通过各种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等来加强表现力。

【摄影/蓝色希腊】


比如上图,不是选择对焦人物,都是另辟蹊径对焦在前景的花朵上,朦胧的人物轮廓,在花朵的掩映下,更加有诗意。

我们在运用各种对比时,需要有自己的构思和想法,比如利用各种排列组合,来表现出摄影的旋律感,也会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摄影/蓝色希腊】

所以要让你的照片在朋友圈得到高点赞率,一定要在摄影过程中有想法有创意,才能达到吸睛的效果。

【摄影/文字 蓝色希腊】

我是喜欢摄影,分享心得的蓝色希腊。


蓝色希腊


动人的蓝天白云与自然美的山清水秀 记得有一次是油菜花的季节 我独自一人开车路过了一个小山村 那时刚好大雨过后的天 那小村庄的周围又是自然美山行 村边满是一片黄色的油菜花 村下又是一块自然的草坪 刚好下起了大雨积满了水显得青青绿绿 还照进了山的影子 周围的山满是青青的草 又是大雨过后的雾气充满了山顶 当时在我目中简直是美如画 我就拿起了手机拍摄了下来 发到了朋友圈 得到了朋友的观赏与点赞好奇的问我这是哪里 我统一回答说 这是我们的小隆林






韦小宝9604


我的朋友圈里偏爱萌物,精心化妆加PS的美图不会受到青睐,反而是随手拍个萌物发上去就能获得很高的点赞。

今年,我的土狗串,骗吃狗罐头的照片来个九宫格就获赞非常多。我在客厅里不小心踩了它的后腿,它疼的吱哇乱叫,提着后腿走路,把我心疼坏了,我对它说:“乖小花,咱不哭,我给你拿个罐头去!”它就呜咽着提着腿走送我到院里然后在楼门口蹲下,我去放杂物的仓房里刚拿狗罐头出来,它就从台阶上一跃而下,双腿站起来蹦跶了😂😂😂!它装疼的时候我没想到给它拍,把它骗吃成功后的神态拍下来发朋友圈了。这条狗两岁了,不知为什么总害怕手机发出的拍照声,所以它在照片里经常会耳朵向后夹着。我怕有串门的带着熊孩子来,就把狗粮都放到杂物间,毕竟畜用食物的安全标准比人类食物的安全标准低的多。











梦里采薇与云飞


六月底在新疆拍摄。








叶子113248851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人人都想拍出好的照片,如果朋友们喜欢可以关注我

构图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摄影不是简单地拿起照相机按快门,在按下快门之前,你要问自己,这个景物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是颜色?云彩?倒影?还是落日?确定了主体后,下一步就是怎么去表现它了。通常,主体要有足够的尺寸,才能引人注目。主体太小,就不成为主体,这时候就要用长点的焦距,或后期剪裁来处理了。突出主体,这样照片才会有灵魂。

三分法则,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

简单实际上摄影是‘减法’,就是说画面上跟主题无关的物体最好全部去掉,越简单就越好。特别是对初学者,构图更是应该从简单开始。

天空在风景摄影里,天空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时候天空是构图的主要部分,而自然界的很多自然想象的美就足以让人震撼。所以,好的摄影爱好者,应该要时常留意天气的变化,这样就会总结到一些自然的规律,例如雨后的晚霞是最漂亮的,雨后如果出太阳,你就会见到彩虹等等

参照物,单凭照片里的景物,有时候我们很难判断物体实际的大小,而通过我们熟悉的参照物,对比后我们就能‘感觉’到景物的大小了。这种参照物通常用来表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白平衡,什么是白平衡(White Balance)?在数码相机来说,就是给白色作出一个定义。人的大脑能仔细地分析从眼睛所接收的讯号,因应不同的色温(color temperature)来显示相同的白色;但数码相机郄不能。在早晨时分相片的颜色偏红,而黄昏时则偏黄。就算同一张的白纸在不同的环境下被拍摄,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都会出现不同的偏差。能正确地记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就是调整白平衡的原因。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拥有自动白平衡功能以及按照光线情况不同而预设的白平衡设置,用户可以自己根据光线情况不同来选择相应的白平衡,如晴天、阴天、白炽灯等,如果对白平衡要求很高,也可以手动自定义白平衡,这个功能在目前大多数主流数码相机上已经是标准配置了。

快门和光圈优先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摄影时,必须对好焦点,景物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拍摄位于不同距离上的多种景物时,片样选择调焦目标,焦点对在哪,哪才能把全部景物拍清楚,就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动体摄影,主体的位置不断移动,调整尤为困难。遇到这种情形,怎样才能不失时机而又有把握地拍出清晰的照片呢?这些都是需要应用景深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摄影时照相机对着被摄主体聚焦,位于主体前、后的景物在底片上的影像就不如主体清晰。但由于人眼的鉴别能力有限,我们总是认为在被摄主体前、后的一段距离内,景物的影像看上去也是清晰的。这段在聚焦点前后能记录得较为清晰的被摄景物纵深的范围,就叫景深。换句话说,景深是(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内的物体都应该是清楚的。对焦在哪里景深就追随到哪,在景深(这段距离)内的物体就清晰,超出景深(这段距离)的物体则模糊。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以下照片就是我的家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果朋友们喜欢可以关注我谢谢了











呼伦贝尔包车谷歌


我好久没有在朋友圈发照片了,只能贴几张之前的老作品了。

我发照片的点赞数量基本都在一两百个,不知道这个点赞率算不算是很高。

我们言归正传啊,还是照片要能打动人才行。关于具体怎么拍出来的,下面我就分享几张照片的拍摄故事吧。

一、用后期思维指导前期拍摄

比如下面这张片子,拍摄于北京颐和园的一个墙角。当时天空还飘着小雪。

下面是原片,我采用的是横构图拍摄,再通过snapseed的展开功能把上方空间做了一个拓展,又用MIX做了一个海报效果。

(如果你想系统的学习手机摄影后期,可以点击我头像,进入我头条号首页,在导航栏中找到“专栏”,里面有大量的免费试听课。)

如果当时采用竖构图的话,上方的留白可以多一些,但是拍摄范围就要小很多了,就只能拍摄上面红框内的部分了。

我经常跟我的学员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带着后期思维指导前期拍摄,这就是一个例子。哪些效果是要通过后期来实现,哪些题材是必须通过前期拍摄,就是说在按快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后期的方案。

二、做足准备工作

这张慢门效果拍摄于新疆,下图是照片的参数,Iphone6s拍摄,曝光时间2秒。

这张照片我是用三脚架拍摄的,画面中的人物是个陌生人,事先也没有沟通。尽管我现在几乎只用手机拍摄,但外出时包里一定会带着架子和一些相关的配件。

另外,这个拍摄的瞬间也必须提前有个预判,不然等你发现了再去拿出架子、装手机、找机位,就没机会拍了。所有工作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包括软件的准备。

我拍摄这张照片是用的procam6这款拍摄软件,对软件的使用也要很熟练才行,包括快门速度的设定也要有经验。如果快门速度太短了,水流的效果拍不出来。如果时间太长恐怕人物就会移动了。所以说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三、要有耐心

一个是要耐心的找机位,不要光凭想象,而是要多走动才行。另外就是要等待最佳拍摄时机,毕竟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如果光线不理想那就只能等,尤其是风光片的拍摄。

好比这张十七孔桥,尽管当天没有金光穿洞,但是照片中的这个光效也是值得等待的。

我对成片的数量上从来都要求很低,外出拍一天,如果能有一两张看着满意的片子我就很知足,倘若拍到3张我就感觉赚到了。

包括这张蜜蜂的片子,我当时拍了估计将近100张。这种微距照片就是要多拍。因为有太多因素会导致我们拍摄失败。微距镜头本身的景深很浅,我们的手抖动一点、蜜蜂飞动了一下,或者吹来一阵风都可能导致我们把照片拍虚。所以一定要多拍,即便你的技术再好也得多拍,然后选出满意作品的概率才会更大。

此刻已经是凌晨1:50了,就先分享到这吧。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你点赞、关注和转发支持。在此预祝所有的摄影爱好者在今后的创作中都能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晚安!


手机摄影手册


随拍的一组吃饭的照片,谈不上技术,纯属个人爱好瞎拍拍。











鲨鲨鲨鲨鲨鱼鱼呀










一年内用手机拍的,照片没有经过任何修饰 ,有偷拍的,抢拍的,倒拍的。。。


依雨15


上个月在茶卡盐湖拍的,八百多张照片里面挑的,朋友圈四分之一的人点赞了,虽然我微信只有四十多人。有时候你无意中拍的照片会非常棒,反倒是那些特意选景的照片很平庸,因为这类照片常常伴有模仿的痕迹。不知说得对不对,个人观点。





zy冰封的心


我一般拍风景。见到好的景色就用手机或先记下来,过段时间再用相机拍。拍好回家简单的做一下后期才放到朋友圈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