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一些孩子小學成績好,中學就不行了?這種情況下需不需要報補習班?

soya


從學生時代到教書時代,我有幾點很深的經歷:

1、小學時代:小學確實很簡單,語文難的就在閱讀而已,因為作文也沒有評分標準,因此只要閱讀不丟分基本就不會丟於95分,數學難在運用題,因為會有一些奧數思維的題目,所以一般這些題都做對了,然後計算不粗心也基本不會被扣分,滿分妥妥的,因為就更簡單一些了。

所以小學成績,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

2、初中時代:初中就慢慢不一樣了,之前讀書時候,我的同學,很多升入初中之後,就開始不適應了,慢慢地成績就下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學科上:

A、語文學科:初中的語文最大的變化在於,沒有了基礎了,取而代之的是綜合類型的基礎題,文言文,古詩詞、現代文、名著閱讀和作文,因此難度加大,更直觀的是,初中的語文作文開始有評分標準,也就是說:普遍要扣個10-15分之間。

B、數學學科:數學中的代數部分是很簡單的,難的部分表現在幾何部分,以及代數和幾何綜合運用部分,很多學生時很不適應的,因此丟分多。

C、物理學科:物理在初二開始學,剛學的過程,很多現象非常抽象,而且學校的實驗器材又有限,那麼勢必會讓學生很難理解,所以丟分比較多,也會讓很多學生不適應。

D、化學學科:化學初三開始學,而且只學一年馬上就要參加中考,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特別是在元素變化,和微觀粒子方面,還有實驗和物質辨別方面會非常難,所以也會很多學生丟分多。

E、其他學科: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也有很多需要記和理解的內容,所以也會成為丟分的對象。

因此通過這兩項對比,小學和初中的不同在於:

1、學科上:小學學科少,初中學科多,而且難度在增加。

2、時間上:小學時間非常充裕,初中時間很緊迫。

3、難度上:小學主要以識記為主,初中更多的是要理解。

綜上所述:為什麼初中之後,會有很大的成績變化呢?主要在於學科多、時間緊、難度大三個方面,那麼應該不應該補習呢?

我認為,主要分析原因,如果確實知識點非常薄弱或者根本不理解主要知識點,那麼有必要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點撥一下。


小謝大語文


分析一下為什麼孩子在小學學習成績很好,到了初中慢慢地成績就不行了呢?

原因一,學科的增加。小學階段重點是語、數、外三科,其他為副科,小升初只作為參考科。而升入初中,除三主科外,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都列入中考的範圍。

原因二,學科的難易度增加,小學階段是知識的初級階段,內容比較簡單,易理解和掌握。而初中知識的難度增加,例如,小學數學學的是簡易方程,而初中則為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

原因三,小學教師與中學教師的教學管理有所不同。小學教師教學認真負責,特別是轉化後進生方面肯下功夫,而初中老師在這方向應向小學教師學習。

原因四,學習環境的變化對心理的影響。小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比較好,聽老師的話。而初中生與老師的關係有的處理的不好,換了新老師不適應吧,或有逆反心理,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

我認為孩子初中學習成績的下降,主要與學習環境有關(教師的教學管理),但與補不補課無關係!.


志遠


有些家長總有個錯覺,自己孩子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實際上你的孩子很可能小學就不行了,只是考試太簡單了沒表現出來。

大部分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都能搞個80分、90分甚至滿分,家長無限期望。到了三年級、四年級就只能60、70分了,有些家長就開始問為什麼。一些扯淡的所謂教育機構包括毫無經驗的老師就會找各種理由。

實際上,基本原因是孩子小學一年級就不行,只是因為那時候卷子太簡單,內容太少,差別不大而已,所以能僥倖搞個90分,讓家長懷揣一個天才兒童的夢想。

題主的問題是同樣道理。孩子在小學拿了滿分和那些真正的成績好的拿滿分不一樣,人家考100分是試卷只有100分,你考100分是你只會100分。如果總分是1000分,人家拿1000分,你還是拿100分,這就是100分和100分的差別。

不要相信什麼學習節奏不一樣了、教學方式不一樣之類的鬼話,這些東西只會讓你的孩子從100分到90分,不會讓他從100到60分。

輔導機構、補課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必須承認,有些孩子就是不適合學習,就像有些人不會唱歌、跳舞一樣。這個沒什麼丟人的,也沒必要浪費錢。很多家長總是被“勤能補拙”矇蔽了頭腦,覺得孩子是聰明的,只是不學習而已。實際上,學習也是有天賦的,和人家唱歌跳舞有天賦一樣。


多思多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可是到了初二就開始斷崖式下跌。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是從初二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呢?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學習上存在深層次思維缺點


孩子在小學階段時,只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的好成績就並不會很難。但在這美好之後,不少學生在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於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的等等因素。


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的教學內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於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做些什麼了?


當然不是一味的為孩子增加課外輔導的課程,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這樣會讓孩子的厭學情緒更加顯著。


首先,家長要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讓孩子開始肯動腦筋,善於思考,善於提出問題。能提出問題,往往知識就已經掌握了一半。

然後,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儘量拓寬知識面,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最後,就是不要只強調成績分數,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這樣才能及時彌補孩子在思維層面的一些缺點。


所以,當孩子在初中階段,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時。家長不應盲目地為孩子加大課外輔導的負擔。而是,幫助孩子一起,找到成績下滑的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是關注中小學教育的洋蔥數學,點擊關注,成為家長們的教育好助手


洋蔥學院官方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分析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

1.學習科目的增加,孩子無所適從。小學科目少,知識簡單,考試的內容都是在課堂的所學的知識,這些知識老師反覆講解,反覆練習,孩子自然學習成績好。初中學習課程增加,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突然增加的學習量,許多學生無法適應,顧此失彼。

2.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許多小孩小學都是被動學習和被動接受知識,因為這些知識非常簡單,所以成績好。到了初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被動學習方式轉為主動學習方式的話,成績肯定會下降,並且成績下降趨勢越來越明顯。

3.不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過度的依賴父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就是父母沒有形成良好的榜樣作用,導致了小孩有樣學樣,壞習慣不斷的形成極大的影響了學習。

4.青春期的影響。初中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有的學生把月經、遺精、乳房、痛經等正常的生理發育現象視為疾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

5.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些學生不適應,產生了牴觸心理,那麼這個科目肯定會學不好的。

6.其他因素:家庭因素、學習氛圍、教師水平、同學關係等多方面都有影響。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那麼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報補習班呢?我的建議是首先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是,成績下降是題目難度太難?還是學習方法不對?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等等。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治癒根本。如果僅僅是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或是解題能力欠缺,補習還是有必要的。近期學信裡手會分享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和對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的考試資訊、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敬請關注學信裡手。


學信裡手


造成這個原因,家長應該負主要責任。

小學階段因為學習科目少,學習難度也比較低,所以比較容易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而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科目大幅的增加,學習難度也大幅度提升,所以,如果在小學階段,家長沒有重視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那麼孩子在面對更加複雜,難度更大的學習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成績滑坡現象。



多數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上缺乏遠見,只注重眼前,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還不錯,就忽略了對孩子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孩子的專注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等很多的核心素養,是應該從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都要就要重視起來,並積極的進行引導和培養的。一旦孩子進入中學以後,成績大幅度下滑,家長再來重視這個問題,就有點晚了。而且,亡羊補牢的代價和成本是極高的。這些問題如果在幼兒和小學階段就來有意識地著手解決,那麼花費的成本和代價是極低的,很容易就可以培養起孩子良好的專注力,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當然,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來解決這個問題,也並不是太晚。家長只要意識到問題的真正根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進入中學以後,成績不理想問題的根結出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你應該有效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去給孩子補習功課。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習效率就會有效的提升,那麼孩子學習任何科目都會變得輕鬆而簡單。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說實話,這樣的孩子絕大多數報補習班已經晚了!

很多家長都有誤區,不存在中學就不行了的現象!其實小學的成績就是一般般,學的不夠紮實,老師出的卷子稍微簡單點成績就特別好,稍微有難度的根本沒法及格,小學的學習力太弱了,習慣和學習都不夠積極,到了初中,需要的是深度思維的能力,那些只喜歡簡單的同學就完全跟不上了!輔導班有很多這樣的同學,他們的補習效果非常差,不是老師教的不行,純粹的就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按照自己過去的偷懶思路學習,沒有決心是改變不了什麼的!

鑑定小學成績好不好,其實沒那麼難!每次完成作業單科是否超過20分鐘,卷子一般在10分鐘以內,而且錯誤率極低!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其實都是水平一般般!對於那種花一個小時才勉強做完卷子的,即使100分,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別說你沒見過我說的這種學霸,你的見識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了!


造夢小兵


小學成績好初中成績變差,都發生在初二,初二上不去初三一塌糊塗,這是一個鐵律。怎麼辦,一找任課老師,找班主任瞭解學生學習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很重要,表現在他對學習感不感興趣認不認真想不想學,端正學習態度差是最困難的事。二找老師瞭解學習情況,要詳細全面,尤其是數學連貫性很強,代數式因式分解不過關,以後數學題沒法做,說白了,學習上不去的原因在那裡,卡在那裡了。三平心靜氣地和學生做一次有建設意義的交流,想什麼,想不想讀書,想不想讀上去。四綜合分析一下學生的學習狀況,要不要上補習班,上怎麼樣的補習班,補那門課,補那些內容,然後報適合學生狀況的班,重要的是缺什麼補什麼。五讓學生不懂問老師,不要拉下的章節沒補上,再拉下新的章節。六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家,組建一個有利學習的朋友圈,周邊同學的影響力比老師家長還大。今天的小孩普遍聰明,學習不好大多沒把聰明用在學習上。


藍夏23


公眾號裡恰好有涉及到關於學習的內容,這邊就簡答一下。

先拋論點:個人認為不需要。

且聽我慢慢道來。

小學成績好,那說明孩子的知識吸收能力是正常的。為什麼我不用拔尖這個詞?因為小學內容本來就不多,上課認真聽,做完作業就可以了。有些孩子只是課堂上沒聽課,所以考試沒跟上,這個只需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稍稍指點就可以,不需要補習班。

到初中,知識會加大,但是也不會過量。孩子有心的話還是能夠搞定的。這只是一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而不是學習吃力的問題,找補習班是浪費錢的行為,還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當然,這個你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看他是否願意報補習班,(這個要根據孩子情況,是真的比較認真的那種孩子可以這樣,皮孩子、熊孩子不建議。因為皮孩子熊孩子就算報了班也不會認真學,這錢花的沒意義。)

看得出題主很關心孩子的成績,但是這個不是唯一出路。

既然中考、高考都是為了讓孩子去大學選個工作的專業,那為什麼不直接選一個專業課的教育課給他學?別說更好的學校有更好的師資力量,你孩子初二就開始沉澱專業課,課不會比那些大學才開始學的人差。

成績是很急,但不是急出來的,是教出來的,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多陪一陪,瞭解一下孩子的學習狀況,比你胡亂花錢報班要有用的多。因為你不瞭解狀況,萬一他就是不認真做作業不認真上課呢?這樣你即便是給他報了班,他不聽也沒用啊。

急成績,又不陪孩子成長,是沒用的,補習班的老師還不都是拿錢辦事,真正能幫孩子的,是你啊!


順便宣傳一波微信公眾號:蒲文傑善智慧(定時推送優質家庭教育內容,希望更多的家庭能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家庭解決孩子成長的煩惱!)


文傑說道


如果,你的孩子未曾補過課,你可以通過補課刷題迅速提高成績。

如果,你的孩子自己想好好學,你需要做的就是給他提供學習條件。

如果,你的孩子自己都不想學,那麼補課浪費金錢,還是先要做好思想工作。


這樣一說,家長應該理出個頭緒了。第一步,看孩子思想狀態,是想學還是不想學。孩子如果上進,藉助外力推一推效果非常明顯;第二步,看孩子學習狀態,聰明的孩子因為一直不用功成績下滑,初三努力是完全趕趟的;孩子基礎不好,初二又不用功,那真的無藥可救;第三步,看家長實際情況。如果家長能夠通過各種關係引導孩子儘快走出迷途,如果家長有實力給孩子找到合適的補課機構,孩子成績提升還是有希望的。


話說現在的中考競爭確實激烈。研究中考試題會發現,中考不是以智力選拔為主,題目難度係數不大。中考重點考察學生做題的準確率、審題的嚴謹度、答題的規範性。明確這一點後,就應該知道,要想在中考競爭中脫穎而出,學習的重點就是抓好基礎,多做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