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香港公屋的天空:方方正正令人压抑,小人物犹如“井底之蛙”


对香港中产阶级来说,香港的天空是方方正正的。这里的每一户家庭,都有一个拼命离开的梦想,但只有凤毛麟角的人们,才有机会走出这片挤满几百万一起呼吸的空间,而在另外一个阶层,却有无数人在等待进入这片空间。

香港有近半数人住在公屋,这些公屋基本上是来自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90年代无数香港影视作品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住在公屋里的人们。

所以对初到香港的内地游客来说,步入这些压抑狭窄的空间,人们并不能感受到一种本土人的窘迫,更多是一种记忆里的情怀。

公屋的面积并不大,最大的有七八十平,最小的放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剩余就没有太多的空间。

若是与父母一起生活,膝下还有孩子,就意味着一家人要蜗居在狭窄的空间里。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远比精英阶层和富裕阶层的后代更为努力。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励志,且不说未来的社会资源,仅凭教育资源,公屋里的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实并没有阿甘,即使有也是寥寥数几。

以香港的房价和中低阶层的人均收入,公租房的房租其实并不贵,足够一个家庭承担。所以很多家庭视申请成功公租房,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挤破头也要去申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