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連東港的十五庫,為什麼最近感覺不火了?

發現時光


要說火過,那至少也應該是10年前的事了,那時大連整體經濟還行,不光15庫別的地方也火,但這些年下來,現在再看,除個別幾片區域還不錯,很多曾經熱鬧過的地方都逐漸喪失了人氣,天津街不用說早就風光不在,站前的勝利廣場曾經也是逛街去的好去處,現在主要成了過路的通道,與此一路之隔的青泥窪橋大街,曾經是大連的標誌性地方,現在.大商還在,秋林早已幾易其名,之後曾火之又火的西安路最近發現好像人氣也大不如從前……所以,15庫不火是正常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整體經濟形勢決定了一些文化產業的單純發展是不現實的,純管理問題也不會是壓垮現實的最後一棵稻草……但願,將來隨著城市經濟振興,這些地方都會再火起來,祝大連的明天更好!


青草池塘20131


原來十五庫有回聲書吧,坐在離海最近的窗邊和朋友嘮嘮嗑喝喝咖啡,挺好的,後來裝修過一次,晚上還有彈吉他唱歌的。對面是漫咖啡,也有不少人。龍蝦港,還有幾家餐廳茶館,一樓還有一個裝修老上海的館子。

有一次看了一個帖子是十五庫幾個店鋪業主聯名寫的,大致內容是在抱怨政府一開始將他們吸引過去,承諾要將那裡建成文化聚集地,吸引年輕人到那裡。可後來沒有實現,也都靠著回聲書吧,漫咖啡幾家店勉強吸引客流。一直到後來人去的越來越少。

其實,最近一直在看關於全國經濟發展數據,旅遊客流量等等的新聞,有關於大連的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靠後。有點難過也有點彷徨。畢竟是年輕人,要發展也希望大連緩幾年能慢慢好起來。儘管現在整體經濟大環境不好,可在青島、南寧等等都趕超大連的時候,我們作為大連的年輕人都覺得有點力不從心。

吃沒地方吃,玩兒沒地方玩兒,好像關於原來大連的名片都已經快消耗沒有了。航拍機每次拍到勞動公園的紅白足球的時候,它的破舊不堪,都有些心酸。

大連的文化產業其實是落後的,也可以說就沒有一個那樣的地方,所以十五庫的落敗也是必然的。就憑藉它靠海邊和牆上的幾副塗鴉?

前幾天看了一個海事畢業生的視頻,很美的大連留不住人,只能和大連說再見……


景心537


以前也沒有多火啊?我在大連二十多年,在那裡消費過一次,溜達過兩次,去東港順路也不會去那裡。沒有驅使我去消費的想法,有文化內容嗎?有海景麼?價格實惠麼?

大連好多項目單純最求高大上的感覺,同質化嚴重,缺少項目的定位,不夠接地氣,消費水平一味的高。遊客來到幾個熱門景區就離開大連了,來大連吃燒烤去哪?去酒吧去哪片?看老街去哪?大型購物步行街去哪?品嚐大連小吃去哪?不知道,沒有規模。

類似的項目有虎灘漁人碼頭、星海新天地、海昌東方水岸,定位和消費都很高端,只有建築裝修環境不錯。高消費的群體畢竟有限,高消費群體看中的是什麼?

項目還是得準確定位,你是吸引中產階級還是一般老百姓,還是高端宴請?

十五庫這樣的項目需要有文化內容支撐,消費水平多樣化,我大老遠去一趟就為了去吃飯嗎?什麼內容能吸引我?

丹東的東安老街是後蓋的,目前就挺成功的,客單價也不高。

遠的地方,看上海田子坊、新天地定位多麼成功。











一起旅行去呀


大連之所以很多商業地段走下坡路,和經營者的鼠目寸光有絕對關係。首先,定位不準,沒有長遠打算,對待顧客雁過拔毛,從開業那天起,恨不能一天就把先前投資的錢,立馬賺回來!不知大家看沒看最近播出的電視劇“大連老酒館”,劇中的主人公陳老闆,他的經營之道,首先是把顧客當上帝,凡是去他酒館吃飯的人,不管是有錢的沒錢的,都是一樣對待,絕不看人下菜碟,陳老闆的口頭禪“來的都是客”,所以對待看人絕不能糊弄,反觀我們大連現在那些開飯店的,都是一把一摟,把顧客的錢賺到手再說,至於服務質量怎麼樣,似乎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這樣的飯店哪能永遠火下去?豈有不敗之理!


北極光7632


停車場為了去十五庫的客人提供了便利,可以開車去悠閒的吃喝玩一個下午,可是不知為啥收費,中包了誰的荷包。誰還願意花錢停車,去那麼遠的地方耗時間呢?就讓十五庫,徹底的荒廢下去吧!殺雞取卵,到處圈地收停車費。


萩超人


別老說大連經濟不好,車輛銷量嚴重下滑也是因為就大連一個城市經濟不好造成的嘛!現在整體經濟都不好,能比過大連的城市全國也就20個,其它那幾百個城市不是更差!


用戶1861412224888


說到底,還是人的關係。大連近十幾年來,人才流失嚴重;好的公司、企業也留不住!沒有好的政策,誰也不願意呆在這裡!人才留不住,發展就是空談。好的公司留不住,哪來稅收?,沒人才,沒稅收,哪來錢?談何發展?談何消費?


靜觀其變wo


座裡面貴,不值,座外面冷,不值。


史鉅華


最近才感覺到?太遲鈍了!


Pascal--DL


東港停車不方便,都貼條,可別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