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高產豐收?

豫南鄉農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 合理選種根據本地的常年積溫、霜期 。選擇高抗高產並且通過省級以上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高澱粉品種。這些品種都經過區域試驗,在同等條件下有利於高產穩產

曬種 曬種可以提高種子的活力,增強種皮透水性。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芽率,種子播種後發芽快出苗狀。

適時早播,在東北地區提倡適時早播,這樣不僅可以搶墒情,並且可以促進早熟 防秋霜 ,在實際生產中一般把耕層5-10釐米溫度穩定在10℃為適宜播期。 土壤水分也是影響玉米播期的重要條件,一般要求玉米播種的田間持水量在60%至70%。也就是常言所說的手握成團 落地即散。

加強田間管理,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因此天津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玉米出苗後要及時進行查苗不栽。補栽可以採用帶土移栽的方式進行,補栽的時間最好在下午或者陰天,儘量多帶土以利於緩苗提高成活率。適時中耕。中耕要深但不要上土,是氣生根裸露在外。中耕可以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倒伏。

追肥 玉米在整個生育期都進行著化學反應。需要從周圍的土壤和環境中吸收大量必要的營養元素。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它們在土壤中含量遠遠不能玉米生長髮育所需要。所以必須通過追肥進行補充。所有這些營養元素都是玉米生長髮育必需的。土壤中缺乏或者缺少任何一種都難以達到增產的目的。追肥是玉米獲得高產穩產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適時晚收,每個玉米品種在同一地區都有相對固定的生育期。只有滿足生育期的要求,玉米才能成熟,達到高產優質的目標。有些玉米品種有 “假熟性”即子力不到完熟期苞葉就變黃。看似成熟,實際上籽粒正在灌漿,尚未成熟。(如果廣大農民朋友急於收穫,勢必會對玉米的籽粒質量有所影響。)玉米完熟的標誌是籽粒變硬,表面有光澤。這才是玉米收穫的最佳時期。

以上都是個人的經驗 觀點 希望能對廣大農民朋友有所幫助。


王子276284137


玉米要想獲得更高產量,密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並不是唯一的辦法,而且不同的玉米品種、不同的土地條件承受的密度也不一樣,並不是密度可以無限的大,只有合理的密植,才能獲得更高產量。

一、土地條件要好。一般是溝窪地、粘土地、可以水澆的地,這樣 的土地地勢平坦、土層厚,保肥保水性能好,適合密植,玉米密植株數多了後,生長髮育需水肥多,必須保證足夠的水份供應,否則密度越大越不行。

二、選擇耐密品種。一般葉片上衝型玉米適合密植,目前有的品種可以到6000-7000株,但是大部分品種合理密度在4000-4500株,如果密度過大,空稈率就多,光長杆子不結穗,這樣會影響產量,同時密度過大時,通風透光不好,植株莖稈細,容易發生倒伏。

三、合理種植密度。一定要掌握品種的特徵特性、根據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情況,瞭解品種的最佳適宜種植密度,可以適當根據地力水平增加5-10%密度,不可盲目過多增加,而且要施足肥料,確保水分供應充足,如果是旱地不能水澆,儘量不要擴大密度,嚴格按照品種栽培技術要求來,在播種時要根據密度計算出株行距,選用高芽率種子,確保苗全苗旺。

玉米是否能獲得高產,與品種自身特性、土地條件、施肥水平、種植密度、栽培管理、自然氣候等多種因素決定,不只是由一個密度決定,也不只是單純增加密度來提高產量,產量是綜合因素的結果,每一個因素都很重要,只有滿足了不同的各個因素條件,玉米才能獲得更高產量。


種鑄糧基


山東四大糧王創高產、拿大獎,採用的是:寬行密植法。

加大行距,縮小株距。一般60-80大小行種植,株距20釐米,一畝在4800株左右。既保證了密度,又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溫度,在加強了光合作用的同時,又有利於散粉授粉。

因為近兩年,黃淮海連續兩年遭遇高溫,很多紅軸美系品種不耐高溫,出現熱害,禿尖、花粒,超短裙,減產嚴重!

所以,選用耐高溫抗熱害的品種尤為重要。2016年山東糧王大賽,日照莒縣的於志廷就憑藉一個新品種,畝產1952斤,一舉奪得總糧王,獲得10萬元獎金。

2017年,整個黃淮海遭遇50面不遇的高溫,致使很多美系大公司品種,遭遇滑鐵盧,大面積出現熱害,給種植戶造成重大損失。

山東青島平度的魯東糧王石賢勝,採用大小行密植技術,種植了與去年總糧王一樣的品種~好漢®九聖禾2468,冀魯豫三省專家實打驗收,畝產1820斤,創造了當年最好產量,並挑戰總糧王於志廷成功,雖然沒有大獎,但是為榮譽而戰,沒有了去年惜敗的遺憾,證明了自己的種田水平!


微農科技


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豐收?這是個簡單的問答!好種出好苗,施肥很重要。玉米分春玉米、夏玉米。選擇適合自己區域種植的玉米品種,就能獲得豐收。春玉米4月5日育苗,半個月左右移栽,播種推遲10天到15天,每畝4千株左右,底肥複合肥50斤左右,玉米長到六七片葉兩尺左右,追肥畝施尿素50斤,打穴施入。這樣玉米就會豐收。

夏玉米6月15日左右播種,畝施足底肥複合肥50斤,追肥用尿素50斤,就能獲得高產。春玉米夏玉米生育期只有85天左右,追肥只能用速效肥尿素,如果追肥用複合肥會貪青晚熟。不能獲得高產。關於玉米的問答已答題多次了,不寫長文望見諒。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給你更新、更真、更好的三農科技,“十星科技”幫你成為當地精英!

作者從事農業技術近30年,有足夠的經驗能幫助到你!

說一句實話:當前的玉米品種99%不適合過於密植!

隨著種植密度的提高,出現了“三升、七降”:株高、穗位高、禿尖度3方面,隨著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莖粗、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粒長、粒重7個方面都隨著密度提高加而降低。而且,且莖杆細弱,抗倒性差,發病較重。

例如:據中國農科院佟屏亞老師2015在內蒙古某種業公司考察,該公司育種人兼老闆“親口所言”,同一“耐密品種”,4000株畝產1718斤,
4500株畝產1693斤(多出500棵,減產25斤),
5000株畝產1732斤(多出1000棵,增產14斤),
如此的增加密度,和相對應的產量,有啥意義呢?!

第一,密植需要大水大肥才能提高產量【如果不能大水大肥,過於密植反而會因為增加了20%-30%的秸稈而浪費了20%-30%的肥料,整體田間玉米果穗降低20%-30%,降低產量不爭的事實!】 ——除非你家的土地非常肥沃。但是,增加肥料投入之後,你的產出成比例嗎?

第二,密植導致玉米莖稈細弱,下部節間拉長,硬度和韌度降低,穗位顯著升高,抗倒能力弱。

第三,過於密植導致田間鬱閉,病害加重(大斑病、青枯病、瘤黑粉等)。

第四,過於密植導致玉米果穗禿尖加重,籽粒變淺,粒重減低,行數減少等。

說到這裡,也許有讀者問,那1%的品種是不是適合密植呢?——另外很少的一部分品種,由於生育期短、玉米果穗小,必須增加密植才能【維持正常產量】——比如,2016年在山東省試驗耐密型“xxx17”,在5000株條件下產量略低,需要增加到6000株才較為理想(國家玉米產業體系報告數據)。


序言:2017年2月初,一位內蒙古呼和浩特網名“綠色莊園”的種田戶反映,畝密度6000株以上,連續兩年賠錢。由此,筆者決定將自己近幾年保存的科技資料公開,也算給一些“頭腦過熱”狂熱分子們澆一點清醒的涼水吧。

玉米種植,所謂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現階段在當前的中國是不現實的,因為適合的品種不到位。筆者不同意當前極端的追求“高密度”,也不是倡導極端的“稀植”,僅僅是對當前玉米種植中“過於密植”造成的諸多弊端而提出適當降低密度的“中等密度”的觀點。請那些迷幻著“高密度”和“超高密度”的狂熱分子們,以及更多沒有時間學習和思考的人們,能冷靜理性地看完本文,然後再全面地、客觀地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總結。

“一兩個例子或許是忽悠人的,多個例子相互驗證才是提高自己的”——這是筆者從事農技推廣近30年來的最大感悟。下面筆者將從“高密度與籽粒機收”、“增產問題”、“品種問題”、“耕地問題”、“肥水問題”、“倒伏問題”、“病蟲害問題”七個方面逐一的分析論述。

真正的科技,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十星科技,更願意幫你“一句話解決問題”!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副總編“十星科技”頭條號作者,為你解答,歡迎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隨時為你解答問題!



十星科技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所以如何讓玉米高產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玉米如何種植才能高產。

一、品種選擇及種子包衣。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根據當地的光熱資源和栽培制度選擇適宜品種,所選品種要求高產、優質,具有廣適性、多抗性,種子質量高。海禾品牌玉米雜交種的質量享譽省內外,是農民朋友的首選種、放心種。海禾系列玉米品種有多種熟期,適於清種、比空、地膜覆蓋等多種形式的栽培。

2、地膜覆蓋栽培選擇品種應比當地裸種玉米生育期長10天―15天為好。

3、種子包衣:種子包衣劑含有殺蟲劑、保護劑、抗旱劑、微量元素等,有效地防治苗期地下害蟲和絲黑穗病等土傳病害,使苗齊苗健,為高產打下基礎。

二、精細整地,及時耙壓保墒。

土壤精耕細作,達到土壤鬆軟、細碎、平整,通透性好,提高保水保肥性能。整地後及時耙壓保墒。

三、適時早播,提高播種質量。

1、 適時早播可以充分利用早春的光熱資源,錯過病蟲大發生時期,錯過開花的高溫多雨天氣,使子粒充分灌漿成熟,增加粒重。

2、提高播種質量是保證苗齊、苗壯的主要措施。做到株行距一致,開溝深淺一致,覆土厚度一致,播後及時鎮壓。

3、覆膜栽培必須壓嚴實,防大風揭膜。海城覆膜時間在4月中旬,遼北和遼西、吉林南部應於4月20日左右。

四、合理密植,建立良好的群體結構

根據品種特性、生產條件,管理水平,土壤條件、栽培方式等確定適宜密度,使畝穗數、穗粒數、粒重相互協調,發揮群體優勢。

五、加強田間管理,確保增產增收

(1) 及早間定苗,去弱留強,使群體長勢差別小,減少田間非自交株數。

(2) 加強中耕除草,及時鏟趟,海禾1、2屬高稈大穗品種,做好蹲苗工作,防止中後期倒伏。

(3) 種子配方施肥

根據玉料需肥規律如土壤供肥水平,做到施足底肥,苗肥早、穗肥重,粒肥補;以N、P、K為主配以Zn、Mn微肥。具體做法:足基肥,畝施優質腐熟農肥 1000-1500公斤,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20-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Zn肥1.5公斤,Mn肥1公斤。巧追肥提苗肥尿素15-20公斤,穗肥30公斤,粒肥5公斤。

(4) 加強水分管理。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5) 人工輔助授粉。盛花期遇大風,高溫或連續陰雨天氣情況下,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具體做法:選晴天上午9點以後,露水乾後採新鮮花粉,去掉穎殼和花葯,用毛筆蘸少許粉授到花絲上,可有效地提高結實率,減少禿尖缺粒的發生,以達到穗滿粒飽。

(6) 及時防治病蟲害

加強玉米螟、粘蟲、穗蚜等的防治,減少病蟲所造成的損失。

六、適時收穫

全田90%以上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變枯鬆散籽粒變硬,顯出該品種籽粒色澤時即完熟期,應及時收穫。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玉米高產的注意事項和種植方法,希望小編的文章對於大家及時做好玉米種植管理工作,讓玉米高產豐收有一定的幫助。


大殼97


怎麼樣種玉米才能獲得高產豐收?作為一個種了半輩子地的老農民,@木火同明,我就從自己所處的秦嶺山區種植玉米的親身經歷,分享一下種玉米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秦嶺山區長江上游地區,自從90年代推廣種植地膜玉米以來,才算是真正解決了溫飽問題。因為高寒陰溼的緣故,又加上“靠天吃飯”的地理因素,大田無膜種植的玉米每畝充其量也就產300斤左右玉米。自從推廣了地膜玉米種植以後,每畝達到1000斤以上。感覺種地膜玉米雖然投資大,費人工,但相對大田種植收益要高許多。細耕種,勤管理,是獲得玉米豐收高產的主要保證。下面就從兩大方面說說地膜玉米的種植方法。


一是平田整地細下種。

平田整地是必須的。不論是大田種植還是地膜覆蓋種植,土壤必須要細而溼。我們地方播種時都是過年以前就把地整好了,到播種時間只是下種覆膜。無論是大田種植還是覆膜種植,或是有些較小坡度的山地也可以種植。但不同的是,大田適宜於種植很早承傳下來的玉米品種,家鄉叫做老玉米。對土壤氣候水份需求不高,產量低,週期也適宜。覆膜玉米卻一定要種植新品地膜玉米品種。要是種了那些老玉米品種的話,還沒到秋天已經早熟了,產量卻依然不高。各地都有適合於各地種植的玉米品種,這點不能馬虎。我們是以中單系為主。也曾經有人拿南方的品系在當地種植,因為氣溫太低,沒法成熟而做罷。

1.施足基肥保增產。

莊稼一枝花,全憑肥當家。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因為玉米播種以後,出現缺肥現象不好再補肥。所以,播種時應施足底肥。每畝可用熟化的農家肥5000斤以上,有條件的可以更多一些。熟化好的農家肥輕易不燒苗的。再用過磷酸鈣200斤,尿素30斤。有的地方是用二銨80斤代替磷肥和尿素的。因為尿素和氮肥容易出現燒苗,不建議用太多。施用時可以把農家肥先在地裡撒勻再播種,有條件的,也可以配合化肥一起施在下種的地壟中。



2,平田整地看墒情。

平田整地是把地裡的板結硬塊打細,才可以保證完整出苗。土壤墒情過差,出苗不全或者不出苗,出苗了也不健壯。我們老家在種植時最大的難題就是土壤墒情差。有板結土塊,可以打碎,下種時用手捏細。惟獨土壤過幹,愁壞了好多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下種後,覆膜前往壟上澆水加溼!土壤溼度以手捏能成團為準。如果是機播覆膜種植的話,應該在下種前15天左右,做少量澆水處理!


3.按膜下種控株距。

大田種植玉米是按隔行撒種為主。我們山區是按行距30釐米下種。覆膜種植有兩大類地膜可供選用,一類是寬70釐米左右的,一類是寬120釐米左右的。這兩類地膜最大的區別就是,前一種下播時的株數較少,地膜上只能下播兩行玉米,適合於土地肥力不足又沒法澆水的山區地塊使用。而後一類也叫全膜種植。覆蓋時相互參壓,整塊地都在地膜覆蓋之下。每壟地膜上下三行種,整體株苗較窄膜數多。適合於方便水利澆灌又土地肥沃的地塊。

下種時窄膜的壟與壟之間的整體行距是80~100釐米左右。每穴2~3粒種子。地塊的整體質量不好可以寬一些。株距30~35釐米,壟上行距40釐米,下種呈三角形錯開。寬膜因為是全膜覆蓋。行距株距也可以和窄膜一樣下種。受地理環境和生產條件影響,行距和株距可以適當調整。這只是對那些一株只結一個玉米棒子的品種而言,對於那些一株結兩個玉米棒子的品種,這樣的數字顯然又太過密集了。老家裡種植時,窄膜玉米每畝株數在4500株左右。寬膜在5000~5500株左右。如果是大田種植的話,每畝有3000株便可。下種時可以多諮詢當地種田能手或農技員。土地的肥力不及玉米的種植株數的營養供應時,玉米小而癟。反過來浪費土地了。合適的株苗密度是最關健的。

4.農藥先行早知道。玉米在苗期最怕蟲害啃種,覆膜後又怕雜草叢生。下種時一定要用包衣種子。地塊土壤生硬時,可以進行土壤殺蟲處理。覆膜前再噴撒地表封閉除草劑。農藥各地供應都不一樣,可以參考當地施用方法施用。特別提醒的是,土壤殺蟲劑可用辛硫磷等觸殺或胃殺藥劑。除草一定要選擇對玉米苗安全的地表封閉類除草劑。這點尤為重要。

下種時,有些地方是先覆膜再下種,有的地方是下種後再覆膜的。下種後覆膜雖然費工費時,但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加快出苗,出苗旺壯且生長快。老家是都是先下種再覆膜的。如果是覆膜後再下種,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穴土夾苗現象。穴中土壤板結也容易形成壓苗。



二是勤看細護精管理。前期工作做好了。後續的工作只能算是管護了。

1.適時間苗,及時補種。

當玉米在長至4~5葉時,可在每天氣溫適宜時做放苗處理。氣溫過高或過低都容易讓苗“感冒”不適,發生黃葉。如果有缺苗現象,可以及時補種。補種時把種子先做浸泡醒種處理,再按每穴2~3粒下種,穴內用溼土壓嚴。也可以把草木灰和土等份混合拌勻壓穴,可以防止穴土板結。

2.勻苗壓土,封口保墒。

玉米長至6~8葉時,按每穴一株的原則,去弱留強,只留一株,並用土封堵放苗破口。力求壓嚴以保墒情。為了不讓穴土板結,可用草木灰拌土混合壓苗。

3.及時追施接苗肥。

玉米長至株高30釐米左右時,可以追施接苗肥。以每畝30斤尿素為主,有條件的可以混合適量多元微肥。在離玉米苗15釐米處打洞深施並及時壓嚴。接苗肥可以有效供給玉米生長旺期對營養的需求和補充。是做到豐產的有力保證。這時間的玉米正處於生長旺季。根部會一左一右長出玉面杈子來,要及時揪掉,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



4.及早防治玉米螟。

玉米在中後期除了水地澆好水以外,就是做好玉米螟的防治。好好的玉米已經豐收在望了,卻突然發現玉米棒子一個個都朝下垂著了。一細看,玉米葉子還綠著,玉米棒子已經乾死了。最大的害蟲便是玉米螟。在玉米出了穗,開始要吊纓子之前,用殺滅菊脂200倍液均勻噴撒,葉子背面都要噴到。玉米揚花授粉期應僻免噴施任何藥物。等玉米授粉結束後再噴撒一次。可以有效地殺死玉米螟病害。也可以多留意玉米莖葉處,如發現有細小的蟲子鑽開的小孔,那是玉米螟的幼蟲在往玉米杆裡面鑽。可以加大藥量再次噴撒,直到沒有蟲空為止。

在進行藥物噴施滅蟲時,可以適當地配合其他葉面肥同時使用。比如磷酸二氫鉀等混合使用。有缺肥或弱小苗子,還可以用每畝500克尿素溶液葉面噴施。有條件的可以按照每次間隔15天的方法,輕量持續噴施葉面肥或多元肥。

5.適時採收。

豐收的日子是讓人高興的日子。千辛萬苦種出來的玉米能適時採收,是做到玉米品質保證的關健。如果是機械採收的地塊,應該在採收15天左右揭去地膜。等地乾燥了再採收,並注意玉米的乾溼程度。溼度過大不利儲存。人工採收的山區地方可以不用揭地膜,等玉米徹底成熟後就可採收。不要過於遲後,因為天氣陰雨,水氣積在玉米棒子上,會發生黴變。


補充:還有一項玉米增產技術叫做“玉米隔行去莩法”。在我老家種地膜玉米時曾經有過一項叫“玉米隔行去雄”的方法。就是把玉米用來授粉的最上面的莩,每隔一行,在頂葉處割掉一行。據說能起到節約玉米營養的作用,但不影響授粉,以達到高產。雖然有其理論並在本地推廣過,卻沒有實際地檢驗過。所以,只是提出來僅供參考用。不知道朋友們有什麼看法?提出您的意見可好。

玉米在所有的農作物中,算是費時費力但效益較高的農作物之一。只要做好了播種時的工作,後期做好病害防治就好了。適宜澆水的地方,從下種到秋收,要澆7~8次水。對於山坡地可以按品種,地性和條件操作。特別是每畝應留的株數一定要合理,不然,也很難達到高產高效。

(圖片來自網絡!@木火同明,農村人說農村事,歡迎您的留言和討論。謝謝!)


木火同明


玉米的疏密程度一般在二十幾三十公分為宜。如果過密,可以裁掉一些,過稀輸的要補種,密輸程度適宜後,施肥、蟲害預防等方面都要高度重視。玉米在各個時期,旱季要適當澆水,除草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防止野草與玉米搶肥,以及生存空間。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棲雲小鎮


玉米種植比較普遍,而且每個地區的玉米種植經過多年的種植摸索,已經形成了本地區完善的高產豐產經驗,例如在北方一些地區,受溫度影響一年只種植一茬玉米,玉米的畝產量就明顯的高於其他兩茬作物種植的玉米畝產量。我們本地是小麥和玉米輪茬種植屬於一年兩季收穫,玉米畝產量一般在一千三五百斤算高產,相對於一年一茬玉米種植畝產量兩千來斤還是有一定差距,所以玉米種植高產豐產和本地氣溫條件有關係。

先來說一說玉米高產豐產的幾個基本要素!

  1. 玉米種植想要高產,要注重底肥的施用。玉米種植底肥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近兩年玉米種植一炮轟施肥模式得到廣泛使用的原因。我們本地是採用種肥同播的玉米種植模式進行玉米種植,也就是玉米播種的時候連同底肥一同下地。當然玉米種子與底肥不在同一個溝壟之內,而且不在相同的深度位置上,避免玉米芽苗期肥料燒苗。玉米底肥要足,近兩年我們本地採用大顆粒複合肥一畝地摺合一袋子,效果很不錯。


  2. 玉米種植想要高產,要做好後期追肥工作。玉米追肥的第一個節點是“尺八高”的時候,也就是玉米拔節期追肥,此時經過玉米蹲苗,如果此時給玉米追肥有利於玉米秸稈粗壯增強玉米中後期的抗倒伏能力;第二次給玉米追肥是“齊齊腰”時期,也就是玉米大小喇叭口期,此時給玉米追肥有利於提高玉米雌雄蕊的分化,特別是提高玉米籽粒數很有幫助;第三次玉米追肥是“剛露毛”時期,此時正是玉米開花授粉籽粒灌漿階段,此時追肥有利於提高玉米的千粒重,對提高玉米產量同樣有很大的幫助。

  3. 雖然玉米種植有如上提到的三個追肥節點,但是玉米在底肥和追肥上,都需要注意三元素肥的搭配比例,例如苗期適宜使用速效氮肥例如尿素,後期追肥適宜追施磷鉀肥用來提高玉米籽粒飽滿度,同時可以提高玉米秸稈活性提高傳輸水分養料的能力。從實際種植來看玉米種植需要大量的氮肥,氮肥足雖然有弊端,但是很容易提高產量。

  4. 玉米想要高產豐產,和生長週期的長短有一定的關係。玉米生長週期在兩茬農作物種植地區一般在一百一十來天,但是在一些一茬農作物種植地區生長週期就要顯得長一些,生長週期長有利於提高玉米的千粒重和幹物質積累。我們本地玉米收穫期到來的時候有些種植晚的地塊兒玉米水分還很大,鮮玉米水分足不利於玉米高產,收穫之後經過晾曬玉米籽粒會初選塌皮現象,這就是籽粒不飽滿幹物質積累少造成的,最終會形成玉米產量降低,所有充足的玉米生長週期有利於提高玉米幹物質積累提高產量。

  5. 玉米想要高產豐產,和玉米的種植密度有一定的關係。相同的地塊兒,玉米苗株數多的區域玉米果穗相對較小,但是玉米苗株數少的區域玉米果穗相對較大,但是在最終的產量上密植區域的產量比較高,人們常說的“稀好看,密高產”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當前玉米種植都追求相對較高的玉米種植密度,但密度大會帶來倒伏危害。

當前玉米種植影響高產豐產的因素

  1. 當前玉米種植雖然很多種植戶想要高產豐產,但是即便玉米高產豐產,後期糶糧食帶來的收入畢竟有限,例如科學精細化管理的玉米地塊兒和常規管理的玉米地塊兒,玉米產量相差四五百斤,按照當前市場玉米價格來計算才三百來塊錢,折算到農民追肥澆水的人工上,就開始顯得得不償失,特別是玉米最後期的追肥澆水,青紗帳氣壓低溫度高,很容易出現身體健康問題,導致很多玉米種植都不願意後期去管理玉米。
  2. 玉米種植高產豐產帶來一定的倒伏危險。玉米高產豐產要求玉米果穗要長,籽粒要飽滿,但是這樣會導致玉米重心偏上,如果不能夠結合既往經驗做好合理密植種植,很容易在後期風雨之中出現倒伏。玉米倒伏對玉米的產量有很大影響。所以很多玉米種植戶種植玉米的模式比較保守,例如在肥料使用上、後期追肥上都是靠經驗。

敲個黑板: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高產豐收?

玉米種植想要高產,如果是空閒地兒的春季玉米種植不要過晚,當然也不能太早,一般需要氣溫穩定之後進行玉米種植,而且儘量足墒足肥種植;要抓住玉米生長期之中的追肥機會,合理做到水肥充足,既有利於提高玉米秸稈抗倒伏能力,還可以提高玉米果穗的大小為高產打基礎;玉米種植同樣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近兩年玉米病蟲害有些抬頭兒氾濫,例如今年的二點委夜蛾對多個玉米產區的玉米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針對玉米的病蟲害防治要遵從“早發現早防治”的原則,避免後期對玉米造成損傷影響產量。


海棠小醉


密植玉米的種植首先得選用可以密植的品種(密植代表品種鄭單958),玉米種包裝袋上都有最佳種植密度。拿鄭單958來說,最佳密度4000-4500株,土質比較肥沃的可以種到4500株(實際大田種植最高種到6000株),等行距播種機一般都是60公分的行距,株距可以調到22公分左右,這樣每畝大概就是4500株左右。種植密度要看品種的最佳種植密度,因為最佳密度是育種家培育品種和專家審定的時候多點實驗產量和抗性最高、最好的密度,千萬不要隨意加大或減少密度,那樣會降低產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