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習書法寫字經常聽人說要“循古”,這兒的“古”指什麼呢?臨帖一模一樣有多大作用?

廿一點水硬筆字


循古就是師古學古,取法乎上。師法古人是書學者書法修磨的主要方向和重點方法,有較為充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邏輯上也很好理解,經過兩千年的歷史沉澱,留傳下來的肯定都是珍品,這些古人作品本身就代表歷朝各代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最前沿最權威的藝術精華,照著他們來學習肯定是不會錯的。



與之相對的就是去古,主要是指師法今人的作品。今人作品不是不可學,但畢竟魚龍混雜,莨莠不齊,尚未經過歷史淘漉。比如今日書法的流行書風、現代書法、江湖書法、名人書法甚至是醜書隨處可見,如果擇師不慎,則很可能誤入歧途、空耗時光。

循古之意,就是書追古人古法正統宗流,比如致學於魏晉風韻或者晉唐楷法。那些時代大師雲集,書法之學空前繁榮,代表著中國書法的藝術高峰。所謂名師出高徒,師法他們,實質上就是擇了高明之師,起點也自然更更高一些,至少方向不會錯。


循古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它是一個十分龐雜的系統,內涵十分宏闊,筆墨章法的義理學說浩如煙海蔚為大觀,初學者往往不知道該從哪裡學起、該從何處下手。一般而言,學書由臨摩而始,先攻隸楷後學行草,先求其妍而後取拙,是比較靠譜的。具體說是學誰的,沒有定數,比如二王的行書,顏柳歐趙的楷書,都是可以優先考慮的。

循古師古是書學的途徑,而非終極目標。書法藝術的延續發展,理應融入時代精神與時代元素。所以,今人之法未必就沒有參考價值,這個需要自已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去審視選擇。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1、“循古”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書法裡面有“古”的詞,諸如“古法”、“古氣”、“古雅”,都有高格調的意思。書法的學習跟繪畫不同,繪畫還要寫生,書法只須臨古就可以了,所以學書者喜歡“與古為徒”,意即跟古人做朋友。孫過庭《書譜》裡說“意與古會”,與古人相會、相通,這是學書者的願望,也是殊難達到的目標。

我覺得這兒的“古”指的是古人經典作品的意思。“古”很寬泛,依書體來看,夏商甲骨鐘鼎文是“古”,秦漢篆隸書是“古”,魏晉行楷草書也是“古”。按書家來看,李斯、張芝是“古”,王羲之、顏真卿是“古”,蘇軾、趙孟頫也是“古”,就連清朝何紹基、吳昌碩都是“古”。



2、臨帖要“循古”,要學習古人經典作品,怎麼學習呢?我覺得要得其筆法,要領會運動感,要細緻入微,要惟妙惟肖。只有跟原帖逼似,才能入其堂奧,也才能“備其古雅”。

有人說太似了不容易走出來,所以有迷惑和苦惱。我認為只要真正入了門,隨時都可以出去,出不去是因為沒入門。學習書法要攻其一點,如鑽土打井一樣,深深扎入下去,這就要跟原帖相似,最好一摸一樣,雖然這是不可能的事。

這個“一摸一樣”我認為不是外形的一摸一樣,而是筆法的一摸一樣,不能描摹外形,不能畫字,不能抹字,要有書寫感,要有韻律,這樣才能出神採,而不是僅僅只有形狀。



馮勇書法


循古絕不是一味地模仿,複製!



當然,循古的第一步是模仿,沒有模仿的循古是欺世,是盜名。模仿就需要逼真,在模仿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古人書法藝術的真諦,我們要知道古代的大書法家所謂的書法之美的真正意義。



書法應該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書法需要創新!都對,任何事物停滯就等於倒退,也近似走向毀滅!只是這個發展與創新需要個前提,就是我們首先要找到根本,書法的根本!書法的真正意義我們還沒有弄清楚,我們就急著去發現,去創新?那麼你能創出一個什麼新物來,恐怕是怪物,四不像,包草人什麼的!



循古不能激進,也不能食古不化,只有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才是振興書法之路,才是發展書法之路!


一笑貫長天


我是這樣認為的,學書法循古是必須的,古:即古法。

關於一模一樣的問題,我想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打印,機子的質量問題出的效果都會有偏差,何況是我們臨帖,所以我認為不可能和古帖一模一樣。

學習書法離不開向傳統的書法碑帖取法,那麼在臨摹傳統碑帖的時候,要儘量地臨更像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古法,如果一味追求自己的創意,脫離了帖,那麼臨帖又有什麼作用呢?

1、所謂臨帖,就是以碑帖或別的法書為榜樣,來對照著摹仿、練習,它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

2、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則和規律,都有表現其藝術效果的技巧和方法。書法藝術也是這樣。

3、學習書法,首先要弄明白所學書體在結體、用筆和章法等方面的法則、規律,其次要學會表達其藝術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4、臨帖主要學習的是原作者的筆法、結字和章法,通過臨摹掌握了某個書家的用筆特色,再學習他的結字法則,然後去體會他的章法佈局,那麼這個臨帖的關就算過了。

5、臨帖的關鍵是入帖和出帖。臨帖的目的在於入帖,入帖就是學習法帖的精髓,這樣你在不自然的情況下寫出的字就具有了臨摹對象的特徵。

總之,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基本途徑,通過臨碑帖從中獲取用筆、結構、章法具體而微的書寫技法,去感受原作者書寫時的狀態,從而去感悟書法藝術的精神。臨摹不是死臨,一定要用智慧要用腦子,邊臨邊思考才是學習的好方法。








書畫日課


不做太多的贅述,簡單的說書法的尋古中的古就是古意,古法的意思!

我們今天大部分人都去學駕照,為什麼要學駕照呢?自己在家買輛車學吧,為什麼都選擇駕校去學習?因為駕校裡有前人總結的系統的技術,方法,規則!這些都是前人通過無數次實踐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的東西,我們不從駕校學駕照,而去自己買輛車去學技術那肯定是個傻子!大家估計大多數人都這樣認為!哈哈😄!

但是學了駕照,實踐起來開始開車還是不夠熟練,大約10000多公里技術基本熟練了,這僅僅是學了開車的技術,大約相當於認字,會寫了,規範了,能上道了!這不是藝術,僅僅是基本技術,假如要學玩車技,還得學會什麼側滑,越障礙物。。。。。等。那才是藝術!

尋古就是學習古人總結的技術,方法,規律為我所用,假如不臨帖,不學習古人,你能掌握古人的那些技巧方法嗎?好多人都愛問,我自己就是自己寫自己的不行嗎?幹嘛要學古帖,除非你是超級聰明的人,估計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是辦不了了!


半畝書畫


學習書法要“循古”,這兒“古”指的是什麼?臨帖一模一樣有什麼作用?

學習書法“循古”這裡的“循古”指的是,歷史上有名書法家的作品拿來學習。或者說好的歷史上的字帖,現在一些書寫愛好者拿來學習。幾個歷史代表人物有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黃庭堅等。都是後人學習書法的榜樣,經常拿來學習的。

臨帖一模一樣有什麼作用?學習寫字是很長時間的。這個過程中書寫者有不斷的變化,書寫者到了書法精深之作的時候,都要模仿字帖,來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當寫到一模一樣的時候,也就是書寫者已經達到了這個字體,很好的成就了。下面就是自己創作出來字意階段了,字意就要取決於書寫者自己了。都是受環境,個人經歷來寫出來的。




股民的幸福生活


學習書法時強調"循古"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根據自己的一點兒體驗談談看法分享給朋友參考。不當的地方請指正!

一、中國書法有悠久的歷史淵源,特別是有些作品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如:《蘭亭序》/《唐楷》…很多古人的作品後人無法企及更皇論超越了,因此書法"循古"必為之;

二、習書法者應下功夫的是"讀帖“、“臨帖"、揣摩"筆意"和"章法"等。既然古人的作品歷代文人墨客普遍認為無法超越,"循古"就是必須的!

三、小時候外公指導我臨習"顏體",他當時對顏體的評語"黑大圓滿"(帶我老家鄉村方言味),我多年沒明白。後來從"顏筋柳骨"以及《勤禮碑》、《自告身書》、《多寶塔》等等,多少明白些許。

漢字書法並非僅線條變化之美,還有其書者傾注的思想流露於筆意中的意境之美。很多隻可意會,無法言傳。所以"循古"是不二法門,多練筆下生花!


學林3224


🍵書不入古,終為俗書!歷代書法家以及書法理論家都曾經對這個問題作出過表述,提出相似的觀念。實際他們的觀點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在學習書法時一定要取法高妙,向古人學習,而這個“古”一般是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

🍵選帖如同拜師,臨帖是學習前人書法的有效手段,書法創作有境界的差別,臨帖也存在境界的差別,蘇東坡說:察之愈精,擬之愈神。臨帖時觀察得越精細,臨摹出的作品越有神采,臨帖境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以後的創作。

🍵學習古法是為了最終創新法,而不是因襲古法,墨守成規。 先集中學一家,大到一定的成就之後,廣取百家之所長,才能不斷前行,永無止境,


安蓮居士


“循古”學書法為什麼要循古,循古就是通過臨摹古人得到古人筆法技法技巧。我們當今有許多人書法家任筆為體俗稱“老年體”不講筆法不筆法的,也不講技巧不技巧的。就是胡寫一通。還死不要臉稱作“藝術書法”。俗不可耐怎麼供後人臨摹學習,沒有臨摹學習價值又怎麼能值得收藏。又怎麼得到流傳呢?不扯淡嗎?誰收藏誰倒黴因為沒有學習研究價值。

臨摹不要為了臨摹而臨摹不可取。首先你要知道為什麼要臨摹這個人的書法。你想從中得到什麼?然後再去臨摹這個人作品。不要拿到就一謂死摹,現在有許多人臨摹出不來,當臨摹還是非常棒的,但自己創作卻又不行了。這是典型的沒有總結古人的筆法技法技巧才會導致這種現象。如果真正能把古人的筆法技法技巧學以致用,已就不存在這種現象了。所以臨摹要會臨摹。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漢字是中華民族祖宗發明的,規則自然古人制定,甲骨文是漢字雛形尚不完善,書法以晉唐鼎盛,自明清走向衰落,不是人笨了,是更聰明瞭但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分散了精力,能流傳至今世世代代長盛不衰的那肯定是經典,,文化藝術是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劑,所謂創新無非是偷懶不願努力學習的遮羞布,不要擔心學的和古人一模一樣,而是任何人都做不到,古人給我們樹立了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峰顛,搞藝術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愛我們的民族不需要理由,繼承發揚民族文化匹夫有責,阿彌陀佛善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