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学习书法写字经常听人说要“循古”,这儿的“古”指什么呢?临帖一模一样有多大作用?

廿一点水硬笔字


循古就是师古学古,取法乎上。师法古人是书学者书法修磨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方法,有较为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逻辑上也很好理解,经过两千年的历史沉淀,留传下来的肯定都是珍品,这些古人作品本身就代表历朝各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最前沿最权威的艺术精华,照着他们来学习肯定是不会错的。



与之相对的就是去古,主要是指师法今人的作品。今人作品不是不可学,但毕竟鱼龙混杂,莨莠不齐,尚未经过历史淘漉。比如今日书法的流行书风、现代书法、江湖书法、名人书法甚至是丑书随处可见,如果择师不慎,则很可能误入歧途、空耗时光。

循古之意,就是书追古人古法正统宗流,比如致学于魏晋风韵或者晋唐楷法。那些时代大师云集,书法之学空前繁荣,代表着中国书法的艺术高峰。所谓名师出高徒,师法他们,实质上就是择了高明之师,起点也自然更更高一些,至少方向不会错。


循古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内涵十分宏阔,笔墨章法的义理学说浩如烟海蔚为大观,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学起、该从何处下手。一般而言,学书由临摩而始,先攻隶楷后学行草,先求其妍而后取拙,是比较靠谱的。具体说是学谁的,没有定数,比如二王的行书,颜柳欧赵的楷书,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

循古师古是书学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书法艺术的延续发展,理应融入时代精神与时代元素。所以,今人之法未必就没有参考价值,这个需要自已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审视选择。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1、“循古”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书法里面有“古”的词,诸如“古法”、“古气”、“古雅”,都有高格调的意思。书法的学习跟绘画不同,绘画还要写生,书法只须临古就可以了,所以学书者喜欢“与古为徒”,意即跟古人做朋友。孙过庭《书谱》里说“意与古会”,与古人相会、相通,这是学书者的愿望,也是殊难达到的目标。

我觉得这儿的“古”指的是古人经典作品的意思。“古”很宽泛,依书体来看,夏商甲骨钟鼎文是“古”,秦汉篆隶书是“古”,魏晋行楷草书也是“古”。按书家来看,李斯、张芝是“古”,王羲之、颜真卿是“古”,苏轼、赵孟頫也是“古”,就连清朝何绍基、吴昌硕都是“古”。



2、临帖要“循古”,要学习古人经典作品,怎么学习呢?我觉得要得其笔法,要领会运动感,要细致入微,要惟妙惟肖。只有跟原帖逼似,才能入其堂奥,也才能“备其古雅”。

有人说太似了不容易走出来,所以有迷惑和苦恼。我认为只要真正入了门,随时都可以出去,出不去是因为没入门。学习书法要攻其一点,如钻土打井一样,深深扎入下去,这就要跟原帖相似,最好一摸一样,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一摸一样”我认为不是外形的一摸一样,而是笔法的一摸一样,不能描摹外形,不能画字,不能抹字,要有书写感,要有韵律,这样才能出神采,而不是仅仅只有形状。



冯勇书法


循古绝不是一味地模仿,复制!



当然,循古的第一步是模仿,没有模仿的循古是欺世,是盗名。模仿就需要逼真,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古人书法艺术的真谛,我们要知道古代的大书法家所谓的书法之美的真正意义。



书法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书法需要创新!都对,任何事物停滯就等于倒退,也近似走向毁灭!只是这个发展与创新需要个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找到根本,书法的根本!书法的真正意义我们还没有弄清楚,我们就急着去发现,去创新?那么你能创出一个什么新物来,恐怕是怪物,四不像,包草人什么的!



循古不能激进,也不能食古不化,只有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是振兴书法之路,才是发展书法之路!


一笑貫长天


我是这样认为的,学书法循古是必须的,古:即古法。

关于一模一样的问题,我想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打印,机子的质量问题出的效果都会有偏差,何况是我们临帖,所以我认为不可能和古帖一模一样。

学习书法离不开向传统的书法碑帖取法,那么在临摹传统碑帖的时候,要尽量地临更像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古法,如果一味追求自己的创意,脱离了帖,那么临帖又有什么作用呢?

1、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

2、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书法艺术也是这样。

3、学习书法,首先要弄明白所学书体在结体、用笔和章法等方面的法则、规律,其次要学会表达其艺术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4、临帖主要学习的是原作者的笔法、结字和章法,通过临摹掌握了某个书家的用笔特色,再学习他的结字法则,然后去体会他的章法布局,那么这个临帖的关就算过了。

5、临帖的关键是入帖和出帖。临帖的目的在于入帖,入帖就是学习法帖的精髓,这样你在不自然的情况下写出的字就具有了临摹对象的特征。

总之,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基本途径,通过临碑帖从中获取用笔、结构、章法具体而微的书写技法,去感受原作者书写时的状态,从而去感悟书法艺术的精神。临摹不是死临,一定要用智慧要用脑子,边临边思考才是学习的好方法。








书画日课


不做太多的赘述,简单的说书法的寻古中的古就是古意,古法的意思!

我们今天大部分人都去学驾照,为什么要学驾照呢?自己在家买辆车学吧,为什么都选择驾校去学习?因为驾校里有前人总结的系统的技术,方法,规则!这些都是前人通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不从驾校学驾照,而去自己买辆车去学技术那肯定是个傻子!大家估计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哈哈😄!

但是学了驾照,实践起来开始开车还是不够熟练,大约10000多公里技术基本熟练了,这仅仅是学了开车的技术,大约相当于认字,会写了,规范了,能上道了!这不是艺术,仅仅是基本技术,假如要学玩车技,还得学会什么侧滑,越障碍物。。。。。等。那才是艺术!

寻古就是学习古人总结的技术,方法,规律为我所用,假如不临帖,不学习古人,你能掌握古人的那些技巧方法吗?好多人都爱问,我自己就是自己写自己的不行吗?干嘛要学古帖,除非你是超级聪明的人,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是办不了了!


半亩书画


学习书法要“循古”,这儿“古”指的是什么?临帖一模一样有什么作用?

学习书法“循古”这里的“循古”指的是,历史上有名书法家的作品拿来学习。或者说好的历史上的字帖,现在一些书写爱好者拿来学习。几个历史代表人物有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黄庭坚等。都是后人学习书法的榜样,经常拿来学习的。

临帖一模一样有什么作用?学习写字是很长时间的。这个过程中书写者有不断的变化,书写者到了书法精深之作的时候,都要模仿字帖,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写到一模一样的时候,也就是书写者已经达到了这个字体,很好的成就了。下面就是自己创作出来字意阶段了,字意就要取决于书写者自己了。都是受环境,个人经历来写出来的。




股民的幸福生活


学习书法时强调"循古"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根据自己的一点儿体验谈谈看法分享给朋友参考。不当的地方请指正!

一、中国书法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特别是有些作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如:《蘭亭序》/《唐楷》…很多古人的作品后人无法企及更皇论超越了,因此书法"循古"必为之;

二、习书法者应下功夫的是"读帖“、“临帖"、揣摩"笔意"和"章法"等。既然古人的作品历代文人墨客普遍认为无法超越,"循古"就是必须的!

三、小时候外公指导我临习"颜体",他当时对颜体的评语"黑大圆满"(带我老家乡村方言味),我多年沒明白。后来从"颜筋柳骨"以及《勤礼碑》、《自告身书》、《多寶塔》等等,多少明白些许。

汉字书法并非仅线条变化之美,还有其书者倾注的思想流露于笔意中的意境之美。很多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所以"循古"是不二法门,多练笔下生花!


学林3224


🍵书不入古,终为俗书!历代书法家以及书法理论家都曾经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表述,提出相似的观念。实际他们的观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学习书法时一定要取法高妙,向古人学习,而这个“古”一般是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

🍵选帖如同拜师,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书法创作有境界的差别,临帖也存在境界的差别,苏东坡说:察之愈精,拟之愈神。临帖时观察得越精细,临摹出的作品越有神采,临帖境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后的创作。

🍵学习古法是为了最终创新法,而不是因袭古法,墨守成规。 先集中学一家,大到一定的成就之后,广取百家之所长,才能不断前行,永无止境,


安莲居士


“循古”学书法为什么要循古,循古就是通过临摹古人得到古人笔法技法技巧。我们当今有许多人书法家任笔为体俗称“老年体”不讲笔法不笔法的,也不讲技巧不技巧的。就是胡写一通。还死不要脸称作“艺术书法”。俗不可耐怎么供后人临摹学习,没有临摹学习价值又怎么能值得收藏。又怎么得到流传呢?不扯淡吗?谁收藏谁倒霉因为没有学习研究价值。

临摹不要为了临摹而临摹不可取。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要临摹这个人的书法。你想从中得到什么?然后再去临摹这个人作品。不要拿到就一谓死摹,现在有许多人临摹出不来,当临摹还是非常棒的,但自己创作却又不行了。这是典型的没有总结古人的笔法技法技巧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如果真正能把古人的笔法技法技巧学以致用,已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所以临摹要会临摹。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汉字是中华民族祖宗发明的,规则自然古人制定,甲骨文是汉字雏形尚不完善,书法以晋唐鼎盛,自明清走向衰落,不是人笨了,是更聪明了但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分散了精力,能流传至今世世代代长盛不衰的那肯定是经典,,文化艺术是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剂,所谓创新无非是偷懒不愿努力学习的遮羞布,不要担心学的和古人一模一样,而是任何人都做不到,古人给我们树立了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峰颠,搞艺术要有敬畏之心,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爱我们的民族不需要理由,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匹夫有责,阿弥陀佛善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