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聚焦」年底白酒价格慢涨,是底气不足还是温柔陷阱?你会买单吗

如果要论起十二大香型的白酒,谁价格最高?谁是老大?能让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那一定酱香型白酒了。即便浓香型白酒在那站着叫卖我市场最大。清香型白酒在那大声叫喊着我历史文化底蕴最深。

有人说:“那是因为茅台酒故事讲得好,营销又做得不错,”所以带动了整个酱香行业的发展;也有人说:“因为搭上了政治的关系,让茅台酒坐上了高位置,顺势腾飞”。

除了白酒,恐怕再难想出一个行业,既有巨大的市场,又有超乎寻常的竞争。随着2019年接近尾声,不少品牌白酒价格依然呈现上涨趋势,一场角逐战役随之打响。

与上次“狂欢”式的涨价潮不同,此次涨价潮更多是区域酒企的“小力度调整”,涨价力度和方式相对温和。

多家白酒企业发布涨价方案


「聚焦」年底白酒价格慢涨,是底气不足还是温柔陷阱?你会买单吗

青花郎宣布涨价,单瓶价格上调60元

12月4日,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青花郎终端建议供货价调整的通知。通知显示,从2019年12月16日起,规格为500ml*6的53度、44.8度、39度青花郎,单瓶价格上调60元。

据了解,年内青花郎不止一次涨价,早在今年5月24日,郎酒就曾下发过涨价通知。彼时通知显示,从今年6月1日起,青花郎53度、44.8度、39度出厂价,分别均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每瓶上涨79元,对3300毫升的大青花郎,则单瓶上涨880元。

泸州老窖3个月内连续提价,52度国窖1573价格逼近飞天茅台

12月2日,泸州老窖(000568.SZ)宣布,国窖1573其他系列产品配额价、团购价、零售价上涨30元、50元不等。上个月,泸州老窖刚刚宣布对国窖1573系列产品进行提价。

一份12月2日下发的泸州老窖《关于调整国窖1573其他系列产品价格体系的通知》显示,即日起,43度国窖1573计划内配额价格上调30元/瓶,团购价建议调整为860元/瓶,零售价建议调整为969元/瓶。

46度国窖1573计划内配额价格上调50元/瓶,团购价建议调整为900元/瓶,零售价建议调整为1009元/瓶;国宝红、曾娜大师装、红瓷瓶、典藏等差异化产品计划内配额价格上调30元/瓶。

其中,国宝红产品团购价建议调整为1100元/瓶,零售价建议调整为1299元/瓶;2020年1月12日开始,上述产品计划内配额价格再次上调30元/瓶。

酒鬼酒52度内参酒配额内价格每瓶上调50元

此外,酒鬼酒方面也传出消息,从2020年1月1日起,52度500ml内参酒配额内价格每瓶上调50元。

早在今年上半年,五粮液、洋河、郎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白酒龙头企业已上调白酒价格。不同的是,上半年涨价潮更多涉及的是“一线名酒”,而此次白酒涨价由区域酒企接力。

对于本轮白酒涨价潮形成的原因,白酒行业专家刘晓威表示,“本轮白酒价格上涨是二线名酒和区域名酒的主力产品在高端市场占位导致的,是上半年白酒价格上涨的延续。

目前,茅台、五粮液的主力产品零售价格在每瓶2000-3000元,洋河主力产品零售价格在每瓶1500元左右,这为二线名酒和区域名酒留出了充足的涨价空间”。

这波涨价潮来的温和


「聚焦」年底白酒价格慢涨,是底气不足还是温柔陷阱?你会买单吗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一轮白酒涨价潮相比,本轮白酒价格上调的力度和方式更加温和。例如,经典五粮液每瓶提价300元,郎酒旗下多款产品每瓶提价79元,洋河旗下产品价格最高涨幅为20%。而本次白酒价格调整普遍为每瓶上涨10-60元。

此外,从涨价方式看,此轮白酒涨价潮除了泸州老窖提出了计划内配额价格上调外,其他酒企仅上调终端建议零售价格。

对此,白酒行业专家刘晓威坦言,计划内配额价格是白酒产品的出厂价格,白酒出厂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市场终端零售价格上涨。不过,市场终端建议零售价格的上调未必会导致出厂价格上调。

“上调终端建议零售价格而非出厂价格,可见此次白酒企业涨价的底气不足。白酒企业或打算上调终端建议零售价观察市场反应,如果市场反应较好,等消费者接受上涨的价格后,再上调出厂价格。”白酒行业专家刘晓威专家说。

可见,无论是价格上涨幅度还是价格上涨方式,此轮白酒涨价潮比上一轮更为温和。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刘晓威认为,“区域酒企的议价能力低于头部酒企。因此,从头部酒企向区域酒企传导的白酒价格上涨趋势,必然出现频次和力度逐步降低,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今年行业涨价频次低于往年

••••

整体来看,今年白酒行业涨价潮的出现频次明显低于往年。实际上,2017年和2018年,白酒行业回暖明显,“涨价”这个关键词贯穿全年。在这两年内,龙头白酒企业、区域强势白酒企业、地方小型白酒企业全部轮番登台,涨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比而言,今年的白酒涨价潮频次减少,参与的白酒企业数量减少,且涨价更加理性。

这可能是今年白酒行业的增速放缓的原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6家出现营收增速下滑,17家出现净利润增速下滑。业内人士分析,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放缓背后是大量区域酒企被迫的“边缘化发展”。此外,目前我国酒类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的感知度低,导致我国白酒消费整体不振。

而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带来的白酒高端化趋势减弱现象是今年白酒行业涨价频次减少的根源。毕竟,无论龙头酒企还是区域酒企,涨价的基本逻辑是相同的,即在高端白酒市场扩容背景下进行品牌占位。

不过,专家刘晓威表示,“从长远看,高端白酒扩容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白酒企业涨价是意图在此趋势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高端白酒扩容速度放缓,白酒企业更看重未来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和品牌占位,而不是现在能抢占多少市场份额”。

目前,此次白酒价格上调尚未起到明显的市场效果。一位白酒经销商对记者坦言:“剑南春发布的文件里提到涨价,但市场上却在做促销,最终的零售价并没有上涨。”

对此,酒行业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从价格来看,白酒的高端化发展必将带动白酒产品整体价格的上扬。以茅台53度、五粮液52度和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近年来价格不断走高。而普通白酒产品受此影响也将有提价趋势,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来源:北京商报 烈酒财经 搜狐财经(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