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萬物冬藏,春始來


節氣習俗

“鵑鷗不鳴”“虎始交”“荔挺出”因天氣嚴寒陰冷,正處於陰氣極盛之期,按照傳統陰陽觀念認為陰氣盛極必衰,此時陽氣開始萌動。鵑鷗即寒號鳥,為陰物感陽者,得陽氣則不再鳴叫;老虎為陽物,感陽而交,所以會循陽氣的萌動出現求偶行為;“荔挺”,草名,也循陽氣萌動開始抽新芽。


大雪養生 |萬物冬藏,春始來


大雪紛紛是旱年,造塘修倉莫等閒北方田間管理已很少,若下雪不及時,人們偶爾還在天氣稍轉暖時澆一兩次凍水,提高小麥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牆等,助禽畜安全過冬。此時還要加緊冬日興修水道、積肥造肥、修倉、糧食入倉等事務。
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此外,逢下雪到戶外賞雪、堆雪人也是此時常有的景緻。大雪節氣養生九大原則



1、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大雪養生 |萬物冬藏,春始來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4、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5、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8、通風健腦。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9、喝粥調養。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大雪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主要分為食補和藥補
1、食補
  吃溫補性的食物,還要多吃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們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抵抗寒冷,且能潤肺生津。
  大雪食補以補陽為主,但不可過於機械,應根據自身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

2、藥補
  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在食補的同時,也可以用些藥物進補。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運營編號:YNZY0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