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從早上8點40分進入戒毒所大院內,再出院時,已是第二天的8點40分。在這24小時內,她們需要組織戒毒人員洗漱、學習上課、康復訓練、練習瑜伽、心理諮詢、撥打親情電話……戒毒人員休息時,她們必須隔一段時間巡查並緊盯監控,一個班下來,休息的時間寥寥無幾。

記者走進河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跟隨一線女民警,體驗她們一天的工作狀態。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一天的工作從“四交清”開始

3月7日早上8點40分,值班的二大隊民警胡志敏進入戒毒所大院內,與同事交接工作。

鑰匙、記錄、值班情況、大隊人數(戒毒人員人數),這“四交清”,是在她近5年的工作中,每次和同事交接時必備的工作。

交完班後,胡志敏會將人數再清點一遍,檢查宿舍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排查中,胡志敏並未發現任何問題,就要開始組織戒毒人員一天的活動了。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看著空中飄著的小雨,胡志敏組織戒毒人員們上道德教育課,“給她們講一些生活、家庭中處事的道理,設計一些遊戲拉近戒毒人員彼此間的關係。”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在胡志敏的提議下,每位戒毒人員都在紙條上匿名寫下任意一人的三個優點,當念出優點時,大家都要猜猜這是誰。

“不下雨時,我們還會組織服刑人員在院內活動,練警體拳、太極等,幫助恢復她們的身心健康。”胡志敏說,自己平時還會去學校、社區宣講禁毒知識,告訴大家毒品的危害。

戒毒所內也能練瑜伽、太極

上午10點多,三大隊民警王琳脫下了自己的警服,她要帶領10多名戒毒人員練習瑜伽。

王琳會瑜伽,是向一名戒毒人員“取的經”,大概4年前,得知一名新入所的戒毒人員有瑜伽功底,王琳主動“拜師”,“戒毒人員剛入所時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我就想著先學會了再教她們。”

伴隨著舒緩的背景音樂,王琳在瑜伽墊上施展著自己的動作,身後的戒毒人員們也練得有模有樣。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除了瑜伽,戒毒所內還有活動室、棋牌室、心理諮詢室、體質測試室等,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戒毒人員身心康復。

通常,戒毒人員入所一個月內、執行期滿一年及出所前一個月都要做體質測試,作為開展身體康復訓練的依據。

“我們希望這些戒毒人員在走出戒毒所時,都是健康的。”王琳說。

戒毒人員睡著時,女幹警們需一直盯著監控

除了輔助教育活動、康復訓練、心理諮詢外,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也會為服刑人員安排文藝隊、國學教育、繪畫等特色教育。

女幹警們都提到,這些活動,會讓這些戒毒人員在所內的生活過得充實,也更有助於她們戒除毒癮。

白天的活動結束,並不意味著女幹警的工作已經完成。晚飯後,胡志敏、王琳們組織戒毒人員觀看新聞聯播,點一次名、講評、檢查完安全後,戒毒人員才會洗漱就寢。

“每隔20分鐘巡查一遍宿舍。”四大隊隊長朱明明說,戒毒人員睡著了,她們還需要一直盯著監控,“怕出意外。”

第二天一早,女幹警組織戒毒人員洗漱吃完早飯後,才和接班的同事們交接,距離她們上次進入戒毒所大院內,過去了整整24個小時。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朱明明說,值完班後如果碰上週末就能回家休息,要是平時,還需在單位呆到下班時間。工作忙到何種程度?朱明明向河南商報記者提及了一個例子,“同事剛生完孩子時在裡面上班,孩子在外面等,給孩子喂幾口奶再進入所內工作。”

戒毒人員“復吸”更堅定了工作的動力

記者瞭解到,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警察的平均年齡為40歲,“80後”女警佔比超過一半。

隨著工作時間的累積,胡志敏越發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和可怕。“一個戒毒人員的背後,就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她說。

2013年,胡志敏在瞭解到一名戒毒人員的情況後十分惋惜,“她來戒毒時孩子剛滿2歲,丈夫也不理解她,剛入所時情緒極不穩定。”

為了讓這名戒毒人員安心戒毒,胡志敏想了很多辦法,還鼓勵她辦黑板報並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後來的表現越來越好。”

看著這名戒毒人員執行期滿出所後,胡志敏很開心,“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兩年後,這名女子又來到戒毒所戒毒。

河南女子戒毒所民警:那一瞬間覺得毒品太可怕

“那一瞬間內心崩塌,覺得毒品太可怕了。”胡志敏說,這件事更堅定了她堅持幹好戒毒這項工作的動力,“盡最大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清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

關注長寧禁毒,健康生活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