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諧奇趣、線法門、黃花陣…在這些照片裡一睹圓明園的殘跡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圖為諧奇趣殘跡全景。為了拍攝這張全景,攝影師已經站到了南面的山坡上。拍攝時間大約是20 世紀20 年代初。

拍攝於20 世紀20 年代末的諧奇趣殘跡。此時的諧奇趣已經被破壞得相當嚴重。

恩斯特·奧爾末於1873 年在諧奇趣主樓南側樓梯上向東南方向拍攝了此照片,可見部分主樓樓梯、連接音樂亭的連廊和東側的八角樓廳。從照片中還可以看到連接諧奇趣主樓和八角樓廳的連廊是由一組券門組成的廊橋,券門上方以洛可可風格的蔓草作為裝飾。券內原有雕花門,如圖所見,拍攝時已無一倖存。

托馬斯·查爾德於1877 年拍攝的諧奇趣主樓東側八角樓廳殘跡。距離奧爾末拍攝不到5 年時間,八角樓廳就被破壞得不成樣子。

美國人畢士博於1915 年拍攝的諧奇趣東八角樓廳殘跡。

瑞典人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諧奇趣八角樓廳殘跡。

英國人查爾斯·弗雷德裡克·摩爾於1877年前後拍攝的線法牆門樓殘跡,這是目前已知拍攝時間最早的一張線法門舊照。

線法門早期舊照。此時的線法門主體建築保存尚完好,只是門上的西洋鍾已經不知下落。照片拍攝時間是1877—1879 年。

瑞典人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線法門殘跡。對比泰奧菲勒·皮瑞在1876 年拍攝的此門,此時的線法門已經被破壞得只剩下一半了。從這張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線法門是實心架構,說明以前只是起裝飾作用,而非出入的大門。

恩斯特·奧爾末於1873 年拍攝的迷宮黃花陣大門。由於拍攝時間較早,西洋大門保存得相當完好,透過門洞還能隱約看到黃花陣中心的石亭。西洋門下坐著的就是和奧爾末一起去圓明園遊玩的朋友,這也是奧爾末拍攝的早期西洋樓照片中唯一一張有人物合影的。

查爾斯·弗雷德裡克·摩爾於1877 年拍攝的西洋樓黃花陣內的八方西洋亭。從照片上可以明顯看出,當年黃花陣內的八方西洋亭不是純石質的,和現在復建的有很大差別。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