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泳坛与兴奋剂的恩怨情仇

孙杨,这个曾令无数中国人骄傲的名字,却在2020年2月28日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因“暴力抗检”而被判决禁赛八年。八年,我们都知道八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八年之后曾经的泳坛神话必将巨星陨落,泯然众人矣。

中国泳坛与兴奋剂的恩怨情仇

为什么中国游泳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总是不被国际认可,并被不断质疑,这其中的缘由必将涉及到一个敏感的字眼“兴奋剂”。

1.兴奋剂到底在体育竞技中起到什么作用?

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成绩数据也就代表了一个运动员乃至一个国家的体育竞技水平,而兴奋剂是如何影响比赛成绩的呢?

目前兴奋剂主要有七大种类

①合成类固醇: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进攻意识和进攻能力,加速细胞的生成,增加机体的载氧能力和最大有氧能力,提升肌肉体积和力量,提高自身的忍耐力和反应速度,并使得运动员处于一种良好的心态。但类固醇对运动员的身体也有着不可逆的损害,如男性的不育和女性的身体特征男性化(长喉结、胡子、声音男性化等)。合成类固醇由于其衍生类产品繁多,种类齐全,是当今兴奋剂大军中的畅销货,因此也成为药检的重大因素。

②促红细胞生长素:在提高人的耐力方面功效显著,它可以通过显著提升携氧红细胞的数量来提升身体的供氧量。实验证明,促红细胞生长素可以运动员的耐力提升34%左右。

③利尿剂:从此类兴奋剂的名字可以推测出,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加尿量,可以起到快速排干身体水分,减少体重;快速排除因服用兴奋剂而产生的代谢物,让自己顺利通过药检;增加兴奋剂的在体内的降解速度,快速排出兴奋剂代谢物,减少对自身身体的危害。

④β-阻断剂:这类兴奋剂主要起到一种抑制作用,曾被用于射击项目。

⑤刺激类:这一类兴奋剂可以说是兴奋剂家族的鼻祖,它是最早被使用当然也是最早被禁止的兴奋剂。顾名思义,刺激类兴奋剂就是使得人的神经肌肉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⑥麻醉止痛类:通常指吗啡及其相关衍生物及同类合成制剂。这类兴奋剂就是麻痹自己,恐惧对手呀。使用后能使人产生快感及心理亢奋,给运动员造成能超越体能的幻觉,并降低痛感使运动员感觉不到受伤的真实情况。

⑦肽类激素:这类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生长、红细胞生成等实现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人体的力量。

2.中国游泳圈的兴奋剂丑闻

提到中国游泳圈的兴奋剂丑闻,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东德教练----克劳斯。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亚洲泳坛的大哥是日本。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国家游泳运动员便向泳池发起了冲锋。在这一背景下,克劳斯的到来给中国泳坛带来了曙光和希望,毕竟他有他的制胜法宝----丰富的兴奋剂服用经验。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足十年,还属于一心发展经济,在具体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疏漏,比如中国当时尚未建立专业的兴奋剂检测机构。这时候克劳斯便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使得中国游泳队的成绩一飞冲天,震惊中外,日本亚洲泳坛的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队实现了对金牌的垄断;1992年巴塞罗那运动会上,中国女子游泳队取得五金四银的好成绩,诞生了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王晓红这五朵金花,一时风光无两,这也使得无数中国人为之振奋。无上的荣耀使得使得中国游泳界陷入了集体狂欢中,殊不知一场劫难正在等待着中国游泳界。反观外界,当时日本游泳选手对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这样评价道:“她们身材高大,肌肉饱满,还可以隐约看见喉结,和胡须看起来就很有力量,很令人震撼,和男人一样。”

中国泳坛与兴奋剂的恩怨情仇


1994年广岛亚运会兴奋剂丑闻

随地丢弃的药物包装、注射器针头,集体服用药物和注射试剂,这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中国运动员居住的酒店房间内,而这些都被曾经的亚洲泳坛霸主日本提前藏起来的录像机记录了下来,日本人的这次偷拍也给了中国游泳界致命一击。

其实早在1994年的世界赛上,中国女子游泳队便过关斩将,将75%的金牌都收入囊中,乐靖宜参加的四个游泳项目更是连连打破世界记录,成为四冠王。中国女子游泳队这边春风得意,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不干了,凭什么你们中国成绩这样突飞猛进,难道用了什么神秘东方的药物?就这样,在多国教练的联合抗议和要求下,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前三天,国际泳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9名运动员进行了飞行抽检,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抽检主要对象就是中国运动员,毕竟达到了16名,占比55%。

药检毕竟有个过程,这边我们中国游泳队继续去参赛。不出所料,在此次广岛亚运会上中国游泳队同样不可抵挡,共拿下了23枚金牌,邻国日本游泳队只拿下了7枚。泳池里没比过中国,但是广岛毕竟是日本的地盘,人家日本人早已经在中国游泳运动员居住的酒店房间安置了窃听器和针孔摄像头,发挥人家的传统优势。不偷拍不知道,一偷拍吓一跳,日本人掌握了中国游泳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有力证据,便紧接着向国际泳联提起上诉并要求进行飞行药检。在此次飞行药检中,七名游泳运动员被检测出兴奋剂阳性,没收了12枚金牌,12金牌便记在了日本的账目上。

中国泳坛与兴奋剂的恩怨情仇


随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联合抵制下,中国被禁止参加1995年的泛太平洋游泳赛,一批运动员禁赛的禁赛,教练员辞职的辞职,风光不在。因为这件事情,中国游泳界长期受到国际泳界的质疑和调侃,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位美国解说员在中国代表团进场时说道:“看一直靠兴奋剂出成绩的代表团向我们走来了

。”

在之后的中国泳界,兴奋剂事件也时有发生。在1998年的帕斯世锦赛上,四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在赛前药检中出了问题,原媛在悉尼机场被查出携带了13瓶生长素,直接被澳大利亚驱逐出境。

中国泳坛与兴奋剂的恩怨情仇

长久以来,兴奋剂一直是中国游泳界的心病,也是国际泳坛对中国泳界的刻板印象。不仅仅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都是兴奋剂问题频发的国家,他们的金牌含有多少水分想必大家也心中有数。此次孙杨事件将兴奋剂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在兴奋剂的笼罩下,现如今的“更高更快更强”是否真正激励着运动员追求理性的成绩?

更高更快更强这个口号是否还正确,这个口号里有没有透露出人类想要挑战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超越生理机制已有规律的妄想?

也许,错误的并不是每一个服药运动员,是我们不合理的期望。我们每次对金牌的振臂呐喊、无限赞语或许都在使我们的运动员走向一条不正确的道路。

他们别无选择,也许是成功的诱惑太大,也许是枯燥的训练使他们看不到希望,运动员也是一个普通人。

不仅仅是知名运动员,现如今在国内一些体育活动中,我曾听闻校级运动会、市级篮球赛有个别队员服用兴奋剂的事情,因检测费用高昂,这里没有兴奋剂检测程序。不知他们在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时,下次比赛又该如何准备?

听说观众的呐喊、教练队友的肯定、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夸赞是运动员的精神鸦片。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们,或许如果我们不再抱有对金牌的执念,我们的游泳健儿会使泳池里的水干净一些。

毕竟,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