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國學一詞古之已有,而現代意義上的國學則是近代出現的。1840年,大清王朝風雨飄搖,伴隨著國門被堅船利炮打開而來的,不僅是西方的商品和洋人,還有不同於中國本土文化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基督教,它的到來使中國本土文化陷入了空前的震動,繼而導致了中國人對民族文化的信仰危機和認同危機。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為了堅守中國奔入文化,近代思想家在西學的參照下,對中國文化予以了新的定位和整合,國學由此應運而生。康有為、譚嗣同、嚴復、梁啟超和章炳麟,都為國學事業不遺餘力。他們對國學的稱謂和國學的理念各自不同,彼此之間既有爭鳴和分歧,又相互影響和貫通,串聯這些思想家的國學思想,恰恰能映射出近代國學理念的深化歷程。

康有為立孔教為國教,圈定了近代國學的發展形態

康有為用孔教整合中國本土文化,這樣的文化整合,是康有為的國學思想帶有鮮明的宗教性。從稱謂上看,康有位為何要“孔教”而不立“儒教”呢?

正如東漢末年,出現儒教一樣。(蔡邕在為楊秉寫碑文是曾用到:“公承夙緒,世篤儒教。”)東漢末年,道教創立,佛教始傳,而儒教的出現時為了對制當時出現的佛教和道教。因此儒教出現後,才有了三教之稱。

同樣的原因,康有為用孔教一詞,是為了對制當時西來的“耶教”,彰顯孔子的教主地位,從而抗衡基督教的耶穌。同時,康有位的孔教,不僅僅含有儒學的思想內容,同時包含了佛、道等非儒的思想。

在將基督教稱為耶教的前提下,康有為將國教稱為孔教,無疑更具有針對性。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譚嗣同與康有為的想法如出一轍

譚嗣同是康有位的學生,雖然在儒道佛三者的關係問題上,二人的思想不能完全一致。但是在“國學”這個囊括全部中國文化的大概念之下,二人對國學的態度,卻是如出一轍。二人將近代國學的發展路向攤開成兩個維度:

第一,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係問題。其中包括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二者哪個才是世界文化的核心?中國文化的哪個部分才能彰顯中國文化的民族性和獨立自主性。

1840年到1919年,被統稱為中國近代,在思想上而言,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大都傾向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擁護。所以上述這些人物,對擁護中國文化為世界思想核心的態度,毋庸置疑。

而哪個才是中國文化的主體結構,每個人說法卻又不同了,就以康有為、譚嗣同來說,他們肯定是擁護孔教,他們認為所有的中國文化,根源全部來自於孔子。孔學和孔教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徵。

第二,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在綜合,西方哲學重分析。如何以西方的哲學思想為參照,對中國文化、學術源流做出重新的審視和梳理,是近代哲學家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事情。一部洋洋灑灑的中國近代哲學史,講述的就是這些內容。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嚴復稱國學為“中學”,使國學脫離了宗教形態,側重邏輯學。

嚴復稱國學為“中學”,是為了對應外來的“西學”。西學的側重,不再是宗教性的基督教,而是作為學術根基的邏輯學,由邏輯學則衍生出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與康有為相比,二人對國學的稱謂雖然不同,但是核心的自由平等思想卻是不謀而合。康有位說孔教的宗旨是仁,仁中包含了自由、平等。嚴復則說,中學時視界中,老莊的自由、平等思想與孟德斯鳩和盧梭所說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息息相通。

與康有位不同的是,康有為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維護“孔教”的工作之中;而嚴復,為了證明西方的思想在中國早已有之,繼而將全部的經歷,都投入到對西方文化的研究當中。開始學習西方思想,翻譯西方著作。因此他也被人們認作西學家,翻譯家,但就維護中國文化本位的立場看,嚴復也是一個國學家。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梁啟超將國學拓展到文化的範疇之中,重視歷史

康、譚的國學思想具有宗教性,嚴復的國學思想具有學術性,到了梁啟超,才真正將國學思想拔高到民族性、文化性的範疇當中。

無論是思想、文化,或者是國家和民族,都有一個延續、繼承和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國家民族的歷史,因此,梁啟超將歷史學視為國學的重中之重。歷史是中國文化的根,只有在對中國歷史的解讀中,人們才能弄清楚我是誰,從哪裡來,到那裡去,沒有歷史的國學是殘缺的。

也正因為如此,梁啟超對歷史學的重視程度才如此之大。但歷史學不是他的全部的國學內容。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梁啟超將國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德性學、一個是文獻學。

德性學包括人生觀和人生哲學。主要以佛學和儒學思想為主。

文獻學是以歷史學為核心,及相關衍生出來的社會狀態學、文字學、藝術鑑評學、古典考釋學等等的思想內容。而文字梁啟超關注的一小部分。

梁啟超認為文字是認識歷史的工具,所以一定要明白和理解。而章炳麟對文字的理解,卻和梁啟超大相徑庭。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章炳麟將文字視作國學首要

章炳麟,尊稱是章太炎。他曾在1903——1906年因為三年而入獄,出獄後,他的思想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他出獄後,在日本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曾說過,今後他要做的事情,是“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用國粹激發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其中國粹指的就是國學。

章炳麟將國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語言文字、人物事蹟和典章制度。而語言文字,位居第一。為何呢?

在他看來,文字不僅僅是記載的工具,更是中國文化的靈魂。中國語言與其他國家的語言不同,同時中國獨有的,並能夠鮮明的代表中國文化。而且中國的語言文字,具有他國文字無與倫比的魅力和意蘊。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同時他還關注語言和地域的關係:整個世界上,國家不同,語言不同;而且一個國家中,地域不同,方言也不同。所以只有中國文字語言才能彰顯出中國文虎的獨一無二。

章炳麟對於語言文字的關注,使他很多方面都與他人不二。他自己有一個小冊子,裡面全都是自己造的字,旁人都不識得;他的文風在出獄之後由於佛經的影響繼而大變,生澀螯牙,讓人費解。再加上他的獨創字,沒有一定的文言素養,讀他的文章是在是晦澀難懂。這正是他重視語言文字的體現。

章炳麟重視文字,歸根到底,是重視中國文化的獨立自主性。

近代國學演變歷程:兩個人重視宗教,一個人重視文字,逐漸深化

總之,近代哲學家們的國學思想,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在相互之間的批評和啟發中,不斷深化影響的,他們彼此之間共同呈現了近代國學的演變歷程。具體的闡述,文字所限,不能一一道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