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要說哪裡見證了最多孩子的哭聲,那當然是幼兒園門口了,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幼兒園門口都是一場大型的修羅現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下氣的孩子和依依不捨的媽媽,看起來總是會讓人感覺心疼。

孩子對父母有依賴性是好的,這說明孩子受到了父母足夠多的關愛,但是一旦離開父母,孩子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的情況,例如委屈巴巴、焦慮等,這其實是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症。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我們同事的女兒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同事的女兒靜靜是個非常可愛的小姑娘,見過她的人都非常喜歡她,最近靜靜開始上幼兒園了,同事的噩夢也開始了。每天早上,同事都要早早地將靜靜送到幼兒園,為什麼要這麼早去?

原因就是靜靜不願意上幼兒園,同事要花很長時間在幼兒入園門口給靜靜講各種小故事和道理,引導孩子去幼兒園,儘管如此,靜靜還是要在幼兒園門口哭幾次才肯進去,尤其是分別時戀戀不捨的眼神總會讓同事感覺非常心酸。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情況,與平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密不可分,父母將孩子照顧得越好,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就越高,在分別時的分離焦慮症就會更嚴重。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所謂的分離焦慮症,一般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身上產生的比較多,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對於與父母分開的行為會非常的牴觸,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落和蠻不講理的大哭大鬧的情況,哭鬧的程度則取決於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度,依賴度越高,哭鬧的程度就隨之增加,反之亦如此。

其實孩子的這種哭鬧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有時候孩子自己哭一會兒就停下了,也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讓孩子停止哭泣,但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會讓父母有些心疼。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分離焦慮症的表現

1、哭鬧不止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引起孩子的分離焦慮,例如媽媽告訴孩子爸爸要去出差,孩子聽完後可能會第一時間就會說不要,孩子下意識的拒絕其實就是分離焦慮非常直觀的表現,接下來孩子可能會強烈要求找到爸爸,並且不停地詢問爸爸為什麼要出差等等。

還有孩子會對家長說自己做了噩夢,夢裡的主人公不是爸爸就是媽媽,兩者之一遭遇了車禍或死亡等非常極端的事情,這在大人看來是非常搞笑且不實際的,其實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分離恐懼在起作用,誘導孩子夢到了這樣驚險的事情。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2、 各種依戀行為

有些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度很高,同時家長也給了孩子極大的反饋,因此如果出現家長一時不在身邊的情況,孩子也不會馬上哭鬧起來,很大幾率可以穩定的等到家長回來,這是一種對父母和孩子都有益處的安全型依戀。

相反的,有些孩子一點也無法忍受與被依賴人分開,例如家長想要放下懷中的孩子去拿東西,都會遭到孩子強烈的抗議,一不留神孩子就會大哭大鬧,而當被依賴人回來後,孩子的態度也會變得有些矛盾,一方面想要親近,一方面又因為剛剛的不愉快而有一點小生氣,這讓孩子看起來有些奇怪,其實這都是孩子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這種情況下,即使孩子與父母是互相依賴的關係,但是這種依賴存在反抗,不利於孩子與父母的正常溝通。除去以上兩種,還有一種依賴關係存在於父母和孩子之間,但是生活中其實是很難遇到的。

那就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非常的平淡,不會因為父母的離開或到來而難過和喜悅,看上去非常穩定,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狀態最好,其實不然,孩子不會因為父母而產生情緒上的波動,這說明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還不夠,兩者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建立好。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3、沒有安全感

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安全感,只有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安全感,才能真正地體會到幸福,大人通過工作或者是奮鬥來獲得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則需要父母來提供,當父母無法提供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他們就會哭鬧。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例如有些抱著孩子的媽媽想讓孩子從懷裡下來走幾步,但是想都不要想,孩子一定會拒絕,還有些孩子甚至無法忍受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一但看不到媽媽就會大喊大叫的找媽媽,這其實都是孩子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要著重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否則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患得患失,不僅影響生活還會影響社交。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父母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獨立起來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分離焦慮,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直都被大家照顧著,很少有自己需要做和會做的事情,對別人的依賴性太強,一但被依賴的人要離開或者發生變故,這就相當於孩子要面臨獨自一人的境地,會產生焦慮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分離焦慮的症狀時,父母就應該考慮要不要培養孩子開始獨立了。

孩子可以在獨立面對各種事情的過程中更加認可自己,同時還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能夠更勇敢的面對不可知道未來,更好的發展。

降低孩子的依賴度

其實一般是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度非常高,如果媽媽們想要讓孩子減少分離焦慮,可以嘗試從小事做起,例如一般都是媽媽來打掃衛生,媽媽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房間等,從小事入手,讓孩子慢慢降低對媽媽的依賴。

擴大孩子的交際圈

當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家人的時候,難免會更多地依賴家人,媽媽可以讓那個孩子多交些朋友,將時間分散開,這樣孩子對家人的依賴和注意力就會減少,不一定只想呆在家人身邊。

離開媽媽就哭,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症”,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產生與家人分開的焦慮,只要父母妥帖地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就可以讓那個孩子成長得更快更獨立。

育兒難題找小巧媽咪,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巧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