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下面是河南固始蘇氏族譜的編修凡例:

固始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黃帝的裔孫,是西漢關內侯蘇武的後代。“威公”是徒居固始一支蘇姓的始祖。傳至百世先祖“奕公”時,“奕”公即立蘇堆族譜,命“蘇山堂”為族號,固始蘇姓傳宗接代有序。

本次修編族譜,是在二零零三年版族譜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三次修譜距今十多年,由於當時印刷條件有限,紙質較差,加之譜本較少,滿足不了很多宗親的需求,經蘇山堂理事會研究決定,進行第四次修編族譜。

本次修編族譜,意義非常重大: 1. 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在國強民富的盛世,一個家族的發展,體現一個民族的興旺,一個民族的強大,體現一個國家的富強。家族夢,民族夢,中國夢。2.十多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由初級階段,向更美好的富民強國階段發展,一個家族同樣發生著較大變化與發展。3.從2006年開始,有福建、港澳臺、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世界眾多蘇姓來固始尋根祭祖,固始蘇姓在世界蘇姓中佔有重要席位。“蘇山堂”理事會會長蘇文耀在世界蘇姓聯誼第七屆、第八屆懇親大會上,榮任世蘇總會副理事長。

本次修編族譜,對二零零三年版蘇氏族譜部分章節有所調整。如: 1.對前一至百世先祖源流,各個朝代時期的世系發展,先祖業績的傳略等,都以管成學教授新編蘇氏總族譜為據。本次族譜不作轉刊。蘇山堂先賢們的業績介紹本次增補了部分先祖賢人傳略,寫進族譜。2.蘇山堂先祖源流與發展,本次族普按照固始蘇姓的傳宗接代順序,從遠古先祖昌意起源至固始先祖蘇奕傳衍至今用簡述解說記錄下來。

作為固始蘇姓一世祖至二十一 世租,蘇源字天義、蘇啟字天爵、蘇代字天祿、蘇約字天揚四門同祖淵源世系關係直線記錄,然後分四門立卷登錄裔孫世系,以便查閱。3. 增加了近十年來固始宗親與海內外宗親活動的圖片等篇章,反映了固始蘇姓的變化與發展。

本次人口登記改變過去只登記男丁,改為男女性都入譜的方式。由各個分片居住地副會長按第三次族譜人口進行核對增補,並對人口資料的真實性負全責。本固始鄉鎮內和周邊淮濱、商城、潢川等地還有很多蘇姓人口沒有登記入譜,後期登記工作還將繼續進行,另排版印刷。

世系排列從唐光州刺史蘇奕為固始蘇氏一世祖,至老三門蘇子洲、蘇子浩、蘇子漢為三十世先祖。蘇子洲生三子:蘇天爵、蘇天祿、蘇天揚為少三門。蘇子浩分居大椒棚,出任四川等地為官,後裔不詳。蘇子漢生子蘇天義,即與少三門兄弟均系第三十一世先祖。從蘇奕至第三十一世先祖系固始蘇氏總根源。從三十二世開始,按四門族裔分支卷錄在譜。天義裔孫載記在一卷中; 天爵裔孫載記在二卷中:天祿裔孫載記在三卷中;天揚裔孫載記在四卷中。按輩分世系註明父子承上啟下接序關係,增加了世系圖,以便查找。本次按二零零三年版本字輩共四十八字,都增加了字理分析和漢語拼音,以便字輩用字讀音準確。

本族人收養的兒子為義子,認同為蘇姓,其母改嫁本族人帶米的孩子,根據其志願可記為蘇姓。

排版印刷字體以簡體字為主,兼有部分繁體字。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四修族譜序

固始“蘇山堂”蘇氏族譜,是唐中葉,經百世祖蘇奕公立譜,在明朝時經三十一世祖蘇啟字天爵、蘇代字天祿、蘇約字天揚等進行第一次續修;到清朝時又經三十七世祖蘇理、蘇霖、蘇字、蘇玄等進行第二次續修;二零零三年版族譜經蘇家海、蘇道春等進行第三次續修;本次為第四次續修。“蘇山堂”族譜清楚地記載著固始蘇姓起源與發展的淵源歷史,本次增補了“蘇山堂”宗親近十年來的變化與發展,在世界蘇氏宗親總會的聯誼下,達到天下蘇姓是一家,武功後代遍天下,喬木乾枝終歸一本,長江萬脈總是同源的目的。

族譜是研究族脈、家庭的重要資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同國史、地方誌一一樣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族譜還有鄉土教材的作用,能振奮、激發子孫後代學習、發揚先輩精神、奮發有為。族譜記載祖輩先賢艱苦創業的經歷,清正廉潔、公而忘私、報效祖國、勤勞節儉、盡職盡責,為人類發展作奉獻,對後人都有啟示和教育作用。

族譜的編輯是一項涉及面廣、 資料繁多、收集考證、綜合整理等艱難而重要的文化工程,因水平有限,錯漏之處,不周之處,在所難免,尚請各宗親鑑之諒之。

“蘇山堂”族譜編修委員會

顧問:蘇用發、陳學文

主編:蘇文耀、蘇輝

副主編:蘇道德、蘇道青、蘇家松

編委:蘇葆志、蘇文海、蘇道福、蘇道江、蘇嘉軒、蘇榮奎、蘇嘉寶、蘇嘉明、蘇道俠、蘇道富、蘇家平、蘇家信、蘇家俊、蘇明亮、蘇祥海

下面是信陽固始蘇氏族譜的編修後記

固始縣是閩南絕大多數蘇氏後裔的第一故鄉, 木本水源,血脈親深。

固始縣“蘇山堂”族譜經過近兩年的調查、核實、編修,現已成書。為此,特感謝廣大蘇氏宗親的積極關心與支持,感謝那些為族譜調查出資出力的各位宗親;特別感謝固始縣原政協副主席、文史研究院院長陳學文老先生、文史研究院馬世洲主任對族譜的關心、指導和支持並撰寫了族譜序言,感謝福建“阜陽堂”宗親及海內外宗親的關心和支持!

特別應當懷念二十年前蘇家海、蘇道春帶領編修組成員,嘔心瀝血,翻山涉水,進村入戶,細緻蒐集史料,撰成初稿。還應當感謝十年前世蘇會理事長蘇用髮帶領家譜專家、族領,銘發孝心,考察故土,修墳建廟,功炳溪山。值得一提的是,這二年來,蘇文耀、蘇輝、蘇道德、蘇家松、蘇道福、蘇道江等一批宗親, 肩負歷史責任,為蘇山堂的族業掀開更加嶄新的一頁。

在此,對一切為蘇山堂族譜編修作出不懈努力的所有文史領導、族領宗賢,深致謝忱!

河南固始蘇山堂族譜編委會

二O一六年丙申金秋

下面是該譜的一組照片: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陳學文為蘇氏族譜撰寫的序言

凝結著固始蘇姓族人的共同心願和熱盼,蘇山堂族譜四修工作告竣。這是全縣蘇氏族親家族文化生活中的一樁喜事、盛事!它對於團結帶領廣大族眾高舉愛國、愛鄉的旗幟,利用族譜資源聯絡各地蘇氏族人感情,緬懷先人業績,傳承優良家風,開展與閩臺同胞、海外僑胞的根親聯誼、文化交流,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是黃帝的裔孫。固始蘇姓是西漢關內侯蘇武的後代。蘇武之裔蘇威仕隋,功封房國公,拜太子少保。因煬帝昏聵,蘇威忠言直諫,致帝震怒,被貶至光州任刺史。威續娶黃太尉(固始籍)之女為妻,在距黃家樓不遠處建一蘇宅(後稱蘇堆子,即今固始縣胡族鋪鎮蘇崗村)定居,生息蕃衍,成為徙居固始支蘇姓之始祖。固始為春秋時期蓼國故地,蘇威後代稱其為入蓼始祖,並建家廟奉祀,史稱蓼祖廟。蘇威六世孫蘇奕,唐時任光州刺史,卒後與夫人林氏葬固始圓山(距蘇堆子二公里的今胡族鋪鎮陳營村楊窪村民組)。蘇奕生蘇糾,蘇糾生蘇深,蘇深生蘇晚。蘇晚生三子:蘇義、蘇羨、蘇益。唐朝末年,中原板蕩,義軍四起,義、羨、益兄弟三人隨王潮、王審知義軍入閩,在第二故鄉傳播中原文化和農耕文明,功績卓著,代有口碑。其後裔在閩地形成“阜陽堂”、“蘆山堂”等眾多支系。歷經歲月滄桑,蘇氏裔孫又蕃衍至東南沿海、港澳臺及世界各地,古往今來湧現出一一批以蘇頌為代表的科技巨擘、輔政賢臣,以蘇用發為代表的實業之星、家國精英,可謂良才輩出,代不乏人。千百年來,蘇氏後人無論身在何地,無論擁有多少資財、地位多麼顯赫,皆不忘族規家訓,自覺傳承家族美德和優良家風,思祖懷宗,鞍親睦族,愛國愛鄉,奮發有為,爭相為先人爭兆,為家團添彩,為後代造福。因此蘇氏一族在海內外享有監沓,眾族親當為之欣慰和自豪!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蘇山堂”蘇氏是蘇美的子孫,與“阜陽堂”、“蘆山堂” 蘇氏同根同源,同是光州刺史蘇奕的後代。千多年前, 蘇演與兄弟蘇義、蘇益戊馬南征後,留下原配汪氏與子誦春在蘇堆子持家守業,人丁興旺,族業輝煌。第四次續修的蘇山堂蘇氏族譜,既詳實地記載了蘇羨後裔傳承有序、枝繁葉茂的史實,也彰顯了固始作為南遷蘇氏的祖根地,與世界各地蘇氏枝葉相連、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近三十年來,特別是近十餘年來,閩臺港澳地區和東南亞蘇氏“三堂”裔孫,懷著血脈親情、手足胞誼,絡繹不絕地蒞臨固始尋根掃墓、懇親聯誼,出席根親文化節和研討會,緬懷先賢,攜手未來,共商民族復興大計。福建省南安市阜陽堂優秀裔孫、印度尼西亞鋼鐵鉅子、愛國華僑蘇用發先生數訪固始,拜謁祖陵,祭祀先人。並捐獻數十萬元人民幣復建蓼祖廟,使“三堂”蘇氏宗親又有了祭祖懇親的精神家園。阜陽堂歷任理事會領導骨幹蘇連城、蘇榮諒、蘇金土、蘇用快、蘇晉卿等代表廣大族親,次次赴固始謁祖懇親,為復建蓼祖廟籌資出力。蘆山堂理事長、第六屆世蘇會理事長蘇清祥先生,數度專訪蘇山堂,祭祖謁陵,聯誼懇親,併為祖廟捐獻重金。陝西省政協副主席、世蘇總會顧問蘇明先生等專程對蘇山堂作懇親訪問,令族人難忘。據悉,面對如此血脈親情,蘇山堂宗親深感欣慰,倍受感動。筆者也不禁打內心感嘆:“真是蘇氏一 家親,月是故鄉明,隔海兩相望,隔山心連心!”

正值丙申新春,蘇山堂族譜續修告蝮之際,我們寄希望於蘇氏文化研究會,在文化研究與聯誼交流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充分利用歷代南遷入閩入臺和播遷海外的蘇氏先民根親資源及名人效應,為建設根親固始、美好家園,增進兩岸親情往來,服務祖國和平統大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積極開展與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懇親聯誼和文化交流,增進祖根認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為傳承固始根親文化,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球華人尋根聖地” 、“固始尋根旅遊勝地”發揮生力軍作用;發揚家族優秀文化傳統和優良家風,傳承先人修身、齊家、創業、處事的族規家訓家風,樹立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家教課堂作用;團結、聚合家族精英、賢達,影響、帶動全縣族人進一步富裕起來,文明起來,發揮旗幟引領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精英薈萃的蘇氏文化研究會,人才濟濟的蘇氏家族,一定能夠借續修族譜之契機,團結帶領蘇氏族眾在根親舞臺上大有作為和建樹!

次歲二零一七年丁西春月

固始縣文史研究院院長:陳學文

研究員:馬世洲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信陽固始蘇氏族譜「蘇山堂」

傳家風|揚正氣,從關注開始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下蘇氏信息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