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下面是河南固始苏氏族谱的编修凡例:

固始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黄帝的裔孙,是西汉关内侯苏武的后代。“威公”是徒居固始一支苏姓的始祖。传至百世先祖“奕公”时,“奕”公即立苏堆族谱,命“苏山堂”为族号,固始苏姓传宗接代有序。

本次修编族谱,是在二零零三年版族谱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次修谱距今十多年,由于当时印刷条件有限,纸质较差,加之谱本较少,满足不了很多宗亲的需求,经苏山堂理事会研究决定,进行第四次修编族谱。

本次修编族谱,意义非常重大: 1. 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国强民富的盛世,一个家族的发展,体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民族的强大,体现一个国家的富强。家族梦,民族梦,中国梦。2.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由初级阶段,向更美好的富民强国阶段发展,一个家族同样发生着较大变化与发展。3.从2006年开始,有福建、港澳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世界众多苏姓来固始寻根祭祖,固始苏姓在世界苏姓中占有重要席位。“苏山堂”理事会会长苏文耀在世界苏姓联谊第七届、第八届恳亲大会上,荣任世苏总会副理事长。

本次修编族谱,对二零零三年版苏氏族谱部分章节有所调整。如: 1.对前一至百世先祖源流,各个朝代时期的世系发展,先祖业绩的传略等,都以管成学教授新编苏氏总族谱为据。本次族谱不作转刊。苏山堂先贤们的业绩介绍本次增补了部分先祖贤人传略,写进族谱。2.苏山堂先祖源流与发展,本次族普按照固始苏姓的传宗接代顺序,从远古先祖昌意起源至固始先祖苏奕传衍至今用简述解说记录下来。

作为固始苏姓一世祖至二十一 世租,苏源字天义、苏启字天爵、苏代字天禄、苏约字天扬四门同祖渊源世系关系直线记录,然后分四门立卷登录裔孙世系,以便查阅。3. 增加了近十年来固始宗亲与海内外宗亲活动的图片等篇章,反映了固始苏姓的变化与发展。

本次人口登记改变过去只登记男丁,改为男女性都入谱的方式。由各个分片居住地副会长按第三次族谱人口进行核对增补,并对人口资料的真实性负全责。本固始乡镇内和周边淮滨、商城、潢川等地还有很多苏姓人口没有登记入谱,后期登记工作还将继续进行,另排版印刷。

世系排列从唐光州刺史苏奕为固始苏氏一世祖,至老三门苏子洲、苏子浩、苏子汉为三十世先祖。苏子洲生三子:苏天爵、苏天禄、苏天扬为少三门。苏子浩分居大椒棚,出任四川等地为官,后裔不详。苏子汉生子苏天义,即与少三门兄弟均系第三十一世先祖。从苏奕至第三十一世先祖系固始苏氏总根源。从三十二世开始,按四门族裔分支卷录在谱。天义裔孙载记在一卷中; 天爵裔孙载记在二卷中:天禄裔孙载记在三卷中;天扬裔孙载记在四卷中。按辈分世系注明父子承上启下接序关系,增加了世系图,以便查找。本次按二零零三年版本字辈共四十八字,都增加了字理分析和汉语拼音,以便字辈用字读音准确。

本族人收养的儿子为义子,认同为苏姓,其母改嫁本族人带米的孩子,根据其志愿可记为苏姓。

排版印刷字体以简体字为主,兼有部分繁体字。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四修族谱序

固始“苏山堂”苏氏族谱,是唐中叶,经百世祖苏奕公立谱,在明朝时经三十一世祖苏启字天爵、苏代字天禄、苏约字天扬等进行第一次续修;到清朝时又经三十七世祖苏理、苏霖、苏字、苏玄等进行第二次续修;二零零三年版族谱经苏家海、苏道春等进行第三次续修;本次为第四次续修。“苏山堂”族谱清楚地记载着固始苏姓起源与发展的渊源历史,本次增补了“苏山堂”宗亲近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在世界苏氏宗亲总会的联谊下,达到天下苏姓是一家,武功后代遍天下,乔木干枝终归一本,长江万脉总是同源的目的。

族谱是研究族脉、家庭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同国史、地方志一一样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族谱还有乡土教材的作用,能振奋、激发子孙后代学习、发扬先辈精神、奋发有为。族谱记载祖辈先贤艰苦创业的经历,清正廉洁、公而忘私、报效祖国、勤劳节俭、尽职尽责,为人类发展作奉献,对后人都有启示和教育作用。

族谱的编辑是一项涉及面广、 资料繁多、收集考证、综合整理等艰难而重要的文化工程,因水平有限,错漏之处,不周之处,在所难免,尚请各宗亲鉴之谅之。

“苏山堂”族谱编修委员会

顾问:苏用发、陈学文

主编:苏文耀、苏辉

副主编:苏道德、苏道青、苏家松

编委:苏葆志、苏文海、苏道福、苏道江、苏嘉轩、苏荣奎、苏嘉宝、苏嘉明、苏道侠、苏道富、苏家平、苏家信、苏家俊、苏明亮、苏祥海

下面是信阳固始苏氏族谱的编修后记

固始县是闽南绝大多数苏氏后裔的第一故乡, 木本水源,血脉亲深。

固始县“苏山堂”族谱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核实、编修,现已成书。为此,特感谢广大苏氏宗亲的积极关心与支持,感谢那些为族谱调查出资出力的各位宗亲;特别感谢固始县原政协副主席、文史研究院院长陈学文老先生、文史研究院马世洲主任对族谱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并撰写了族谱序言,感谢福建“阜阳堂”宗亲及海内外宗亲的关心和支持!

特别应当怀念二十年前苏家海、苏道春带领编修组成员,呕心沥血,翻山涉水,进村入户,细致搜集史料,撰成初稿。还应当感谢十年前世苏会理事长苏用发带领家谱专家、族领,铭发孝心,考察故土,修坟建庙,功炳溪山。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年来,苏文耀、苏辉、苏道德、苏家松、苏道福、苏道江等一批宗亲, 肩负历史责任,为苏山堂的族业掀开更加崭新的一页。

在此,对一切为苏山堂族谱编修作出不懈努力的所有文史领导、族领宗贤,深致谢忱!

河南固始苏山堂族谱编委会

二O一六年丙申金秋

下面是该谱的一组照片: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陈学文为苏氏族谱撰写的序言

凝结着固始苏姓族人的共同心愿和热盼,苏山堂族谱四修工作告竣。这是全县苏氏族亲家族文化生活中的一桩喜事、盛事!它对于团结带领广大族众高举爱国、爱乡的旗帜,利用族谱资源联络各地苏氏族人感情,缅怀先人业绩,传承优良家风,开展与闽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根亲联谊、文化交流,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是黄帝的裔孙。固始苏姓是西汉关内侯苏武的后代。苏武之裔苏威仕隋,功封房国公,拜太子少保。因炀帝昏聵,苏威忠言直谏,致帝震怒,被贬至光州任刺史。威续娶黄太尉(固始籍)之女为妻,在距黄家楼不远处建一苏宅(后称苏堆子,即今固始县胡族铺镇苏岗村)定居,生息蕃衍,成为徙居固始支苏姓之始祖。固始为春秋时期蓼国故地,苏威后代称其为入蓼始祖,并建家庙奉祀,史称蓼祖庙。苏威六世孙苏奕,唐时任光州刺史,卒后与夫人林氏葬固始圆山(距苏堆子二公里的今胡族铺镇陈营村杨洼村民组)。苏奕生苏纠,苏纠生苏深,苏深生苏晚。苏晚生三子:苏义、苏羡、苏益。唐朝末年,中原板荡,义军四起,义、羡、益兄弟三人随王潮、王审知义军入闽,在第二故乡传播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功绩卓著,代有口碑。其后裔在闽地形成“阜阳堂”、“芦山堂”等众多支系。历经岁月沧桑,苏氏裔孙又蕃衍至东南沿海、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古往今来涌现出一一批以苏颂为代表的科技巨擘、辅政贤臣,以苏用发为代表的实业之星、家国精英,可谓良才辈出,代不乏人。千百年来,苏氏后人无论身在何地,无论拥有多少资财、地位多么显赫,皆不忘族规家训,自觉传承家族美德和优良家风,思祖怀宗,鞍亲睦族,爱国爱乡,奋发有为,争相为先人争兆,为家团添彩,为后代造福。因此苏氏一族在海内外享有监沓,众族亲当为之欣慰和自豪!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苏山堂”苏氏是苏美的子孙,与“阜阳堂”、“芦山堂” 苏氏同根同源,同是光州刺史苏奕的后代。千多年前, 苏演与兄弟苏义、苏益戊马南征后,留下原配汪氏与子诵春在苏堆子持家守业,人丁兴旺,族业辉煌。第四次续修的苏山堂苏氏族谱,既详实地记载了苏羡后裔传承有序、枝繁叶茂的史实,也彰显了固始作为南迁苏氏的祖根地,与世界各地苏氏枝叶相连、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闽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苏氏“三堂”裔孙,怀着血脉亲情、手足胞谊,络绎不绝地莅临固始寻根扫墓、恳亲联谊,出席根亲文化节和研讨会,缅怀先贤,携手未来,共商民族复兴大计。福建省南安市阜阳堂优秀裔孙、印度尼西亚钢铁巨子、爱国华侨苏用发先生数访固始,拜谒祖陵,祭祀先人。并捐献数十万元人民币复建蓼祖庙,使“三堂”苏氏宗亲又有了祭祖恳亲的精神家园。阜阳堂历任理事会领导骨干苏连城、苏荣谅、苏金土、苏用快、苏晋卿等代表广大族亲,次次赴固始谒祖恳亲,为复建蓼祖庙筹资出力。芦山堂理事长、第六届世苏会理事长苏清祥先生,数度专访苏山堂,祭祖谒陵,联谊恳亲,并为祖庙捐献重金。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世苏总会顾问苏明先生等专程对苏山堂作恳亲访问,令族人难忘。据悉,面对如此血脉亲情,苏山堂宗亲深感欣慰,倍受感动。笔者也不禁打内心感叹:“真是苏氏一 家亲,月是故乡明,隔海两相望,隔山心连心!”

正值丙申新春,苏山堂族谱续修告蝮之际,我们寄希望于苏氏文化研究会,在文化研究与联谊交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利用历代南迁入闽入台和播迁海外的苏氏先民根亲资源及名人效应,为建设根亲固始、美好家园,增进两岸亲情往来,服务祖国和平统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开展与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恳亲联谊和文化交流,增进祖根认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传承固始根亲文化,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球华人寻根圣地” 、“固始寻根旅游胜地”发挥生力军作用;发扬家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家风,传承先人修身、齐家、创业、处事的族规家训家风,树立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家教课堂作用;团结、聚合家族精英、贤达,影响、带动全县族人进一步富裕起来,文明起来,发挥旗帜引领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精英荟萃的苏氏文化研究会,人才济济的苏氏家族,一定能够借续修族谱之契机,团结带领苏氏族众在根亲舞台上大有作为和建树!

次岁二零一七年丁西春月

固始县文史研究院院长:陈学文

研究员:马世洲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信阳固始苏氏族谱「苏山堂」

传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天下苏氏信息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