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蓝玉私养兵马,对皇妃施暴都平安无事,为何收义子却被朱元璋杀掉?

苏沛锋


蓝玉是朱元璋的忠实干将,为他打江山立下不朽功勋。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何况没有容忍之量的朱元璋。

皇帝弄死一个臣子就像掐死一只蚂蚁,不需要什么理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元璋要蓝玉死,找理由不是啥难事。"如果你真的需要理由,一万个够不够。"

蓝玉最悲催的是,朱元璋杀了他,还抹杀了他的功劳,说那都是在朱元璋的英明指挥下才取得的。而且命令史官去蓝玉化,在写明史的时候,尽量将蓝玉边缘化和丑化。所以大家很少知道蓝玉,只知道徐达和常遇春,后人在写演义的时候也很少提及蓝玉。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常遇春,人称常十万,一个人能抵十万大军。跟朱元璋是老乡,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而被朱元璋诛杀的蓝玉也是安徽人,常遇春是他姐夫。

蓝玉的武功一点也不比常遇春差,而且足智多谋,比常遇春这个一介武夫厉害得多。实际上蓝玉对朱明王朝的贡献比常遇春大,因为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时候就在出征途中暴毙了(年仅40岁),而当时朱元璋的天下还不稳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朱元璋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元朝的余孽不甘心失败,时刻想着卷土重来。而明朝大将都得了恐元症,没有几个人能摆平彪悍的蒙古骑兵,而蓝玉偏偏天不怕地不怕,是元军的克星。由此可见,蓝玉对刚当朱家政权的巩固多么重要。

蓝玉在常遇春死后的十年里为朱元璋震慑了元军反扑,稳固了北方边境,又平定了西蕃叛乱,消除了西北隐忧,没有蓝玉,朱元璋不可能坐稳江山。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当然就是皇帝授意写的。对于那些谋反未遂者,胜利者采取的都是全盘否定、全身抹黑。已经造反的,那是铁案。没有造反的,大多是冤案。如果他们有二心,什么时候造反最好,当然是天下未定的时候。皇帝江山坐稳了再去造反,那是最难的,风险最大的。

日后造反的,不是皇帝逼着你反,就是皇帝给你挖坑,栽赃陷害,让你背黑锅。

所以,那些"反贼"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蔑视君王、私藏兵器,其实绝大多数是君王捏造的。

蓝玉为什么对朱元璋出生入死,当然“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在支撑。如果蓝玉想背叛朱元璋,最佳机会是元军发难、西蕃叛乱的时候。跟他们串通遥相呼应,让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顾,大事可成。为什么要等朱元璋江山稳如磐石的时候再谋反,这不是零智商吗?零智商的将军怎么会屡立战功?所以说,蓝玉被朱元璋杀害,纯属冤案,老天有灵的话,就七月飞雪了。

蓝玉对皇妃施暴的事真实性存疑,因为蓝玉是个有勇有谋的儒将,人家不是李逵,也不是刘宗敏。即使是有这么回事,但蓝玉是朱元璋的爪牙和干将,睡了敌人的老婆又不是睡了朱元璋的老婆,朱元璋当然不会责怪,即使是责怪也是装装样子、做个姿态。

提问中说的蓝玉"对皇妃施暴没事"说得过去,但说蓝玉"私养兵马"平安无事是不靠谱的。朱元璋给杀蓝玉的理由就是"私养兵马",这八成是给蓝玉强加的罪名。而如果罪名属实,"收义子"就是私养兵马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说私养兵马是朱元璋的诬陷呢,蓝玉是个将军,当时并没有被剥夺军权,如果有二心还用的上私养兵马?私养少了不管用,私养多了能瞒得过皇帝的耳目吗?

再说一遍,蓝玉是个有勇有谋的元帅,军事家,不是李逵、程咬金,他要谋反只会韬光养晦等朱元璋死后,不会选择在那个时候。蓝玉姐姐是太子朱标的丈母娘,蓝玉是太子的亲舅舅。朱标死后蓝玉是朱标儿子、后来太子朱允炆的老舅。依照蓝玉的威望和影响,他要造反什么时候都是探囊取物现成,没有任何理由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那么嚣张,私养那么多干儿子给朱元璋提供杀他的口实。

再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蓝玉一个北征西讨的大将军收一些死士为他卖命疆场,正常情况下本也无可厚非,朱元璋或许是回想起来自己当年也是采取到处收义子的成功建国往事,对蓝玉的这种行为“扎了心”,的确产生了一定的猜疑。


朱元璋杀蓝玉够恶毒的,抽筋剥皮,只有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才会这样暴戾。其实你让年幼的朱允炆接班,蓝玉是最佳的顾命大臣,可以为小皇帝保驾护航。杀了蓝玉反倒是为朱棣夺权提供了便利,让明朝江山开始陷入动荡不安,让立足未稳的大明江山大伤元气。

蓝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朱棣。蓝玉若在,朱棣当皇帝,门儿都没有。


历来现实


电视剧《朱元璋》里面有一幕,就是朱元璋派蓝玉出征时,朱元璋和蓝玉边走边聊,但是蓝玉身后始终有四个蓝姓部将跟随,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朱元璋问:“这些都是谁啊?”

蓝玉:“都是在下的义子。”

朱元璋:“蓝玉啊!你究竟收了多少义子?”

蓝玉:“末将也不清楚,大概几百个吧!只要我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末将就是让他们赴汤蹈火他们也会听从。”



朱元璋:“您比咱这义子要多几十倍啊!”

随后朱元璋对着蓝玉的义子说自己有些事向单独和蓝玉聊聊,不必再跟着,可是没走几步这几个人还跟着,朱元璋一回头,心中怒火上升。

“咱刚才不是让你们退下了吗?”


蓝玉见朱元璋有些生气,立刻转身大吼“退下!”蓝玉的这些义子这才告退。

朱元璋:“蓝玉啊,你的将令比咱的圣旨还灵啊!”

朱元璋说完就转身向前走,蓝玉紧随其后,声称这些义子跟随自己多年,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声音,只有自己才能调动他们,朱元璋笑里藏刀,说作为一个将军就该这样,其实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起了杀心。



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将领,可谓是战功赫赫,尤其是捕鱼儿海一战,一时间声名大噪。蓝玉早年是跟随常遇春,以作战勇猛著称,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蓝玉,后多次立功,朱元璋对他也是欣赏有加,然而蓝玉却越来越恣意骄横,横行霸道。

蓝玉在大破元朝的时候,却贪图元妃的美貌,竟然将元妃给强暴了,这事其实也挺严重,毕竟元妃是元朝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的皇后,一国之母竟然遭到凌辱,元妃一时间接受不了,羞愧自杀,朱元璋听到之后很是愤怒,好歹蓝玉也是大将军,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有失颜面,但是朱元璋念在蓝玉有功,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没有杀蓝玉,但是因为之前蓝玉有过多次不好的行为,比如蓝玉强占东昌百姓的田地,当地御史前去询问,蓝玉竟然将其赶走。尤其是蓝玉北征回朝之时,到达喜峰关时,城门早已关闭,不得开门接纳,必须得到天亮才可以通行,蓝玉哪里管得了这些,他占着自己凯旋而归,直接破门而入,朱元璋听闻龙颜大怒。

加上朱元璋也多次听朝中官员说蓝玉私养兵马,蓄养了许多庄奴,所以决定将蓝玉原本应该册封的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其中就是有意提醒蓝玉应该收敛自己的行为。可蓝玉不但不悔过,在酒宴上还大出狂言。蓝玉西征回来后还不满意自己的官职,认为自己不应该在宋、颍两公之下,声称要做太师,朱元璋听到之后,从此不再采纳蓝玉的建议,


朱元璋在得知蓝玉义子众多,军中威望甚高,怕太子朱标不能对抗朝中城府极深的权臣,又怕朱棣不能对抗像蓝玉这样的悍将,于是决定为后代铺平道路,蓝玉就是其中一个。

蓝玉最后被锦衣卫指挥蒋献上告“谋反”,罪名是:“蓝玉与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密谋为逆,将伺帝外出耕田举事。”

蓝玉一案牵连的人数众多,足足有数万人,朱元璋原本是要活剐蓝玉,最后因为自己的儿女,决定将其剥皮,其实蓝玉的死和自己有关,但是大部分原因还是朱元璋的“大清洗”运动开始实施。


猫眼观史


蓝玉曾带兵北上,打败元朝,朱元璋下令,一定要礼待元朝皇室,安抚民心。可是兰玉色心一起,没能控制好自己的下体,强暴了元朝王妃。王妃羞愧不已,竟然自杀。

朱元璋下令,要对元朝皇室礼遇有加,而蓝玉却公然违反命令,朱元璋没有和他计较。后来有人给朱元璋告密,蓝玉私养兵马,这可是谋反大罪,朱元璋还是没有杀蓝玉。朱元璋能忍受蓝玉不听话,但就是不能忍受蓝玉收义子。

因为蓝玉收义子和普通人不同,他是工厂化地收义子。


其实朱元璋本人也很爱收义子,对于那些要做大事的人而言,儿子自然是他们最信赖的人,可是儿子不够怎么办?只好拿义子来补了,义子由于特殊关系,一般都是很听话的。

朱元璋做为皇帝,共收了不到30个义子,他的这些义子,后来都成了大明军中的中流砥柱。

那么蓝玉收了多少义子呢?为什么朱元璋能忍受蓝玉的违抗军令,私养士兵,却受不了他收义子呢?


一天朱元璋把蓝玉叫到身边问:“蓝玉,朕听说,你很喜欢收义子?”

蓝玉:“其实也不是那样,我也不过是到每个地方都会受一些义子。”

朱元璋:“那你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义子呢?”

蓝玉:“我也记不清了,大概好几百个”。其实蓝玉的义子不只几百个,据说上千了。

朱元璋没有说话,心里琢磨着什么,一天朱元璋当着蓝玉的面,让蓝玉身边的义子退下,可是那人却没反应,直到蓝玉开口,那人才退下了。朱元璋看出来了,蓝玉的这些义子对蓝玉是言听计从,而不听其他人的命令。

朱元璋害怕了,万一蓝玉有一天让他的义子们去杀了皇帝,那么这些人也会照做。所以那一刻,朱元璋动了杀蓝玉的念头。

蓝玉后来被朱元璋剥了皮,他的人皮,还被收藏了起来。

蓝玉收义子被杀,是因为他的义子军让朱元璋感受到了威胁。


斯幽说历史


蓝玉一案,一位公爵被诛九族,十三位侯爵以及两位伯爵,均被族诛,前后牵连被杀共一万五千人有余。“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集权统治,借口凉国公蓝玉企图谋反,捉拿蓝玉归案,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拉开帷幕。朱元璋以此为契机,诛杀了大部分建国过程中的名将。

蓝玉究竟犯了什么罪

蓝玉,至少犯过三大罪。第一,持功自傲,骄横跋扈。蓝玉其人,长得身材高大,满面红光。在明初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死后,蓝玉屡次带领军队在扫除元朝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多次获功,深的太祖朱元璋的喜爱,后来,蓝玉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蜀王,这下就更加有权势。于是蓝玉逐渐骄傲自满,自己也蓄养了很多家奴,这些家奴,仗着蓝玉的权势暴虐凶横,无法无天。惹得当地老百姓怨声载道,有一次蓝玉手下强占了民田,蓝玉不但不追究,还赶走了前来调查此事的御史。

第二,冲击喜峰关。在一次与元朝势力的战斗中,蓝玉大获全胜,收兵后,夜里走到喜峰关,按照惯例,大军过关,要有手续,且半夜三更,来来回回必定会慢一些。结果蓝玉不但不等,对关口守将破口大骂,随后竟安排军队冲击喜峰关,并且是按照对敌攻城的方式,强行打开喜峰关,然后扬长而去。

就是因为此事,朱元璋在册封蓝玉时,将本来准备册封他为梁国公的称号换成了凉国公,并把他的过错刻在丹书铁券上,以示惩戒,结果蓝玉不但不知悔改,依旧骄横跋扈。

其三,蓝玉的骄横,是相当出名。并且在蓝玉的军中,蓝玉的义子众多,这些个义子,只听蓝玉指挥。在一次朱元璋主持的宴会上,蓝玉口出狂言,说道: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之下,莫非我不堪太师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不乐意屈尊在宋国公和颖国公之下,依照我的才能,难道不能做个太师吗?

剥皮示众

这就是赤裸裸的找死了,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善茬,当年蓝玉在攻打元朝的时候,战后俘虏了很多元益宗的家眷,在回程中,蓝玉干了一件为人所不齿事情,就是他睡了元益宗的妃子,这位妃子也是个性子刚烈之人,不堪受辱,竟上吊自尽了。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后,大发雷霆,只是当时蓝玉风头正劲,暂时按耐下来,没有找他算账而已。

蓝玉曾被誉为明代的霍去病,这一点一点都不为过。在明初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凭借敏锐的军事直觉,在沙尘暴的恶略天气下,准确的找到元军的位置,一举歼灭元军主力,致使元军元气大伤,再无和明朝争夺天下的资本。朱元璋曾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甚为厚爱。

在蓝玉的不断作死下,加上太子朱标的意外去世,致使朱元璋对蓝玉逐渐失去耐心,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后,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抄家,灭三族,并将蓝玉剥皮示众。一代名将,落了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骄横跋扈、狂妄自大。《明史》中对蓝玉的评价就是“既昧明哲保身之计,又违制节谨度之道。其结局,亦其自取焉尔”。所以,朱元璋不仅仅是因为蓝玉有义子才杀了他,而是等他不蹲犯错,最终找借口除掉这个狂妄之徒。
蓝玉死后,剥皮示众,朱元璋将其人皮被传到蓝玉的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的祭堂中见到了这件特殊的“文物”


史晓生


朱元璋杀蓝玉最主要的原因是朱标意外去世了,为了给孙子朱允文扫除隐患,其他都是次要原因。

蓝玉是明朝初期的名将,屡建战功,不过他也是非常的骄横。据史书记载,蓝玉在征讨北元的时候,俘获大批的北元皇族,结果他看上了一个皇妃,硬是直接强占了。而在回师时,抵达喜峰口的时候已经过了开城时间。守城的将士不敢违抗命令擅自开门,结果蓝玉又直接让手下强行登城,打开关口冲了进来。朱元璋因为此事训斥了蓝玉,但是他却不知悔改,后来还私养兵马,收义子配置自己的势力,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朱元璋初期容忍蓝玉其实原因很简单,蓝玉虽然骄横,不过他和太子朱标之间关系极好。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深受朱元璋的喜爱,从小就被作为继承人培养。朱标长大以后,朱元璋还让李善长、徐达等人辅佐他处理朝政,可以说是对呀寄予厚望。

蓝玉既然和朱标关系好,自然朱元璋也把他当作朱标未来的班底之一。特别是徐达死后,蓝玉可以在军事上辅佐朱标,因此朱元璋对于他所犯错误也是格外宽容。

但是在朱标意外去世以后,朱元璋决定让孙子朱允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朱允文毕竟太年轻,没有朱标的资历和威望,政治上也不如朱标成熟。对于他来说,蓝玉这种性格骄横的人,是很难驾驭的。此时的蓝玉不仅不能成为朱允文的得力助手,反而是一个危险的不安定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蓝玉却依然放飞自我,丝毫不知悔改,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放过他,最终被杀,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了。


不沉的经远


文史频道第94期之淮西勋贵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为大明。

大明王朝初立,免不了大封功臣,蓝玉作为朱元璋的嫡系,被封为永昌侯。

蓝玉效仿朱元璋,收了几千个义子,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

后来北方战事再起,蓝玉再次被重用,结果他北上攻破了元朝,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

蓝玉在大明王朝武将中,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而且他还有很多身份,他还是朱元璋的义子,太子朱标的舅舅。

据说他封了凉国公后,对待朱元璋也是非常不尊敬,在皇宫中甚至还施暴于皇妃。

朱元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处罚他,只因为他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到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整个大明王朝局势开始变得紧张。

朱元璋从此性情大变,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朱元璋的忍耐力达到了极限。

蓝玉是他亲自为太子朱标选出的武将代表。

现在太子朱标去世,这些人没有了靠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393年,也就是太子朱标去世仅一年,朱元璋开始对付蓝玉。

蓝玉被捕后,以谋反罪被处剥皮示众,死的非常惨。

因为蓝玉受到牵连的人多大1万人,他的义子们一个都没有逃脱,全被处死。

接着胡惟庸也被处死,当初淮西的文臣武将被杀光了。

解决了淮西勋贵们,朱元璋觉得大明的江山没有了威胁,他可以把江山放心交给孙子朱允炆了。

蓝玉说到底就是朱元璋的一枚棋子,当失去价值的时候,随时会被舍弃。

—End—



冷月钩沉


明朝悍将蓝玉擅长死拼硬守和戈壁滩上列阵冲杀,在洪都战役中硬扛陈友谅117天,从而在朱元璋的众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在战争年代,朱元璋迫切需要为自己卖命的人,因此通过收养义子和结拜兄弟的方式来拉关系,笼络人心,让自己的结拜兄弟挂帅作战,让义子充任将领,执掌军队,从而达到有效掌控军队的目的,同时由于结拜兄弟和义子毕竟觉得是“自己人”,打仗肯定更卖力气。朱元璋的这种行为被蓝玉等手下将领效仿,纷纷拜干爹,收义子,直至大明建国,蓝玉的义子多到连蓝玉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



这些义子跟随干爹出征有袍泽之情,久而久之就成了蓝玉的“私人军队”,只听命于蓝玉。



作为天子朱元璋可以容忍蓝玉强暴元妃,因为毕竟有汗马功劳,而且平定“北元”解除了明朝的北方威胁,如此功劳之下强暴个元妃最多只是受到朱元璋的训斥,无可厚非。



问题是蓝玉是悍将,这本来就让朱元璋非常警惕,而且朱元璋得知蓝玉要谋反,手下又有成百上千的义子义侄充当“敢死之士”,这些敢死之士在宫廷政变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朱元璋是无论如何容不得蓝玉的,大明王朝必须姓朱,这是朱元璋的底线。



退一步讲,蓝玉即便强暴了十个元妃,在消灭“北元”归来后立刻交出兵权,辞官回家,和义子义侄断绝关系,定期朝见朱元璋,老老实实当顺民,没有任何谋反心思,朱元璋是一定会善待蓝玉的。


毒刺剑客


1388年,蓝玉率领十余万大军深入沙漠不毛之地、靠着极其准确的判断力与毅志,把北元彻底打败,让朱元璋从此高枕无忧。蓝玉也因此走向人生颠峰,名震天下,受封凉国公,位极人臣。朱元璋赞叹道:“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

蓝玉自此居功自傲,公然违抗朱元璋制定的民族政策,强行霸占元朝的妃嫔,侵占东昌民良田,赶走将朝廷御史,南征北返,守门官员接待不及时,蓝玉竟然纵容属下破关而入。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朱标是常遇春的女婿,所以蓝玉是朱标的舅岳父,两人的关系也非常要好,朱元璋认为,虽然蓝玉有些骄横跋扈,但朱标政治经验丰富,完全能将这个悍将为已所用,所以朱元璋将蓝玉等人视为留给朱标的政治资本,他们能共同使大明朝万世辉煌,所以这些事情发生后,朱元璋都选择了隐忍。

但1392年一件突发事改变了历史。

1392年,朱元璋已64岁高龄,朱元璋一直作为接班人培养近30年的太子朱标暴毙,此时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统帅明军主力分别驻防西安、太原、北京。朱元璋十分厌恶二子朱樉,从内心就不可能让朱樉继承皇位,而跳过朱樉选朱棡和朱棣又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与嫡长支继承制,所以皇位继承者唯有在朱标子孙一系中选择。

朱标嫡长子朱雄英(生母为遇春之女,朱标正妃常氏)早逝,健在的有朱允炆(次妃吕氏)和朱允熥(生母常氏),按理应由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唯恐自己百年之后,原本为朱标嫡系势力培植的蓝、常一系功臣就有可能废朱允炆而拥立朱允熥,而朱允熥当时尚且年幼,必将出主少国疑,大将拥立的格局,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可能就会更名换姓。

朱元璋曾收过二十几个义子,里面不乏沐英、李文忠、何文辉等名将,这些义子对朱元璋一呼百应,为大明立国居功至伟。而三十几岁的蓝玉大肆收了一千义子,而且都担任军队的高位。有一次,蓝玉回京叩见朱元璋,随身带有几个义子,朱元璋的命令他们不听,而蓝玉一个眼神他们就立马行动,这让朱元璋能没有想法?我活着时他蓝玉都敢豢养庄奴,横行封邑,侮辱元妃,关门火并,哪天不高兴,保不准哪天储君朱允炆一句话伤了他,他振臂一呼,朱家王朝岂不是要被他的义子们给淹没?

朱元璋作为久经沙场、杀伐果断的权力野兽,怎么可能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因此1393年朱元璋大开杀戒,将蓝玉剥皮实草,受到牵连的人达到了一万五千人之多。

蓝玉之死与他所作所为并无必然联系,否则为什么朱标不死时,系列事件都已发生,却天下太平,所以决定你生死的不是你干了什么,而是你是否还有利用的价值!

如同宰相胡惟庸,能力强悍,在朝廷内部党羽众多!阻碍了太子朱标登基的道路,所以朱元璋痛下杀手如出一辙。


美丽青春您真痘


私养兵马有点捕风捉影,按古代军事将领的习惯,尤其是明代军将,养家丁私兵是惯例,蓝玉肯定也是有的,但说他私养兵马,如捕鱼儿海之战,他带着十五万人,都自己掏钱养着,那就得是吃饱了撑的,非但没有必要,恐怕他也没这能力。施暴皇妃这事有,不过对相是他俘获的北元皇妃,这不算事情,也就是私德有亏而已。


收养义子,到是真有点筹备谋反的意思了,但这事在蓝玉身上,只是没脑子,不存在真的打算谋反。洪武皇帝朱元璋要杀蓝玉,这些事有用没用都是借口,包括他收养义子的事情,都是表象。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太子朱标要不是早死,蓝玉这些破事,洪武皇帝都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从而把蓝玉这个猛将留给朱标,成为老朱家二代目的一条看门恶狗。可是朱标他就是死了,放眼老朱家,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燕王,也镇不住蓝玉,更别说那个被皇爷爷硬扶上位的小孙孙了,那么老洪武皇帝面临的事情,就不是你会不会反,而是你有没有能力反,甚至镇压起来会稍微费劲些的,他都决心先帮小孙孙清洗一遍,蓝玉倒是真没有什么自己上位的想法,可是老朱自己都还在世着呢,他就敢傲娇犯二,七拱八翘的,等自己不在了之后,他一犯二,岂非谁都不服,闹出事来,打烂的可都是老朱家的坛坛罐罐,金甄有缺啊!

王朝初建,必需要不遗余力的神话自己,最方便的莫过开国之路,何况有明一朝,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朱洪武得国之正?但是恰恰就是跟着皇上起家这帮从龙之臣,最难哄骗,他们一路走来,太知道里面到底怎么回事了,开国皇帝往往在吹牛神话自己的过程里,这帮子老臣,就算没什么表示,他也会内心怀疑他们知道真像,在腹诽嘲笑自己,自己就能陷进恼羞成怒的境地,所以说,一朝朝的鸟尽弓藏,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蓝玉,在这种有脑子的人都避之不及的时期,反复作大死,死的惨点,也就理所当然了,再说一遍,他的死,跟他收义子,其实没什么必然联系,要不然,后世李成梁还敢收那么多义子?连努尔哈赤都收?


李三万的三万里


蓝玉的死不是因为私募兵马,不是因为对元皇妃施暴,其实也并不是因为收养义子,甚至连谋反行刺的罪名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蓝玉死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皇太子朱标过早去世导致朱元璋采用极端的非常手段为孙子朱允炆继位铺平道路。

在名初期收养义子是大多数将领很平常的行为,因为皇帝朱元璋做过义子也受过义子,因此仅仅是因为蓝玉收养义子就被朱元璋处死,这个论断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蓝玉死于“洪武四大案”的“蓝玉案”,此案的起因是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并企图刺杀皇帝,朱元璋大怒下令处死蓝玉并株连多达一万五千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军中将领。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辞云:“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伺帝出耤田举事。”狱具,族诛之。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手诏布告天下,条列爰书为《逆臣录》。至九月,乃下诏曰:“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胡谓丞相惟庸也。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凡列名《逆臣录》者,一公、十三侯、二伯。叶升前坐事诛,胡玉等诸小侯皆别见。其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曹兴六侯,附着左方。——《明史》

株连一万五千多人,仅仅是因为蓝玉养义子?这显然并不是。那么蓝玉为什么被处死,明朝官方给的说明是“蓝玉谋反了”,蓝玉真的计划谋反吗?其中缘由结论现在已经不可知(你无法知道明朝记录的是历史的真相还是篡改的伪作),但是个人觉得一万五千多人参与的谋反案件,在明朝初期的高压政策下是不可能做到发展到一万五千人还不被察觉的;或者说任何一件“谋反案”都不太可能有那么多重要的军中“元功宿将”参与其中。要吗是蓝玉的谋反隐藏的太深得到的支持太多,要吗就是“蓝玉”案是一个阴谋。个人的观点倾向于后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蓝玉的身份并不是一名普通的军事将领,还是太子朱标集团的军事人才,朱元璋靠物理夺得天下对太子朱标十分的喜爱,为了让太子朱标能够获得足够的人才支持,朱元璋曾不遗余力的为皇太子朱标建立了一支“豪华团队。”

“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是年,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因厚赐之。未几,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明史》

为了让太子朱标可以顺利的坐上帝位并且长久的做下去,朱元璋为朱标的继位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蓝玉与其他的诸多武将是朱元璋为了防御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留下的军事人才团队。

如果皇太子朱标没有死的那么早可能蓝玉不会死而“蓝玉案”也不会发生,但是事与愿违,公元1392年5月17日,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皇帝朱元璋悲痛不已,但是悲痛之后摆在朱元璋最为尖锐的问题就是蓝玉等人怎么办。

朱标不死,这些人都不敢动(朱标的口碑与威慑力不低于朱元璋),因为皇太子朱标压得住,但是现在朱标死了,继位的只能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让朱允炆年纪尚浅想要在短时间内收服蓝玉等功勋将领的心,这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如果不去解决,等到朱元璋死了之后,朱允炆根本就压不住,朱元璋为儿子想尽办法做辅助,现在儿子不在的也只能靠自己给孙子朱允炆铺平执政以后的道路了。

因此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元璋便根据锦衣卫的报告(是真是假不好说),以“蓝玉案”为导火索大肆迫害功勋卓越者,为朱允炆打基础。

凡列名《逆臣录》者,一公、十三侯、二伯。叶升前坐事诛,胡玉等诸小侯皆别见。其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曹兴六侯,附着左方。——《明史》

蓝玉的死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群军政大臣从为皇太子朱标准备的执政“优势”因为朱标的过早的病逝转变成为储备皇帝朱允炆的威胁。皇帝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能够更顺利的执掌大明王朝只好“炮制”一个“蓝玉谋反”案,将那些具备谋反实力的人“一网打尽”,而蓝玉是那一网中身不由己的鱼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