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的街巷楼宇,留过哪些记忆?

细密交织的山水,通往哪片风云?

城中笔立的建筑,谁曾驻足凝望?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历史烟云里的千头万绪

让贵阳无法被一眼看穿

只有从这些老贵阳人才知道的事情

让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有迹可循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南明河的源头在这里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南明河,被誉为贵阳人的母亲河。南明河两岸风光旖旎,是游玩的好地方,人们在河中游泳垂钓、淘米浣衣的情景,至今还留在贵阳老人们的记忆中。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晚报


南明河的源头,在距离贵阳 50 公里的贵安新区马场镇枫林村白泥田组的一处山坳中,一口两米见方的水井——小龙井。水井周围地下有多处泉眼,各处水流汇集后,向花溪方向流去。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晚报

小龙井的水世代滋养着这里的村民,村名也很爱护水源。不仅将保护水源纳入村规民约,家里还通了自来水,不用人亲自到水井打水,以确保小龙井的地下水不受到的污染。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最著名的公园是它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网


或许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记得,连接大十字与花香村的中山西路中段,曾经有一座著名的公园——梦草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时光流转,梦草公园早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历史故事却深深印刻在贵阳人的记忆里。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晚报

解放前的贵阳,梦草公园是整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彼时贵阳的进步人士,通过远道而来的书信,获知发生已久的“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他们团结起来,从梦草公园出发,号召贵州人民团结起来救国图存。(文字来源/贵阳晚报 田坚 李强)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网

1919年起至1933年,在梦草公园成立的进步团体、进行的游行演讲和抵制日货运动已无法计数。这座刻着“爱国”、“革命”、“团结”印记的公园,注定是贵阳最著名的公园,我们应该对它有所了解且铭记于心。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的厚度在这里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提到电台街,大部分贵阳人知道这里的文艺小调,却不知道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老贵阳有“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的说法,说的是民国时期贵阳颇有声望的三大家族。电台街的由来,就与三大家族中的华家有关。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创立广播电台,租用了华家阁楼作为办公室和播音室,因此得名电台街。华家阁楼即为大家熟悉的大觉精舍,是贵州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华之鸿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兴建的,作为私家供佛的禅院。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华之鸿是清末民初贵州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他出资开办的文通书局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出版社,为抗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1917年,华之鸿忧于战乱愤而去职,皈依佛门,在大觉精舍过着隐居的生活。时光飞逝,大觉精舍依旧矗立在电台街中,为贵阳留下了久远的印记,提醒我们总要记得些什么。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的古井很多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动静贵州

从明清直到民国时期,贵阳人的饮用水源分为两个部分:河水和井水。过去的贵阳是一座古井很多的城市,市内很多地方都是因井而得名。所以,井对老一辈的贵阳人来说,藏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动静贵州

关于贵阳古井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说法。很多老地名就是水井名,如扁井、太乙井、百腊井、皂角井等等;还有以姓氏取名,如薛家井、范家井、黄家井、姚家井等等;或是以形取名,比如四方井、四眼井等等。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动静贵州

经过百年来的城市变迁,贵阳的古井消失了很多,尚在的也基本失去原有功能。但它那清澈、甘甜的水,曾经滋养过贵阳人的祖祖辈辈,是我们不能忘怀的。有时间去看看那些尚存的古井吧,或许有一天它们也将不复存在……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与“门”的渊源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网络

在贵阳经常听到大南门、大西门等“门系列”地名,没错,老贵阳城就是“九门四阁”的布局。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这九门分别是:老东门(昭文门)、大南门(迎恩门)、次南门(广济门)、大西门(振武门)、北门(布德门)、威清门(威西门)、洪边门(红边门)、小东门(新东门)和六广门。其中位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北门和余家巷一带的小东门已经不再作为地名使用。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九门之中,带“东南西北”的六个门都是以方位命名,而剩下的威清门(威西门),是因为出此门可通威清卫(清镇)。六广门,是因为可通往龙场(今修文)六广河而得名。洪边门(红边门),则是因为出城门后可通向洪边十二码头(开阳)而得名。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文昌阁还有三兄弟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mini坨


上文说到老贵阳城是“九门四阁”的布局,文昌阁就是“四阁”之一。它始建于公元1609年,原为供奉文昌帝君之所,是贵阳城内仅存的明代建筑。文昌阁为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攒尖顶木结构阁楼,风格独特。立于阁上,可览半个贵阳城景。


▽19 世纪老照片上的灵官阁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玉皇阁旧照


另外三阁分别是灵官阁、玉皇阁、皇经阁。灵官阁在普陀路侧建国巷,建于清代,拆毁时间不详,地基上现建立幢幢大楼。玉皇阁在贵阳有两座,一座在现今新华路,另一座在城基巷(现城基路小学),又名永福观,是在清康熙时候建造的。

▽《筑城旧貌》沙盘上的皇经阁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筑民生平台

皇经阁在现在的省府路上,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都对其进行了改造,现在它已经成为省府路小学。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贵阳传奇的交通站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渡一


提起民生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条美食娱乐聚集的街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上演着精彩的传奇故事。穿过熙熙攘攘民生路,在当街的一条小巷子里,往里行走不到几步便能看见一道院门。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日报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老旧小院,曾是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所在地。1938年初,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开始建站,它是普通居民住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有楼房三间,主房是两幢三楹两层楼瓦房,木质结构。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网

交通站创设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主持南方局工作,因贵阳已成为西南公路交通枢纽,决定在此设立八路军交通站。现在的小院处处写满沧桑,看得出当时老革命的艰辛不易。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大有来头的湘雅村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湘雅村其实不是村寨的名字,而是因为原在湖南的湘雅医学院为躲避战乱而迁至贵阳,并选址在此而得名。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继上海沦陷后,武汉、长沙告急,湘雅医学院在长沙遭到日机轰炸后被迫迁到衡阳。后衡阳告急,最后确定搬迁到贵阳。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湘雅医学院初到贵阳时,旅筑的湖南长沙会馆将贵阳次南门外两公里的石洞坡长郡义园地皮无偿拨出,让给湘雅医学院建设校舍。1939年4月学院建成后,张孝骞院长叫人在医学院大门前挂上了一块木牌,上书“湘雅村”三个大字,于是这个名字就沿用至今。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房天下官网


1944年12月8日,日军侵入独山,威胁贵阳,湘雅医学院不得不迁往重庆。如今湘雅医学院旧址已不存,湘雅村在贵阳人心里的印象则更多是公交站名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那些年准点报时的大钟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动静贵州

每次路过筑城广场,抬头就能看到贵阳市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海关大钟”,它已经 29 岁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贵阳晚报

上世纪 80 年代,大多数贵阳人都没有手表,家里也没有钟表,更不会像现在人人都有手机。那时候很多人都依赖“海关大钟”每天的准点报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每一个整点它都发出音乐报时。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动静贵州


据说,“海关大钟”在这些年的使用中,平均 9 年就要大修一次,最新一次大修是在2017年。这些年海关大钟除了零件损坏停摆过,其余时间都在不停地走着,即使这座城市已经不需要它报时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承载着浪漫爱情的贵阳小吃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抗日战争时期,贵阳频频遭到日军的空袭,彭家桥一带是人们躲避空袭的藏身之地。彭家桥附近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张华丰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作为制造“烤豆腐果”场地,后来这几间茅屋成了避空袭的场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大众点评网 @口乞月半白勺女那

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还有一些青年,也经常在此相聚,逐渐谈起恋爱来。他们似乎忘记了空中的威胁,把张家店铺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显得更加浪漫,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佳话。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图源/大众点评网 @如此安好

久而久之,人们常说吃烤豆腐果为吃恋爱豆腐果,张氏夫妇干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时间是残忍的,从不会等谁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不往前跑就会被淘汰

我们相信贵阳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

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但是关于贵阳那些有意义的旧事

将被人们慢慢遗忘

成为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摄/卢勇


多希望那些反映着贵阳历史变迁、

人文生活风貌的事情

能被大家记得更久一点

@贵阳人,你们说是不是

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你都知道多少呢?

来,评论区和大家聊聊吧~

老贵阳人才知道,这座城快要被遗忘的“秘密”


via:贵阳生活助手,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