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今天吃土君要介绍的这位财经人物是超威电源的创始人周明明,他用短短的五年时间就研发出了国内第一个铅酸胶体蓄电池,而后又自主研发了纳米蓄电池、锂电池、太阳能风能蓄电池,手握30多项发明专利,企业一年的营收超656亿元。

周明明出生于浙江,17岁的时候考入了杭州师大化学系。在进入大学的同年11月,上海自行车研究所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动自行车。由于周明明的父亲是杭州一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一辈子都在研究蓄电池,光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就有46篇,可能是子承父业,周明明开始对蓄电池上了心,在大二的那个暑假,他一口气把父亲书房里面关于《化工电池》的50多本专业书看了个遍,在大学的四年期间还把图书馆关于《蓄电池原理》等书籍都看完了。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毕业之后的周明明,先是进了虹溪中学当一名教师,但是没过多久他觉得“蓄电池大有搞头”,所以就果断辞掉了教师职位,在1995年8月的时候,回到老家长兴办起了超威电池厂。不过当时的周明明只有8000元的启动资金,但是幸运的是家里的父母亲都站出来帮儿子,母亲负责人事,父亲负责搞研发,就这样周明明的事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有了家里人的支持,周明明心气就此爆棚,他马上就瞄准了当时行业的顶尖技术—铅酸蓄电池,然而这项技术可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完成的,就算父亲的加入,实验成果与产业化应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成果依旧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不甘心的周明明,自己一猛子扎进了实验室,经常一干就是16个小时,有时候呆在实验室一个星期都没有出来过,一日三餐什么的基本都在实验室解决了。不过他这样的举动并没有带来可观的效果,于是周明明就决定去请教别人,最后邀请到了杭州和上海5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来担任技术顾问。

有了这些高级工程师的帮助,周明明先后攻克了蓄电池中的“胶体成型、设备密封、内部循环”等10多项技术难题,很快的“超威铅酸胶体蓄电池”就面世了。要知道在当时,这可是国内最先进的铅酸蓄电池呢,所以一经上市就广受大家的欢迎。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不过问题很快就出现了,由于生产蓄电池需要大量的稀硫酸,而且还要使用到重金属镉,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总会有酸雾经常灼伤工人们的眼睛,就算带上口罩和眼罩都没有用。遇到这样的情况,周明明觉得必须要在环保方面有所突破了,于是在2001年的时候,他把目光盯上了纳米蓄电池,并且把之前盈利到了500多万全部投资进入,先后成立了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多个创新平台,还聘请了清华、复旦、哈工大和国家蓄电池研究所等15位专家做技术顾问。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周明明于2003年成立了““无镉内化工艺”研发小组,把之前开放式的生产工艺变为封闭式”,因此生产线的酸雾都小时了,员工们也不用担心被灼伤了,而且这样下来,一年可以节约200多万的成本呢。

而后,周明明研发出来的纳米蓄电池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6个小时,要知道当时市场上排名第一的蓄电池蓄续航能力只有4个小时呢,所以当时这款产品一经上市的时候,首月的销售量就突破了2000万。一年之后,超威的营收就超过了1个亿,并且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周明明已经自主研发出了11项新产品,获得26项专利,还创造出放电深度超过国家标准5倍的世界纪录呢。

拿8000元创业,如今年销售超过千亿,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

2010年,周明明带领超威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了50亿,2015年的时候,超威全年营业收入高达656亿,而如今的年销售收入超千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