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在很多職場人眼裡,95後是比90後更加個性、更有主見、但也更難搞、更加玻璃心的一群人。但與90後一樣,他們嚮往更繁華的城市、更好的職場環境、更大的發展空間,寧願留在北上廣哭,也不願回到三四線笑。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而讓很多95後沒想到的是,他們甚至還沒踏入職場,就被潑了冷水。某80後職場老人在脈脈上發帖稱:95後就不要在互聯網大廠混了,要麼去拼多多賣命換錢,要麼回老家過日子。

在他看來,一方面,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水平居高不下,如果不是家裡有礦,想要靠自己買房落戶非常難。另一方面,互聯網行業雖然整體薪資偏高,但它是屬於80後的時代,互聯網紅利已經被老白兔吃完,他們已經成為職場地主、周扒皮,而95後每天拼命加班,最後也只是幫老白兔接盤。

如今已經不是遍地是黃金的年代了,對於95後而言,互聯網大廠並不是個好歸宿,回老家過日本青年般的佛系生活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更有8年程序員給畢業大學生忠告:不要留戀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不要過分迷戀自己的能力,一畢業立馬回老家考事業編……千萬不要為所謂的打拼留在大城市,除非工作5年就可以在所在城市掙夠買房首付錢,不然你將成為蝸居在出租屋,外表穿著靚麗,隨時面臨失業,卻還看不起老家人的新都市白領。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對於他們的觀點,很多脈脈用戶則表示認同。在他們看來,在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中,影響最大的並不是自身能力的高低,而是時代背景以及經濟週期。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首先,80後進入互聯網的時候,整個行業還處於上升期,只要能力不差,現在至少也是中層,他們可以通過盤剝95後下屬來維持生計,直到退休;但95後想要這樣幾乎不可能,因為坑已經被沾滿,上升通道已經堵塞。

同時,很多已經做到中層的80後,他們手裡的股票期權已經大量獲利,即使被裁員,也夠花後半輩子;而由於他們在行業內的時間更久、經驗人脈更豐富,被裁員的概率相對較低。而相反,95後尤其是剛畢業的應屆生們,項目經驗較少、手裡資源較弱,是被裁員的重災區。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而在房產方面,很多80後買房時的房價遠沒有如今這麼離譜,很多85後也都趕上了房地產的末班車。但對於絕大多數90後、95後而言,想要買房基本上都需要父母幫助,甚至只能依靠父母。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可見,時代機遇大於個人奮鬥的情況已然存在,且已經非常普遍!社會的本質就是利益的爭奪,每個公司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年輕人只有在革命期才有空間和機遇,而互聯網行業顯然已經過了這個時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95後即便能力、見識、綜合素質都比80後高很多,但依然得不到好的發展。所以,95後應該及時看清形勢,如果條件一般,趁早回老家省會城市紮根積累會更好。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但是,也有部分脈脈用戶提出:互聯網並不屬於XX後,而未來絕對是屬於年輕人的,很多人雖然錯過了早期的bat,但未來可能會有新的bat崛起,關鍵還是自身要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歷抓住新的機遇,先進大廠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80後職場老司機:95後就不要來互聯網大廠了,沒用,根本混不出頭

所以,你覺得95後到底該不該去互聯網大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