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原生家庭對一個女孩到底有多重要?

阿蘭雜談


你好,我是周小鵬,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心理諮詢師,專注解決婚戀情感心理問題。


婚姻本身無法帶給我們幸福。

幸福的婚姻大體相似,不幸的婚姻也大體相似。


這是我從我的來訪者、我的學員及通過各種方式留言給我的姑娘們身上看到的。先來聽我講一個故事。

我們很多人都被灌輸了一種觀念:結了婚就會幸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這樣。幻想等到她真正步入婚姻才破滅,或者說,她自以為看到了婚姻的真相:老公不理解她,也不夠愛她,最後女人還是隻能靠自己。於是,幻想破滅的主人公又陷入了第二個狀態:她陷入了自責——無奈到無力——自責的惡性循環。遇到不幸的婚姻是“我”的錯,但是我無力改變,所以,這一切都是我的命。


像痛苦中的微光,她給自己編織了婚姻的第二個謊言:只要孩子幸福,我就知足了,為了孩子,我什麼都能忍。一門心思對孩子的付出,成了她人生的唯一。孩子雖小,也懂得她的委屈,和她很親近,但不怎麼和父親親近。她有點擔心,但是多數時間是開心,因為至少孩子愛自己、孩子有父親。孩子也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只是,他不明白為什麼媽媽不快樂,媽媽為什麼不去做讓自己快樂一點的事。直到有一天,媽媽告訴他,我是為了你。孩子的故事就更簡單了。這個男孩子一直記得自己是母親不快樂的根源,開始是拒絕婚姻,後來想讓母親快樂而結婚,但是婚姻也沒有讓他快樂,因為母親騙了他,婚姻從來不會自己幸福。


我的故事講完了,你看到了誰?

這是很多人的成長故事和婚姻模板。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評判官,外人本不應該去插嘴,但是,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不免唏噓,我們很多人用童話故事般的期待毀了本應該讓我們幸福的婚姻和人生,更讓我們的下一代重複了我們的不幸。


如果婚姻的意義不是幸福,那婚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婚姻的意義是陪伴,更是看到,看到自己,也看到對方。看到自己的缺失和渴望,也看到對方的缺失和渴望。如果兩個人都是殘缺的半個圓,那麼婚姻的意義,並不一定是讓你們融合成一個全新的圓,而應該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形狀。步入婚姻,或者說,步入一段親密關係,我們就要直面自己的缺失和渴望。比如說:


1)如果你因為逃避痛苦而結婚,那結婚後你會有更多的痛苦,因為這份痛苦本身存在,並非婚姻帶給你的。

2)如果你渴望被重視,和一個人結婚,那結婚後很有可能你會感覺自己一次次被忽視。

3)如果你因為孤獨寂寞進入一段感情,你得到的會是更寂寞。


很多時候,感情只是把你原本存在的幸福或者不幸放大了。這些缺失,你終究要自己找回。你所經歷的感情,所遇到的愛人,只能幫你看到這些。當這些缺失和傷口被看到時,就有了治癒的契機,就有了擁抱幸福的可能。

所以,當一份有缺陷的婚姻擺在你面前,你要做的,不是讓問題被掩埋,更不是寄託於希望在下一代的身上。在痛苦的婚姻中放棄自我,並不是“忍一時風平浪靜”,只不過想維持自己婚姻完滿的自戀和幻想,只不過不想讓自己最後那一點期待不要落空。


想要改變痛苦的婚姻,就要從自己的內心幸福狀態改變開始,要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自己的需求,瞭解自己的創傷,瞭解自己創傷的由來,放下過分的期待與不切實際的幻想,讓自己的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去裝下愛,再去表達愛。


首先,表達愛要發自真心,不求回報。

很多人在婚姻中有不幸的感覺,多半是因為自己付出了,但是對方沒有給相應的回應。而當你不求回應的時候,對方回不回應都沒有關係,那麼對方也會感到輕鬆,願意和你拉近關係。


其次,是要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

有人喜歡讚美,有人喜歡禮物,有人喜歡儀式感,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給對方想要的,才能讓對方感到愛。


結語:最後,我想告訴你,好的婚姻就是好的雙人舞,一個人不幸,兩個人都會不幸,而一個人改變,另一個人也一定會慢慢改變。


諮詢婚姻戀愛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小鵬姐姐哦!


周小鵬


原聲家庭對女孩的影響有多大,可以說是一 生,說小性格(包括為人處事,情商,脾氣),說大(她的下一代,她未來的婆家人,還有她自己的命運!),以前我一直不覺得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也不會信孩子是什麼樣,她的父母就是怎樣,直到我長大成人,為人母,回顧自己的前半生,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我會反省自己的行為,思考問題的方法,包括我語言表達的語氣,都和自己原生家庭如出一轍!

我身邊也有很多認識的人,確實父母和睦有愛,情商高,她們的孩子也是非常的自信,脾氣也很好,聰明!個性沒有那麼強!沒有攻擊性!

如果原生家庭婦父母感情不合,孩子大多自卑,性格不太好,要麼懦弱要麼性格極端,總是有不同的心理缺陷,有的還會更容易患上焦慮症,抑鬱症!

尤其女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容易遇上渣男,因為原聲家庭沒有得到的溫暖她會到處去尋找這種安定感歸屬感來彌補這份遺失本該擁有的溫暖,有時候會自暴自棄的生活,有的也可能是非常努力的女強人!但是都離不開自卑,不管自己多優秀,看到別人家庭和睦完幸福的時候自己會從心理去羨慕!

原生家庭的引導和教育和關心對女孩來說非常非常重!

我曾經的同學一個女孩子畢業後很多年沒見,一直也沒我聽說過她的消息,從別的好友裡口中得知她已經走了很多年,那一刻我非常的驚訝,那個好友說,畢業後我們大家各奔東西,她去做了夜場小姐,還染上了毒癮,她的父母在她讀初中的時候離婚了,她的媽媽嫁人,她的爸爸長期在外面做生意,幾乎見不到面,每次打錢給她,她和她的乾爸爸住在一起,他的爸爸買給她抽!再後來毒癮就是越來越重,再後來……

聽到這件事我非常的痛心和悲傷,就像一片剛萌芽的樹葉明明可以開花結果,卻在春天的時候枯萎墜落!若果她有溫暖的家庭,和睦的父母,有人從小陪伴她教育她關心她會不會是另一種結果呢




兔子咔咔


如果出生在不幸的家庭,就註定要悲慘一生嗎?

恐怕,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靠著自己的能力,爬出逆境。

具體該怎麼做呢?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讓我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上,有了更開闊的想法和思路。

這就是喬布斯去世的第7個年頭,一直不被他承認的大女兒,麗莎·布倫南·喬布斯,出了一本自傳——《小人物:我和父親喬布斯》

它就像一個VR 頭盔。帶我們穿梭到了麗莎出生的那年,喬幫主被趕出蘋果的那年……直至7年前,喬布斯的病床之前。

28萬字,整整橫跨了30個春秋。

透過麗莎的眼睛,你看到的不再是“商界傳奇”喬布斯,而是他對親生女兒的無情與傷害,以及隱藏在冷酷之下的,一種初為人父的不知所措。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幫我解決了剛才的疑問:

從出生就不被周圍人接納的女孩,是如何走出父母的陰影,活出自我的?

今天的麗莎,不僅畢業於哈佛大學,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更是憑藉這本《小人物》包攬了2018年美國出版圖書的所有獎項。被西方媒體評價為:寫得比名人父母“更勝一籌”的回憶錄!

在麗莎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一股不與命運屈服的,努力掙扎的力量。

看到了一個倔強的女孩,給自己創造重生的勇氣。

即使生長在爛泥中,我也同樣要綻放!

Part 1 “美國28%的男人都可能是她父親”

麗莎4歲時,父親第一次在《時代週刊》的文章裡,提到了自己。

沒有一絲來自父親的祝福。

反而,他在以這種方式,明確表示:我,喬布斯,不接受這個女兒!

喬布斯與女兒麗莎

得知女友懷孕時,喬布斯年僅24歲,不知名的蘋果公司也剛剛起步。

勃然大怒的他衝出了家門,開車離開了麗莎的母親。

後來,因為懷有身孕,麗莎的母親沒了工作,只得住在拖車裡,靠救濟金生活。

她會因為一場公益活動提供的午餐很豐盛,而頻繁參加。

所有的這些,與事業正在蒸蒸日上的喬布斯,格格不入。

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天壤之別,更是一位“明日之星”不能接受的“人生汙點”。

沒錯,在父親看來,麗莎就是自己在年輕時,一時糊塗犯下的錯誤。

她的出生,更像是喬布斯偉大一生的微小注腳:雖然存在,但沒有更多的意義。

於是,在《小人物》的開頭,當喬布斯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麗莎說自己:

偷父親東西的慾望,就像口渴一般,不斷地萌生。

好像再不索取,一切就來不及了。

她要把30年來,欠缺在心底的父愛,一一拿回來。

雖然結局仍於事無補。

“在陰暗的衛生間裡噴玫瑰噴霧時,我在落下的霧氣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輪廓,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再像一個隱形人。”

只有這時,她才在父親的家裡,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

Part 2 如果她有,我就沒有

父親缺席的童年,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並不好過。

就連快樂,在麗莎眼中,也是非此即彼的珍貴之物。

在她的回憶裡,母親開心的日子屈指可數,而猝不及防的崩潰,時有發生。

  • 第一次崩潰,發生在她4歲那年。

沒錯,就是《時代週刊》發表了那篇文章之後。

媽媽帶麗莎出門散心,不想玩到了天黑。

在回程的路上,不僅錯過了高速路的出口,母女二人還被大雨困在了山路上。

前後都看不到出路的布倫南(麗莎的媽媽),開始破口大罵,猛踩油門。

“窗外的雨點像橫飛的唾沫,她似乎是要用發動機的轟鳴來代替嘶喊。”

“我當時真的以為,她是要撞翻車自殺。”

“我成了一個坐在副駕駛座、不敢有任何想法的小女孩。”

四歲,能有如此清晰的記憶,可見當時的麗莎,受到了多大的精神衝擊。

  • 母親的第二次崩潰,在麗莎6歲時。

“我沒有20歲了。”

“我沒有男人——沒有丈夫,沒有男朋友,沒有戀人。什麼都沒有。”

“我沒有衣服可穿,什麼都沒有。”

母親拿起一件灰色的舊襯衫,用剪子剪開一角,用力撕爛。

然後,接著撕下一件……

彼時,喬布斯正在籌備自己30歲的奢侈盛大晚宴。

而收到邀請的布倫南,發現自己連買新衣服的錢都不夠。

於是,瞬間,情緒崩潰。

可無辜的麗莎,不會懂得這些。

她覺得:

我的快樂是從她的庫存中取出來的。

這個世界的快樂是有限的,不足以讓我們母女同時享有。

換句話說,在小麗莎眼裡,是自己剝奪了母親的快樂。

  • 第三次崩潰,發生在第二次之後不久。

這一次,布倫南吼走了教麗莎“化妝、使用香水、佩戴首飾”的黛比。

大概,她已經覺察出了,在小麗莎眼中,黛比更像一位稱職的母親。

“你想插足麗莎的生活,想表現得比她媽媽還好?真噁心!”

從那以後,麗莎再也沒見過黛比。

“我擔心別人不把我們母女倆當成單獨的個體,而是兩個身體裡的同一個靈魂。”

大概從這時,小麗莎萌生了離開母親的念頭。

她幾乎很少給母親添亂。

更多的時候,她是母親在脆弱無助時,堅持下去的一股力量。

“我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折磨媽媽,我給她省了很多事,這對我有很大的意義。”

看到這裡,我的心不禁收緊了一下。

麗莎的成長,是一次次的自我理解和內化。

缺席的父親和情緒不定的母親,誰也幫不了她。

任何人都無法真正理解,那條她走過的路,有多黑暗多艱難。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窮苦的深淵中,她仍倔強地成為了一枝清蓮。

Part 3 “蒙娜麗莎”的合體

當麗莎遇到了蒙娜,轉機出現了。

蒙娜是喬布斯同父異母的妹妹,同時還是一位暢銷書作家。

她讓喬布斯幫麗莎母女租了新房子,買了新床。

給身處困境的母女帶來了希望。

喬布斯、蒙娜和麗莎

一旦到達了低谷,即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出現,都能讓你的人生開始上揚。

“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達到蒙娜那樣的高度,我長大後也要像她一樣嬌小玲瓏,我也要在大學裡學英語文學,我也要寫作。”

同樣是跟著母親長大的蒙娜,讓麗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有一年的時間,蒙娜每週都會給麗莎寫長信,寄送禮物。

像《一千零一夜》、《契科夫文集》、銀長耳墜、蒂芙尼鑲紫水晶金戒指……

“這些禮物就像一扇窗戶,為我打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我渴盼躋身其中的世界。”

Part 4 成長與失去

作者說,這不是一本譴責揭露喬布斯的作品,而是她自己的成長。

她並沒有要批判誰、原諒誰,而只是在一件事,一件可以坦然接受她和父親所有的共同經歷的事情。

因此,在書中,我們跟著她回到了懵懂的小時候,孤獨無助的童年,被冷落的青春期,以及窘迫的大學時光。

在麗莎事無鉅細的人生片段裡穿行,我們感知到了她的感知。

喬布斯和妻子勞倫的婚禮,中間的孩子是麗莎

說到這,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像小麗莎在聽到別人說自己沒得到聖誕節禮物時,會暗想“我的母親絕不會這樣做”一樣。

讀完本書後,我忽然覺得自己的童年、少年,甚至所有的過往時光,都極其幸福無比!

沒人能選擇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地點、人物。

但卻會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不幸、失敗、困苦,都歸罪於當初那個“不完美”的原生家庭。

可與出生就自帶“錯誤標籤”的麗莎相比,你我都是幸運兒。

“我不會用任何一段人生經歷與別人交換,哪怕是那些令我難過萬分,希望自己未曾存在的時刻,我也不願將其交換出去。”

“倒不是因為我的人生多麼正確、多麼完美、多麼好,而是因為無數個選擇鋪成了我的人生之路。”

“這些都獨一無二,深入肌理的。如此親近,就像我的皮膚一般,它已經足夠好了。”

在不利境遇裡堅持自己,抓住任何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淒涼的人生底色上,揮毫出屬於自己的多彩生活。

正是她在每個階段,都傾盡全力地不屈服,才讓自己原本被遺棄的人生,走出了一條遠離自暴自棄的曲線。

  • 即使被生活稜角磕得頭破血流,被現實痛擊到體無完膚。

  • 只要走過去。

  • 再回頭看。

  • 一切都足夠好!

PS:

書名《小人物》,來自於喬布斯對麗莎的暱稱——小不點兒(Small Fry)。

  • 它不是落在袋子底部又冷又硬的炸薯條碎末。


  • 而是捕魚人扔回海里,讓其自由長大的小魚苗。

在時間車輪的面前,你我都是小人物。

以上這些,既是我的讀書感悟,也希望能幫助到你!

加油!

—END—

多平臺簽約作者。

讀有趣的書,寫走心的文,只為和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記得點贊留言,轉發給您最貼心的朋友歐~


琳o說


我是陳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學院簽約諮詢師

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一定是位多愁善感的女生,估計她正面臨人生低谷,覺得自己小時候沒有好的原生家庭,而現在既沒有好的愛情也沒有好的事業,有點“灰心”有點“迷茫”。


最近剛剛播完一部火爆的電視劇《都挺好》,蘇明玉這個人物引起了眾多討論,很多都討論到關於一個女人,在沒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時,該如何逆襲。

你可能會說,蘇明玉沒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她有好的愛情,也有好的事業,比起你說的三個問題,她只有三分之一的問題,可能你會覺得好笑:我跟蘇明玉差了十萬八千里,怎麼相提並論?


但是蘇明玉不是一天到達目前這個人生高峰狀態的,她是從她的過去一步步走到今天 的,你的現在,正是蘇明玉的某個過去階段,或者可以更明確地說,你的今天,就是蘇明玉剛進入老懞公司打工時的狀態。

蘇明玉在大學打工時碰見老懞的,她在向老懞推銷英語培訓課程時,被老懞教育一頓,卻讓她茅塞頓開,她抓住機會向老懞推銷自己,加入了老懞的公司 。大學畢業後,她自然進了老懞的公司,最開始就是做銷售,是一份不僅普通而且異常辛苦的工作,做銷售,都是風裡來雨裡去,沒有黑天白夜只有客戶需要和銷售業績的工作 …….比起你目前的工作,是不是更辛苦?劇中她還談到,那時她不懂人情,還得罪了女上司,被各種報復。

我想,此時的蘇明玉,完全符合你所說的三個問題:她作為一個女人,被重男輕女的媽媽嫌棄,沒有好的原生家庭,家裡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給她支持和力量;這時她也算不上有好的事業,她只是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銷售工作,還面臨被上司各種穿小鞋;這時她也還沒有飯館老闆石天冬,也沒有一份愛情,她那時正是你今天描述的狀態。

那我們就來看看,她有多強大,最後奮鬥成讓人刮目相看的集團公司總經理蘇明玉了呢?她的經歷很有借鑑意義,我覺得至少有以下兩點值得我們來探討:


(1) 你想改變嗎?任何事情的起源都來自於“動機”,或者叫“目標”。是的,你現在可能什麼都沒有,那,你想要有嗎?有多想要?


在沒有家庭背景、沒有愛情、沒有好工作這樣的三座大山下,蘇明玉為何能逆風翻盤呢?無非就是她很強烈的“我想要!”她被逼到絕路了:必須賺錢養活自己,所以她為了工作可以死嗑到底可以玩命,她內心強大的“想要”的力量,讓她從不安於現狀,接受既定現實,她總是拼盡全力去爭取任何機會。


對比一下蘇明玉,你的目標有多強烈?你可以給自己的願望打個分:如果像蘇明玉那樣非常強烈的想要是10分,你的是幾分?我想這個分數就是區別了。

(2) 愛情,到底是改變人生的因,還是果?對蘇明玉來說,愛情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但不是必須的事情。最初,她雖然喜歡石天冬,但她也明確拒絕了好多次,小說裡她這個心理就描述得更明顯,蘇明玉一直覺得愛情是個麻煩,因為她一個人很自由自在,談戀愛意味著要改變很多自己去和另一個人遷就相處。


當然,這個觀點不值得推薦,但她的信念裡,愛情並不是女人的必需品,更不是用來改變命運的跳板,我覺得這是她很“高大上”的一個認知。


在我們的文化裡,總是把女人描述成一個“小鳥依人”的形象,總是宣導一種“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觀念,總覺得女人應該依靠一個男人而終身幸福、逆轉人生。


真的可以嗎?——在瓊瑤的小說中好像可以。但,曾有位心理學老師開玩笑地說:瓊瑤劇裡的女主,基本都是人格不健全的狀態,因為在她們的眼裡愛情太理想化了,那個男人也太完美了!如果總期望瓊瑤女主的愛情故事,總期望有一個男人可以為你的終身幸福買單,對不起,那真的只是在童話和小說裡。

但現實中的女人,大部分都抱著對美好童話的“幻想”不肯撒手:有好的原生家庭,是希望父母可以成為自己的靠山;希望有好的事業,是希望不用太辛苦,就有一份收入又好又穩定的工作;希望有好的愛情,不過是希望有個男人可以成為自己的靠山。

——不過都是想靠著別人而過上幸福的日子,可是這些真的可靠嗎?教訓還不夠多嗎?

希望靠男人的,比如賈靖雯,她第一次婚姻嫁給了臺灣的富商之子,結果怎樣?完全得不到夫家的承認,最後幾乎是被掃地出門。

希望有好的事業,身邊女強人的多了,有幾個的成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呢?哪個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奮鬥到今天這個樣子的呢?

而希望有好的原生家庭的,我覺得就更加難了,因為從來沒有一個父母是絕對好的,也不可能有一個原生家庭是真正的“好的”。

所以,女人攤上你說的這“三座大山“,該有多強大呢?蘇明玉確實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示範:不需要多少,只要你能不依靠家庭也不依靠男人,而踏踏實實去做好一份工作,賺的夠你生活,如此強大足夠了。


因為,所謂的好家庭、好事業、好愛情,完全都是“幻想”而已,在現實中基本不存在。如果你抱著一個幻想不肯撒手,最終會發現,一切“全都像泡沫”。

而如果你知道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好,知道女人也要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那麼我覺得你已經很強大了,因為這個強大不在於別人眼中的如何如何,而是你自己清楚明白的快樂。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原生家庭帶給女孩子的影響,是會跟隨一生,甚至說影響幾代人

我們不如反過頭去看,你的母親對你的一些態度和做法,跟你外祖母給予母親的一切有關,當然再往上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最起碼能夠證實的是,一個女人在家庭中的意義,影響的不只是一個小家,方方面面,子孫幾代,都會受到影響

我記得有個調查顯示男孩子對於母親的一些做法不喜歡不滿意的時候,會選擇忽視,也就是裝作聽不到的樣子,但是往往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就會更深,因為男女思維的不同,我認為原生家庭對於女孩子的影響會更深,尤其是對於她的幸福感,安全感,人生態度和婚姻態度,更細緻的我們就不去一一剖析什麼情況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了,只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個影響會很深遠,所以我們也要很慎重的去選擇伴侶,不過女性的可塑性很高,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會造成敏感,性情的一些方面,不是不可逆轉的,婚後的溫暖生活,丈夫孩子的關心愛護,都是會改變一個女人的,所以如果想要去改變一個女人,應該比改變一個男人要容易很多,溫暖的家庭環境會讓女生變得溫和大氣,也會給老公孩子帶來好的生活環境和幸福的生活,一家人的運氣也會越來越好,所以,要善待自己的妻子、母親、女兒,以及生活中的女性,相信你的一份溫暖,能帶給自己的生活更多的好運🍀



哆啦A夢的筆


我姐這大半年一直跟我聊天,聊天內容無非就是她爸跟她要錢,她剛畢業要考研哪有錢,要麼就是她說她媽給她把衣服送去幹洗也要跟她要錢,她沒錢買書,她爸說給她錢算她欠的,以後要還。

這都不是讓我覺得最唏噓的,讓我真的感到不舒服的一個事情是去年的時候她找了一個男朋友。男生兩個月後要出國留學,男生送她兩隻MAC的口紅,她不樂意,因為男生給前女友送的都是紀梵希,TF這種。我個人覺得,可能男生沒有太多想法,不是刻意區別對待。我姐認定了男生因為前女友家庭好所以送她這種口紅,她家庭不好,所以男生就送100多的。可她怎麼不想想,兩隻100多的不比一隻300的便宜。

我另一個朋友,為了一個蘋果8,被老男人騙了。老男人結婚了,是她朋友的朋友,之前某個飯局見過一次。老男人來這出差,約我朋友,我朋友去了,信誓旦旦說不會發生什麼。老男人說要給她買8,自己把自己送過去了。最後,老男人再也沒出現過。

十一月我換手機,她問我是不是男朋友送的,我倆當時住一起,我說不是,她說怎麼可能,你男朋友那麼愛你,咱們實習工資又不高。我很不高興只能回答他,真的不是男朋友,我爸送我生日禮物。過了幾天,她覺得身體不舒服,懷疑自己得病了,我果斷搬走了,後來她回老家了,再也沒聯繫過了。

我姐今天又給我打電話,說她真的想找一個有錢的嫁了,可她沒想過有錢人願不願意。

可能我的闡述裡充滿了我的個人看法,不客觀,我也沒想批評,評價她們,只是她們總因為這種事情找我,我覺得無聊。我姐說,你們這個階層不懂我們最底層的,我想說的是,你能夠接觸到的,都是一個層面,不同層面的你根本接觸不到。


林小裡


原生家庭對一個女孩的影響是一生的。父母關係是否融洽,父母相處模式是否合拍。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輕易不要結婚,結婚了就要做好相守一生的準備。有了孩子以後,輕易不要離婚。離婚傷害的不僅是大人。還有孩子。孩子是無辜的。

如果有人傷害到自己的父親。我們做子女的肯定不會同意。如果有人傷害到我們的母親。我們做子女的肯定也不會同意。

只是,如果傷害父親的人是母親,傷害母親的人是父親。讓身為子女的我們如何處理?


貓眼看世界1006


原生家庭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心理學上有一句話,沒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只有童年幸福和童年的不幸的人。


原生家庭是我們0-18歲和撫養人共同生活的家叫做原生家庭。一個人應對所有壓力的模式,背後的認知,他的情緒的來源,原生家庭是一個源頭。探索原生家庭最主要探索以下幾個方面:

1. 探索撫養人的性格,撫養人的性格是我們性格形成的主要來源。

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80%以上來自於我們撫養人的優點和缺點。如果我們和撫養人的關係是親密的,關係是良好的,有非常良好的互動,我們會更多的習得撫養人的優點。但是如果我們和撫養人之間的關係是衝突矛盾的關係的狀態,我們會更多的習得撫養人的缺點。所以我們要探索撫養人的優點和缺點。

2. 探索撫養人面對壓力時候的模式。

當你的撫養人遇到一些困難,遇到了一些壓力,有一些指責的聲音,如果撫養人是積極應對的。他不害怕,能夠面對並且能夠積極的想辦法去解決,當我們長大了,我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積極的面對。如果撫養人用逃避的策略,不敢於承擔責任或者推卸責任,那我們長大了,也會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

在心理學來講,原生家庭的習得,有正向習得和反向習得。

比如爸爸脾氣特別暴躁,那他的子女當中,絕大部分的孩子有可能是脾氣爆的,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他心裡頭會有一種不良的感受,感受後有一個決定“我可不能這樣暴脾氣”。這種內在決定的子女成年後就不會正向習得而會反向習得。他會做一個溫和的,遇到事情不著急,有話慢慢說好好說的人。

3. 探索撫養人的價值觀、三觀

比如在婚姻家庭當中,我們理想當中的夫妻關係或者渴望的夫妻關係大部分是來自於我們頭腦中回憶起來的童年時爸爸媽媽之間的互動的場景。不僅需要探索表面撫養人的性格、應對壓力的模式、撫養人的三觀,更需要做的是覺察在童年裡,我們內心的感受和我們感受之後的內在決定是什麼。因為這些都構成我們未來的認知層面。

原生家庭中的爸爸媽媽,包括其他的扶養人就像鏡子一樣,因為80%以上,甚至更多高度複製撫養人。通過了解他們,認真的分析他們,就可以知道今天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原生家庭裡,我們到底要完成什麼任務呢?

從小到大我們在原生家庭裡除了要完成長身體、學知識、學習本領等等,心理上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是完成4個愛的確認。確認爸爸愛媽媽的,確認媽媽愛爸爸,確認爸爸愛我,我更要確認媽媽愛我。四個愛的確認全部完成,我們的心理才可以跟我的生理同步成長進入成年。

四個愛的確認有一個點沒有完成,在這一點上就沒有完成我們的心理成長。所以進入成年之後在成年人的人際關係,會繼續想要去完成愛的確認,這時候就出現有的人會特別敏感,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在意別人的眼神兒,甚至別人的一句話都會被刺痛,其實這就是在找愛的確認,在確認我自己我是不是那個值得被愛的人,我是不是那個被得尊重的人,我是不是被大家喜歡的人。

因為我們每個人無一例外的都有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傷害,只是被傷害的大小不同,被傷害的點不同。童年完成愛的確認,心理便會產生愛他人的無窮的動力,成年以後會成長為一個積極自我、善良、寬容、內心快樂的人格健全的人。

當我們意識到成年後自己身上有某個錯誤的模式的時候,回憶童年裡最初你用這種模式去應對解決問題的那個具體事件。這個模式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把那個事情拿出來重新解讀,對自己說我要重新設計一個更好的,更科學的模式,以後再遇到這類問題就不會像原來那樣去處理了,我要用科學並正確的方式去處理。這就是成長。

談到成長,現在都在講成長,到底什麼是成長呢,用一句話來概括“過去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童年傷害,那些傷害沒有被處理,導致我們的人格存在一部分缺陷,通過我把那些傷害全部處理掉,然後將我的人格發展為健全的人格,讓自己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得人,完成成長的目的和任務。”


婚姻家庭心理導師


一個人受原生家庭影響深入骨髓,所以搞對象要看家庭


猴孩子


太重要了。看似不明顯,但是那種家庭幸福,父母開明,教育完善的女孩,她只要站在那裡,一顰一笑,都透著一種怎麼都模仿不出來的強大自信,就連笑都透著一股帶著光環的暖意。

從小被保護很好的女孩,真的會像天使般純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