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城县冯庄与寿光都称张作霖祖上源于他们那里。那么究竟是哪里呢?谱书记载了吗?

东北弓长张


因为清末以前,这里是龙兴之地,是满洲人发祥之地,所以受大清特别保护,设有柳条边,禁止关外人进入。

现在东北的汉族人,应该全是清末以后去的,就是开禁后,逃难逃荒的,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

近代被号称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实际也不是东北人。他自己自称是奉天海城人,不想提他这个堂堂的东北王也难民的后代。

张作霖这人非常会来事,就是善于人际交往。对上一级的人物,认干爹、老师,有人统计,张作霖认过四十多位干爹干妈。当然,过去认干爹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一般说美女认个有头有脸的为干爹,实际有不正当关系。过去的是男的在外跑,认了干爹,好被提升发展。张作霖对平级,张都与之结拜为兄弟,可以说,老奉系的高级将领几乎都是张的把兄弟。对下级,张视为子侄,态度和气、出手大方。

虽说张作霖认了四多位干爹,那也是干的,人家籍贯不能说成是他籍贯。那张作霖的籍贯到底是哪呀?

刚说了,现在东北的汉族人都是从关内逃难过去的,这张作霖自然也不例外。关于他是从哪来的,有三种不同说法。

一、山东省说。依据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行状》。“行状”是过去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一种文体。在这份“形状”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清道光初徙居海城。祖发业农,称素封。”

二、河北省说。有《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公雨亭神道碑》为凭。碑文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这通碑文是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领衔,又有8位处长署名,载于《张大元帅哀挽录》。文中明确地说“其先为直隶人”,也就是河北人。

三、柔和山东说和河北说,他祖上是山东的,后来迁到了河北。所以认为山东说和河北说都对。

张作霖祖上第一逃难到东北的叫张永贵,跑到奉天海城,这是第一个落脚点,所以张作霖日后就自称是奉天海城人。张永贵见到东北确实有大片的荒地,但说荒地可以,但不是无主地。满洲人是那里世世代代的主人。所以逃难来的也要租地,但条件确实比关内的大地主租地给的优惠条件多了。就是先不收租金,等到有收成后,给交点粮食就可以了。

这张作霖前几代包括姻亲都是逃难来了的,因为当地满洲人帮助,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几来,这也就是张作霖日后一直表示效忠大清的缘由。

大家看影视剧,看张作霖喜欢说的口头禅妈拉个巴子,那是日后当了东北王了。在他起家的时候,见谁就认谁做干爹,他装的毕恭毕敬,连个屁都不敢放。他做过职业有:卖烧饼、木匠、乞丐、兽医、骑兵、绿林、民团首领、清军管带、日俄战争为双方效力等等,最后由土匪被招安,忠心耿耿做了大清国的将领。

在俗称北洋军阀里,往往把奉系张作霖也算在内,实际上张作霖跟北洋、跟袁世凯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是靠镇压革命党闹事,效忠大清,也就是靠自己业绩和能拍马屁相结合上去的。

张作霖就自己出身问题,也想过洗白,但自己跟当地满洲人没关系,那就通过姻亲,于是他娶了寿夫人寿懿。寿懿是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外室王氏所生,故又名王雅君。

张作霖一生娶的妻妾共六人,最爱的就是寿夫人,而且寿夫人非常能干,所以张作霖的后宫家里的所有事都交寿夫人管,相当是贾府里王熙凤。寿夫人“九·一八”事变后居天津,1948年冬离津赴沪,转道台湾,1966年病故于台湾。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继位,张学良为了表示自己白头山血统的纯正,更不能提自己是逃难到东北的后代,那怎么办呢?

因为张作霖的有关资料都写了,来自奉天海城,于是他只能在奉天海城的范围找,最后他还终于找到这里有一只汉军旗的张姓。并出资给人家修了张氏墓园。他不可能平白无故给人家修祖坟,估计他就打算冒充是汉军旗张姓,打算把自己的血统洗正,这样能长期世袭东北王。但没等他给自己祖先逐步洗白,日本人就发动九一八事变,他马上跑的比兔子还快,自此再也与东北无缘。

他后期也就没有再提是汉军旗张姓出身,因为与东北已经彻底与他张家无缘,他知道洗不洗出身已经没有意义了。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欢迎喜欢历史的朋友关注我。


满族文化网


张作霖,字雨亭。后来,道上的绿林朋友都喊他“老疙瘩”。“老疙瘩”在东北的方言中是排行最小的意思。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乡下家中最小的孩子大多都称为老疙瘩。张家的祖先是直隶人,也就是今天河北廊坊大成县;还有说是山东人,但张学良在他的口述历史中称祖籍为大成县。道光年间移民关外,就是所谓的闯关东。现在的一些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一些猜测,没有证实


历史新演义


张作霖祖籍是否大成县冯庄可探讨,但山东寿光市(原寿光县)从未认为张作霖是寿光人,不知题主是有何依据供参考。


方1112


张作林祖上河北省大城县,冯庄村人,应该正确。


快樂142750672


张作霖有努尔哈赤雄心壮志,怎奈小六子非皇太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