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大年三十,只屬於八零後的記憶“淚奔”

【您倆在外面打工過年吃什麼啊?我們過年有好多吃的奶奶殺了一隻雞,有雞肉,豬肉,好多好多好吃的。您倆過年工廠放幾天假啊?您們寄回家的新衣服,褲子,鞋子我們收到了。寄的錢也收到了,請你們放心。我們都很高興,謝謝你們,希望你們能明年回家過年。我們在家都聽爺爺奶奶的話,好好讀書,做作業。您倆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吃完飯的時候爺爺奶奶要我們每個人都給你們寫一封信,這是我寫的。

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賺錢回家】

大年三十,只屬於八零後的記憶“淚奔”

上面講述的是二十五年前一個家庭,爸爸媽媽打工在外不能回家過年的一封春節家書。寫信的孩子在家排行第二,那年他九歲。現在想起來都會有淚奔的感覺,八零後的春節記憶是現在春節體現不出來的“味道”。

大年三十,只屬於八零後的記憶“淚奔”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經濟條件都變好了。每到過新年的時候都是熱鬧,擁擠的繁榮景象。有誰還記得八零後小時候過春節的無奈?那時候的農村家庭條件很差,父母們不得不外出打,很多的父母不能回家陪孩子過春節。那時候的小孩也都挺懂事的,基本都不會讓父母煩心。

現在的我們都生活在現代化繁榮的社會,儘量多可能的陪陪親人和孩子吧、別讓我們的童年無助記憶在我們的下一代延續。

一封真實的家書是否也會勾起你的回憶?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歡迎評論分享:

大年三十,只屬於八零後的記憶“淚奔”

大年三十,只屬於八零後的記憶“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