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听过最难懂的方言是哪里的话?

安全人人知


看了许多朋友分享了“最难懂的方言”后,我不禁笑了。什么叫难懂。我告诉你我的经历。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小镇方圆不到一公里,这个镇的人说白话(广东话),但周边方圆百里都是说另外一方言“雷州话”,边市区(湛江市)也是绝大部分人说“雷州话”,从小到大到现在老了,基本上都是生活在“雷州话”的包围中,但基本上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我原以为是自己语言天赋特别差,后来了解到,和我一样生活经历的,许多人比我还差。几乎天天听,不但有无数说雷州话的朋友,还有许多说雷州话的同事,但几十岁的我,连雷州话的皮毛还学不会。

你说,还有比雷州话更难懂的方言吗?


湛江华歌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最后一个小编真不知道啊):

10 东北话

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

09 天津话

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08 山东话

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07 四川话

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06 长沙话

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05 陕西话

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04 上海话

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03 闽南语

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02 广东话

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01 温州话

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方言,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得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展现出她的博大精深。

每一种方言都是中国语言文化里的一笔财富,愿我们善待每一笔财富!


小阳同学啦


一个来厦门两年的人表示,我真的是觉得闽南话好难懂啊。

其实闽南话的传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如果去台湾的话能说一口闽南话也是特别有亲切感呀。不知道大家看台剧的时候有没有听见几句听不懂的话呢,哈哈哈经常说的“拍谢”就是抱歉对不起的意思啦(我至今就学会抱歉和吃饭“假奔”,可能是个有礼貌的吃货吧)。

不要说全国大部分人听不懂闽南话,就连闽南本地的人都不一定能听懂彼此的话,我同事好多福建本地的都说不同地区的闽南话只能听懂一半一半。拍摄一些闽南人生活的时候,可能需要好几个“翻译”才能写出人家说的话的意思。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像我一样。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要学闽南话千万不要到网上或书上去狂记音标,这样你永远学不会,学了一句不仅要理解意思还要常用不然很容易就忘记了 !

闽南人说话常用语:

家没——吃过了吗;日猴——你好;日是都落嚷——你是哪里人;民啊立——明天;

我的天啊,真的太难了吧,而且是对不到音标的那种,我还记得之前和楼下邻居阿姨关系好,我让她教我一句砍价的话,至今未学会,哈哈哈。据说用闽南语买菜会更优惠,老板还会搭根葱什么的。

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潮州话、台湾话、浙南闽语、海陆丰话、惠州学佬话、中山闽语、雷州话、电白黎话、电白海话、龙岩话、峇峇话、马来西亚槟城福建话、新加坡福建话。 有这么多分类我都糊涂了。所以,有闽南话大神教我最普遍的砍价语言吗?报告教练!我想学。


可乐萌公举


哪里的方言最难懂?其实生活在江浙沪一带的人,在语言理解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就属于这一带的人,从小受吴侬语系的熏陶,又系统学习过国家推行的普通话,所以,除了藏、疆、蒙等少数民族语言,大多数应该是能听懂的,即使不全懂,也能根据发音猜出一二。比如听四川话、湖北话和湖南话,基本就是普通话变个调调,转个弯弯。听上海话和苏州话,基本发音都和浙江话发音很相似。北方的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基本跟普通话很接近了。还有皖南、江西等地的方言,虽然听得有点吃力,但还是基本听得出来意思的。因工作关系,我也经常到各地出差,也会接触很多地方的方言。不过,中国这么大,我也不敢说全能听懂,就拿我去过的几个地方,确实有的话很难听懂,比如:

温州话

温州话是我听到最难懂的方言这一,以前我经常拿我温州籍的同学开玩笑,我说你们说话像日本人,叽哩呱啦的一句搞不懂。不过从地图上看,温州真得离日本很近。当然,这是玩笑话了,温州人还是很伟大的,温州商人遍布全球。但讲真,温州方言却实不好懂。

闽南话

闽南话覆盖范围很广,分布在福建、湾湾、浙江等地(温州有些地区也说闽南语),但听起来真得很费劲,我去过福建很多回了,但到现在为止还是很难明白他们的语意。

南通话

我有幸在南通待过半年,南通话虽然算是吴侬语系的一种,但他们的发音好像跟临近的上海、苏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对于我来说确实没那么好理解。

我相信肯定还有很多地方的方言我听不懂的,我就不在这里说大话了。请网友们也说说哪里的方言最难懂。


大喵史节


你听过最难懂的方言是哪里的话?


作为一个即将30岁的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浙江,上海,苏州昆山,广东汕头,湖北仙桃,重庆涪陵,四川遂宁,湖南邵阳,很多地方的方言都听说过,有很多听得懂的,也有听不懂得。

我个人所去过的地方我说一下我的真实观点吧,

从学校出来之后找工作,说得难听点就是 打工吧。个人所去过的地方其实也就这三个地方的比较难懂一点啦。

第一个去得地方是浙江杭州萧山。这个地方话是真的听不懂啊,也是最难听懂最难学会的方言(个人觉得),在萧山上班了差不多2年多,直到离开萧山都没有听得懂他们说得话,一起上班的其他省份的小伙伴也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个就是上海和苏州一带的方言,萧山方言和上海方言都是吴语的一种,但是去到上海有差不多3年的时间,基本上都能听懂了,但是学不会,只要经常和本地人在一起交流,其实很快就能懂了。

第三个就是广东的潮汕话,去到广东汕头潮南一带也有1年多时间,这个地方的话是真的不好学啊。

去的其他地方的话都比较好听懂,湖南邵阳的话是基本上百分之70都能听懂的。

而其他这几个地方呢湖北仙桃,重庆涪陵,四川遂宁,说的好像都是西南官话,基本上百分之99的都听得懂。


为建筑企业保驾护航


说到最难懂的方言,自然少不了温州啦!

温州话叱咤风云、难以理解,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2013年,它荣登中国最难懂的十大方言之首,被称为“恶魔之语”!

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恐怕也能听得你云里雾里、摸不清方向的。

图:温州娒黄明昊

温州话,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温州呢,除了有让人羡慕不已的“温州人真有钱”的错觉。

还有让人望而却步的“温州话”!

图:温州娒章若楠

如果你觉得温州话就是温州话,那么孩子,你太天真了。

温州话只是一般泛指温州鹿城区的口音。

温州还有很多地区如瑞安、苍南、乐清等,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温州方言,光一个苍南就有至少五种不同口音的温州方言。

就算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也绝对听不懂所有地区的温州方言。

“相隔一蓬草,说话不知道”说的就是我们大温州!

图:温州话

温州话中有很多话都是倒装句,比如普通话是:拖鞋、生螃蟹、热闹;

那温州话就是:鞋拖、螃蟹生、闹热。

估计温州人就算说普通话,还是会整蒙一群人吧!

图:温州娒何穗

温州话里可以用一个“啊”,表示出四种完全不同的意思。

“鸭子”是“啊”。

“鞋子”是“啊”。

“说人矮”是“啊”。

“说菜咸”是“啊”。

是温州人的都能瞬间整明白,这不是默契是什么?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温州日记”哦!谢谢~


温州日记


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都分布在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

一.北方地区: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语系。所以,以此为基础的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语言大家都能够听懂。

北京虽说是以普通话为标准,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其中‘儿化韵’便是很明显的特色风格。比如:面条儿、冰棍儿、芥末墩儿等等……

东北地区语言表达更有特色。比如:那疙瘩、咋整、賊啦好吃等等……

这些语言仅从字面上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二.南方地区

按我国的地理位置划分,长江以南称为南方地区。其中的温州话、闽南语、粤语,我个人认为是最难听懂的,而且理解也存在困难。

我有个朋友她是浙江温州的。刚开始接触时,完全是沟通障碍。只觉得她说话叽哩哇啦,语速还比较快,我是云里雾里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她能够听懂我说的话(因为我说的是普通话)。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交流(我听不懂的时候她连说带比划,有时候还写字),我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能听懂只言片语,也算是在语言方面慢慢的有了一点点进步。

所以想说一句:为了朋友们之间方便沟通和交流,我们还是应该学习说普通话为好。

欢迎关注留言谈一下您的看法,我们相互交流。



紫梦飞舞


基本上方言对外地人来说都难懂。

我是武汉人,在没普及普通话以前。在武汉街头基本上都是南腔北调,卖羊肉串的新疆人相互间对话我们根本听不明白。卖药和刀的西藏人更加听不懂,广东人的话只知其一,还是从电视歌曲中妄加猜测的。

在街头随便听个人说话大概就能猜出是黄陂.孝感.蔡甸.汉川.仙桃.鄂州.十堰等等。基本上差不离,因为出来工作的人都还是会带一点点本地方言的。

我们都喜欢听北方人讲话如河南,东北。感觉接近普通话,福建话完全听不懂,更别提上海话。当时我们形容为鸟语,江西和安徽话只能过猜,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前几年到浙江来工作后,才真是大巫见小巫了。工作地点为金华,本地人都说金华有十八腔。下属县市之间话言都不同,在公司里有武义和永康两地的人之间交流,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讲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我来几年了就学了一句武义话,说给永康人听对方大笑不止。说我说的不地道。

更别提温州话,上海话了,简直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出国了。有年去福建旅游全程用笔纸来代替说话,一路玩的超郁闷。

总的来说我认为江浙闽的方言最难懂,最难学,最深奥,最复杂。


梦醒不复


记得刚调入威海的时候,因为听不明白当地方言很是懵了一段时间。第一个就是下班吃饭的时候同事们招呼我说:走,逮饭去,今儿听着食堂好味……我当时就懵了,饭还要逮?味道能听见?


又有同事说:下班去我家站站。难道我去做客还要罚站着?😃好吧,罚站就罚站,去了才知道站站就是玩的意思。

慢慢的认识了这里好多奇异的小动物,比如,毛毛虫叫波次猫,小蝌蚪叫咯咯荡,蟾蜍叫戒了巴子,知了叫马着猴,蚯蚓叫曲蛇,青蛙叫涨了歪子。

例句:1.夜了朝了,俺逮完饭,惬了的时候,一不料峭摔的地下,咔石我了,哎妈呀呢个痛哇。--翻译就是,昨天早晨,我吃完饭,起来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摔得疼死了!

2.今日老子就站遮,泥赶渣呼试试,别看泥掌地高,惹窝火了拿砖头冒你头上!翻译是今天老子就站在这,你敢得瑟试试,别看你长的高,我急眼了用砖头打你。

3.夜儿2点,俺儿郎领着媳妇子上俺家,手了还滴拉着东西,我跟他俩说,可起那俩使坏了,快放这吧,来,忒鞋上炕坐着站吧。才将蒸馒头锅底下放满了花生叉子卓了半个多点,炕都勃勃的。翻译过来就是,昨天下午2点,我儿子领着媳妇到我家来了,手里还拿着东西,我跟他俩说,把你俩累坏了吧,快放下,来,脱鞋上炕坐着歇歇吧,刚才蒸馒头锅底下放的花生枝蔓烧了半小时,炕都热热的。

4.哥儿弟戏混子老些壹子默爱凑一得儿罗和罗和了,你盲盲多盒有功儿夫砸一敦儿凑一凑哈啊?翻译过来就是,哥们弟兄好多日子没有在一起乐呵乐呵了,你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凑一起喝点?


威海苹果哥


目前就我接触到的最难懂的方言应该算是潮汕话了。

之前交过一个女朋友是潮汕人,谈了2年还是没搞懂他们那里的话,只会了一句“胶几人”是自己人的意思。

其实在我国除了普通话,很多口音都跟普通话的相似,只是某些地方的叫法不一样而已,音调不一样,整句话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我们是湖南人,听武汉和四川,重庆的话就没点压力,甚至还能说上几句。

广东话又叫粤语,主要是从香港的电影中学来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句就是“我很中意你”就是我喜欢你的意思,但是广东话并不代表所有广东人都会讲香港话,也就是广州人讲的那种,潮汕就是广东的,但是他们的话就跟粤语千差万别了。

广东人其实大体上听起来差不多,但是真正的广东人一听你说粤语就能判别你是不是他们本地人,因为各个镇之间有些音调叫法都有些微妙的差异,外人听起来差不多,但是他们本地的人听就知道你是不是本地的。

中国的的方言传播最多的应该就数东北了,四川,重庆,广东了,这几个地方全国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东北的:“哪旮旯”“整啥啊”四川的“幺妹儿”“瓜娃子”广东的“做咩嗟”等等,一些本来贬义的句子,经外地人一说也成了冷幽默的话,缓和了不少。

但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小数民族很多,那些话不是你一听就能懂的,比如湘西的话,还有藏语等等,56个民族估计上百上千种方言。

如果您看到这篇文章,也说说你们的那的方言让大家猜猜你是哪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