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拍摄日出日落?

旅行游视界


日出日落,是摄影人非常喜欢的主题,但日出日落往往瞬息万变,稍纵即逝,要拍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提几点建议:

1、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天适合拍日出日落的时间很短,特别是拍日出,一定要提前一天做功课,了解太阳什么时候升起,升起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并大概谋划好构图,有没有可利用的前景,前景和天空的关系如何协调?拍摄当天要提前一小时到达预定地点,日出前的早霞一般会比日出更漂亮。

日出(摄影/夏雪)

2、随时调整曝光参数。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快,日出时太阳在跳出地平线后,色彩迅速消逝,日出的最佳拍摄时机往往只有几十秒。因此,拍摄时要根据光线变化的情况,迅速调整曝光参数,运用好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或直接用手动(M)档,根据光线强弱随时调整光圈和速度,以取得理想的曝光。

日落(摄影/夏雪)

3、巧妙安排构图。日出日落一般采用广角镜头拍摄,尽可能突出画面的节奏感、韵律感。地平线(或海平面)放在上下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也就是传统的三分法构图,具体可根据实际场景来确定上下比例的多少,也不是绝对的三分法。在画面中若想使太阳形象突出,可使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距离。

日落(摄影/夏雪)

4、处理好光比过大的问题。拍摄日出时,天空与地面的光比较大,如果天空准确曝光,地面很可能就变成黑色;如果地面准确曝光,天空或许变成一片死白。这时,应该取折衷曝光量,做到两头兼顾,让天空略过曝而地面略欠曝,这样既能保留高光细节,也能识别暗部轮廓。最好是采用中灰渐变镜,减少天空和地面景物的反差。

日出(摄影/夏雪)

5、注意保护眼睛和镜头。拍日出或日落时,当眼睛可以直看太阳而不觉刺目时,相机尽可以对着太阳拍,但太阳光射进镜头会形成光晕现象,所以应加用遮光罩。用小光圈拍摄时还可以获得光芒四射的效果。当太阳光强烈刺眼时,镜头就不能正对着太阳拍摄了,以免伤害眼睛和镜头。

日落(摄影/夏雪)

6、使用三脚架。无论是拍日出还是拍日落,都必须使用三脚架,最好再加上快门线。(图、文/夏雪) 


夏雪视觉


日出日落,是个老话题了,如果按照“别人嚼过的馍馍不吃”的创新理论来说,其实拍摄日出日落只能说是一种自娱自乐的个人兴趣爱好了。国内国外,日出日落的拍摄圣地,都已经被拍摄了无数,但是,作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每个人去了,也还是想拍几张的,当然,我其实是想说,其实不如买张当地的明信片,或者干脆网上盗图发个朋友圈,就说是自己拍摄的好了,你说呢?

以上是内蒙古额济纳,迎接日出的摄影师们,真的很不容易,忍受着寒风的吹袭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日出之前一片漆黑,当你毫无准备的迎接日出的时候,你能否熟练操作你的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呢?你平时不练功,不熟悉自己的相机,这个,说再多也是白说。


好吧,我还是白说一下:


一、平时要熟悉自己的器材,出发前检查好要带的装备

嗯,这个真的太有必要了,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更不要马上就要日出日落了,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最烦这种马上就要开始精彩,却有人来问这问哪的了。当然,我不怕被问,因为我的工作就是被问,我经常带队去拍摄日出日落,我自己不带单反和微单,嗯,我自己不拍照,专门为学员服务的。但是,其他人可不是我这样的老师,他们可没有耐心在心情极佳的时候解释这种已经回答过多遍的问题了。

好吧,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二、如果你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设置单反或者微单

嗯,这个,真的不好说什么了。我只说一个,推荐你在最关键时刻,要毫不吝惜的使用RAW格式,嗯,有了这个东西,后期你想怎么调整色彩甚至曝光,都是可以的了。尤其是来不及设置一些相关参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还有,至于拍摄模式嘛,大胆用P挡吧,结合RAW格式,基本上可以解决新手小白非常手忙脚乱的问题了。


三、如果你已经有一些基础,相机操作也有一定的熟悉

其实,我相信,你不会来问这个问题的了。

即便你从来没有拍过日出日落,你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


光线摄影学院


拍摄日落, 一般都需要提前到达,然后选择好机位。 而且日出日落一般至少要三脚架。

日出日落,一般的是太阳落下的前后半小时!特别是城市风光,在日落后会有城市的灯光亮起。

如果是刚接触摄影,可能不太知道怎么设置光圈、快门、ISO~

一般ISO:50-200 光圈:f/8-16~

快门:AV档可以适当的地面欠曝或者天空过爆,建议用raw格式拍摄。


另外如果真心想学习风光摄影,一定要买一块GND和ND滤镜,为了平衡光比和增加曝光时间~

渐变灰滤镜(GND):在日落日出拍摄时渐变灰滤镜很有用,可以平衡天空与地面的光差。当然也可以通过拍摄三档不同曝光然后后期电脑合成hdr,

另外要拍摄有动感云朵拉丝,用低感光度+ 小光圈+ND滤镜+慢速快门 ~

如果是平常拍摄,可以通过改变白平衡 来制造不一样的感觉。日落的时候可以将色温调整到6000-8000,如果是日出或者夜色,可以适当调低色温值。


子意


日出、日落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色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古至今,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把它们做为抒情的对象,摄影爱好者也不例外的喜欢抓住日出日落的美丽,许多风光片和抒情片都会以此为抒情对象。我们知道,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要想很好的表现日出、日落的壮美还有一定的难度,这设计到许多用光技巧。前面我给摄影爱好者介绍过江河湖泊的用光技巧,现在加上拍摄日出日落的用光技巧,相信只要你掌握了这些,一定会能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

日出、日落时的光线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阳光照度变化大,以及与之对应的地面景物亮度变化快。日出是随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阳光照度迅速升高。日落是随着太阳逐渐下落,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下,光线照度迅速减少。

2、日出、日落时由于太阳光线是斜射到地面上,光波通过地球表面的大气层较厚,波长较短的高青温色、蓝色光被大量吸收,而波长较长的低色温黄、红色光穿过大气层较多,所以日出、日落时刻的太阳色彩往往呈现橙红色、红色或金黄色。在这种低色温光照的影响下,地面景物受光面色调偏暖,明亮反光体反射的高光点不是白色而是多为橙黄色、金黄色。

3、日出、日落时阳光色温变化也很快。日出时色温由低变高,大约从2800K迅速升到3500K,并随着太阳进一步的升高在上午时刻达到5500K左右。日落时色温由高变低,特别是阳光接近地平线时色温迅速下降,呈暖色调效果。

4、由于太阳是一种极明亮的物体,只要它在画面中出现其亮度远高于地面任何一个物体,并形成一个较大的亮度反差,因此以太阳为主体或为背景形象结构时候地面景物多用剪影效果。

基于日出、日落时刻的特殊光线特征,用摄像机实际拍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色温的控制:人们对日出、日落的视觉印象是橙黄色和金黄色的,但是如果用与日出、日落时色温相一致的色温档拍摄,常常会把太阳拍摄成一个明亮的白色的或淡红色、淡黄色的球体。为了在画面上再现出人眼在生活对太阳的视觉印象,在调整白平衡时可用5600K色温档。由于5600K色温片有利于低色温光线通过,较多地阻止了高色温光线通过,在日出、日落时刻可以使整个画面偏暖,夸张橙红色调,使太阳本身的颜色呈现为橙红色或金黄色。

拍摄日出时不容易找到5600K的光线调白平衡,可采用提前一天在5600K的阳光下调好白平衡,通过摄像机内白平衡记忆功能保持机内的白平衡不变,第二天黎明时不再调整白平衡直接拍摄的方法。也可以采用5600K人工光照明白平衡调整的方法进行拍摄。

拍摄日落是可以采用改变白平衡基准——即改变白平衡板颜色的方法,提高摄象机对低色温光线的记录能力。如用湖蓝色或淡蓝色板调节白平衡,可以使白平衡不“平衡”倒向低色温这一边,画面色调偏于橙黄色,这种色调刚好是日落时的理想色调。采用这种方法实际拍摄时最好使用监视器现场观察偏色的效果。

控制色温还可以采用直接在镜头前面加各种颜色的滤色镜的方法。

2、暴光量的控制:拍摄以太阳为主体的画面,暴光量最好以太阳周围的天空亮度为基准。这样既可以不因光圈过于缩小而影响地面景物的暴光,也可以保证太阳周围富有特点的云层、霞光等有一个准确的暴光,表现出最佳的层次。当然这种方法以手动光圈为先决条件的。

3、当太阳作为主体形象处于画面中时,镜头不宜做剧烈的运动,特别是镜头的摇动和横向移动。否则明亮的太阳就会在画面中形成彗尾现象,破坏画面的造型效果及清晰度。

4、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如果阳光光线过强、镜头又长时间的对着太阳,是很容易烧坏摄象机的摄像管的。因此在拍摄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怎样才能防止烧坏摄像管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摄象机用自动光圈档将画面从一个较暗的地面景物漫漫向太阳的方向移动,如果太阳还没有进入画面,光圈已缩至最小光孔F22时,说明此时的阳光过强还不能拍摄;如果将太阳移向画面,光圈没有收至最小光孔,说明摄象机能够承受太阳光的强度拍摄。

第二,用双眼盯住太阳,如果不到1秒钟,眼睛就被太阳晃得睁不开眼睛,说明此时的光线过强,摄象机不能对着太阳拍摄;如果眼睛盯住太阳能停留3秒以上,说明阳光的光线已经弱了,摄象机对着太阳已不会烧坏摄像管了。

此外,日出、日落期间光线效果复杂,有些光效很难捕捉到,因此,我们拍摄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观察、设计和准备,到了拍摄的现场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抢拍。如果画面中人物与太阳同时出现,由于反差太大,人物往往处于剪影或者半剪影状态。如果画面中不出现太阳,只出现人物,那么采用顺光、顺侧光等角度仍可对人脸细部进行较好的表现。





何俊辰


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作为一名摄影师,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起早贪黑去拍日出和日落,甚至夜里拍银河系和星轨。装备不复杂,三角架加单反就够了,设好曝光参数。如果天不是太黑,直接用手机延时摄像头。笔着拍的地方很多,北京及周边,坝上草原,新疆赛里木湖、喀纳斯,西藏拉萨,云南大理,…,等等。从QQ空间转发几张,供大家欣赏。谢谢!








烩声烩影


首先,大家要知道拍摄日出、日落一定要注意不要等太阳全出来或者没落的时候拍摄,要知道,太阳刚生起来的时候是蛋黄色,这时候拍摄是最漂亮的! 那么如何拍摄呢,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




1.大家选择合适的地点,例如海边的小山或高地势的地点,这样可以合理的布局画面。可以选择海面湖面上的树枝、船、等物体去修饰主体!

2.设备的选择,相机、三脚架、广角镜头可以拍摄大场景,尽显日出时候的美丽,长焦可以拍摄太阳,单独拍摄太阳也是很漂亮的!

3.还有要穿保暖类的衣服,这些衣服可以很好的保护你的身体,要知道在一早一晚的时候可是很冷的!

那我们拍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你拍摄的位置一般都是不太安全,而且有的地方还有大风!还有就是拍摄的时候一定不要对着太阳,这样很容易曝光不准确,一定要对着太阳的周围光源拍!这样我们才能让画面得到准确的曝光!才能让你的画面更加和谐、更加有韵味!

还有拍摄时我们要注意,如果你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脸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让画面失去平衡,同时会产生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镜头里上而形成光斑线条。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同时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小光圈拍摄太阳可以给太阳拍摄成星星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好看的日出日落照片!



大家看了这组照片是否喜欢呢?如果喜欢的话给小编点个关注,点个赞再走吧!关注我噢,下期更精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请下方留言。


探秘小靓仔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结合本人拍摄的相关图片来通俗易懂的回答。(一定要看到最后,结尾有“惊喜”)

一、注意事项;

1、保持相机的稳定;

日出、日落的时候,光线比较暗,由于在拍摄风光片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小光圈(保证画面的前景和背景都清晰)和低感光度(噪点低从而保证画质),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快门速度的降低,通常已经低于可以手持的快门速度。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手持拍摄,结果就会把照片拍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虚了”。为了保证画面的稳定,就需要保证相机的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脚架。如果恰好在拍摄的时候没带三脚架或者还没有购买,那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稳定的地方将相机固定好,保持相机在拍摄时不会出现晃动。



2、对焦准确;

由于日出、日落时整体光线比较暗,通常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会无法完成对画面的对焦,出现拉风箱现象。因此,如果发现无法完成自动对焦,要切换镜头上的对焦模式,进行手动对焦,切实可靠的完成准确的对焦。



3、准确曝光;

日出日落时分,天空和地面的光比非常大,如果测光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呈现出你的拍摄意图。例如如果完全对着天空测光拍摄,那么地面就会一片死黑,如果对着地面测光拍摄,那么天空就会曝光过度变成惨白一片(除非刻意的拍摄剪影或者不想体现日出日落的氛围)。



4、注意构图;

在拍摄风光片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到日出日落,很多拍摄者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太阳上而忽略了与地面上前景的相互呼应。觉得太阳漂亮云朵漂亮就把画面的更多比例放到了天空上,从而导致了画面比例失调。着重强调的是拍摄者想体现的意图到底在哪里,如果想反映的是地面的某人某物某景,那就应当把比例交给地面多一些。



5、把握好时间。

日出日落前后一小时的时间是黄金拍摄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光线最美的时间短,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想要拍摄在地平线的一刹那,更要早早占据好有利地势并提前设置好拍摄参数,因为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二、拍摄方法;

1、在测光准确的前提下拍摄一张;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拍摄raw格式!raw格式图片记录了所有信息,在后期处理上会方便很多。即使曝光有小的偏差,那么在Photoshop或Lightroom中也能把过曝或者过暗的地方拉回来。如果拍摄jpg格式图片,因为在相机中已经对图片进行了压缩,损失了部分信息,所以在后期处理中可操作的空间就会变的很小。

2、利用GND镜(渐变镜)平衡曝光;

GND镜用来平衡画面上下两部分的反差,可以在保证下半部分正常曝光的同时,有效压暗上部天空的亮度,使图片明暗过度柔和,保证画面曝光正常。但是此种方法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并且需要多加练习,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考虑。

3、包围曝光;

包围曝光就是根据测光后通过增加曝光、减少曝光和正常曝光分别拍摄3张或者5张曝光不同的照片,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意图的那一张或者通过后期处理合成HDR照片。



上图就是拍摄不同曝光的3张照片后通过后期进行合成的。

4、关于广角和长焦。

有些人认为风光拍摄就应该使用广角镜头,能表达大场景的雄浑壮阔。这话没错,但广角镜头的把控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进入画面的景物太多,一不小心就会画蛇添足,摄影是减法的艺术,需要提高审美和不断的练习。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像职业风光摄影师那样为了一张图片而反复踩点找到合适的角度,所以在平时的拍摄中如果对广角中的景物拿不准的话,不妨试试长焦去截取画面中最精致的部分进行拍摄。长焦带来的细节和空间压缩感是广角不能比的。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在拍摄时,广角和长焦并用,记录不同的感觉。



三、氛围感。

为什么要单独把氛围感作为一项单独拿出来说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有关日出日落的图片里一定要出现太阳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是不是就有些教条了呢?!所以,在拍摄日出日落的场景时,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光线来表达出日出日落的感觉呢?!或者说我们可以通过拍摄晨昏里的人或物来突出晨昏的氛围感是不是更有一番情趣?!所以说无论拍摄什么主题的图片都要勤观察多动脑,决定画面更多的是相机后面的那双眼睛!



本回答有些基础知识和技巧无法全部详细说明,关于拍摄基础知识和各种拍摄技巧,陆续会在本人头条号发布更新,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赞和关注!


拍照片的浩子




这是16年在华山用佳能600d拍的日出,哎,当时才刚刚学摄影,可以说这照片跟眼睛看到的差太远,真实看到的太美了。

首先,日出日落是一个光比非常大的场景,这就需要拥有宽容度很好的相机。宽容度是什么?举个栗子,蓝天一棵大树阴影下有一个美女。你把树荫下的美女拍的清晰明亮时天已经很白很亮,如果你把蓝天拍的清晰明亮蓝幽幽,但是树荫下的美女已经黑黢黢看不见了。但是你眼睛看到的明明是蓝天美女都很明亮清晰,这就是相机宽容度远不如眼睛。

当然,宽容度一方面是相机档次决定其大小,再者目前技术使相机达不到人眼的能力。所以其次

拍摄的时候,你需要用raw格式(raw号称数码底片具体请私信小编详细为你解答)用手动模式拍摄。你要让你拍的照片尽可能保留太阳处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节,然后通过后期再尽可能还原现实场景。

第三,尽可能用三脚架保持稳定。

第四,拍摄的时候有一个好的构图。如果喜欢风景摄影,推荐去500px网站,上面有非常多风景大片,多看多学习。


胖子那么大一只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首先你要知道日出日落的具体方位,虽然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但也要考虑具体拍摄的地方有没有障碍物,会不会遮挡住太阳,或者拍摄当天的天气是否合适等。夏秋季节是比较适合拍摄日出日落的,因为这两个季节的光感强,环境感觉比较舒服,景色也很漂亮,尤其是天空容易出现朝霞。有了云的衬托,大片的天空就不会一片死白,而且会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呈现为绚烂多彩的景象。此外云也可以作为拍摄的主体,丰富画面的元素。

拍摄日落时,随着太阳慢慢落下,天空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此时可以拍摄到像蛋黄般的太阳,不过这种场景需要在低气压的天气才能出现

获得正确的曝光

在逆光拍摄的时候,由于现场光比太大,很容易出现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现象。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应该保证景物的轮廓清晰,环境整体曝光良好,在选择测光点时,如果对着太阳周围测光,画面整体就会偏暗,从而拍摄出低调的照片;如果对着地面景物测光,太阳就会过曝,对着云层测光,就可以适当地兼顾高光和阴暗区域的曝光。我们还可以采用包围曝光技法,然后在后期软件中合成HDR照片,也可以利用相机的HDR功能直接合成。

使用广角镜头

如果单纯拍摄日出日落照片,任何镜头都是合适的,但是如果要着重描绘太阳光,那么就需要使用广角镜头,使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画面中,太阳就会显得很小,在整个画面中不突出。

拍摄日出和日落最好提前30min~60min到达拍摄现场。



摄影的秘密


日出日落,最壮美的景观

日出日落可以说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观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关于它的诗词佳句。

找准时机,选好位置

通常来讲,春秋季节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比较理想,而且由于云层较多,更容易出现霞光万道、彩霞满天的景观。

拍摄日出时,一般需要至少提前半小时开始拍摄。不仅是因为日出前天空变亮,在从蓝色变橘红的期间景色会非常壮观,而且这时的光照角度也较低,更容易把握整体画面。

当然早早准备也是为了避免有突发状况时临阵乱了阵脚,使得早起和等待变成徒劳的情况发生。

拍摄日落时,通常也需提前半小时拍摄,如果过早拍摄或许只会拍到一般的日光照。当天空颜色渐渐出现变化时,若有天空云层照映,会出现壮美的“火烧云”景象。

至于拍摄地点,一般会选择山顶、海滩、湖畔这些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不仅视野开阔,空气湿度也比较高,天空中云层层次丰富,混合着太阳的光照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地方人迹较少,远离喧嚣,画面更多一分自然和从容的气氛。

不过如果难以脱身,选择在都市的楼顶高层进行拍摄,也能展现出壮观景象。

开启HDR(高动态范围图像)模式

手机HDR(高动态范围图像)是指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后由算法合成、用来改善照片中过于明亮或过于昏暗部分的曝光,获得更均衡的曝光效果。

当曝光不均匀时,使用HDR模式拍出来的照片通常细节更加丰富。一般在拍摄场景同时拥有明亮区域和昏暗区域时,使用HDR模式来平衡曝光,可以拍出更多细节,更接近人眼所见的照片效果。

拍摄日出和日落正符合使用HDR(高动态范围图像)模式的情况。一方面,日出和日落时光线较强且画面对比度较高,太阳周围属于过曝区域;而日出和日落发生在昼夜交替时分,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的部分则较为昏暗,在画面中就是欠曝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开启HDR(高动态范围图像)拍照模式,过曝的明亮区域能够得到缓解,欠曝的昏暗区域也能够得到补光,从而呈现出更丰富的细节。

调节白平衡

物体的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而产生改变,即便是同一景象在不同光线下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有不同的色温。白平衡的作用是用来解决色彩失准问题,还原色彩、调整色调。一般来讲,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光色越偏红。

现在有不少手机的拍照功能都可以调节白平衡,一般有白炽灯、日光、阴影、多云等模式。不同的模式代表了不同的色温。

通常,日出和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拍摄日出时,可以使用高色温让照片色调偏冷,突出晨曦的感觉;拍摄日落时,可以使用低色温让照片色调偏暖,渲染夕阳西下的氛围。尝试日光、阴影等模式会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暮色西沉,朝霞万里。观赏日出和日落总能给人难以名状的震撼,希望你也能够成功用照片来表达,记录下这份惊艳的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