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清明节的来历

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来历

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节俗传统自古持续不断,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墓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等,又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祖先的追念。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的来历

习俗:

一、扫墓祭拜。为先人清扫坟墓,除杂草,修缮。于坟前备好茶酒、菜品进行祭拜,可叩头行礼,也可围坐倾诉思念,还可进行聚会。

二、踏青。又叫寻春、探春、踏春。就是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春暖花开,春回大地,到处一遍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此期间踏春正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