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偶然发生的事件其实是精心安排好的?

尚宫女史


诚邀,小编曾经听过一句话“这世界上的偶然都不是偶然,偶然之中往往有着必然的元素”。的确,有因就有果,完全偶然的事情是不存在的,钱老不也说“天下的偶然就是带上面具的必然”。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情呢?

其一:明朝的覆灭与满清入关

表面上来看,明朝覆灭很大原因是由于李自成部下碰巧霸占陈圆圆,引得三桂引清军入关。但实际上,这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表现,而明的覆灭,则属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表现。 没有满清入关,明朝也一样会灭亡,所以明清之际人的文史笔记中常说,明非亡于清,实亡于己。明廷的内政、外交上的种种腐 败、件件错误处置,使满人的入关从偶然的机遇得到必然的完成。



其二,袁绍的失败和曹操的中兴

曹操以3万精兵大战袁绍10万大军。这本是胜负已定之战,但许攸的投降以及军粮碰巧被烧却使得官渡之战袁绍惨败,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袁绍式微而曹操独霸北方。实际上,袁绍之败属于必然的。首先袁绍主动攻击曹操,而曹操代表的是天子,袁绍明显的失去道义。其次袁绍在冀州横征暴敛,不注意恢复民生,早已失去群众基础。最后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好谋无断,属于个人性格的缺陷,无法成就大业。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1979年2月17日,集结在中越边境中国一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从500公里宽的战线上兵分两路向越南发动全面进攻。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随着解放军的万炮齐鸣而爆发了!

中国敢于主动挑起战争,这在当时世界上除了中国自己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想到,更没想到的是中国早在四五年以前就开始酝酿了。

1973年3月,随着美军全部撤出越南,标志着长达七年血腥厮杀的越南战争以越南的胜利而告结束。于是,越南人开始飘飘然,以世界第三而自居了,如同100年前的日本一样萌生了称霸亚洲的野心。称霸亚洲,遇到的第一个障碍自然就是中国,紧接着中越边境开始变得不太平。越南人行为很快引起中国方面的警觉,为了粉碎越南人心比天高、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开始限制对越南的援助,不然,等越南把火玩大了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恐怕不亚于100年前的日本。

但是越南人丝毫感受不到中国的一片苦心,先是于1975年3月单方面撕毁巴黎协定一举吞灭了盘踞南方西贡的阮文绍政权,实现了全国统一。然后又在东南亚大肆炫耀武力,并且与柬埔寨爆发战争。

这样一来,中国希望以限制对越南援助来粉碎越南野心的愿望算是破灭了。连带着把自50年代以来对越南的种种帮助也都付之东流了。

从1977年起,中国开始另外的策略,那就是彻底中断对越南的援助,反而援助柬埔寨牵制越南。天真的越南总统黎笋于当年11月访问中国,企图以恢复中越关系为条件换取中国的持续援助。结果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反过来还让中国试探到了越南的实力的企图,正是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考虑动用武力解决中越问题。

从中国碰了钉子,越南转而扑向苏联的怀抱。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需要与越南一拍即合。得到苏联援助的越南开始肆无忌惮的向柬埔寨发动全面进攻。战争在1978年进入白热化,柬埔寨武装在越南军队打击下节节败退,志得意满的越南人根本没想到巨大的危险正在渐渐逼近。中国于1978年年末开始秘密往中越边境部署重兵,并且确定了牛刀杀鸡、快打快撤的战略决策。

当解放军发起攻击后,越南的主力部队约10万人,大部分陷在柬埔寨,短时间内根本难以回援。实际上越南人不是没想到中国会发起军事行动,但是他们自认为有后台苏联罩着,中国就算发动军事行动规模也十分有限,万万没想到中国一下子派出了几十万大军。解放军的进展十分顺利,仅仅16天就占领越南首都河内以北的广大地区,威胁河内。就在这个当口,中国军队收兵回国了。不是没能力拿下河内,而是没必要。再者,本身这次军事行动就带有很大的投机性,是在算准了苏联不可能在短期内出兵的情况下发动的。一旦战事久拖不决,大军陷入越南,苏联回过神来后果不堪设想,况且,中国还有更大的算计。

解放军收兵回国不代表战争就结束了。在回军途中破坏了所过之处的所有工业和军事设施,并且故意留下几块有争议的土地。而后来的中越边境对峙越南为了防止解放军再次大规模进攻,被迫在边境常年维持着一支近百万人的军队。这对于越南这样劳动力不足、工业体系不完善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包袱。


大将军威武K


1948年11月15日晚,有两支军队,一支自西向东前进,一支自东向西前进,很快双方相遇了。双方指挥官同时发现了对方,几乎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不要管他,这是敌军的小部队,不要纠缠,快速通过。但很快,双方指挥官发现自己错了,两军都是没完没了的过,哪是什么小部队,分明是大部队。于是,双方在一片混乱中开枪交火,厮杀在一起,一场看似偶然的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发生在淮海战役中,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国军第74军军长邱维达和苏北兵团司令韦国清,我军10万对敌3万,未能歼灭之。注意,这里的第74军正是孟良崮被歼灭的整编第74师的重建部队,但别小看了这个军,粟裕就是因为小看了重建的第74军,险些吃亏。

咱们先把时间调拨回去几天,好好说说这次偶然爆发战役的来龙去脉。

1948年11月初,黄百韬第7兵团被粟裕的华野主力包围在碾庄,危在旦夕。国民党徐州剿总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奉命为黄百韬解围。我军则派出了华野7纵、10纵和11纵,在宋时轮和刘培善的率领下,在徐东战场阻击邱李兵团。其中,尤以宋时轮自己担任纵队司令的10纵最为英勇,打阻击战也一直是10纵的特长,素有“排炮不动,必是10纵”之说。国共两军在徐东战场杀得难解难分,谁也奈何不了谁,都感觉到压力山大。

于是,双方的指挥官都开始出谋划策,想通过奇谋来改变战局。国军派出重建的第74军,在军长邱维达指挥下,从徐州向东南潜行,意图长途迂回至双沟一带,然后向北转进,侧击碾庄以西的华野部队,如果有可能,还准备伺机偷袭我华野总部所在地大许家,企图一举改变战局。粟裕则派出苏北兵团的4个纵队(华野2纵、12纵,中野11纵和鲁西南纵队),自徐州东南的房村一带出发,经由潘塘镇向北锲入,拟切断邱李兵团的退路,将其歼灭。即使未能如愿,也可以佯攻徐州,牵制邱李兵团回援,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两支军队就在潘塘镇不期而遇了。看似偶然的一场混战,其实却是双方指挥官精心策划的斗智斗勇。我军有4个纵队10万大军,具有兵力上的巨大优势。而国军只有3万多人,兵力上处于下风。不过,第74军军长邱维达善战,而且占据有利地形,以防守的姿态面对我军。粟裕在判断敌情上出了一点偏差,认为74军是重建的部队,战斗力弱,作战意志差,以10万大军的优势兵力,拿下应该没有问题。指挥苏北兵团的韦国清和吉洛(后来的副总理姬鹏飞的化名)也有点轻敌了,对74军的顽强严重估计不足。

打到16日晚,苏北兵团以绝对优势兵力向第74军据守的二陈集、张集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到午夜,第74军第51师和第58师的结合部受到苏北兵团的数次冲击,但该军凭借火力优势和敢于进行反冲击的精神,其二陈集阵地始终没有被攻破。二陈集、张集在苏北兵团右侧,如果拿不下来,我军侧翼很危险。因此到了下半夜,我军组织了7次大规模攻击,第74军阵地多处被我军突破。关键时刻,军长邱维达把预备队第173团和坦克营全部压上,夺回阵地。我军伤亡很大,双方再次回到僵持局面。

这时候,国民党的援军第70军96师已经快赶到了,尽管来得不多,却是精锐中的精锐,师长邓军林更是邱清泉最喜欢的将领之一,能征惯战。第74军参谋长江崇林知道96师快到了,连忙致电邓军林,告知第74军在苏北兵团的优势兵力攻击下,快撑不住了。邓军林当机立断,指挥第96师在我军侧背发起攻击。没打多久,邓军林和邱维达同时发现,苏北兵团主动撤退了。

原来,根据情报,粟裕已经掌握了敌军援军到达的消息。目前的态势,自己出的这支奇兵其实已经被国军发现,根本起不到奇兵的作用,加上敌军援军第96师已经到了,而且第32师也在增援路上,如果再打下去,就是僵持局面,或许会对整体战局不利。所以,粟裕果断下令苏北兵团4个纵队有序全线后撤,不与敌军纠缠。至此,潘塘大战以我军撤退告终。

从整个潘塘大战来看,战术上,其实我军是吃了亏。苏北兵团10万大军没能趁乱吃掉第74军是个败笔,总结原因,大致有4点:

一、粟裕对敌情估计不足,对74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认为重建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

二、前线指挥的韦国清和吉洛也轻敌了,没有在第一时间穿插包抄敌人,致使第74军邱维达有足够的时间后撤,构筑工事,没能达到奇袭突击的效果;

三、苏北兵团本是二线部队,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比起华野那些头牌主力,还是差得比较远;

四、国民党援军来得很快,虽然兵力不多,但来的都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邓军林和邱维达在指挥上又很出色,一攻一守,配合默契。

鉴于以上几点,粟裕本着不打僵持战的目的,下令苏北兵团撤退。

但从战略上看,这次作战其实打了一个平手。潘塘的偶遇,让国民党军打破了我军穿插敌后迂回作战的目的,而同样,我军也意外打破了国军包抄我军后路,伺机偷袭华野总部大许家的计划。换句话说,双方都没能达成彼此的战略目的,算是一个平手吧。

1.《粟裕传》编写组:《粟裕传》

2.胡兆才等:《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1785年法国粮食欠收,在国王路易十六的寿宴上,一位军队药剂师应邀参加,他在众宾客面前向国王献上一束鲜花,但是这束花不怎么美艳,国王和王后非常给他面子,将花别在了衣襟上,很快佩戴这种小白花成为了法国贵族的时尚。

不久后,国王开辟了一块地,专门种植这种小花,并且派了士兵日夜把守,百姓们十分好奇,就有人贿赂士兵挖取一株,甚至还有人偷偷地去挖,后来这种植物成了家家户户种植的农作物——土豆



热爱薯条和薯片的我们都很难想象,当时土豆传入欧洲的时候,遭受了多大的委屈,当土豆刚刚到达欧洲的时候,人们对这种不是种子种出来的食物十分恐慌,很多人认为土豆是一种春药,还有人坚信它是麻风病的病原,法国国会甚至禁止了土豆的种植。

帕门蒂尔曾经被普鲁士当作俘虏,在监狱里关了三年,被迫吃了三年的土豆,之后从监狱里出来就致力推广土豆,但是在法国,人们对它的厌恶已经根深蒂固,经过多方努力也没有任何的成效。



他先去了巴黎医学院和研究机构,让他们开一份土豆是安全的证明,是可以被人类当作食物的,1770年法国出现饥荒,他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论证了土豆的安全性和可食性,法国学术界都同意了他的观点,而在法国民众中却是非常困难,就拿帕门蒂尔自己所在的医院来说,医院的土豆属于教会,而教会是反对种植土豆的,所以他没办法种植土豆。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利用国外和王后来宣传推广土豆,于是就有了本篇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另外还在国王的寿宴上准备了不少土豆料理,宾客们纷纷尝鲜,要知道参加国王寿宴不仅仅是王公贵族还有不少科学家。

解决掉了贵族们对土豆的反抗情绪,为了在平民中推广,帮助他们度过饥荒,他想国王要了一块地,专门种植土豆而且还派人日夜坚守,他还告诉士兵们千万不要太认真,如果有人行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土豆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让士兵们撤离了,平民们更加大胆的去投取土豆。



法国大革命之后,他因为推广土豆解决饥荒的功劳,获得了拿破仑设立的荣誉军团勋章,甚至现在的法国料理之中,还会出现Parmentier的名字,堪称土豆之神。


相声愚公


清末四大奇案之中,有一个太原奇案,可以说既是精心安排又是偶然发生,而且这个事件的发展可以说是峰回路转、荡气回肠,关键还离奇有趣。



清朝末年,山西太原有一个非常富有的财主,人称张百万。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金珠,婚姻不幸,嫁人不足半年后便成了寡妇。小女儿叫做玉珠,早年和太原另一家曹姓富商之子曹文璜定亲。

曹家定亲后便外出经商了,因此两家自从分开后便断了消息。一连好几年,张家也没有收到曹家的消息,看着女儿越长越大,张百万也因此越来越着急。最终等不及的张百万便把女儿许配给了另一个姓姚的大户人家。



好巧不巧,就在玉珠准备结婚前的几天,曹文璜带着定亲信物回来了。不过此时的曹文璜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俨然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于是嫌贫爱富张百万便把曹文璜赶出了家门,并且禁止他再次前来讨亲。

没想到曹文璜走后,玉珠得到了曹文璜还活着的消息,所以玉珠在丫鬟的帮助下逃出了家门,并且和曹文璜私奔了。两个人见面后投奔了曹文璜父亲的至交好友交城知县陈砥节。



张百万知道后怒不可遏,在遍寻无果的情况下,张百万觉得玉珠可能投奔了金珠,于是一大清早张百万就带人到了大女儿家搜查。搜查无果后大家把目光都落在了一个上了锁的衣柜上,张百万让女儿打开衣柜,女儿死活不肯,于是张百万命人把衣柜抬回了张家。

回到家的张百万把衣柜用斧子劈开,结果里面躺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和尚,可能是闷得太久,已经死了。看到这儿的张百万更加气愤了,大女儿与和尚偷情,小女儿与情人私奔,简直有辱门风。



这时管家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死和尚长得眉清目秀,可以穿上二小姐的衣服,然后说二小姐暴病身亡。这样一来就可以瞒天过海,姚家也就不会追究了。说干就干,当天就给和尚穿上了凤冠霞帔,而且布置好了灵堂,准备给姚家报丧。

当天夜里,和尚慢慢的苏醒了过来,原来他并没有死,只是休克了。守夜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情况,还以为诈尸了呢,所以纷纷逃跑了。

第二天,张百万前来视察,结果发现和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张百万选择到衙门报官。说女儿暴病身亡,结果晚上诈尸逃走,请县太爷给找回尸体。



正在张百万向县太爷杨重民陈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又有人报官说在开化寺附近的井中发现了一具和尚尸体。这个和尚是开化寺的定慧,身上穿着一件普通布衣,还有两处刀伤。

经过调查,和尚身上的衣服是西城外豆腐店莫老实的,所以杨重民就将莫老实逮捕了起来。

经过审问,莫老实交代说;那天清晨自己开门准备做生意,结果一个穿着凤冠霞帔的和尚到了店里。说遭遇了离奇的事情,不知怎么穿上了这身衣服,希望可以换一身普通衣服,并且把这身凤冠霞帔抵押在这儿。于是自己便给了和尚一身普通的衣服,凤冠霞帔还在家中。



这一说还有凤冠霞帔,于是杨重民命人将凤冠霞帔取来。经过确认,张百万认定就是“死去”玉珠的衣服。最终杨重民为了迅速结案,决定判莫老实与定慧和尚谋财害命张家二小姐,后来因为分赃不公,莫老实又杀害了定慧和尚。

这时的莫老实百口莫辩,心急火燎之时想到了前两天张百万的女儿和一个人私奔,两人还借走了自己一头驴,自己根本不可能会杀张家女儿。张百万听了怒火中烧,自己的女儿怎么可能和别人私奔,请求县太爷明查。既然人证物证都在,杨重民便草草结案,上交了刑部。



这时恰好曹文璜回来还莫老实的驴,听说了莫老实“杀害玉珠”的闹剧,所以到了县衙为莫老实申冤。张百万听说了曹文璜回来,恨得牙痒痒。于是贿赂了知府大量财宝,定了曹文璜一个同谋之罪。

两人被定罪后,再一个次巧合的事件发生,原任知府告老还乡。曹文璜父亲的好友陈砥节升任提刑按察司,正好管理此事。最终经过调查审讯,事情终于大白于天下。



原来张百万的大女儿金珠丧夫已久,所以便和定慧和尚私通。这一天恰好玉珠和曹文璜私奔,于是怒不可遏的张百万带着人来到了金珠家。金珠手足无措,便把和尚藏在了衣柜里,又巧合的是张百万把衣柜抬回了张家。

到了半夜和尚“诈尸”逃出张家后,恰好碰到了莫老实早上开门做生意,于是借了一身衣服准备返回寺庙。但走到路上碰巧看到了一个美女,一番引诱下,美女便把定慧带到了自己的房中。恰巧不巧美女的老公吴屠夫提前回家,看到这种情况后捅了和尚两刀,事后吴屠夫还把和尚扔进了水井之中,这下成为了真正的死和尚。



这件事水落石出后,莫老实和曹文璜也无罪释放。陈砥节也收了曹文璜为义子,张百万也不在嫌贫爱富,将玉珠许配给了曹文璜,姚家也不再提亲。而杀害和尚的吴屠夫判处了流放刑罚,吴屠夫那个不守妇道的老婆判处了杖责一百。

这件事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安排,每个人都在安排着如何说谎,但每个谎言都在巧合中碰撞,形成了偶然的事件。最终安排的谎言和恰巧的偶然导致了整个谎言的崩塌。



要说这个故事中最巧合的事,个人感觉是曹文璜提前来还驴,陈砥节恰好升职。不然的话,事件永远不可能水落石出了。这不知是精心安排的,还是一个巧合。


我是越关


对越自卫反击战,表面上看是中国被迫仓促应战,实际上早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早就想收拾越南了,越南自己送上门,那么中国自然不客气。

嚣张的越南猴子

越南乘着中国文革动乱期间,派军队强占了南海20多个原本属于中国的岛礁,严重损害的中国的海洋权益。

同时在中越陆地边境上,越南也不断挑衅,经常越界骚扰中国边境区百姓,蚕食中国的边境,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如果任由越南猴子继续猖狂下去,中国国将不国!

邓小平一锤定音

1979年1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谈到中越关系时,邓小平说“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邓小平回国后,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国公开下达反击越南的作战命令,命令解放军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解放军深入越南境内作战,占领了越南的多座县城和城市,给越军以沉重打击。其中越南最精锐的陆军部队-316A师被解放军打残。

经过解放军的连续打击,越南军队的有生力量遭到重创,中国教训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不过零星战斗还在继续。直到3月16日,解放军才全部撤出越南。对越大规模作战结束。

老山轮战

中国军队撤出越南后,越南乘机作妖,侵占中国的边界领土。为了再次教训越南猴子,中央军委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参加对越作战,轮番上阵,给越南猴子以当头一棒。史称老山轮战。

老山轮战从1979年4月持续到1990年2月,各大军区的部队陆续和越南军队交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0年2月,中央军委下令将后续防守任务交给云南省军区,各大军区不再派部队参与作战。老山轮战结束。


袁卫宇


民国多少风流韵事,看似流水无痕,藏污纳垢这种事情要说都是偶然发生,没有那么点偶然之中必然,谁能信,泡妞嘛,不就讲究个意外之中的小惊喜不是,就是戴笠和胡蝶在一起你侬我侬的那段艳事,可不就是戴笠使了手段,耍了伎俩弄到手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当然,这事按照胡蝶的角度来说人家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呢?谁没有很傻很天真过不是,要说这事的前因后果,其实是戴笠有意,胡蝶有情,俩人睡到一个被窝里,完全就是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情。

当然,戴笠抱得美人归一定程度上还得感激抗日战争,胡蝶作为民国知名的影星,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已经结婚,而且这幸福的小两口并没有罹患抗战的炮火,而是战争一爆发,直接开溜到了香港。

香港也不是世外桃源,蝴蝶与他的爱人在香港过了四年安稳日子之后,日军就把战火扩大到了香港,这时候胡蝶就想着往重庆跑,但她们的财产的确不在少数,装了几大箱,尤其是胡蝶的行头金银首饰啥的,独一无二的不在少数。


但不巧,胡蝶和他的老公都不是强人,但她们的确是有身份的人,就这种人拉着财产在路上走,那不就是行走的肥肉票嘛,就在广西,胡蝶的财产还真被当地的土匪武装洗劫一空。胡蝶一下子一贫如洗,自然心有不甘。

胡蝶通过特殊关系搭上戴笠,希望戴笠为她做主,戴笠也不知道怎么替她做主,他也通过军统系统进行了调查,根本没用,抢胡蝶的很可能就是刚好流窜到那一地区的流民,没名没姓没有任何信息。

但戴笠却看上了胡蝶,专门派人到国外照着胡蝶开的丢失财物清单订制了一批回来,那些首饰啥的都是胡蝶的心爱之物,真假她岂能不知,但生在乱世,的确需要强人保护。

更何况戴笠看他的老公爱挣钱,专门给他弄了几个国外的大工程,一年半载的不在家,戴笠则成功化身“隔壁老王”,钻到了胡蝶的被窝!


历史三日谈


历史上有很多的事,看似偶然发生,实则是精心安排的。下面将两个例子:

一个是冯玉祥将军回归遇害。

冯玉祥被称为布衣将军,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抗日爱国将军,一生传奇无数,然而他最后在回国的途中轮船突发大火而丧生,让人十分惋惜。

而根据冯玉祥将军的小儿子洪达的夫人余华心所著的《传奇将军冯玉祥》对冯玉祥遇害有一些披露。

1946年冯玉祥被蒋介石以考察水利之名义安排到美国进行考察,并强令退役,说是考察其实就是一种礼遇的下台。在外国期间,冯玉祥对蒋介石的独裁进行了揭露,将出版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成了一名反蒋斗士。

1948年7月接受中共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所乘胜利号轮途经黑海时发生大火而丧生。

根据传奇将军冯玉祥一书的披露,这种看似是偶然发生的火灾事故,可能就是一次精心谋划的暗杀。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史料仍未公开,一些绝密的档案还未解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当时的细节会慢慢挖掘出来,还真相于天下。

二是基辛格秘密防华,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

1971年中美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就有了契机。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时,请其作为中间人进行两面的斡旋。后来双方达成了见面会谈的共识,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的秘使秘密出访中国。

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总统帮助下,基辛格于1972年7月1日开始了他的秘密行程,为了转移视线,白宫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派基辛格博士于7月2日至5日到越南南方执行调查事实的任务,随即到巴黎同戴维·布鲁斯磋商。在基辛格赴巴黎途中,他将同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员们会谈。"

基辛格于7月1日离开华盛顿,在西贡活动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6日到达新德里,8日到伊斯兰堡。为了秘密访华他在8日晚宴上,伪装肚子痛。叶海亚·汗总统特高声宣布,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基辛格的健康,请他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

而事实上基辛格在九日凌晨四时半乘巴基斯坦民航直飞北京。当天12时15分到达北京南苑机场。中方则派出叶剑英、黄华、熊向晖和韩叙等到机场迎接。所有这一切都是极为保密的,只是在多年以后才得以披露。基辛格在次偶然的肚子疼,实则是开启了中美两国建交的序曲。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你所看到的也许不是事实,而有些事实却深埋地下,也许永不得知。


华竖


可疑的911。

1、911惨案。

2001年9月11日,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4架美国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它们被作为了恐怖分子手中的武器,两架直接撞击了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击了五角大楼。当天上午10点03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联航93号航班在宾州小镇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机组成员及乘客40人全部遇难。911事件总计造成了近3000人死亡,震惊世界,在当时人们还非常疑惑的时候,美国公布了911事件的现场直播录像,从录像中全世界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是怎样撞上世贸大楼,世贸大楼又是在短时间之内瞬间倒塌的。911事件明明是恐怖袭击,为何会有如此清晰全方位的拍摄?


2、阴谋911。

911事件很可能就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阴谋,因为双子塔被撞击之后,一个十秒钟之内垂直倾塌,另一个仅用了八秒钟,更加让人怀疑的是,美国电视台全程进行了直播,救护车和消防员也是迅速到达现场,一切都看起来是那么的有条不紊,一切都像是提前彩排好了似的。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当一个地方受到如此巨大的恐怖袭击的时候,慌乱之中救人是第一要务,根本不可能让电视台进入现场进行现场直播,但是美国人做到了,不但进行了现场直播,而且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直播,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当时美国说飞机撞上双子楼之后,油箱内的油漏到了地下室,漏下去的油烧起来后导致钢筋被烧软,最后导致的整座楼垮塌,可是此说法有着颇多疑点。首先说一点就是飞机撞上双子楼后,油箱是瞬间爆炸的,按照汽油的燃烧特性来说,发生爆炸后所有的汽油都会在瞬间被引燃,不可能有大量的航空汽油进入楼体的下半部分,从一些航空事故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当飞机发生燃烧事故时,所有的航空汽油都会在一瞬间被引燃发生爆炸。从视频也可以发现,当时飞机撞上大楼之后,爆出的火焰是橘红色的,这种火焰的颜色可以直接说明,当时火焰的温度是600摄氏度左右,而这个温度是没办法把钢筋烧软或者是烧融化的,所以说导致双子星座倒塌的根本原因还有可能就是大楼内部早就安放好了爆炸物,正是这些事先安放好的爆炸物发生了二次爆炸,才导致了大楼的瞬间倒塌。而负责撞击白宫或国会山的飞机上则爆发了起义!这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在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英勇搏斗下,这架飞机最后直接撞到了地面上,使得白宫得以安然无恙,这确实有点巧合的让人怀疑!所以说,911事件很有可能就是一场预先安排好的一场阴谋。



智者说历史



廖耀湘兵团是东北战场上的国军主力,邱清泉兵团是华东战场的国军主力,但在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却没有在关键时刻第一时间使用他最精锐的新六军,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他最精锐的第五军。

东北解放军开始围攻锦州之后,廖耀湘兵团奉命出辽西救援锦州,但廖耀湘认为解放军是攻其所必救,要围城打援,所以对救援锦州心理上比较抵触,认为应该直接去营口,无论是从东北战场撤离,还是救援锦州,都可以避开解放军主力,在彰武一带徘徊不进。

锦州已经完全解放之后,国军统帅部判断,如果不在东北与解放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决战,来造成东北解放军的重大损失,则整个华北也很危险,所以坚持廖耀湘兵团西进,侯镜如兵团东进,两个兵团东西对进,在辽西地区和解放军来一次决战。

一直到锦州已经被解放一个星期之后,廖耀湘才说服国军统帅部同意他出营口的计划,以后再从营口一带出发,向锦州方向进攻,到大凌河和东进兵团会师。这也是杜聿明奉命去催促廖耀湘兵团西进时,廖耀湘答应杜聿明的。但要南下营口,必须要先占领黑山和大虎山,才能通过黑山附近的走廊地带,越过铁路线。


当时廖耀湘兵团已经发现黑山一带有解放军部队占领了黑山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上的炮火可以阚制整个走廊,部队无法通过。所以廖耀湘命令先攻占这个制高点,才能掩护兵团顺利通过这个走廊。但廖耀湘认为当地并无解放军主力部队,所以他只是命令当时只有两个师兵力的七十一军攻击,而新六军并未出动。

打起来之后廖耀湘才发现,七十一军打了两天还是未能攻下这个制高点,证明解放军是在死守阵地,按照廖耀湘对解放军的了解判断,解放军作战如果不是有特殊目的,是不会这样死守的。既然死守阵地,不让廖耀湘兵团通过,那么就证明解放军是在死守待援。同时,侦查也发现解放军正在切断廖耀湘兵团和阜新,沈阳之间的通道,向南的通道上也发现了解放军部队。

于是廖耀湘又让新一军和二一六师的许万寿旅一起攻击,以掩护兵团主力通过走廊。但就在廖耀湘做出这个判断和决定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刚打了一天,部队进入了走廊地带,七十一军和新六军交接防务的时候,解放军一个突击,打了上去,把刚占领了一个制高点的国军给打下去了。同时,一股小部队突破可国军的阵地,进入了廖耀湘兵团阵地。

夜里,解放军六纵攻入廖耀湘兵团阵地,混战之中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就被打掉了,整个兵团被切割为小块,兵团联系不上各军,各军指挥部联系不到各个师,各个师只能各自为战,有的马上被击溃,有的被歼灭,有的师指挥部还能控制部队的只好就地坚守。失去指挥体系的国军很快就惊慌失措,到第二天情况就加速恶化了。


新六军的新编二十二师是廖耀湘在远征军时期就当师长的部队,也是廖耀湘最信任的部队,混乱之中廖耀湘先找到了三十师,之后又去了新编二十二师师部,和沈阳的卫立煌联系之后,又决心退回沈阳。但没想到此时他们回沈阳的路上解放军已经是张网以待了,新二十二师刚走出去没多远,就被解放军包围歼灭了,廖耀湘只能化妆逃走,结果也被俘虏了。

邱清泉的情况和廖耀湘的情况也很相似。邱清泉最为信任的是第五军,但在从徐州撤退的时候,邱清泉只让第五军的四十五师担任掩护,兵团主力撤退后,这个师被解放军追上了,邱清泉召集各军军长开会,其他人都认为撤退要紧,这个师就别管了,但是邱清泉坚持要派部队回去接应,结果整个兵团就停下来了,他写一停,孙元良个李弥兵团都只好停下。

被解放军包围之后,一开始国军统帅部让整个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不要沿原计划路线继续撤退,而改为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救援黄维兵团。但在攻击的时候,邱清泉用七十军和七十四军去攻击,而不肯用他最疼爱的第五军。救援黄维兵团不成,突围的时候,邱清泉还是不使用第五军。甚至到了被包围之后,就地坚守待援的时候,第五军也被安排在国军阵地的核心地带。


但邱清泉如此关照的第五军却并没有因此就对他死心塌地得卖命。到了最后阶段,国军阵地逐步被突破的时候,杜聿明的指挥部和邱清泉的兵团指挥部都搬到第五军指挥部去,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不仅不欢迎,还抱怨说,被包围之后他的指挥部从没挨过解放军炮击,杜聿明和邱清泉一来,就开始挨炮弹了。而在看到大势已去之后,熊笑三更是没管杜聿明和邱清泉,自己就偷偷的跑了。

廖耀湘和邱清泉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保住他们赖以起家的基本部队,无论是在被救援出去之后,还是在突围之后,只有他们手上仍然能够掌握着自己的部队,他们才有机会东山再起,如果自己的基本部队拼光了,他们就算突围出去了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他们再国军中混迹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