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阿司匹林能每天都吃吗?会影响正常寿命吗?

付遵毅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正确用法:每天一次,每次75~150mg,长期服用。从长期来看,阿司匹林不但不会因为副作用而减少寿命,反而会因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阿司匹林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

血栓栓塞性性疾病,如脑栓塞、心肌梗塞等,发生的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性疾病。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因而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有效预防急性血栓形成事件。

二、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

动脉粥样粥样硬化性斑块是不断进展且积累的过程,血栓形成是瞬间发生的。血栓形成的具体时间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高危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三、阿司匹林对寿命的影响

阿司匹林会延长还是缩短寿命,需要评估对心脑血管疾病获益大还是出血风险大。获益大于出血风险即使用阿司匹林。但是,总体来讲,获益大于出血风险。

(1)心脑血管疾病获益大,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年龄大于50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女性绝经期后、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已经发生过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

(2)出血风险评估: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必然会使出血的风险增加,与未用药相比,增加了30~50%。但一般都是轻微出血,发生致命性出血风险(颅内出血仅为0.03%)和消化道出血。因此,下列人群应该谨慎使用,①有溃疡等消化道病史者、使用阿司匹林量大、同时应用激素或其他抗凝血药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他严重疾病。



所以,对发生急性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正确、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并定期进行出血的风险的评估。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阿司匹林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用药。

也就是说阿司匹林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条腿,如果人缺一条腿,还能站得住吗?


第一、首先我们说阿司匹林能每天吃吗?

吃任何药都一样,不是能不能,是有没有必要!

如果有必要那就必须吃,比如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外周血管严重狭窄等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必须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大量的临床资料及指南都建议这些疾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第二、注意副作用

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便常规,还要观察大便颜色,因为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消化道出血。

第三、对寿命的影响

肯定是有影响,对于每天都必须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肯定能减少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能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那么肯定是对寿命有影响的,换句话说是可以延长寿命!

总之,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知道自己为啥要长期吃,也要养成观察副作用的习惯!




心血管王医生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这个药到底能不能长期吃,为什么吃,很多朋友却并不清楚,今天李药师就继续来为大家讲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每天吃吗?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的是,为什么吃这个药?阿司匹林最早的临床应用是解热镇痛,随着一百多年以来的应用,它的另一个方面的药效渐渐凸显,现在的应用甚至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解热镇痛作用,那就是抗血栓作用。

阿司匹林能够抵抗血小板凝集,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说简单点,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从而达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和无心血管疾病,但心血管疾病风险高朋友的一级预防,阿司匹林都是可以服用的。

由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在75mg~300mg的应用剂量范围内都可以起效,而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阿司匹林又通常是需要长期服用的,因此,选择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长期服用,是减少阿司匹林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好办法,一般临床上推荐的阿司匹林日服用剂量为75mg~160mg左右,这个日剂量已经足以起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了。由于阿司匹林这个药物本身有一定的胃黏膜刺激性,因此,一般长期服用推荐选择肠溶片,以减少其对胃部的刺激性。

阿司匹林长期吃有没有风险?会不会影响寿命

在选择阿司匹林这个药物进行长期服用前,通常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阿司匹林除了药物本身对于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作用机理也会一直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前列腺素则是维持胃黏膜正常血流的重要元素,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除了消化道出血风险,有这个药物本身的抗凝血作用,在服用期间,也应注意其他的出血风险,如皮下出血,脑出血等等。

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不会影响寿命呢?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这么说——如果用药是合理对症的,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人的寿命会有正面的影响,而如果本身不需要服用,而长期服用,或者血管硬化严重的前提下,长期服用,反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内出血问题,那对寿命的影响,可能就是负面的了。

最后强调一下,对于是否需要长期阿司匹林,一定要经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后确定,并在长期服用的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出血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药物的应用需要患者存在适应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吃药,阿司匹林也是这种情况,毕竟“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能短期服用就不要长期服用,至于是否需要每天都吃阿司匹林,那就看有没有这个必要了;

对于有着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阿司匹林确实应该每天都吃,因为该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或再发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至于寿命的问题,说实在的,因为阿司匹林的合理规范化应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该药确实有着延长患者寿命的作用!


  


综合内科张医生


阿司匹林因其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对于具备使用适应症的人群,正规使用阿司匹林有助于疾病长期稳定的控制,是利远大于弊,也有助于长期生存率。阿司匹林历经时间的检验,相对来说是十分安全可靠的;当然,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存在胃肠道反应、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我们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更好的发挥药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阿司匹林使用的最佳有效剂量为每日75~100mg,我们建议有适应症的人群,如无禁忌症存在均应长期服用,不宜吃吃停停,这样不仅起不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反而还会还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肠溶型阿司匹林,由于覆盖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内不会或很少分解,在肠道才分解,所以餐后肠溶型阿司匹林应在空腹服用,最佳服用时间是睡前(距晚餐三小时以上为宜)。而普通型的阿司匹林则应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阿司匹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使用,一般用于:①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②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但未来十年发生风险>10的人群,如年龄>50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③有心脑血管手术史者,如支架术后、封堵术后、射频消融术后等。而在使用时同样需要排出有使用禁忌的人群,如:①对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③出血体质(如血友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孕期最后三个月;⑥不宜与甲氨蝶呤合用。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阿司匹林,切勿偏听偏信,在医生指导下正规使用下是利远大于弊,是利于病情长期稳定的控制的前提。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全科扫地僧


能不吃就不吃,但该吃时必须吃!

如果必须得吃,那么要求每天都吃!

作为一种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的功能有很多,近十几年来最为主要的作用是抗血小板凝聚,主要适用于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为慢性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患病时间长,作为一线药物,阿司匹林的服用自然不是短期的,而是要求长期服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别说完全停药,哪怕是隔天服用都是需要严格禁止的,服用阿司匹林必须每天坚持。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阿司匹林自然也不例外,其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风险,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这个需要小心,比如便血就是消化系统问题的明显征兆。

会影响正常寿命吗?

会影响,但并不是损寿,更多的是延寿!

阿司匹林是药物,而不是零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都是病人,或者是马上要变成病人的“健康人”,他们服用阿司匹林是为了控制病情发展,病情稳定了、不再继续恶化,那么危险自然也就下降了,生命也得到了了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延寿?


人生在世,我们需要面对无数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好与坏,我们能做的就是权衡,保住当下,才有未来!


罗民教授


这些科普文章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