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奋斗历程,十年勤恳耕耘

十年熠熠风采,十年不忘初心

凤凰展翅,笙号齐鸣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

9月23日下午,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凤凰展翅,笙号齐鸣”主题音乐会在悉尼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

音乐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的新生代青年演奏家张梦与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爵士大师詹姆士‧莫里森,以“凤凰展翅,笙号齐鸣”的主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听觉盛宴。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砥砺前行

打造中国文化名片

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8年。经过十年的砥砺前行,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在语言教学、文化推广、中澳交流、服务社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根据本土需求,为悉尼各界提供高水准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活动,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受到了澳大利亚各界人士的好评。近日,悉尼大学续签了孔子学院协议。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中澳双方续签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执行协议


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得到了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迈克尔·史宾塞博士出席音乐会并致辞。

他肯定了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创立十年来的丰硕成果,希望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未来越办越好,成为搭建中澳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史宾塞致辞


悉尼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邓肯·艾维森,中方合作高校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澳大利亚移民与多元文化部长办公室代表,悉尼市市长办公室代表,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刘冰女士,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牛文起参赞、王洪波参赞及相关领事官员,孔子学院师生与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一同欣赏了音乐会。

爵士遇上民乐

用音乐诠释文明交融

音乐会开场,张梦以笙与管风琴的形式演奏了巴赫的G小调奏鸣曲,中西合璧音乐会就此拉开帷幕。

紧接着一曲铿锵笙乐“秦王破阵乐”将曲风一转,观众骤然进入了华夏古风中。无论是悠扬的“小河淌水”,还是刀锋凌冽的四面“楚国”,亦或是行腔婉转的昆乐“姑苏行”,无一不展现出中国传统民乐“笙”的音乐魅力,将全场观众带入到典雅细腻的古风中。

音乐会中场,澳大利亚爵士大师詹姆斯∙莫里森上场,一曲“闷热的夜”将听众从中国民乐带入了西方爵士乐。一曲“寂静的夜”让听众聆听到了来自现实与想象的碰撞。

如果说前面几首乐曲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了东西音乐的不同,那么一曲由张梦与詹姆斯两重奏的“四海一家”和爵士版“晋调”则让观众感受到了中西音乐的异曲同工、水乳交融。

詹姆斯∙莫里森与张梦合作表演的一首笙双重奏,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让全场观众看得热血沸腾,掌声如雷。

几个月前,当悉大孔院院长金杏盛情邀请詹姆斯作为音乐会嘉宾时,詹姆斯马上上网查看了笙音乐会的视频,然后对金杏院长说:我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看过很多乐器,但很少有像笙这种奇妙富表现力的乐器,我要学习吹奏笙!”悉大孔院特意请张梦为詹姆斯订购了一把高质量的笙。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两位音乐家共同演绎中西音乐


当张梦从上海到达悉尼后,给詹姆斯上了第一堂笙课。詹姆斯在第二天便用笙与张梦合奏了一曲。“音乐无国界”在张梦、莫里森两位音乐大师的演绎下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詹姆斯表示,他非常享受在这场音乐会上的演奏,他要好好学习笙,希望以后多与中国音乐家合作,在世界各地的国际爵士节上用笙来演奏爵士乐。

音乐会结束时,观众们意犹未尽,音乐厅久久回荡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携手面向未来

共赴下个五年之约

音乐会后,一百余位嘉宾参加了悉尼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酒会,悉尼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长邓肯∙艾维森主持了酒会。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带来了许宁生校长的贺信,感谢孔子学院所有教职员工的付出和贡献,以及悉尼大学对孔院的支持。他希望,孔子学院在悉尼社区成为一所备受欢迎的语言文化中心,为中澳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笙号合鸣,四海一家!悉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十年踪迹十年心

陈志敏副校长向孔院赠送铜鼎


迈克尔∙史宾塞校长表示,澳大利亚与中国同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未来在全球的发展中起至关紧要的作用。悉尼大学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关系,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澳教育文化事业的合作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