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智取九龍倉,聯手敗英資,“絕代雙驕”李嘉誠、包玉剛的榮耀一戰

20世紀70年代,香港的商界幾乎是英資公司的天下,華資雖然已經冒起,但還不是英資的對手,五大英資大財團實力非同小可,即匯豐、怡和、太古、會德豐、和記黃埔。當中的怡和集團,屬下還有兩家大企業,分別是置地和九龍倉。

當時的九龍倉是香港最重要上市公司之一,市值甚高,基本業務包括地產物業、運輸、酒店、碼頭等。如果經營得法,按照九龍倉的潛力,肯定大有可為,利潤甚豐,但問題卻出在九龍倉當時的管理上,因為過於因循守舊,以致股價並沒有因為香港經濟向好而顯著向上。基於這個原因,當時由英資控制的九龍倉,漸漸成了新興華資垂涎之物。

此時,船王包玉剛在香港航運業已經獨佔鰲頭,背後又有匯豐銀行的鼎力支持,所以,想進入別的領域。這時,來了一個天賜良機。

智取九龍倉,聯手敗英資,“絕代雙驕”李嘉誠、包玉剛的榮耀一戰

1979年9月,一次香港商業史上非常重要的會晤在中環文華酒店發生。當日早上,包玉剛在家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香港商界大有來頭的人物,他想邀請包玉剛見面會晤。包玉剛心想,他和這人只是泛泛之交,但卻突然如此鄭重地邀他會晤,肯定有極為重要的事情商談。

這位相約包玉剛的人就是李嘉誠。在和包玉剛會晤時,李嘉誠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計劃。

當時,李嘉誠已經得知怡和集團雖然是九龍倉的最大股東,但實際上,他們的股份並不超過兩成。另一方面,九龍倉擁有大量土地,隨著地價升值,九龍倉的真正資產值肯定會越來越高。可是,九龍倉的股價卻沒有什麼變化,因此,九龍倉的實值早已遠遠超過了它的股價。據估計,當時就算九龍倉股價暴漲五倍,也依然是值得投資的項目。

李嘉誠心裡已經盤算清楚,只要及早取得九龍倉足夠分量的股權,便可以搶走怡和對九龍倉的控制權,然後再把九龍倉持有的土地好好發展,以此必然會獲得鉅額利潤。

智取九龍倉,聯手敗英資,“絕代雙驕”李嘉誠、包玉剛的榮耀一戰

李嘉誠對包玉剛透露,他目前已持有九龍倉80%股份,由於他不斷收購買入,所以已經使九龍倉的股價升了兩倍,由原來的每股10元升到每股30元。但是,股價有這樣不正常的升幅,怡和已經注意到,如果怡和進行反收購,以高價回收股票,李嘉誠便必然戰敗,因為論到財力,當時的李嘉誠還遠遠不能和怡和匹敵,更何況,李嘉誠正在打“和黃之戰”,想收購當時還是英資的和記黃埔,已經分身不暇了。

因此,李嘉誠需要一個有實力和怡和打“九龍倉之戰”的人。他思前想後,想到一個可以聯手之人,那就是包玉剛。

客觀地講,李嘉誠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他大可以在怡和進行反收購時,抬高股價,然後大舉沽貨,賺上一大筆;但李嘉誠志不在此,他的目標是要動搖英資在香港的地位,而令華資有發展的空間,如果他取和黃,包玉剛取九龍倉,那時,香港的商業勢力必然會重新劃分。

包玉剛驚歎於李嘉誠這樣的大手筆,那並不單是賺錢那樣簡單,而是對現有英資巨頭的挑戰乃至挑釁。不過,在商言商,這也是有巨利可圖的生意,因此,包玉剛在腦子裡快速思考利弊後,果斷答應了李嘉誠的建議。

智取九龍倉,聯手敗英資,“絕代雙驕”李嘉誠、包玉剛的榮耀一戰

不久之後,李嘉誠把持有的九龍倉股票全部賣出,讓包玉剛暗中買入,李嘉誠在這樁交易中賺了純利5000萬。怡和原本注視著李嘉誠的收購動向,但見他把買入的股票盡沽,以為李嘉誠只為賺錢,雖然這時還暗中有大量買盤,但怡和大班卻沒有料到還有一個包玉剛。

包玉剛從李嘉誠手中買入了2000萬股九龍倉,然後又花了一個季度的時間,再買入1000多萬股,此後繼續收購,到1980年,包玉剛領導的“隆豐國際投資公司”正式宣佈,他們已經持有合共3900萬股九龍倉的股票,佔總股份接近30%。

一招暗渡陳倉,當怡和大班醒覺時,已經發現九龍處於危險邊緣,他們所擁有的只是20%的九龍倉股份,因此,怡和需要在法例規定的限期內買入足夠的股份,才可以維持對九龍倉的控制權。怡和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找到匯豐銀行,請求幫手,儘管包玉剛是匯豐的董事,而且包玉剛和匯豐有著良好的關係及業務往來。可是,英資的力量畢竟還是互相照顧的,所以,經過一番談判後,怡和最終成功得到匯豐的支持,開始讓其子公司置地收購九龍倉的股票。

怡和知道,只要能持有九龍倉合共49%的股份,包玉剛便不成氣候,因為包玉剛需要迅速增持額外2000多萬股,這要動用上超過20億元以下。怡和大班相信,包玉剛並沒有這樣的財力。

智取九龍倉,聯手敗英資,“絕代雙驕”李嘉誠、包玉剛的榮耀一戰

一場港界著名的商戰就這樣正式開打。

怡和的反攻正式開始於1980年6月20日,這一天,置地公司在香港各大報章刊登大版面的廣告,以高價徵求九龍倉的股票,每股價格高達95元,這個價格實在非常吸引人。這時候,包玉剛剛好不在香港,他正在海外各國拜訪多家大企業的高層,當他收到從香港送達的消息後,知道事關重大,便臨時取消了多個原定的行程。

不過,包玉剛並沒有立即返回香港,而是先約了兩位相熟的大銀行家吃早餐。這次早餐使包玉剛獲得足夠的“彈藥”。包玉剛把他遇到的問題和盤托出,當時他手上只能動用5億港元,要擊敗怡和,就要多15億港元週轉。一次早餐會議,他成功得到兩位銀行家的支持。

李嘉誠一招暗渡陳倉,讓怡和措手不及,如今,包玉剛依樣畫葫蘆,依然採取暗渡陳倉之法。包玉剛一反面讓屬下向外放出聲氣,告訴公眾,他正前往墨西哥拜會墨西哥總統,可實際上,他已經暗暗返回香港,並立即召齊智囊團商討大事。他唯一要決定的,是要如何取得49%股權,以什麼理想的價錢搶購。

結果,包玉剛把收購價定為每股105元,比怡和置地高10元。

1980年6月23日,包玉剛公佈以105股的價格收購九龍倉股份。這個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使包玉剛在兩小時之內,便集得超過2000萬的股份,加上他原有的30%,已經得到超過了49%的股權,成功地控制了九龍倉,擊敗怡和置地。

包玉剛成功取得九龍倉控制權後,順利地將業務由航運轉移到岸上。他預見到在不久的未來,航運業將有嚴重衰退,需要及早部署,否則必然損失慘重,因此,他陸續把船隊中的一百多艘船隻賣掉,將資金移到岸上,從事物業投資,而九龍倉正是其轉型的橋頭堡。

由李嘉誠發起、包玉剛主戰的這一場對外資的大勝仗,既改變了香港的經濟形勢,又挫敗了英資。此後,包玉剛的岸上業務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而李嘉誠的事業自此也實現飛躍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