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影视剧里的潜艇遭遇敌方驱逐舰后,总会立即下沉?

JZP鹏鹏


为什么潜艇那么怕驱逐舰?

但是我反过来就问了:潜艇为什么要怕驱逐舰?

请说清楚标题,是常规潜艇还是核动力攻击潜艇?

是潜艇跟驱逐舰一对一的单挑,还是一艘潜艇面对着整个的一个反潜系统?

如果是一艘潜艇面对着整个的一张反潜大网,那潜艇是必输无疑,就是核潜艇也难逃一死!


如果是一艘反潜驱逐舰对阵十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那么核潜艇会把这艘驱逐舰撕成碎片。

十艘驱逐舰围攻搜索一艘核潜艇,犹如警察人员抓逃犯,核潜艇会左躲右闪、竭力的屏息静气。

十艘驱逐舰对阵十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核动力潜艇会变得有恃无恐,而十艘驱逐舰会变得胆颤心惊,老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核潜艇咬上一口!

既然把反潜驱逐舰说的那么神,为什么美国会那么忌惮俄罗斯的核攻击潜艇?

一艘核潜艇的造价成本和技术比一艘驱逐舰的造价成本和技术难度要高出许多,既然驱逐舰既能反潜又能进行水面作战,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核潜艇。

世界上能造驱逐舰的国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几十个国家吧!

但是核潜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目前来讲也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装备,日本也可能有这项技术,但为什么不造?

因为美国压制着它,不让它造!

但美国却让它造驱逐舰,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一艘驱逐舰的威胁远没有一艘核潜艇带来的威胁大!


美国的航母在出海作战时,为什么在它的周边围绕着一大群跟班小兄弟,除了能够帮它防空之外,最大的一个忌讳就是怕有核潜艇混进来。

既然驱逐舰的反潜能力那么强大,为什么在航母的编队里边还常常跟随数艘核攻击潜艇?

谁都知道,反潜最好的武器就是潜艇反潜!

一般来说,一艘大型的驱逐舰所配备的反潜设备有舰载直升机,另外还有反潜拖曳声呐,不外乎这两种手段!

拖曳声呐一般是在发现有潜艇的踪迹以后实施舰队的整个反潜网进行搜索。

它的探测距离一般在几十海哩以上和一百海哩以内,其次是驱逐舰上也配备了反潜直升机。

它的巡航距离大约在三百公里范围之内,也是通过进行投掷声呐浮标进行搜索和探测!

在彻底发现潜艇的准确位置以后再进行反潜鱼雷或者深水炸弹攻击。

以俄罗斯的阿库拉核攻击潜艇为例,它最大的下潜深度可达1000米左右,一般的正常巡航潜深也会保持在600米。

这一深度足以让欧美国家的反潜设备顿时变得无用,即便是发现了阿库拉核潜艇的踪迹,它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

更何况,原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静音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素有大洋黑洞之称的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大家应不会陌生。

静音效果那是相当的好,相当的优秀。

下面摘录一段有关阿库拉级核潜艇的说明和介绍:

大量装备阿库啦潜艇的红海军潜艇部队被敌方恐惧的称为“红色狼群”,漫长的战争将潜艇上这些勇敢的海员锤炼成了英勇顽强、纪律严明、技术娴熟的精锐之师,他们完美的捍卫了苏维埃的荣誉,并让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敌人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以至于每一个敌军的水兵在每一次出海之前的过程之中,都始终畏惧阿库拉潜艇那毫无预兆的打击!

所以驱逐舰如若与核潜艇进行对决,一般来说一对一的话驱逐舰基本上没有胜算。


而十艘驱逐舰如若对阵十艘核潜艇,它会被潜艇的狼群战术杀得大败而逃。

但潜艇也会遭受被击沉的危险和可能。

反潜设备最好的平台不是驱逐舰和它上面的拖曳声呐和反潜直升机,而是固定翼的p3型和p4型反潜飞机,它的续航时间长、巡逻的区域范围大,它可比驱逐舰反潜先进多了。

但真正反潜效果最好的不是驱逐舰和固定翼反潜飞机,而是核潜艇反潜。

它才是反潜最强有力的武器,可即便是这样从美俄两国的核潜艇碰撞来看,已经足以说明俄罗斯的核潜艇的静音技术已经是非常的好。

核潜艇都尚且如此,你还能指望驱逐舰反潜!


东方评史


图注:驱逐舰自己可以探潜,同时还携带反潜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准确发现和识别潜艇目标


潜艇怕驱逐舰,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或许觉得,潜艇怎么可能怕驱逐舰?不应该啊!潜艇一不留神躲在水下,潜伏起来,而驱逐舰明晃晃暴露在水面上,一个隐蔽,一个在明处,照理来说驱逐舰应该怕潜艇才对嘛!潜艇躲在水下突施冷箭,驱逐舰只有挨打的份儿不是?

还真不是这回事。

驱逐舰容易发现潜艇,而潜艇发现驱逐舰比较困难。潜艇最大特点是隐蔽,为此尽量降低噪音,而且必要时还要关闭主动声呐,大多数时候只能用被动声呐来探测周围环境,搜索并判断周围是否存在可疑的危险目标。而水面舰艇体型庞大,安装有主被动声呐,同样的探测设备要比潜艇上安装的要大得多,功率、探测距离以及定位精度都要比潜艇强很多,假如潜艇和驱逐舰在一百公里左右距离内“相遇”了,此时,在潜艇还没有发现是否有驱逐舰存在的时候,驱逐舰早已识别并发现潜艇的踪迹了。更何况,驱逐舰在发现和识别潜艇方面,还不止主被动声呐一个手段,通常还会搭载专业的反潜机,在更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搜潜,反潜机上面配备有灵敏度很高的磁探测仪,在茫茫大海之中,潜艇的信号特征十分明显,基本上很难逃过反潜机磁探测仪的火眼金睛。

早发现,就意味着早攻击。驱逐舰发现潜艇之后,经过准确定位,继而向潜艇的位置发射鱼雷出去,潜艇水下机动速度慢,也就是十几节的低速水平,只有鱼雷速度的几分之一,所以,水中的潜艇一旦遭遇到鱼雷的锁定,基本上也就没跑了。


兵工科技


以前的潜艇确实挺怕驱逐舰,存在过不少的反潜驱逐舰/护卫舰专门猎杀潜艇。但是随着核潜艇的出现,驱逐舰的部分性能反而还不如核潜艇,所以实际上驱逐舰在现代反潜作战中的作用并没有以前那么的绝对,猎杀更强悍的核潜艇更多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反潜体系,依靠大家的力量干掉潜艇。

潜艇和驱逐舰其实一直是一对“死对头”,而对潜艇的探测又是重中之重。虽然二战时期机载雷达、声呐、磁探测器、深水炸弹和鱼雷等技术的成熟对德国的“狼群”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然而盟军为了对付这些德国潜艇投入了近3000艘舰艇和2700架各型飞机,数倍于德国潜艇。而且盟军专门组建了护航编队用于商船护卫才逐步遏制住商船的损失。

战后核动力技术和材料的突破使得潜艇克服了潜深和水下航速的障碍,但是反潜的手段也在进步,反潜导弹、反潜直升机的出现使得潜艇受到的威胁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苏联发展过许多专职反潜舰,比如下图为的1155型“无畏”级反潜驱逐舰,配备射程55公里的SS-N-14反潜导弹、2座五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2座12管RBU6000反潜深弹、2架卡27反潜直升机,在攻击上具有极强的威胁。

所以各国的核潜艇一直考虑如何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对方根本探测不到(中间苏联走过高航速和大深度的路子,但是最后走不下去了),反潜的难点还是出现在探测潜艇这个过程。下图为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核潜艇,他的水下噪音可能已经达到95分贝以下,很接近海洋环境噪声,潜深也达到600米,这对驱逐舰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很可能都无法用常规段感知附近有艘潜艇或者即便知道也无法进行追踪。而且“海浪”级的水下极限航速达到35节,比驱逐舰30-32节左右的航速还要高(驱逐舰如果释放拖曳声呐时最大航速只能保持在25节左右),这就意味着即便被发现核潜艇也有逃脱的余地。中国的核潜艇以前都被说性能比较差,就是因为噪音控制不住,在反潜的交锋过程中在第一步“探测”这个步骤就已经输了。

而且现代核潜艇的攻击装备也是在不断增强,鱼雷导弹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对付水面舰艇。比如重型的MK48型533毫米重型鱼雷具备自导能力的,在低航速模式下最大可以攻击50公里外的水面目标。俄罗斯3M-54E“俱乐部”系列潜射反舰导弹,射程也已经超过100公里。所以说现代的核潜艇和驱逐舰并不是谁怕谁,而是谁先发现对方谁就占优势,甚至说核潜艇的优势可能还比驱逐舰要高。以前那种潜艇一旦被发现只能等死的情况已经很难出现在现代核潜艇和驱逐舰的对抗中。

现代的反潜作战已经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驱逐舰身上了,更多的是反潜体系的共同作用,比如固定翼反潜机、反潜直升机、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等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反潜网络。而驱逐舰自身也要划分出多个反潜层次,比如200海里左右的反潜直升机(这一步很重要,远距离探测潜艇并使用反潜鱼雷实施攻击)、50-100公里左右的反潜导弹、50公里内的反潜鱼雷,而驱逐舰本身也携带舰壳声呐和拖曳声呐,这样才能有效打击潜艇。下图为美国MH-60R直升机,同时配有AQS-22低频吊挂声纳与声纳浮标发射器


雏菊西瓜Peterpan


潜艇主要是在水下隐蔽活动,趁对方不备,对敌人的船舰(落单的最好),尤其是运输船队发动伏击,攻击航母或者潜艇猎杀潜艇就比较费劲了。现在咱们从二战电影中看到的所谓“潜艇大战”,实在是夸张了。其实,二战那个年代,由于技术限制,潜艇跟潜艇“互殴”的情形非罕见,不过也有,比如,纳粹德国的U-864就被英国潜艇给击沉了。

所以,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巡航侦查和伏击,类似一个暗中隐蔽的独行“杀手”形象。然而一旦弄出声来被发现,遭遇水上作战平台,特别是反潜驱逐舰,那是非常危险的,毕竟,这种反潜舰就是为灭潜艇而生的。

首先,潜艇自身的速度限制。加之,有驱逐舰肯出没的区位肯定伴随着反潜飞机,还可能遭遇多舰只协同作战,只要露头,在水面上分分钟等于“无死角”的被动挨打。一个躲闪不及,常规动力潜艇的小身板挨了1-2枚反潜鱼雷基本就交代了。

潜艇的水面速度慢,既跑不过反潜飞机,也跑不过驱逐舰,水下的话,就要快的多。现代驱逐舰跑个20多节属于太正常的速度,要赶上一艘以20节速度疯狂逃跑的潜艇,随手的事儿,更何况驱逐舰上还有反潜直升机。

因此,潜艇一旦暴露,必须得赶紧下潜,抢占有利位置。这方面,核动力潜艇也一样,甚至,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战略核潜艇,因为体积过大,下沉速度比攻击型的战术核潜艇还要慢上一些,反倒是常规动力的柴电潜艇要灵活的多。毕竟,潜艇威力再大,也得在水下隐蔽才能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潜艇会迅速下沉到160米以下,理论上看,海水在50~100米深度(但各地还是有明显差异)会有一个温度跃层,跃层下方的与上方的水温的差距就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能尽量大的屏蔽敌方水面舰船的主动声呐探测。

然而,跑路躲进跃层以后,事儿还没完。潜艇利用海洋背景噪音,保持静默(水是声音的良好传播介质,所以声音在水中传播效率极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32 米每秒,在水中的传播 速度是 1450 米每秒)。停下发动机,除了降低噪音以外,还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消耗,让自己隐藏的时间能更久一点,躲上一两天的敌人搜寻,基本上,48小时以后,对方驱逐舰就失去耐心了。

不过,也保不准,万一碰上下了本儿的,铁了心赖在那儿,非找到潜艇不可,那就非常麻烦了。时间长了,潜艇必须上浮充电,如果不想憋死在“铁棺材”里的话,就只能选择投降了。其实,这也是现在各国都在着急换装AIP动力常规潜艇的主要原因,一旦成功加装了“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潜艇就能保持2个星期以上不上浮,就可以在隐蔽中耗过对方舰队的搜查热情,安稳脱身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为什么影视剧里潜水艇遭遇敌方驱逐舰后总会立即下沉?我用一个生动的表达方式,你就会理解了。你说刺猬遇到别人动物袭击他的时候,他是不是立即汇报成一团,形成一个满身都是刺的肉团,哪个动物还能下去嘴。再比如说乌龟如果遇到别的动物请害他的时候,他是不是立即会缩成一团,然后变成一个大又厚又硬的空壳子。是不是动物也很难下去嘴。


其实不管是动物还是人还是潜水艇。都有一种逃避追击,保护自我的那么个本能的能力。潜水艇遇到驱逐舰的时候立即下沉。我想他也是不想成为驱逐舰打击的目标。只有船体慢慢的下沉,沉到海底,驱逐舰拿他也就没有办法了。这也是潜水艇不予驱逐舰正面交锋的原因。

再者说了,一旦敌方的驱逐舰的声呐发现了潜水艇,那就倒霉了。敌方驱逐舰的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在几十海里外就招呼过来了一个躲闪不及常规动力潜艇的小身板,挨了一枚与反潜鱼雷基本上就粉身碎骨啦!如果说潜艇在早些时候就沉到160米以下。

也就是说,海水在50米到100米深度会有一个温跃层。温跃层下方的水温与上方的水温差很大,而且温跃层会极大影响声呐探测的距离,所以下潜至该深度也是为了隐蔽自身不受打击。所以说这也就是潜水艇在遇到驱逐舰的时候选择下沉160米,不让驱逐舰了解到他的行踪,这才是自身最好的保护。


伊春美食美客


潜艇本身就是为了水下作战而存在的,虽然现代潜艇装备了性能先进的鱼雷以及可以在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等武器,但也只有在水下才能发挥其自身的最佳性能。不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如果在水面被驱逐舰或者其他水面舰艇发现,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尽快下潜确保自身的生存性,如果在水面上与驱逐舰正面对抗,毫不夸张的说潜艇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潜艇只有在水下才能发挥最佳效
潜艇与驱逐舰在水面对抗只有自讨苦吃

二战时期潜艇与水面舰艇的对抗,有些时候还会发生双方在水面的火炮对射,但是对于现代潜艇来说已经取消了甲板火炮,如果潜艇在水面上被驱逐舰发现并选择与驱逐舰正面对抗的话,即便是潜艇能够发射鱼雷甚至反舰导弹攻击驱逐舰,在其发射反舰导弹之前可能就已经遭受到了来自驱逐舰的炮火攻击,以现代驱逐舰装备的自动火炮的发射速率和精度来说,一波30秒的齐射肯定能够将潜艇击沉。因此,除非潜艇发生了无法弥补的故障而无法下潜,否则,不会有任何一个潜艇指挥官会在自身被驱逐舰发现的情况下选择在水面与敌方对抗!二战时期的德国U型艇还装有甲板炮,必要时勉强可以与水面舰艇一战

现代反潜网手段多样,一旦被发现潜艇首先要做就是要隐蔽俄罗斯AK-130舰炮,应该没有潜艇会选择在水面上与之对抗吧?

不论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凭借海洋水体的沿海对敌方发动隐蔽袭击,即使在水面航行时被对方反潜舰发现,首先要做的仍是要尽快下潜并规避敌方反潜机以及舰艇声呐的追踪,在尽量保证自身生存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挥攻击能力。潜艇下潜至水面以下一定深度,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隐蔽性,更重要的一点是限制了水面舰艇的攻击方式,如果在水面对抗,水面战舰可以采用火炮甚至反舰导弹进行攻击,但是一旦潜艇下潜至水下,反潜舰也就只有通过鱼雷进行攻击,在攻击方式上相对于潜艇而言完全没有优势,而潜艇在水下的攻击方式不仅有鱼雷还有潜射反舰导弹,占据攻击的主动权。潜艇发射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示意图

潜射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示意图

不同的武器装备都有自己的最佳作战环境,水面舰艇与潜艇各自的擅长作战环境显而易见,最大限度的限制敌方的优势而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对抗的胜利。对于潜艇来说,海水就是其最佳的保护层和“防弹衣”,任何时候穿上“防弹衣”再与水面舰艇对抗对于潜艇来说都是最优选择。鹰击-18反舰导弹潜射效果图


威呐解析


驱逐舰是一支舰队之中的主力舰艇,因为吨位大、武备强、作战性能综合性强而让潜艇忌惮不已,所以说潜艇怕驱逐舰是十分正常的。

一般现代化的驱逐舰吨位都在五千吨以上,最高航速一般都在30节左右,而舰载武器包括防空、反潜、反舰等多型,既有导弹也有鱼雷,有主炮有近防系统,一般舰艉可以搭载反潜直升机,这应当说是潜艇最为忌惮的,因为反潜直升机专业性能强,作业范围广,可以携带航空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一般速度都在200-30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在100-250公里,一旦捕捉到潜艇信号,因其效率和灵活性远远强于水下的潜艇,所以潜艇基本上是跑不掉了。


而现代化潜艇虽然静音效果很好,携带的武备也很强大,但是潜艇毕竟一般是单舰行动,反潜直升机追捕潜艇是不难得,如果被反潜直升机跟踪后,再被敌方舰队包围,想要反击或者逃跑几乎是很难了。而驱逐舰的职能就是保护舰队安全,携带大量的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所以说随着世界反潜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潜艇的生存状况将会越来越窄。

所以综合而言,因为驱逐舰是一支舰队中最强的“带刀侍卫”,对潜艇的反制能力是最强的;其次则是驱逐舰携带的大型反潜直升机的反潜能力让潜艇忌惮三分。


标枪毒刺


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性,只有躲在水下让敌人看不见才能保护自己。

同时,潜艇在水面又是十分脆弱的,相比敌方的驱逐舰,潜艇有几大致命缺陷:


驱逐舰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这三大指标上全面碾压潜艇,潜艇看见驱逐舰吃撑了才不下潜


第一,航速远远不如,跑都跑不掉。

一战二战时期的潜艇由于采用了类似水面船舶的外形,适合在水面航行,水面航速最高可达十几节(一节相当于一海里/小时,或者1.832公里/小时,海洋航行都用节为单位。)水下基本减半。而在驱逐舰普遍在30节以上,这样的速度就好比一个大人追一个小孩,小孩根本不是大人的对手。

一战中德国U-103号潜艇被奥林匹克号邮轮(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撞沉


而一旦被追上,潜艇的生死就操于人手了。历史上因为来不及下潜被敌人军舰甚至商船撞沉撞伤的可不是个例。

第二,火力远远不如,打也打不过。一战二战的潜艇虽然装备了甲板炮,但只有1-2门,口径一般为76-127毫米,以对付那些不值得使用鱼雷的小目标。英国和法国曾经研制过装备重炮的潜艇,但很不实用。

潜艇装备火炮主要是对付无武装目标时,为了节省鱼雷,而不是和敌人军舰单挑。世界头号潜艇王牌Lothar von Arnauld de la Perière在15次作战巡航中一共击沉194艘商船,其中171艘是用甲板主炮干沉的

而驱逐舰普遍有4-6门主炮,口径多在76-130毫米(也有极少数更大的),还有数量更多的20-40毫米机关炮,火力对潜艇完全形成了压制,潜艇在水面上战胜驱逐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是下潜躲避或者寻机发射鱼雷更合算。


世界上唯一一艘被潜艇火炮击沉的驱逐舰就是英国K级的“喀土穆”号,而击沉它的意大利潜艇“托里切利”号也不是想逞英雄,而是受伤无法下潜,最终也被其他英国驱逐舰击沉

第三,完全没有装甲防护,生命力低下。潜艇为了水下活动需要,不能安装装甲,连20毫米机关炮都可以打穿艇壳,而如果艇壳受损就没0法下潜了,大大影响生存力。所以别说驱逐舰了,遇到任何有武装的船只,潜艇都不会留在水面和人家硬怼。


海军史研究会员


据我对此的了解,潜艇之所以害怕驱逐舰,那是因为驱逐舰主要是来对附它的,潜艇类似于现在的恐怖分子,它采用的是偷偷靠近,然后致命一击,驱逐舰根本不值它一打,它要打的是航空母舰或基地,等重要目标,所以它遇到驱逐舰只会逃跑或下潜,决不与其对决,要真打未必不是它的对手,驱逐舰就不同,它就是干这个的,它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的大炮,导弹以及鱼雷,还有呼叫救应的能力,它更象个侦察兵,一声呼叫,援兵立即赶到,飞机,军舰,乃至航母,

潜艇长在偷袭,打完就跑,一旦被发现,就跑不掉了,因为他没有防卫性武器,静音与下潜就是它的武器,所以潜艇的静音是最重要的,好的潜艇,比如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潜艇,声音在九十五分贝,相当于摩托车发动的声音,由于在水下声音传导损耗大,所以先进的潜艇互相不能察觉对方,有一年英国的一艘潜艇就与法国的潜艇在大西洋相撞,都给碰坏了,

潜艇在速度方面比较慢,跑不过驱逐舰,所以只好下潜躲避,虽然驱逐舰拿他下潜没办法,鱼雷也不能攻击,但可以用舰载直升机投放深水炸弹,任你潜在什深度,都能炸到你,而潜艇防护能力有限,一旦被炸,就玩完了。


缥缈孤鸿影45


潜艇被驱逐舰发现,特别是反潜驱逐舰,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反潜舰就是为灭潜艇而生的,一般来说,在隐蔽发现一支舰队时,潜艇不敢发动袭击,因为别说去偷袭别人了,就是声音稍微大点儿,被舰队反潜兵力发现,那也是在劫难逃的麻烦事儿。

别看潜艇平时藏在水底下看似无声无息的刺客一般,带着20多条鱼雷,潜射导弹,甚至短程防空导弹,确实能打能藏,但它的短处也大着呢,首先,跑不快,一般的常规潜艇,如果跑20节以上的高速,一是带来噪音大增,二是跑不了一会儿,电池就要耗尽,就最重要这两点,它就不能不怕驱逐舰,现代驱逐舰跑个20多节属于太正常的速度,要赶上一艘以20节速度疯狂逃跑的潜艇,那根本不是难事儿,更何况驱逐舰上还有反潜直升机,所以,在遭遇驱逐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发神经加速逃跑的潜艇。

真发现了潜艇,这些老式的火箭反潜深弹就能要了潜艇的命,反潜鱼雷也是要命的,所以最好是别被驱逐舰发现,一旦碰上,最好别加速逃跑,而是慢下来,静下来,甚至停车坐沉海底,就是为了一个字----“静”,利用海洋背景噪音,或许能逃过一劫,慢下来,停下来还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消耗,使藏的时间能更久一点,能躲过第一波攻击,再躲过两天的搜寻,基本上,驱逐舰就失去耐心了,但万一碰上赖在那儿非打死你不可的,那必须上浮充电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乖乖投降的时刻了,这其实也是现在各国都加紧采购换装AIP动力常规潜艇的原因,加装了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可以2个星期以上不上浮,没有那艘驱逐舰能在一片海域忍耐2个星期的时间去耐心搜索。

当然,驱逐舰搜寻潜艇那也是毫不含糊,这图就是我国海军112“哈尔滨”舰装备的拖曳声纳的开口,加上舰上还装备有舰壳变深声呐等先进探测设备,这些设备是抓潜艇的高手,对金属外壳的潜艇,反射信号是非常强的,潜艇要藏也不容易,再加上现在反潜攻击武器可不是二战时代乱扔深水炸弹,精确攻击同样适用于反潜作战,对于装备精良的反潜驱逐舰或多用途驱逐舰,潜艇该躲还得躲,不能不说,很多时候,潜艇就是一个深入敌阵的刺客,没有己方强大海空力量的掩护,是难以全身而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