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学习方法背后,不得不说的科学原理

众所周知,学习方法五花八门,几乎每本书写的学习方法都很不错,大有你不看就损失一百万的样子。但实际呢?很多人尝试后,效果都不是很好,觉得是弄虚作假。

有些人我们看到非常勤快,但学习就是提不上去;而有些人似乎看到都不怎么看书,成绩一直都不错。很大的原因,或许是学习方法不对。

通过芭芭拉的《学习之道》和自己的经历,总结了目前自己所知道的常见学习方法——回想与复述,间隔重复,充足睡眠,刻意练习,测试,待办清单,记忆宫殿法,五感记忆法(比喻、拟人、创建意群),思维导图,费曼学习法,自主学习,身体亲历法,九宫格笔记法,RIA标签读书法,概念卡片等等。当然,方法还有有很多,我也就不一一罗列了。

用术和道这两个词进行理解,学习方法就是术,学习方法背后的大脑运行规律和自然规律就是道。术,是人遵循自然规律的做事方式;道,就是自然运行规律本身了。人常说的舍本取末,在这里就是说一味的追求各种学习方法,而不去遵循学习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其实,不是学习方法没用,而是方向错了,没有遵循学习背后的科学依据。比如说一个人很累了,还要坚持学习,或许收获就会很低甚至没有。下面,是自己对学习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进行的一些理解。


学习方法背后,不得不说的科学原理


一.大脑追求简单且精力有限


偷懒,是人的本性,可以不用想就不会去想。对于大脑来说,多想是有害无利的,它只会杀死自己的脑细胞。能简单做就简单做,不能简单做可以变成简单的再慢慢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可以感受得到,遇到难题时,我们都是习惯性退缩的,因为觉得工程量太大了完不成。但是,当我们把困难的事分解成简单的事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太大的苦恼。另外,大脑的精力有限,所以说人的睡眠时间基本占据了一天的1/3,睡眠是为了恢复精力。劳逸结合,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把充足睡眠和待办清单这两个学习方法,归为这一个科学原理。

二.大脑的记忆原理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这本书提到过一个观点:大脑记忆的内容主要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联系的内容,重要的或独特的内容及感兴趣的内容;另外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是早上9-11点。同时,人的大脑存储量无限,记忆单位为3个单元左右。

还有就是,脑细胞传播信息的过程是脑细胞-树突-轴突-树突棘-化学物质-突触间隙-化学物质-树突棘-轴突-树突-脑细胞,这个神经记忆通道也叫“记忆轨迹”。记忆宫殿法、RIA标签读书法、九宫格笔记法、自主学习、身体亲历法、概念卡片和测试,则更多的是关联自身经验,或说是自己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这一点,很符合大脑主要记忆内容这一个科学理论。

另外根据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现象,知道了人的大脑遗忘规律,即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后,甚至遗忘74%的信息;一周后忘记77%;1个月后忘记79%。像回想与复述,间隔重复、刻意练习和费曼学习法这三个学习方法,都属于这一个重复原理。其核心在于,通过不断重复让自己遗忘时间更短,直至超越自己生存的年限,即一辈子不会忘记。间隔重复这个方法,基本贯穿与每一个学习方法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只看一遍就学会了的,都是要经过无数遍的练习。在现实重复和脑海中进行重复,都是重复的两个不同变现形式。


学习方法背后,不得不说的科学原理


三.大脑的格式塔,即追求完整的倾向


人都是最喜欢遐想的动物,这也是人跟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人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从古至今都如此。也正如此,人类文明才有了巨大的进步。渴望飞翔,发明了飞机;渴望探索海底世界,发明了潜水艇;渴望了解地外文明,发明了各种探测器......。像思维导图就是很经典的代表,它模仿人的大脑思考方式,以发散性的思维产生瞎想,跟一颗大树一样,不断分枝,分枝上基本都是关键字,方便遐想,并且伴随图片以便加深记忆。“三人成虎”这个词语,很生动的表达了格式塔这个意思,通过脑补,一句话通过不断传达,脱离了原本的意思。格式塔,可以简单理解为脑补,爱瞎想。


学习方法背后,不得不说的科学原理


四.大脑对图像记忆特别深刻


迟谷裕二先生的《大脑构造与科学学习法》,提到个一个观点:人的大脑的正中位置附近有一块叫做海马体的区域,主要负责接收记忆。海马体旁边是扁桃体,扁桃体负责处理情绪,容易受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影响,。一旦扁桃体受刺激,旁边的海马体就会认为这是个重要信息,从而将它作为记忆储存起来。所以我称之为五感学习法。可以结合我们平时的经历,我们一般都会对这些带动情绪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文章写的好,很多是细节写的非常到位,好像我们亲眼所见和经历过一样。东西好吃,好多时候是图片拍的特别好,不知不觉就流口水了。 这个原理就是,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变成一幅图像印在大脑。当然,五官只是一个泛指,只要可以变成图像的感觉,也可以归为此类。


学习方法背后,不得不说的科学原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黄金思维模式知道WHAT,WHY和HOW?不单单学习需要,生活和工作也要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