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68657288
三分預防勝過七分治療,要摸透孩子的體質,就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的生理特點是什麼?
中醫認為:小兒“腎常虛,肺為嬌髒,脾常虛,心為火為熱,肝常有餘”,也就是說,小兒常有三不足:腎常不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要保證孩子健康,就要小心呵護這三個不足之處。
腎常不足:腎為先天之本。小兒的腎氣、腎精不充沛,需後天飲食營養的不斷補充、化生和充填,才能正常發育。
肺常不足: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小兒肺臟嬌嫩,在防禦上不夠有力,易為外邪侵襲。肺之氣有賴於脾的精微充養,脾胃健旺,則肺氣自固,而小兒脾胃不足,肺氣也就弱了。
脾常不足: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營養物質,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發育迅速,生機旺盛,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年人相對較多,但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較差,加上小兒飲食不能自節,容易為飲食所傷。
小兒可分為哪5種體質?
根據這個特點,可以將小兒體質分為健康、寒、熱、虛、溼五型。
1、健康型:
這類小兒精神飽滿、面色紅潤、身體壯實、胃納佳、二便調,飲食調養原則是平補陰陽,食譜廣泛,營養均衡。此類小兒無需進補,以免陰陽寒熱失調,滋生疾病。
2、溼型:
此類小兒嗜食肥甘厚膩之品,形體多肥胖、動作遲緩、大便溏爛。
保健原則以健脾祛溼化痰為主,宜多食高粱、苡仁、扁豆、海帶、白蘿蔔、鯽魚、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膩酸澀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棗、糯米、冷凍飲料等。
臨床用藥宜化溼健脾,忌苦寒性藥物。
小兒推拿取穴:八卦,清補脾,揉板門,四橫紋,清補大腸等。
3、虛型:
這類小兒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少氣懶言、不愛活動、汗多、胃納差、大便溏或軟。
此類小兒易患貧血和反覆呼吸道感染,飲食調養原則是:氣血雙補,宜多食羊肉、雞肉、牛肉、海參、蝦蟹、木耳、核桃、桂圓等。忌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綠豆等。
臨床用藥宜補氣養血,忌寒涼性藥物。
小兒推拿取穴:上三關,補脾,二馬,順八卦,平肝等。
4、寒型:
飲食調養的原則是溫養脾胃,宜多食辛甘溫之品,如羊肉、鴿肉、牛肉、雞肉、核桃、龍眼等,忌食寒涼之品,如冰凍飲料,西瓜、冬瓜等。
臨床用藥宜溫熱散寒,忌寒涼。
小兒推拿取穴:外勞宮,補脾,二馬,順八卦等。
5、熱型:此類小兒易患咽喉炎,外感後易高熱。飲食調養原則清熱為主,宜多食甘淡寒涼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蘿蔔、綠豆、鴨肉、梨、西瓜等。忌食芒果、榴蓮、菠蘿、橙橘等熱性水果。臨床用藥宜清熱寒涼,忌辛溫。
小兒推拿取穴: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清胃,四橫紋,逆八卦等。
如何調理孩子體質?
寶寶健康,首選中醫,調理孩子體質,首選食療和小兒推拿。
首先,是吃對食物才能吃出健康。現在的家長注重給孩子補充營養卻忽視了食物的屬性,古人講凡可食物都具有藥性,什麼是藥?就是以偏糾偏。我們通過對體質的瞭解之後選擇適合其體質的食物,才能中和體質的偏性,達到調理陰陽平衡的目的。
當孩子是熱性體質時,我們就要選擇平涼性食物;
當孩子是寒性體質時,我們就要選擇平溫性食物,熱性,寒性的食物儘量不讓孩子吃,以免太過而出現身體失衡。
其次,小兒推拿是增強免疫力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只要你用心,並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它的神奇效果!
【捏脊】
捏脊貴在堅持!大家可對比觀察下,凡是平時堅持捏脊的孩子,小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均低於不捏脊的孩子。捏脊手法簡單,家長先用手輕輕撫摸幾下小兒的背部,使肌肉放鬆,然後進行捏脊。
【摩腹】
寶寶的胃腸比較嬌弱,餵養、護理稍有不當,就容易出現傷食厭食、腹瀉便秘、噁心嘔吐等症狀。摩腹時可四指緊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36或逆時針36圈的倍數施術,順逆同數,能把寶寶揉舒服了效果就有了。
如何調理上熱下寒?
又上火又怕冷?現在上熱下寒的孩子比較常見,這是寒熱錯雜表現之一。
上熱表現:反覆發作性的口腔潰瘍、舌瘡、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熱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失眠這一系列上熱證候。
下寒表現:腰以下卻冰涼,比常人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溫的東西舒服,吃涼的東西就難受。嚴重的甚至熱飲不敢喝,涼飲也不行。因為一吃熱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傷下陽。
《類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黃帝內經》其實早就告訴了方法,上焦要升清,下焦要降濁,中焦要活通。
其中心肺為上焦;脾與胃為中焦;臍以下,也就是肝、腎、大小腸、膀胱為下焦。若把上焦的虛火引下到下面來,要經過中焦,所以只要用艾灸的溫熱之氣打通了中焦,上下焦也就貫通起來了,形成了一個完整通暢的氣血循環,一切不好的症狀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艾灸引火歸元法】
常用的穴位:中脘、關元、湧泉、足三里等大穴。
艾灸首推湧泉穴: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腳底有個普通卻又強大穴位,一旦把它打通,它就會從腳底如泉水一般湧出生命動力,從腳一直補到頭,所以也稱為湧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腎經向上聯繫著腎、膀胱、以及喉嚨和舌,它是人體火氣的源頭,具有很好的納火、引火下行的作用,且中醫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湧泉雖然在腳上,卻能調理膀胱、咽炎等問題。如果湧泉穴溫暖,人體至陰部位得陽而充,陽氣充足則引力增大,上部的陽被引就下而歸源。所以艾灸湧泉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徵。
推搓湧泉穴由摩擦而產生熱感也有這樣的效,但灸因其產生的引力較大,會比按摩的效果來的更明顯。為了達到最好的引火歸原效果,灸湧泉前可先灸中脘、關元、氣海、讓氣往下走,再灸下足三里、三陰交補脾經,將下面的陽氣補足。晚上可以先用熱水泡足10分鐘,然後再開始艾灸湧泉。同樣的道理,灸湧泉還可緩解艾灸後上火的症狀,如果你艾灸容易上火,不妨多灸灸湧泉。
孩子多以食傷為主,貪涼受寒、心理因素為次之!常見的疾病不過是感冒發燒、疳積傷食、咳喘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免疫力”、“抵抗力”。因此,正氣對人體非常重要,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
喜歡就關注我,張家綱老師專心專注小兒推拿技法傳承與推廣,攜手家長一起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張家綱小兒推拿
如何分辨孩子屬於哪種體質?
腎陽虛主要表現四肢發涼,畏寒怕冷,表現為寒的症狀。
腎陰虛表現為熱,五心煩熱,盜汗虛汗。
分析: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四肢發涼,但又出虛汗。黎明前是陽升的時候,遇陽又表現煩熱,手腳心熱。
結論:孩子既怕冷又怕熱,點型的〞寒〞〞熱〞相挾。既陰虛又陽虛。
治療:艾灸,大椎、脾俞、胃命、腎俞、長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