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外国弄堂

“U型”弄堂里的异域传奇

地址: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外滩有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西区也有自己的“万国住宅博览会”。新华路的211弄与329弄,虽然是同一条马路上的两个门牌,但它们相互连通,构成了一个精致的U字形。漫步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开阔与静谧,你仿佛由此进入了一道天然屏障,外界的喧闹,当然是被隔绝开来的。绿树成荫,花开鸟鸣,上了年岁的老建筑一路排开,一左一右一一浮现在你的眼前。它们的建筑风格各有千秋,5种英国式、6种美国式,还有西班牙式和意大利式……兴许你就一不小心,从这里掉入了一个重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充满异域风情的时空隧道。

新华路外国弄堂住宅来自TimeOut上海

00:00

08:51

新华路329弄32号乙,原瑞典总领事的官邸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在那么多精彩绝伦的花园洋房中,有几栋最为人津津乐道。放眼上海,外国风格的建筑数不胜数,但具有地道北欧风情的房子实则并不多见。329弄32号乙这栋曾做过瑞典公使馆的房子,可谓纯正的瑞典风格。这栋建于1930年的花园住宅,是由美商普益地产公司开发、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柴顺记营造厂进行施工的。双眼所见是清水红砖砌筑的外墙,走近一些,入口门廊透露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风情,两根多立克立柱一左一右地立于两边,简洁又大气。如果绕到北面,你还能看见北入口的门廊,装饰有同样“质朴”的塔司杆柱。两侧两层的多边形城堡塔楼造型,是将英国常见的民居样式挪用了过来,局部装饰有罗马城堡式,则是32号另一吸睛亮点。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如果以1843年上海的开埠算作一个起点,那么从英国首先在上海开设驻沪领事馆算起,美国、法国等国家纷至沓来,都想在这里圈起自己的一片租地。1856年,瑞典与挪威联邦政府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领事馆,1905年,已独立开挪威的瑞典,又在爱文义路上觅得一处新的馆址,从威海路、吕班路、苇罗路、圆明园路到中山东二路,一直在兜兜转转。不变的是,从1936年至1947年的这数十年间,329弄32号的这栋房子,一直是瑞典驻沪总领事的官邸。

新华路329弄36号,邬达克的“蛋糕房子”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36号住宅是沪上罕见的双层圆形花园别墅,由内外两层承重砖柱组成圆形排架,外墙面结构外露,梁、柱皆为奶白色,紫红色泰山面砖贴面,再用白水泥进行勾缝。恍惚间,你真的以为它是一只松软可口、令人垂涎的生日蛋糕,让人不由得佩服它的设计师,还是那位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先生,他对于这栋建筑造型的奇思妙想。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如梦幻般甜美的“蛋糕房子”,流传着些许同样甜蜜的

传说。据说它的屋内装修豪华无比,一座欧式风格的喷泉小池坐落在客厅中央,顶棚垂下一盏闪耀的玻璃吊灯。好客的主人在这里举办起茶点聚会,一到下午,四面八方的宾客齐聚一堂,喝喝下午茶,品品小蛋糕,在裙角起落之间,慢悠悠地度过午后时光。这里曾是西班牙公使的官邸,后来又被曾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著名民主人士周均时购得;这里也是邬达克最钟爱的设计作品之一,相传他将自己的住宅选在不远处的番禹路上,就是因为太喜欢这座“蛋糕房子”,能够从家出发,散步到这儿看一看。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17号,名媛薛安伦的老洋房生活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博学多才的邬达克,将17号设计成一栋西班牙风格的花园别墅。红砖砌成的拱门衬着洛可可式的黑色铁质花纹,壁炉烟囱出口有连续的小尖券装饰。南面的小花园里满眼绿意,生机盎然,芭蕉、龙柏、黄杨、桂花等树木将这里装饰成一片“世外森林”,生活在此的住客,大概都过着一番大隐于世的隐居生活。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老上海棉纺业巨子薛福生的孙女薛安伦,就在这座老洋房中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这位“含着金汤匙”的上海名媛,在这里作画,招待好友举行派对。一楼的客厅化作她的画室和展厅,保留下祖辈的许多陈设,墙上的古董钟是祖父的收藏物,古董案几边上摆放着的镜框里的一件旗袍,则是祖母穿过的……家族的印迹沉积于此,对于后人来说,这里足以堪称一座小型家族博物馆。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211弄2号,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的旧居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被弄堂阿姨随心起名的“呼啸山庄”,颇为精准地道出211弄2号这栋英国乡村式别墅的最大特点——哥特样式。尖尖的屋顶,灰蒙蒙的外观,犹如一座充满谜团的荒凉山庄。与外国弄堂里的其他建筑不同,落成于1925年的211弄2号,从建成时间来看,绝对可以算是“外国弄堂里的老大哥”。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这栋建筑最为后人熟知的一段历史,是美国在华传教士李佳白在这里短住的事实。1882年,他奉美国长老会之命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1894年筹办了尚贤堂。八年后,尚贤堂从北京迁至上海,在教育、社会、宗教和文化各方面开展活动,竭力促进中国与西方交流、传播西学以及宗教联合等事业。作为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李佳白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在中国的国土上为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奔走,不遗余力地发表和平演讲。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建筑档案

昨天:新华路外国弄堂住宅

今天:住宅

建造年代:1930年前后

风格: 英国民居形式/西班牙式等

建筑师(投建方)

美国普益地产公司/邬达克等

地址: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Xinhua Road Foreign-Style Lane

The Legend in a U-shaped Lane

The Bund is famous for being an Architecture Exposition of All Nations, and there is a Residential Building Exposition of All Nations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Shanghai. Lane 221 and Lane 329, with two different numbers on the same road, are interconnected and form a neat U shape. As we stroll through the lane, what we can feel is openness and tranquility, as the lush trees and birds’ chirps act as a natural barrier that isolates the outside noise. Historical buildings line up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in front our ey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style, five of them British, six of them American, and others Spanish and Italian. Maybe we just have fallen into a time tunnel and traveled back to the 1930s.

新华路329弄32号、36号、17号,211弄2号 · 外国弄堂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Previously:

Xinhua Road Foreign-Style Lane

Currently: Residence

Year of Construction: Around 1930

Style: British Residence, Spanish Style

Architect (construction investor):

Asia Realty Company/ László Hudec

Address: No. 17, 32, 36, Lane 329 Xinhua Road, No. 2, Lane 211 Xinhua Road

* 部分建筑信息参考 张长根所著《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 长宁篇》,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