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130近防炮拦截一枚导弹,大概需要多少发炮弹?

影行印像杜洪闽


拦截导弹,就是美军也不敢说自己一枚弹就可以将对方来袭导弹给与摧毁,所以要问1130近防炮拦截对方导弹需要多少发则是一个概念和概率问题,我们的1130近防炮被称为万发炮,也就说它的11个炮管可在1分钟之内就能打出1万多枚30毫米口径的小口径炮弹,由于所用时间短,速度快,所以在国际上也被称为速射炮。

由于是速射近防炮,这也就意味着它在使用时至少是其它舰载防空手段已经用完的情况下,所以使用1130近防炮也是最后的方防卫手段,对于所拦截的导弹,一般来讲肯定都是反舰导弹或者是敌方舰艇的炮火,那么在这一阶段的导弹速度下,基本都是3马赫以上的速度,所以对于1130近防炮而言,反倒是以慢制快了。

根据此前军事专家的介绍,1130应对敌方导弹的拦截模式是在敌导弹即将快速接近的同时,快速在来袭方向的前方打出一道弹幕,说的立体感强一些就是像水幕一样,至于是多大范围和多远距离上这肯定是保密的,毕竟作为极为重要的性能数据,肯定不会轻易对外示人。我们可以猜一下,一般来讲,敌方导弹在即将接近己方舰艇的时候,肯定不会有多上时间了,基本都是秒以内了,即便在最差的拦劫时间和距离内,以1分钟万发的1130炮就算一半的时间内也是5000发左右,那么缩短到十几秒以内,至少也有2000发。


长安小师爷


红海行动作为2018年春节档时期的一部热映电影,其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对战争武器的细致描写无不展示出该电影的两良苦用心。在海军政治部的大力帮助下,红海行动不仅还原出了战争原本的样貌,更展现出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提醒人们珍爱和平。

红海行动电影中主要出现了两艘中国现役主力军舰,其一就是电影原型中2015年也门撤侨的054A型护卫舰临沂号,其二就是071昆仑山级船坞登陆舰。在电影中,恐怖分子向中国军舰发射火箭弹被中国军舰的转管机炮悉数拦截,引起一片叫好的同时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时什么武器。

近防炮是一种高射速自动旋转式火炮系统,这种火炮的主要目的是对防空系统拦截失败的导弹进行最后一次拦截。在某种意义上说,近防炮是军舰的最后一层保护,也是军舰穿着的“软猬甲”。

H/PJ-11型11管30mm自动火炮系统(简称1130近防炮)是中国研制的一款加特林式自动原理近程防御武器。该武器最大射速可达每分钟11000发,即每秒发射160发炮弹。这种火炮带有自动式火炮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可以自动搜索近距离的低速飞行目标,对掠海导弹和火箭弹有着较好的拦截效果。

中国的1130近防炮采用与730近防炮相同的30x165mm炮弹,并装有两个备用弹仓,总弹容量为1280发。该火炮基座采用高速自动型炮塔基座,可以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扫描和拦截打击。在炮塔基座上方安装有目标照射雷达和激光指示雷达,在两款雷达的合作下可以同时锁定48个目标并根据电脑判断出威胁级别自动射击。

在电影中,当火箭弹接近军舰的时候,雷达自动锁定并照射目标,炮塔快速旋转并开火,多枚火箭弹均被凌空打爆成功缓解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网上曾经流传过一段1130近防炮快速全向多目标急速射击的视频,在视频中1130近防炮在三秒内击落空中超过15个目标,效果十分惊人。

1130近防炮最早装备于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上,并在随后安装在054A型护卫舰的改进型号,未来将安装在中国最新锐的055刃海级大型导弹驱逐舰上。这款武器将作为军舰上的贴身宝刀,见证中国海军走向深海的光辉历程。

在电影中还有一幕,就是在1130近防炮击落多枚火箭弹之后中国海军临沂号护卫舰下令反击,主炮多次射击帮了蛟龙特战队不少的忙。(利刃)


利刃巨透社


图注:国产1130近防炮正面特写

你说的1130近防炮,是指国产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是中国研制的一款11管30毫米加特林式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装有11个炮管,2个弹舱。该炮被称作是“万发近防炮”,极限火力射速约为11000发/分钟,即每秒约近170发。

不过,虽然实际上近防炮系统射速极高,但是受限于弹舱内备弹数量,因此持续射击时间却比较有限。H/PJ-11型近防炮的持续射击时间参数具体并未披露,但我们可以根据其他同类型近防炮系统作一推测。以美制MK15“密集阵”近防炮系统为例,其射速为4500发/分钟,备弹约1500发,也就是说以最快速度发射,可以打20秒左右;国产730近防炮射速约为4200发/分钟,备弹数量约1000余发,火力持续时间也跟“密集阵”差不多。H/PJ-11型近防炮与前两者相比在体积上并未明显增加,这意味着其弹舱容量和备弹量没有明显提高,也就是说,顶多打10~20秒左右,炮弹肯定就打光了。

既然1130近防炮持续射击时间只有10几秒,因此能够持续饱和拦截导弹的拦截机会最多也就只有几次,对同一枚导弹的拦截窗口不超过2次。这也就是说,假如有3枚导弹在10秒钟内短时间持续饱和来袭,1130近防炮有能力将其一同击落;而如果一批次来袭导弹数量只有1枚,1130近防炮也就能拦截一枚;而假如一批次来袭导弹数量达到5~10枚以上,这就超出了1130近防炮的最大拦截能力,可能近防炮只能拦下3、4枚。

如果进一步详细计算,那么1130近防炮拦截一枚导弹,大概需要300~1000余发炮弹。


兵工科技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其实舰载近防炮作为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高射速来克制体积小、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在这一领域,我国的1130近防炮绝对是顶配级的产品,今天虎哥就来和大家聊聊咱们1130近防炮的那些事。

1130近防炮,意思就是11管30毫米口径近防炮。他的射速达到了11000发/分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有着上万发弹药备弹。早在服役之初人家就已经澄清了: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的射速每分钟超过了11000发!坏消息是我的备弹只有1280发,不到8秒就打完了……实质上,任何一款近防炮的备弹数量都非常有限,无论是在数千吨的中国战舰,还是上万吨的美国战舰。

实质上,1130炮这样的武器,从来不是靠倾泻弹药的滥射取胜。咱们的近防炮,是用点射精确打击目标的,追求远离军舰直接打爆来袭导弹。虽说咱们炮弹少点但是拦截能力还是比较科学的。理论上讲来袭导弹从被发现到进入近防炮的射程范围要经过远中近程拦截弹“层层剥皮”。一般来说,进入这一层的导弹都是漏网之鱼,目标数量并不多,近防炮对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有四五次拦截机会,对亚音速反舰导弹则可以有十来次射击机会,一条船如果带两套近防炮,对鱼叉这样的导弹可以拦截接近30次,对方再怎么牛也不会一次性对一条驱逐舰扔七八十发导弹。

因此咱家的1130近防炮无论在射速设计,还是在备弹量上以及弹药选择,都经过科学论证,是一种针对战场情况最优化的设计。


迷彩虎军事


国内武器采购价格 基本上都是谜。

按照密集阵系统价格推算一下,美国密集阵系统用的是mk149 20mm钨锌穿甲弹。


最近一次军购是在遥远的2000年七月份,当时美国海军从供应商采购了331800枚mk149穿甲弹用于补充密集阵系统的弹药消耗,是一个GIF订单,当时的合同价格是380万美元。销售方是中国昆山的一家贸易公司。因此每枚mk149美国海军的采购价格是差一点710人民币。



国内的1130近防炮 型号是H/PJ11,用的是30mm钨锌穿甲弹,基本上采购价格不包括到美国的海运成本,一枚价格大约也就是800多人民币。

但是说1130每次射击要二十万人民币是不严谨的。近防炮的射击并不是说要拦截一枚导弹要打多少秒的,而是打点射。1130分高中低三个射速以及10、30、50 发三种点射速率。系统会根据来袭目标的速度和高度自动选择开火方式。

如果是打50发的长点射也就是4万多的费用。

那么为什么要每分钟一万多的射速呢,这是要形成一个相对密度比较大的弹丸散布。以增加命中概率,但要明白的一点是命中概率的提高不是靠不停开火而达成的。

1130备弹只有1280发,但是可以跟踪48个目标,如果前两个目标就将弹药消耗光了 那么后面的目标怎么打?


军武数据库


首先来说,舰载近防炮拦截目标到底需要多少发炮弹是不可能有准确数字的,因为本身近防系统的拦截能力只是概率,并没有一定的“命中率”,所以近防系统具体能消耗多少发炮弹拦截一枚反舰导弹很难估计,如果走运的话一发炮弹就可以拦截一枚反舰导弹,但如果倒霉的话,可能你炮弹打光了也拦截不了。


而1130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发炮弹,总共才1280发,按照最大射速每分钟11000发计算,高射速下每秒钟可以打出183发来,总共连十秒钟都打不了。

如果按短点射每次开火2-3秒计算,一次最少也要打出300-500发炮弹。

▲其实近防炮一共也没几发炮弹。

可能很多人觉得近防炮那么点备弹也打不了几次很不划算,但从实际上来说,近防炮本身的任务是对付敌方突防到极尽距离的反舰导弹的,而从理论上来说,来袭反舰导弹在经过远、中、近多层拦截火力网拦截后,能突防到最后的,数量已经没多少了,近防炮只要保证能有四五次拦截的机会就够了。

同时这么近的距离内,近防炮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反应机会。

而且目前主流的近防炮,除了毛子巨大的AK630外,都是没有水冷的,而近防炮的射速又高,如果长时间多目标射击的话,本身炮管冷却也来不及。
▲目前来说除了毛子体积巨大需要打穿甲板的AK630外,绝大多数近防炮都没有水冷系统,虽然“加特林”布置可以帮助炮管降温,但面对这么高的射速来说,也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何况近防炮的备弹在海上是可以重复装填的,所以有更多的备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武备趣科普


以现在的军事科技发展来看,只要是近些年来研发制造生产制造的大吨位先进驱逐舰或护卫舰,都无一例外的装备上了一两座舰载近程防空火炮系统,来作为其自身舰船安全最后的屏障。

至于提问之中提到中国海军主力军用舰船大量装备的,国产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拦截一枚敌方发射的一枚导弹,需要多少发弹药。面对这样的提问,还是值得去讨论一番的。


首先,讨论之前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就是,提问之中的一枚导弹太笼统了,不够严谨。因为在复杂情况下的海上作战时,大型驱逐舰面对需要拦截的不仅仅是敌方舰队发射的单一的反舰导弹这一种型号,有时还要拦截敌方战斗机临空投掷的精确制导导弹。这也使得,国产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在面对各种类型的导弹面前,需要消耗的弹药数量也是不同的。


而作为一门由11管30毫米口径火炮构成近程防空系统,其射速也是非常惊人的,该款近程防空火炮系统,最大射速可达每分钟11000发,也就等于每秒约166发。面对这样的超高火炮射速,敌方发射出来的导弹,只要能够被成功搜索捕捉到,国产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锁定并将其消灭。但是说实在话,这个成功拦截敌方导弹,所需要弹药消耗的数字肯定是严格保密的,外界也无从得知。

也可以这么说,就目前国产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应该是世界上这么多舰载近防火炮之中最为先进的一款了,且没有之一。


航空君


中国从80年代开始发展多管小口径速射近防炮,主要用于军舰末端反导。1985年7月,中国开始启动研制新型防空舰炮武器系统——85/730近防炮,工程代号被命名为“857”,正式型号为H/PJ12型7管30毫米舰炮,火炮装置使用7根炮管,口径为30毫米。该炮被称为中国的第二代近防炮,该炮的火炮系统部分与美国的GAU-8/A型30毫米加特林炮有一些渊源,这门威力无比的火炮同时也安装在美制A-10攻击机上。

730舰炮备弹640发,射速分为高、中、低三档可控,最大射速4200发/分钟,中等射速为2200发/分钟,低射速为1200发/分钟。在火控雷达和光电跟踪仪的控制下,具有多目标跟踪、解算能力,可同时跟踪打击多目标,具有拦截两马赫以下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对飞机目标的最大拦截距离为3500米、对导弹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2500米。

730近防炮研制成功以后,迅速成为中国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标准舰炮,广泛配备在052B/C、054A等主力水面舰上面,其优异的弹道性能和综合火控系统,全面压倒俄罗斯AK630和美国密集阵近防炮,成为一款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中国舰载武器。

国产11管30毫米近防炮的实弹射击。

有了730炮的成功,为了提高军舰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中国随后又开始1130炮的研制。该炮是在国产730近防炮基础上的改进产品,炮管数量增加到11管,采用精度更高、功率更大的火炮随动该系统,射速高达每分钟10000发,每秒能喷射166发炮弹。可有效反击超音速反舰导弹,是新世纪中国海军的最后一层防御系统。根据海军有关部门的研究,小口径炮使用动能弹打击反舰导弹,随着反舰导弹飞行速度的增加,拦截窗口所需炮弹数量也成倍增加,为增加弹幕中的炮弹数量,就必须增加火炮的射速。

1130炮与早于它装备的730近防炮相比,采用了两侧各设一个弹鼓的设计,备弹1280发。新的弹鼓布局有利于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令1130炮能够以更为优化的攻击方式迎战来袭目标。

实验表明该炮具有极高的射击精度,在打击3马赫超音速目标时具有高毁伤率和多目标接战能力,从而成为新世纪世界上最好的小口径近防炮,目前已装备辽宁号航母和新型的052D驱逐舰。

十一根炮管,每分钟射速一万发,穿甲弹初速高精度好,弹道性能优异,火控系统精准,这是当今世界最强悍的高速射近防炮,专门为反击超音速反舰导弹研制的,可将任何来袭导弹轰成筛子。

730和1130炮使用30x165mm炮弹,主要弹药是钨芯穿甲弹,以及精心设计的高强度线膛炮管,保证了炮弹能够以超群的初速发射。使用针对反舰导弹的弹药时,初速高达1000米/秒,可以保证在有效射程内弹道平直,并具备足够贯穿增强防护的反舰导弹关键部位的能力。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时,该炮有效射程超过3000米。

一分钱一分货,钨芯穿甲弹这玩意的采购价格也能吓死人,穷国根本用不起。

730炮射速每分钟4200发,一般射击2~4秒,按三秒计算大约射出200发炮弹,如按每发炮弹1000元计算,3秒射击消费20万人民币。

1130炮射速每分钟1万发,一般射击2~4秒,按三秒计算大约射出500发炮弹,如按每发炮弹1000元计算,3秒射击消费50万人民币。


科罗廖夫



图片上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加特林为原理的近防炮 H/PJ12型7管30毫米

早先装备我军的H/PJ12(730)近防炮,性能先进,30毫米口径威力也大、射程远(拦截导弹3000米)射速也高(最高每分钟4200发)对抗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反舰导弹,比如 鱼叉、C802.803…一类的亚音速导弹(多在0.8马赫)得心应手,甚至陆盾2000型拦截战斧导弹也不在话下(它更慢0.75马赫),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舰导弹全面迎来了 超音速时代,并且已经有速度在3马赫的反舰导弹服役多年了,俄罗斯的 玄武岩、日炙、宝石(印度 布拉莫斯)、俱乐部…等等在全球扩散,这些导弹普遍有岸基发射型存在,这对于我海军舰艇近程反导提出了新要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来袭导弹快了,那么近防炮也要提高射速,所以在730基础上又研制了H/PJ11型近防炮。



H/PJ11型近防炮的炮管特写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1130炮最高射速是11000发(理论)也就是说它一秒钟要发射出166发炮弹,而一次发射火力持续时间为1.5-2秒钟,也就是拦截一次导弹需要发射炮弹的数量250-330发炮弹,这里有个误区,不要奢望近防炮持续不断的射击,近防炮最多火力持续不到2秒钟,原因是本身携弹量并不高也就500-1000发,它需要分几次分配拦截;再一个就是加特林原理属高速发射,一根炮管一秒钟十几发炮弹打出去了,这对炮管里面膛线磨损的非常厉害,时间久了会使炮管弯曲,甚至有炸管的危险!所以我们看近防炮射击总是感觉不过瘾,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了它持续射击的可能,并且30炮弹不便宜,一发在几百元(钨合金穿甲弹便宜一些,要是带炮口编程预制破片弹那是很贵的),一次射击250-330发,简单的乘法很容易算出来。



目前对于我军有威胁的弯弯,雄风3型反舰导弹,速度2.5马赫。

对于我舰艇威胁很大的越南 俄制 堡垒岸基反舰导弹。2-2.5马赫

对于我军威胁很大的 俄/印 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2-2.5马赫。

不过不要怕它们,在我海军完善的四层防空体系(海红旗9系列、海红旗16系列、海红旗10、130.100.76.30口径火炮)面前,它能发挥的作用不大!


皇家橡树1972


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系统的末端反导射击,一般都采用直接命中体制,依靠其高射速所形成的弹幕毁伤来袭反舰导弹或者致其偏航,从而达到有效防御的目的。因此,高射速、多弹丸是其毁伤来袭反舰导弹的重要条件,在其火炮性能一定的情况下,对来袭反舰导弹的全航路射击的弹丸数量越多,命中概率越大,毁伤效果越好。但是,由于小口径速射舰炮系统的弹鼓容量有限以及每次最大射击弹数的约束,不可能对其有效射程内的各类目标、各种运动状态进行持续射击,因此必须展开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优化反导射击方案,使有限的弹丸集中发射到来袭反舰导弹全航路中命中概率最大的区域,并且保证来袭反舰导弹的受弹面近似反舰导弹的横截面积,最大限度对来袭反舰导弹造成有效杀伤,避免来袭反舰导弹被弹幕击中后,战斗部等重要舱段仍然保持完整,并且依靠飞行惯性撞击本舰,严重威胁到本舰的安全。

此外,由于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系统本身的射击诸元误差、射弹散布等原因,弹丸击中来袭反舰导弹也有很大的随机性,当射击距离大于1000米时,单发命中概率趋于稳定,并且随射击距离的进一步增加,其命中率接近于零。即使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进行1000米内的近距离射击,由于其射击系统受到目标探测范围、最大跟踪角速度、射界等限制,存在一个“射击死区”。

另外,现代化的反舰导弹为了提高突防能力,也普遍采用了掠海飞行、跃升俯冲、水平机动、超音速以及隐身技术等手段,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较为先进的反舰导弹,不同于传统反舰导弹在进入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的射程(1-2公里)内飞行弹道为直线或者近似直线,还可以持续维持水平蛇形机动或者垂直蛇形机动,这对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射击次数和命中概率都急剧下降。

而且由于搭载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的水面舰船在对抗场景下,存在一定的航速和航向变化率,并不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航行,由此带来的航速、航向、纵摇、横摇、升沉和来袭反舰导弹相对方位的变化等,都会对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的命中概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所以,从实际军事需求的角度出发,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对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对来袭反舰导弹的命中概率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结合实弹打靶数据,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射击模拟,比较不同射击方案对不同运动特性的来袭反舰导弹的射击耗弹量和毁伤概率,计算得出相应的杀伤系数,确定最优的反导射击方案,为保证小口径速射反导舰炮的反导杀伤效能提供理论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