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文 | 韋爵爺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古城的漢墓群中,曾出土了許多的寶物,比如在西漢懷王劉修的墓葬中,就發掘出了西漢時期最豪華的“黃腸題湊”。而在東漢穆王的墓室中,也出土了精緻的青玉龍螭銜環。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在這漢墓群中編號為M122的陵墓中,發掘出了一根銅管,但是誰都不知道它到底屬於誰,也不知道其用途,可以說是很神秘,並且它居然還成為了世界第一。

在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冊封其兒子劉勝為中山王,之後就在定州建立起了中山國,雖然歷代中山王都希望能夠長生,但是依然都離世了。而他們死後,基本上都在葬在定州周邊的漢墓群中。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這片墓葬區大概是有280多座墓葬,1965年,考古學家開始對定縣3座比較大的土坑豎穴木槨墓進行發掘,同時也出土了9輛馬車,35具馬骨,還有很多的車子模型等等。而在上文提及到的M122墓葬中,還發掘出了一座中山府中的銅鐘,以及2枚刻有“劉展世”和“劉驕君”的銅印。但是卻沒能夠發現墓誌銘,僅僅是憑這2枚銅印,也無法得知誰是墓主。

不過,讓人歡喜的是,在發掘出的第3號馬車上,卻發現其上面的錯金銀青銅傘挺相比於其它的更加精緻,它的傘挺只有26.5釐米長,直徑是2.6釐米,一共是有4節,並且每節之間用子母扣銜接。每節傘挺上都有不同的圖案,非常的生動形象,無論是山河人物,還是花草鳥獸,都非常逼真精美,可以說是“神物”。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接下來就是我們要說的重點:

錯金銀青銅傘挺的用處:很多專家看到傘挺,認為這是和帝王日常進行的狩獵活動有關聯,不過也有不同看法,有專家覺得上面的羽人和獸,都是存在神話中靈性極高的高級物種,能夠把死去的靈魂接引至天堂。

那麼這種獨特的傘挺到底是墓主們用來狩獵用的器具,還是在他們離世後,為他們把亡魂引渡到天國的工具?毫無疑問,這樣子的爭論必然會一直繼續下去,畢竟誰也不服對方的觀點,況且也沒有可靠的依據可以確定下來。儘管爭議一直都在,不過總會有一天,會搞清楚它的真正用途。

1965年,河北一古墓中出土一根銅管,留下一謎題,至今讓專家爭論

接下來再來探究上這件寶物在什麼方面是有著世界第一的名聲。

首先,“錯金”是什麼東西呢?關於“錯”這個字,很多人看到馬上就會想到“錯誤”這一層意思。而在古文中對此也有過解釋,“錯,金塗也”在古代時期也叫做金錯刀,算是一種很有名氣的兵器。放到今天來說的話,就是一把鍍過金的刀。不過那時候的鍍金技術和咱們現代的可是不一樣的,他們會用零碎的金子和水銀一同於熔爐中加熱,製作成泥金,再用這種泥金在器具的表面製作需要的圖案,之後用火進行烘烤,使得上面的水銀蒸發後,就只留下金色的紋飾,這樣黃金也就固定在器具表面上,就能夠看到鍍金的美麗圖案。

而這個錯金銀的傘挺,也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精緻和漂亮的錯金工藝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