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今年的全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推进会现场观摩点设在生猪养殖点,为什么呢?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检察官的生猪养殖缘

“我们这儿的猪粪以前都要铲起来放在一个地方,然后处理掉,现在不用了,粪污直接排进水塘,可以养鱼,水塘里面的水还可以拿来淋菜淋果树,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目前来看,现在这种养殖模式,使我们的贫困户养殖效益提高了,同时也解决了环保中的臭气和排放物超标的问题”,我县明亮镇溯浪村丰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给我们的办案人员介绍合作社的养殖模式以及其优势。这里没有传统养猪场的臭味,猪粪还可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为了使这一养殖模式在全县得到推广,我们的办案人员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来到这里了。可能有人会疑惑,检察官为什么对新型生猪养殖模式那么感兴趣?这缘于今年我院发出的第8份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生猪养殖大县的环保之困

上林县是生猪养殖大县,经统计,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有600余家,大多数的养殖户采用的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且缺乏环保意识,他们直接将猪的排泄物排放到养殖场附近的水渠或水塘中,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2018年某日,我院接到群众的举报,位于上林县大丰镇云城小学25米旁的一个生猪养殖场给附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养猪场猪舍内散发出来的臭味特别浓重,行人都得捂着鼻子经过,一到夏季气味更是强烈,附近群众怨声载道。不仅如此,该养殖场还直接将养殖污水排放到路边的水沟,影响了附近的水源。该养殖场位于禁养区内,几年来,村民已向有关行政部门多次反映,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收到该线索后,我院通过公益诉讼办案形式积极调查取证,最终确认了县环保局的不作为并向其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县环保局依法监管禁养区内养殖污染行为。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群众举报的养殖场离学校仅25米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养殖场排放的污水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我院向县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书

当“环保攻坚”遇上“脱贫攻坚”

检察建议书发出后,我院积极对检察建议进行跟踪回访,回访中发现,非法排污的养殖户不愿意配合环保部门对养猪场进行关闭整改。“我大儿子现在在读大学,过两年我二儿子又读初中,养猪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不养这些我怎么能供得起他们读书。”生猪养殖户李某某无奈又激动的说道。办案人员意识到,这应该不是个别现象,上林那么多家养殖场,不可能涉及到非法排污都要关闭整顿,这不是万全之策,且上林县是国家贫困户,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如果贸然采取关停措施,这将与扶贫工作背道而驰。 为此,办案人员多方走访,了解养殖户的思想动态。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检察长宁宇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我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宁宇在办案中要求:公益诉讼工作既要 “为党委解忧、为政府解困、为部门解难”,也要“为人民谋幸福”。

那么当公益诉讼工作遇上脱贫攻坚,怎样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化学反应,达到双赢多赢共赢效果呢?

分析检测指标现希望

我院与县环保局充分协商讨论,扩大调查范围,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数量和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共同委托中检(深圳)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依法对县域内随机抽取的12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周边的空气、废水和土壤进行环境指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2家养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未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事实,特别是废水和空气污染较大,超标比较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对养殖场排污情况进行水样采取

办案人员经对比研究检测报告后发现,个别养殖场的检测数据,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污染排放数据,优于其他养殖场。对于这一发现,办案人员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了。同时,心里疑惑着:都是生猪养殖导致的污染,为什么检测数据有所差别呢?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对随机抽取的养殖场进行检测

探本溯源寻求对策

带着疑问,我院随即函请县环保局和县农林水利局对县域内12家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详尽调查,就同是规模生猪养殖导致的污染检测指标存在差别进行分析,并对水体环境指标超标问题提出治理及预防的建议。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向县农林水利局发函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向县环保局发函

县环保局和县农林水利局经过调查后,回函称,检测指标较优的养殖场均采用“微生物+”、仿野生等有别于传统养殖技术实施喂养,该养殖方式不仅能消除污染物的异味,持续改善水质,且采用农牧结合的养殖方式,把禽畜粪便投入果园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打造生态种养链,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得到县环保局和县农林水利局的专业回复后,我院办案人员多次深入检测指标较优的养殖场进行走访,他们认为既然上述养殖模式既可整治污染又可环保养殖,若推广发展不仅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促进三农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也能使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了既要环保也要发展、既要防治污染也要脱贫致富的难题。随即,办案人员将该想法向院党组汇报,经院党组同意,我院向县政府发函,建议“加大对采用‘微生物+’养殖技术的养殖场进行跟踪检测,加快推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的示范试点建设,助推我县养殖业优化升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目前,县政府相关部门正积极试点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努力探索出既保障养殖户利益又降低养殖污染,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双赢多赢共赢的环保养殖新路径。

土质重归自然,空气恢复清新,水质保持洁净,收入稳步增多,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富强,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与期盼,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践行高检院张军检察长提出的要履行好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进一步提升监督能力水平,在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找准法治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努力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加强与扶贫部门和其他执法司法部门的协作配合,精准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文字:覃福娥

图片:莫一淳、覃福娥、黄祥科、陈燕冬

期数:【2018】第74期,总期第27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