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公益訴訟」上林檢察為“綠色+脫貧”貢獻檢察智慧

「公益訴訟」上林檢察為“綠色+脫貧”貢獻檢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今年的全區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推進會現場觀摩點設在生豬養殖點,為什麼呢?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檢察官的生豬養殖緣

“我們這兒的豬糞以前都要剷起來放在一個地方,然後處理掉,現在不用了,糞汙直接排進水塘,可以養魚,水塘裡面的水還可以拿來淋菜淋果樹,可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從目前來看,現在這種養殖模式,使我們的貧困戶養殖效益提高了,同時也解決了環保中的臭氣和排放物超標的問題”,我縣明亮鎮溯浪村豐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在給我們的辦案人員介紹合作社的養殖模式以及其優勢。這裡沒有傳統養豬場的臭味,豬糞還可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為了使這一養殖模式在全縣得到推廣,我們的辦案人員已經忘了這是第幾次來到這裡了。可能有人會疑惑,檢察官為什麼對新型生豬養殖模式那麼感興趣?這緣於今年我院發出的第8份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生豬養殖大縣的環保之困

上林縣是生豬養殖大縣,經統計,目前全縣5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有600餘家,大多數的養殖戶採用的是傳統的養殖模式且缺乏環保意識,他們直接將豬的排洩物排放到養殖場附近的水渠或水塘中,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汙染。

2018年某日,我院接到群眾的舉報,位於上林縣大豐鎮雲城小學25米旁的一個生豬養殖場給附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養豬場豬舍內散發出來的臭味特別濃重,行人都得捂著鼻子經過,一到夏季氣味更是強烈,附近群眾怨聲載道。不僅如此,該養殖場還直接將養殖汙水排放到路邊的水溝,影響了附近的水源。該養殖場位於禁養區內,幾年來,村民已向有關行政部門多次反映,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收到該線索後,我院通過公益訴訟辦案形式積極調查取證,最終確認了縣環保局的不作為並向其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縣環保局依法監管禁養區內養殖汙染行為。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群眾舉報的養殖場離學校僅25米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養殖場排放的汙水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我院向縣環保局發出檢察建議書

當“環保攻堅”遇上“脫貧攻堅”

檢察建議書發出後,我院積極對檢察建議進行跟蹤回訪,回訪中發現,非法排汙的養殖戶不願意配合環保部門對養豬場進行關閉整改。“我大兒子現在在讀大學,過兩年我二兒子又讀初中,養豬是我們家主要的經濟來源,不養這些我怎麼能供得起他們讀書。”生豬養殖戶李某某無奈又激動的說道。辦案人員意識到,這應該不是個別現象,上林那麼多家養殖場,不可能涉及到非法排汙都要關閉整頓,這不是萬全之策,且上林縣是國家貧困戶,脫貧攻堅戰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如果貿然採取關停措施,這將與扶貧工作背道而馳。 為此,辦案人員多方走訪,瞭解養殖戶的思想動態。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檢察長寧宇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我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寧宇在辦案中要求:公益訴訟工作既要 “為黨委解憂、為政府解困、為部門解難”,也要“為人民謀幸福”。

那麼當公益訴訟工作遇上脫貧攻堅,怎樣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化學反應,達到雙贏多贏共贏效果呢?

分析檢測指標現希望

我院與縣環保局充分協商討論,擴大調查範圍,對全縣規模化生豬養殖場數量和汙染情況進行了解,共同委託中檢(深圳)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依法對縣域內隨機抽取的12家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周邊的空氣、廢水和土壤進行環境指標檢測,檢測結果表明:12家養殖場存在不同程度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排放未達到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的事實,特別是廢水和空氣汙染較大,超標比較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解決生豬養殖汙染問題迫在眉睫。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對養殖場排汙情況進行水樣採取

辦案人員經對比研究檢測報告後發現,個別養殖場的檢測數據,尤其是群眾反映強烈的惡臭汙染排放數據,優於其他養殖場。對於這一發現,辦案人員緊鎖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了。同時,心裡疑惑著:都是生豬養殖導致的汙染,為什麼檢測數據有所差別呢?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對隨機抽取的養殖場進行檢測

探本溯源尋求對策

帶著疑問,我院隨即函請縣環保局和縣農林水利局對縣域內12家生豬規模養殖場進行詳盡調查,就同是規模生豬養殖導致的汙染檢測指標存在差別進行分析,並對水體環境指標超標問題提出治理及預防的建議。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向縣農林水利局發函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向縣環保局發函

縣環保局和縣農林水利局經過調查後,回函稱,檢測指標較優的養殖場均採用“微生物+”、仿野生等有別於傳統養殖技術實施餵養,該養殖方式不僅能消除汙染物的異味,持續改善水質,且採用農牧結合的養殖方式,把禽畜糞便投入果園可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打造生態種養鏈,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助推產業優化升級

得到縣環保局和縣農林水利局的專業回覆後,我院辦案人員多次深入檢測指標較優的養殖場進行走訪,他們認為既然上述養殖模式既可整治汙染又可環保養殖,若推廣發展不僅可推進生態循環農業建設,促進三農產業更高質量發展,也能使農民增產增收,解決了既要環保也要發展、既要防治汙染也要脫貧致富的難題。隨即,辦案人員將該想法向院黨組彙報,經院黨組同意,我院向縣政府發函,建議“加大對採用‘微生物+’養殖技術的養殖場進行跟蹤檢測,加快推進新型生態養殖模式的示範試點建設,助推我縣養殖業優化升級。”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目前,縣政府相關部門正積極試點新型生態養殖模式,努力探索出既保障養殖戶利益又降低養殖汙染,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雙贏多贏共贏的環保養殖新路徑。

土質重歸自然,空氣恢復清新,水質保持潔淨,收入穩步增多,人民幸福安康,國家繁榮富強,這是我們工作的目標與期盼,也是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對推進公益訴訟工作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踐行高檢院張軍檢察長提出的要履行好檢察機關的政治責任和法律責任,進一步提升監督能力水平,在服務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找準法治與扶貧工作的結合點,努力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加強與扶貧部門和其他執法司法部門的協作配合,精準監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公益诉讼」上林检察为“绿色+脱贫”贡献检察智慧

文字:覃福娥

圖片:莫一淳、覃福娥、黃祥科、陳燕冬

期數:【2018】第74期,總期第27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