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马世川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有材料证明,台北故宫的《寒食帖》和所谓的南迁文物毫无关系。它是国民党要员,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费尽心机从日本人“菊池惺堂”处重金购得。其中还有“菊池惺堂”冒死抢救的故事,这些故事,今天看来是非常滑稽可笑的。按照笔者的判断,正是因为有王世杰先生的亲自作跋于后,且极尽详细的描述了《寒食帖》的回归过程,可以看到,王世杰对自己的收购很为自豪。因此,蒙蔽党国,贪赃枉法的主观故意的可能性很小。当然被日本人蒙蔽的可能性陡增。这与建国以后花重金收购《五牛图》是一个路子。

问题还并不在于花的钱多钱少,如果《寒食帖》是宋人的遗墨,那倒也可以聊以慰籍。关键的问题是,包括所谓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在艺术角度距离东坡太远,太远。尤其是近年,沉寂了几十年的故宫旧藏在互联网的支撑之下逐渐曝光,信息不对称的“两宫”神秘被高科技瞬间击碎。有了样本的比对,七十多年以前的故宫南迁的丧乱之旅才渐渐明晰。就我们所选择的《寒食帖》来说,它的出生不明,来历不明,至少不是南迁的结果。如果不是台北故宫的“说漏了嘴”,世人还会以为它就是故宫南迁之物,血统正派,系出名门。而事实上,又有多少台北馆藏书画是来源于“南迁”?还想弱弱的问一句,台北,您南迁的家什当中有中国古代书画吗?

在更多的时候,对古代书画的评价并不艰难,事实上也并非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生活的常识和普通的审美就可以担当大部分的任务。皇帝新装的戳穿,并非来自于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成人世界。而对书画来说,一个干净且幼稚的心灵往往比一群业内人士看的更加清楚和直白。70多年的荒诞弥漫在华人世界,政治和政权的动荡,让传统早已涂炭。因此,与其说今天华人美术界对古代书画的理解的高深理论的炫目,不如说是整体性的“狼孩”生活状况的再演绎。以拙劣的版本做教材,害苦了好几代中国人。失去了自然科学的对古代书画老化规律的基本探索,就失去了中国古代书画系统性理论的根基。限于篇幅和所要针对的阅读人群,对《寒食帖》的研究仅限于“常识”,而常识在通常情形下已经足够了。

行书,不管怎样,你要起码告诉别人写的是什么吧,这就是常识,或者说是常理。这个要求过分吗?台北《寒食帖》能够做到吗?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右”字勉强做到了,因为苏轼笔画“丰满”,密不透风,后世临摹颇费心思,这也是“技”之所在。但这个“密不透风”并不意味着可以胡子眉毛一把抓,至少在字架结构上交代清楚。先写哪一画,后写哪一画,几笔几画,哪粗哪细,哪曲哪折,总要有个形吧。看看第二个“黄”字,如果把上下文遮掩住,你还可以认出那是“黄”字否?是不是可以有一万种以上的猜测?作为临帖,你能还原东坡当时的笔迹?这样的字具备可供临帖的基础吗?州字写明白了,给它鼓掌。那么“寒”字写明白没有呢?好在单拿出来,凭借着中等以上的智商,可以联想到那是“寒”字。可惜的是,“寒”字又写“糊”了?至于最后一个“首”字还是缺斤短两了,而缺斤短两的结果正是“自”的肚子里那两画有难度,对,很难,难就难在空间局促而笔画要肥厚这个矛盾。除此以外,“自”是一笔写成,左手一竖还要担当重复着墨,半路还要“溜号”完成两横。可以看看下图了,看看是不是很清晰?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上面的字是不是可以临摹?答案是肯定的。笔画很清楚,结构很明白,“食”字,“首”字,“寒”字应当仔细观察,是不是墨迹二次覆盖的地方墨色浓重?这是不是可以提示我们笔触在此有二次着色?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临帖时候容易推演出苏轼当初的运笔轨迹?台北故宫《寒食帖》的最后就是“右黄州寒食二首”,一共六个字,踏踏实实写“糊”了两个,偷工减料一个,除了汉字当中最简单的“二”勉强过关以外,州和右字也不尽人意,很显然,就这六个字而言,谈败笔都已经很奢侈了。当然,一定会有人问起上图当中的“眉阳苏轼”印章的问题,此刻,只能告知,眉阳苏轼印鉴也是常识性问题,它当然不是孤证,互证的样本很多,显然不必要“臆造”,如果是为了模仿台北故宫,大可不必画蛇添足。

以上是我们对寒食帖的尾巴,也就是最后的几个字假装分析了一把,是不是也可以把开头几个自也假装分析一下呢?这样,有头有尾就显得平衡。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开头几行,往往是拿捏最好的几行,那就把开头“春去不容惜”几个字单抽出来演练一次。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春是三横,一撇,一捺,底下就是一个日字。因为要“像”东坡,所以笔画要丰腴,笔画一胖,这三横就放不下了,以至于第二横和第三横“粘连”,这一粘连,结构就完了,底下的日子也是一个道理,空间小,笔画要粗,还要结构清楚,所以拿捏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如果不是上下关系,日字写成个啥,你自己尽可以想象。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过多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没有必要,同样的春字,三横清楚吗?粘连了吗?底下的日字,盖一笔写成,也有空间的局限,但这一笔交代清了,看起来有断处,仔细看一眼扫过的锋芒,日字完成了一个五百四十度的回转,高质量的落地了。事实上,一旦笔画相互粘连,那么笔画的质量就无从谈起,这是因果关系。至于“去”字,不再赘述。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不必讲究笔画具体的质量了,这种书法状态之下,讲究是很“奢华”的,容字的上半部分尚且清楚,下本身是谷字,最底下是个口,你能看见那是个口吗?那不是一个匕首的“匕”吗?惜字的结构,左侧为心,右侧是“昔”,右侧最下是“日”,台北《寒食帖》的这个“日”直接捅出一个黑“蛋”,这叫人情何以堪?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而对于民间版本而言,这两个字,该连则连,该分则分,基于行书的原则,拿捏有度,分寸感极佳。笔画交代的清清楚楚,绝无囫囵吞枣。惜字底下的“日”同样和“春”字下端的日字一脉相承,优雅的540度回转,稳稳落地,只不过少了些许略过的锋芒,这是笔尖提起的缘故。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上图台北故宫的“已”,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个啥字,你一定会以为这是显微镜下的“蝌蚪”。你尽可以原谅一个照猫画虎的事,但照着“已”字写出蝌蚪恐怕令人绝望,这不是苏轼,苏轼还没有这么拙劣。这更不是书法的规矩,写啥像啥是最起码的,像都谈不上,再谈书法之“法”就更远了。如果书法脱离了能够识别的基本功能,那书法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上图这个“已”,当然“泾渭分明”了。且妙不可言,与东坡书法习惯如出一辙。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对这个“来”字的分析,普通人的智力恐怕远远不够了。无话可讲。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另类”欣赏

这个来字,看起来横竖分明,实际上,如果考虑到“气脉”的趋势,它是一笔写成的,只是有两处“提”而已。这是行书的要求所致,如果是草书,这两处“提”往往会以“牵丝”的方法落在纸面上。没上过美术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也不知道,教授们能不能讲到这些细节,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我们仅仅就寒食帖的头尾两处针对性的拿出了几个字加以研究,这也是一种很无奈的方法,如果通篇这样,费时费力且不必述说,痛苦的折磨会把好人逼疯。好在匆匆的开启,又匆匆的结尾,极大的缩短了受折磨的时间,痛苦的强度也会因此而衰减。王世杰先生是洋博士出身,一生当中当过太多的官,由他主导收购的《寒食帖》还在台北故宫藏着,官做得多了,学问就不会太多,他购买了日本人的《寒食帖》,被愚昧和宣传奉为“天下第三行书”,由此又给中国书法界带来了难以消除的恶劣影响。这当然不是王世杰的初衷,他个人的局限因为国人的愚昧而一再放大,这个后果他本人永远不知道了。

至于台北《寒食帖》的传承关系,以及没完没了的,拖沓冗长的跋文就不在本文的视线范围内,不是研究能力的问题,而是不能研究,研究完了,整个人就不好了。

本文的分析着眼于一个开头和一个末尾,那台北的《寒食帖》经过这样一番手术,恐怕也算修得正果,彻头彻尾了。有一篇对《寒食帖》欣赏的美文居然入选了河南省的地方教材,河南人口多,学生也多,这样的谬种误传,后果该有多么严重。物质的匮乏并不要紧,精神的误导贻害无穷。这是一个文化悲剧的世界,再悲剧的文化也比今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