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家怎么看待滴滴司机奸杀案?

情感顾问大师


距离上次“空姐遇害”事件不过 100 多天,上周,【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再次发生恶性杀人事件,一名年仅 20 岁的女生在使用【滴滴】的顺风车业务时,遭到顺风车司机的绑架勒索,最终被顺风车司机残忍杀害。

事件太过于沉重,这里也无需再把事件经过详细列举,大家只需要知道,这是一起“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

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众对于【滴滴】的声讨也不绝于耳,负责顺风车业务的总裁与负责客服业务的副总裁相继被裁,可一条鲜活的生命已经逝去。

出行社交化?【滴滴】埋下“定时炸弹”

【滴滴】的错误,不仅是因为客服反馈机制存在漏洞,更大的错误,是【滴滴】对于顺风车业务方向上的错误。

此次被革职的顺风车业务高管,早在 2015 年接受采访中就说过:顺风车业务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 sexy 的场景。可用户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来,为何一个顺风车的业务场景是“sexy”的,最多是“friendly”,现实的恶果,早在那时就已埋下。

在产品的宣传上,【滴滴】更是喜欢打“擦边球”:“低俗的客户标签”、“露骨”的宣传海报、污言秽语的用户评价……

(无法想象这竟是一个打车软件的宣传海报)

【滴滴】强行在工具化的产品中加入“社交属性”,最终却越走越偏,导致了恶性事件的频发。

而另一网约车巨头【Uber】,它对于“社交出行”的态度却和【滴滴】完全相反,【Uber】官方在不止一个场合发表过声明:建议乘客不要与司机过多接触(无论是言语还是肢体),以免出现纠纷事件。

其实早在“空姐事件”过后,媒体曾爆料【滴滴】内部一度计划砍掉顺风车拼车业务,最终却并未这样做。

原因之一就是滴滴顺风车日均订单量达到 200 万,占滴滴总订单约十分之一,而且【滴滴】无需对顺风车支出“保养”、“管理”等费用,等于变相进行了公司的“资产轻量化”。

而另一方面,“顺风车”也承载者【滴滴】对于“出行社交化”的美好愿景,在这个连购物都可以“社交化”的时代,“出行社交化”可能是【滴滴】未来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无论如何【滴滴】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块的“肥肉”。

也就是说,【滴滴】大力推广的“顺风车业务”,就像一个包裹着糖衣的“炸弹”,随时有可能会爆炸,但是【滴滴】,依旧只“愿意”看见顺风车带来的好处,选择性的忽视存在的管理问题,最终酿成了悲剧。

【滴滴】口碑“爆炸”,蝴蝶效应初显

事发之后,群情激愤,“卸载【滴滴】”的口号也是时常出现,【滴滴】屡屡被曝出“安全问题”,不仅让用户寒心,还“迫使”许多用户纷纷转投别家“打车应用”的怀抱。

在 App Store 中,一众打车类 App(除了【滴滴】),在事件发生后,排名和下载量都迎来了飙升。

而随着一篇名为《她用一招,吓退了企图不轨的滴滴》的推文走红,文中提到的一款“网络报警” App【公安110】也随之走红,【公安110】更是在短短两天之内,登顶 App Store 总榜第一。

这款由中国公安机关官方出品的应用,集合了:视频报警、安全守护神、线索举报、警务服务等特色功能。(注:视频报警功能非全国上线)

其实这款应用早在 2017 年就已上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用户的重视。经过此次恶性事件,广大群众开始重新审视生活出行的安全问题,“蝴蝶效应”让【公安110】迅速登顶总榜。

但是,多么希望大家一辈子都不需要用到这款 App。

应用不良事件频发!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进程的加快,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猛增,各种新兴概念被一一提出,但是随之而来的,除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还有越来越频发的安全事件。

支付宝“圈子”事件

2016 年年底,【支付宝】上线了“校园日记”、“白领日记”两个新功能,意图加强支付宝的“社交属性”。(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同样是工具化产品加入社交属性,【支付宝】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功能上线后,“裸照事件”、“假借贷事件”频频发生,【支付宝】一度被人调侃是“支付鸨”,最终【支付宝】紧急下线“圈子”功能,并对外道歉,承诺未来加强管理,给用户打造一个安全、绿色的支付环境。

共享单车“儿童禁骑”事件

2017 年,不断出现儿童因使用共享单车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督促“共享单车”公司,完善产品功能,并严格控制中小学周围的共享单车投放数量。

彩票 App 下架事件

7 月底,央视报道了“彩票类 App”导致用户财产受损的事件,最终苹果官方针对 App Store 上的相关应用进行了大规模下架处理。

除了上述三件,还有太多太多的 App 引发的关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不良事件,如果列举出来,恐怕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滴滴】事件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某些互联网企业浮躁的心态,和膨胀的自信心。

嘴上说着“用户第一”,行事作风却是“金钱至上”,被猛增的用户量和营收冲昏了头脑,永远只顾眼前路,从来不看身后身。

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家企业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市值,来源于每一个普通的用户,用户才是这些 App 的根基,没有用户,这些 App 和背后的企业,无异于一具空壳。

应用安全问题、用户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内众多互联网公司,在未来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和公司的市值一起增长的,永远应该是更大的责任心和更严格的监管制度,而不是膨胀的自信心。

结语

所有开发者,无论大小,应当把“安全”谨记于心。能力越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大。

政府有关部门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重视对于 App 的安全问题、规范问题,开发者不要试图去打“擦边球”,最终只会让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安全问题”,才是一款应用,最大的“Bug”。检验一款产品的标准不仅是流量或营收,更是要得到用户的认同,让用户产生归属感,如果没有用户的认可,再“完美”的 App ,再大的公司也将轰然倒塌 。


七麦数据


这个事件大家都很痛心,漂亮的花季少女,本来应该很幸福的过完一生,却遭遇横祸。滴滴平台肯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的说取缔滴滴,在生活中这个平台还是能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的。但是前提是滴滴一定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态度,真正的解决问题,依我个人观点,滴滴最大的问题在于司机的准入门槛太低了,什么人都能去跑滴滴,甚至有些司机根本就不是人,提高滴滴司机的准入门槛。

第一、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一律不得通过;

第二、要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三、不得有大额不良债务;

第四、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保证自己正当的经济来源;

第五、吸毒人员、涉赌人员等高危人群不得通过;

第六、失信人员不得通过。

另外,对已经取得滴滴司机身份的人员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对于收到投诉的司机一定要积极调查,绝不姑息。

最后,呼吁法律对恶性强奸案件予以重判,对于有些人来说,犯罪成本太低了。你砍我一刀,也不过是几个月的伤痛。但是强

奸对于一个女性来说造成的身心上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很可能成为别人一辈子的阴影


中国迪麓酒庄


8月24日温州乐清市一20岁女孩打滴滴顺风车遭遇奸杀,在女孩被害前投诉,滴滴公司没有及时报警,没有及时处理,如果及时处理报警也许命案也不会发生。女孩被害前给朋友发信息求救,公安部门与滴滴客服沟通让提供顺风车司机信息,两次被拒,拿到顺风车司机信息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不得而知。

如果滴滴公司及时提供顺风车司机的信息,警方可以及时通过道路监控找到嫌疑人车辆,也许受害者还有生还的机会,滴滴客服的消极态度,耽误了警方的破案时间,导致被害人死亡,滴滴公司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命案的发生。

郑州空姐遇害刚过三个月不久,这次顺风车司机杀害乘客案再次发生,上次的空姐遇害案真的没有引起滴滴公司的重视,监管不到位,这位顺风车司机多次被投诉,滴滴公司为什么不及时处理?如果把这位司机注册的滴滴顺风车号封点,这起命案就不会发生。滴滴公司为了金钱利益,不顾乘客的生命安全,让多次被投诉的司机还继续跑顺风车,上级部门应该对滴滴公司进行处罚和监管,避免类似命案发生。

虽然滴滴在27日起把全国顺风车下线,两名高管被免职,但被害的乘客是无法死而复生,被害者的父母伤痛能抚平吗?就是积极赔付有什么用呢?钱再多,女儿已经没有了。

滴滴公司对顺风车审核不严格,包括滴滴出行也是一样,前几天与朋友一起吃饭,吃了饭朋友打滴滴回家,打来的却是一两凯翼小SUV,这根本不符合滴滴公司的要求,这车是怎么通过审核的?希望滴滴公司严格反省自己,处理审核通过的不合格车辆,严格执行投诉制度,投诉后应该立即处理,让乘客感觉到安全,严防类似事件发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


周口视窗


这次乐清女孩被害案,加上披露出的滴滴车群里不堪入目的聊天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某些滴滴司机变态的心理和丑恶的面目,有这类披着羊皮的狼肆无忌惮地四处猎艳,悲剧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可否认,滴滴顺风车的出现确实给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如果这个出行安全没有得到保障,今后就不会有人再去选择,宁可麻烦点也不会去冒这个险。自从空姐被害案发生后,滴滴确实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是依然控制不住悲剧的发生,此次滴滴顺风车也全国下线整顿,并且下手更狠,承诺给被害人3倍补偿,免去两个高管职务,至于滴滴最终何去何从,能否最大程度上真正做到保障人身安全,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可以说,此次乐清滴滴司机奸杀案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仅有损于整个行业形象,而且有损于国民形象。所以,这类披着羊皮的狼不铲除掉,简直是祸国殃民。愿天下太平,人间不再有类似的悲剧重演!


仁者暖春1535932


热搜中有文称杀害滴滴顺风车20岁少女的凶手有四个:分别是丧心病狂的车主,麻木坐大的滴滴公司,清纯无邪的少女本人和贪恋小惠的大众。

这些我完全赞同,但我认为车主的淫和赌才是惨案的罪魁祸首!

车主最近一个女朋友是开顺风车认识的,才16岁。她说今年27岁的钟某,三年前开始谈恋爱,现在的女朋友是带回家的第4个。这个16岁女友为他流产多次!

我们再看一下滴滴顺风车车主们的交谈记录,这类人群,如果他们的车上只拉着一个清纯少女,且行驶在偏僻之处,那不出事才是怪事!

钟某的女友说车主的父母之前帮他开了家奶茶店,后因失恋加上沉迷赌博,生意失败。

钟某因赌博借贷,后期“借贷还贷”。“当时他也在玩什么红包,我不知道那是赌博。他说有点还不起了,就重新贷了一点,继续还进去。当时总共欠了40多万,他赌博输了20多万。”钟某女友说。

钟某在过去半年曾在57个现金贷平台有申请记录,成功了56次,其中最近一个月借款次数高达31次。

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状况,钟某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几近疯狂!

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车主要胁迫少女为其转帐9000元的原因了!

淫和赌,高额债务和见色起性成了压死钟某的最后稻草!

回忆几个月前空姐遇害,车主情况如出一辙!








小咖王说事


为什么大家不讨论凶手是为什么动了杀人之心?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就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情,包括上次发生的事情也是年轻小伙子,我感觉大家应该讨论一下这方面,又他妈不是滴滴杀的人,把这个做成重点,好像把滴滴搞死以后社会就不会发生杀人案是的!


晴朗161819


:那些跟到起轰的傻逼些,这下对了,终于斗死滴滴了,往后就在路边等车吧,好不容易来个出租,不走!说是交班了,加气了,剩下的说不打表议价!哈哈哈!!!!下车后还可能被找补了一张假钞!哈哈,我的出租哥!


钢铁炼成铁915


就罪犯个人和犯罪过程而言,性格本性是主因,家庭教养、后天教育、交际氛围、社会塑造是辅因。上述因素综合造就了一个罪犯。同时,罪犯的犯罪实施,特定的时间(特定时间段),特定的场合(封闭,缺乏保护与支援),特定的人员(满足侵害要求,无自我保护)促成了实际的犯罪行为。

社会造就了罪犯,滴滴平台缺乏必要的威慑保护措施,给罪犯实施犯罪提供了条件。

要防范和杜绝利用网约车平台的犯罪行为,需要对平台所有业务流程里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并设置相应措施。

要把所有的安全措施实施到位,需要滴滴的客户中心具有110接警中心的效率和资源能力,既需要滴滴的努力,又因为该项远远超出企业的能力范围,需要国家资源和行业专业资源的扶持帮助。

综上,企业要保持对善良的追求和正义感的追求,社会也要保持对企业的公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