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简迷”—简·奥斯汀的粉丝们的自称,在英国,它所代表的文学粉丝团体之庞大和热诚,几乎只有莎士比亚的“莎党”能够相比。到今天,奥斯汀最出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总计销售超过2000万册,在全球拥有无数读者,且被数次搬上银幕。奥斯汀逝世200周年,为什么人们对她依旧迷恋?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去年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200周年的日子,英国媒体很久之前便已经开始预热。而昨天也是简·奥斯汀头像将出现在英格兰银行新印制的10英镑纸币上的日子。纸币上还引述了《傲慢与偏见》里的一句话:“什么娱乐也比不上阅读的乐趣!(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作为一个女作家,这个待遇可谓相当高级别了。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英国人到底有多爱简·奥斯汀呢?“英国文学曾发生过几次革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与简·奥斯汀经久不衰。”从这句话便可见一斑!

简·奥斯汀(1775 - 1817)终生未嫁,短短的41载春秋人生,创作了六本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劝导》(1817),《诺桑觉寺》(1817)。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我们对她并不会陌生,《傲慢与偏见》应该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作品。而2007年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也让大家对这个女作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简·奥斯汀的多部小说都曾被搬上银幕,反复重拍,她本人的经历也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简·奥斯汀不缺乏读者,就连当时还是摄政王的乔治四世都痴迷于她的作品。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新一轮的全球性“奥斯汀狂热”是从1995年开始,触发点是1995年BBC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傲慢与偏见》,其高水平的编剧、精准的角色选择以及详尽的历史细节,一下子在英国造成轰动,引发一系列的改编。一两年内,相继出现了李安导演的电影《理智与情感》、两个版本的《爱玛》、电影《劝导》等等。简·奥斯汀的小说一部接一部地被重拍,她本人的经历也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一个图书馆只要没有奥斯汀的书就是好图书馆。——马克·吐温

简·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历史今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