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被称为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最终因一件事成功洗白

宣德二年(1427)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出世,出生四个月的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其母孙氏为皇后。皇太后张氏为大皇太后。

被称为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最终因一件事成功洗白

张氏地位尊贵,虽为女性,但是识大体,晓大义。不徇私枉法,不重用自家人,不允许外戚干政。还时不时的把王振拉过去骂一顿,使得王振在张氏面前不敢有半点不恭,有效地遏制了王振的行为,王振可以说是明朝出了名的权奸,宦官,此人阴险狡诈,陷害忠良。但此时在张氏面前不得不规规矩矩,除此之外张氏的眼光很远,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

被称为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最终因一件事成功洗白

土木之变

正统初年,张太后与三杨治国有道,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谥号文敏);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谥号诚孝昭皇后);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谥号文贞);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谥号文定)。

随着三杨,和张氏的去世,饱受排挤的王振开始兴风作浪,当时的蒙古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瓦剌逐渐强大起来,并频繁骚扰明朝。王振煽动朱祁镇御驾亲征,但是当时的主力并不在京城,于是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刚到大同,粮草不济,皇帝想要撤军,王振建议绕道蔚州,而王振家就在蔚州,王振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虚名,但是快到蔚州时王振却以担心践踏自己家的庄稼为由撤军,导致粮草不济,王振下令等候,不料瓦剌大军追上,明军被歼灭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

被称为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最终因一件事成功洗白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新获得皇位之后,痛改前非,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主的风采。而且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制度,这也算是为他前半生昏庸无道的反思和补偿吧!

对于朱祁镇的前半生昏庸后半生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的行为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