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招商银行2018年中报点评——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优秀的企业,总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预期的业绩,本来不想写太多的,但是,应粉丝的要求,还是说几句吧,下面侧重说说我的一些独特的看法,大路的评论我就不写了。

作为长期股东,对招行管理层的要求一向是严格的,虽然很放心,但是必须很严格要求,拿到中报,看了一下,必须给管理层打三大板:

第一板,资本充足率下降,而且是超出我预期的下降。去年底才发完优先股,搞啥去了?虽然里面有转表的因素,但也不至于下降这么多吧,说好的轻型银行战略呢?为什么会这样,后面我还会分析。

第二板,私人银行客户增长速度放缓,多年来首次低于双位数增长,严重差评!虽然基数大了,但这个不是增长放缓的借口。周一业绩发布会,我一定要找机会发言批评。

第三板,永隆银行净利润倒退30%+,永隆银行的问题,持续不能彻底解决,被边缘化,到底未来何去何从,仍不得解。去年招银国际把永隆证券给并吞了,下一步招行香港分行会不会把永隆银行给并吞了呢?值得期待!

批评完毕,说说亮点,太多的也不说了,说说我从报表中旁证出招行业务转型的一些东西。

上面说到,资本充足率下降,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招行调整了整个零售业务的结构,把新增零售贷款往风险权重更大的小微进行了适度倾斜,而收缩了个人房贷和信用卡等贷款。

这个从前段时间我和招行IR的交流,IR已透露过,要把小微贷作为一个方向进行调整。至于调整的比例和力度,IR没有说。当时,我提出风险问题。IR说,这次招行重新发力小微,与多年前已经不一样了,现在风险模型进行了优化,再加上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整个小微的风险控制已经大大提高,招行有信心把它做好。同时,招行对小微的支持,也是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的。

再看看中报数据,整个小微贷款与去年底增速,是零售贷款中,各细分项目增长最快的,同时,不良余额却是下降最快的,相反,信用卡的不良率却仍在小幅上涨。从这个数据也可以旁证,在别的银行拼命发展信用卡贷款的时候,招行为什么要率先收缩信用卡贷款的战线,为什么要把零售贷款的发力点放在小微贷款。另外,小微贷款的不良大幅双降,确实令我感到惊喜,难道招行真的找到了一个新的风控体系,把小微贷款做好?这个在未来仍待时间去考验,作为股东,我只希望不要重蹈几年前小微贷款的悲剧。

从整个零售贷款的趋势看,招行目前确实在信用卡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消费贷等方面做了适当的收缩和节制,这个也旁证了今年股东大会上管理层说的,早已经关注到信用贷、消费贷等风险,未雨绸缪,赚我们可以控制的钱,才是硬道理。

从整个报表可以感觉,在今年上半年,招行在整个资产端,进行了收缩,无论是对公贷款还是零售贷款,都进行了收缩,零售贷款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相对于某些银行拼命扩展资产端来说,显得更稳健。在别的银行闭着眼睛在零售的蓝海猛冲猛打的时候,招行已经率先考虑如何优化自己的零售业务结构,再次显示出招商银行“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的王者风范。(作者:二郎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