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產婦半路分娩:醫生遠程“保持通話”,司機停車幫忙“接生”

出品: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

文、圖:記者 陳煒 首席記者 譚裡和

8月18日凌晨1點36分,懷化市漵浦縣低莊鎮公路邊上停靠的一輛商務車裡,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劃破了七夕之夜的平靜。

“孩子出來了,出來了!”商務車的後座上,兩個男人亂作一團。可幾乎在一瞬間,危情又現,新生嬰兒一下子哭聲停了,臉憋得通紅,呼吸也愈發困難。危急之下,司機打通醫生電話,演繹了一場驚心動魄但暖心的“保持通話”。

產婦半路分娩,司機停車幫忙“接生”

8月19日上午,懷化市漵浦縣人民醫院產科病房。 當38歲的姚烈華走進病房時,原本照顧新生兒一整夜,正靠牆打盹的劉健被驚醒了。待看到眼前熟悉的身影時,這個33歲的漢子一掃滿臉疲倦,笑著疾步迎了上去。“我還沒來得及去感謝你,你倒還先過來了!”此時,躺臥在床的28歲妻子劉俊也雙手艱難地支撐起身體,慢慢挪向剛睡醒的孩子,輕輕在耳邊呢喃:“寶寶,快看誰來啦!”

“要不是有他幫忙,妻子和孩子肯定要吃很大虧。”劉健萬萬沒想到,原本全家期待的幸福會來得如此突然、驚心。也正因為這樣,孩子出生一天後,劉健在向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時,依然心有餘悸。

產婦半路分娩:醫生遠程“保持通話”,司機停車幫忙“接生”

司機姚烈華說,8月18日凌晨,小孩就是在這個位置生的。

據劉健介紹,他和妻子劉俊家住安化縣煙溪鎮,婚後生有一子恩恩(化名),現年6歲,因夫妻倆常年在廣州工作,少有回家,故一直由家中老人照顧。直到劉俊被查出意外懷孕,小兩口才在預產期到來前休假回家。

“預產期是8月22日。”為了以防萬一,劉健原本打算提前兩天就將妻子送去醫院待產,但計劃卻趕不上變化。

“其實,生孩子的前一天晚上還好好的。”劉俊清楚地記得,8月17日七夕節這天,無論白天做些簡單家務還是夜間散步,都沒有分娩的徵兆。但到了8月18日晚12點40分許,熟睡中的她突然被劇烈的宮縮反應痛醒,數分鐘後,疼痛加劇。被驚醒的劉健發現情況不對勁後,第一時間聯繫上了表哥事先打過招呼的朋友姚烈華。

“我是凌晨0點59分接到的電話。”姚烈華接到電話後,不到5分鐘就開著商務車趕到了劉健家中,待將劉俊安頓到車上後,便迅速趕往距離更近的漵浦縣人民醫院。

姚烈華說,起初,夫妻倆的神情還算輕鬆,即便不時出現宮縮反應,劉俊還開起了玩笑:“不會就在車上生了吧!”坐在一旁的劉健擔心他著急,趕忙解釋:“你放心,我妻子不會的,她離預產期還有幾天呢!”

誰想,玩笑真的應驗了——凌晨1時20分許,劉俊的羊水破了,分娩在即。此時,此前長期在安化縣與漵浦縣往返跑車拉客的姚烈華,不由想起不少民房牆上都噴塗有漵浦縣人民醫院的急救電話,電話打通後,姚烈華將自己所在位置、產婦情況等信息一一告知接電話的醫生。

凌晨1點30分,此時,姚烈華已開車進入漵浦縣低莊鎮,但離醫院仍有25分鐘的車程。更讓人焦急的是,急救車還未見到,劉俊已出現分娩跡象。

姚烈華說:“當時我正在開車,突然就聽到劉俊不斷大聲哭喊著:‘好痛啊!要生了!’,我回過頭一看,她一手抓著扶手,一手揪著座椅,上半身幾乎不停地往座椅裡擠,下半身不自覺地往上頂。”此時,一旁的劉健也懵了,完全幫不上忙的他只能頻頻重複:“不會真生車上吧!怎麼辦啊!”

眼看情況愈加危急,姚烈華當即決定靠邊停車,並將車內燈光全部打開,之後他離開了駕駛室準備幫忙接生。但面對產婦分娩的狀況,完全沒有接生經驗的姚烈華和劉健都慌了神。很快,二人看見孩子的頭出來了。

姚烈華覺得,不能這樣乾等下去。在囑咐劉健“看好老婆,接好孩子”後,他趕忙跑去汽車後備箱,將劉健事先準備的一大箱行李放置路邊,並將行李中的衣服、紙巾等物全部拿出來攤開,等待孩子的降臨。

幸運的是,生產過程非常順利。凌晨1時36分,劉俊順利產下一名男嬰。劉健立馬將孩子抱擁在懷,僵直地靠在座椅上,渾身不停顫抖。之後,姚烈華趕忙上前擦拭小孩身上的羊水。但很快,同樣是兩個孩子父親的姚烈華就發覺有些不對勁——孩子出生後沒有哭。“劉健,快拍兩下孩子的屁股!”好在,很快傳來的嬰兒哭喊聲讓兩人長舒一口氣。

產婦半路分娩:醫生遠程“保持通話”,司機停車幫忙“接生”

劉健小心翼翼地抱著兒子仔細端詳。

可沒過多久,危情又現——只見新生兒的哭聲停了,臉憋的通紅,呼吸也愈發困難。姚烈華打通了正趕往現場的漵浦縣人民醫院產科醫生夏燕的電話。“你們不要掛電話,按照我說的做!”夏燕說。在醫生的“遠程指導”下開始行動。

醫生司機“保持通話”,助新生兒度過難關

8月19日下午,夏燕告訴今日女報譚裡和工作室記者,當她得知小孩“紅臉”的狀況後,憑藉多年的經驗,她當即意識到孩子有被羊水堵塞鼻喉引發呼吸窒息的危險。

“我讓他們將剛出生的新生兒側躺,這樣有利於鼻腔、口腔中的殘留物及時排出。另外,還要將新生兒的上半身放低,而下半身則要抬高,這樣不會造成羊水堵塞鼻喉窒息。”解決完當務之急,夏燕又反覆向他們囑咐:“小孩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拿裹布包身時千萬別弄斷孩子的臍帶,不然會引發大出血。”之後,姚烈華又在夏燕的提醒下,顧不上個人隱私,查看確認劉俊的出血量。慶幸的是,一切都很順利。

不過,由於車上沒有條件進行進一步處理,電話將要掛斷前,不放心的夏燕又再三叮囑:“產婦躺著後要保持姿勢,千萬不要亂動,以免流血。”

看到連接劉俊和新生兒的臍帶遲遲不能處理,姚烈華決定為這對母子搶時間,待確保孩子身上的羊水擦乾淨後,他趕緊回到駕駛室開著雙閃燈在黑夜中一路疾馳。途中,儘管心中焦急,姚烈華仍不忘關注著孩子的哭聲,並實時提醒劉健調整胎兒位置。直到10分鐘後,他們終於看到了前來接應的救護車。

“當時,孩子的狀況還不錯,他們處理得挺好的。”夏燕介紹,產婦在救護車到來前就進行分娩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在家裡進行,且有女性陪同;但在車上接生,且由男人處理,這還是第一次”。自己之所以通過電話指導劉健和姚烈華接生,是因為汽車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安全空間”,在這情況危急時,自己需要和他們保持通話,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產婦半路分娩:醫生遠程“保持通話”,司機停車幫忙“接生”

司機姚烈華看望自己”接生“的嬰兒。

救護車趕到現場後,夏燕和同車的護士徑直上了姚烈華的車,迅速給劉俊和新生兒做了消毒措施,並將臍帶剪斷。隨後,劉俊和新生兒被帶上了救護車進行進一步處理。直到這時,壓在姚烈華心中的石頭才終於落了地。

當天凌晨,姚烈華將車開回家後進行了全面清洗,但兩小時下來,座椅套件還是花錢換新。“遇到這種事花點錢不算什麼,畢竟,能親眼見證一個新生命的順利降臨,這會是我寶貴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