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個性是“花”,任性是“毒”

案例

朵朵是個漂亮的女孩,聰明伶俐,但就是倔犟任性,想幹什麼誰也說服不了。

飯菜不合口,她會噘著嘴走開,一口也不吃;不想去幼兒園,她會躺在床上一天也不起來;甚至對不喜歡的東西,她會偷偷地把它們扔到垃圾桶裡。

爸爸媽媽批評她,她要麼是好像沒聽見,要麼就是大哭一場。等她上小學了,竟然在爸爸媽媽批評她的時候,揚著頭說:“別說我任性!你們不懂,我這叫有主見,有個性,個性是人生最美麗的花!”

爸爸媽媽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樣和朵朵說了。

家庭教育|個性是“花”,任性是“毒”

父母須知

其實是朵朵自己把個性和任性弄混了,她所表現的不是個性,恰恰是任性。

個性確實是人生之花,但任性卻是絢爛的毒菌。

教育倔犟任性的孩子,對家長來說確是一件麻煩事。但應該看到,倔犟任性的孩子往往有他獨立的見解和個人的意志。孩子能堅持自己的意見主張,即表示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是為了加強和發展自己地位的表現。若以粗暴的態度對待,他們就會跟你“頂牛”;倘若聽之任之,則更助長其“犟脾氣”。

因此,教育倔犟的孩子,應多動動腦筋、多想想辦法才行。

家庭教育|個性是“花”,任性是“毒”

家長課堂

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麼做”的道理。

因此,隨著孩子智能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的意識,應該提出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但相反地,如果父母只簡單地命令道:“我說這麼做你就得這麼做。”只是強迫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孩子往往會由於不明是非而固執己見。

要矯正孩子的任性,有時父母須採取強制的手段。有位兒童心理學家主張糾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時間內給孩子吃父母所做好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一餐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鬧,也不要給他任何東西吃,不出3天,孩子就會接受父母所給的食物,不再偏食。在這種情形中,就能不遷就孩子的任性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可適當懲戒,但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故意搗蛋而不聽勸誡,有時也可採取適當的懲罰。如果完全不採取懲罰,會助長孩子的任性,他可能覺得父母在鼓勵他重犯,往後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懲罰應適度,應針對孩子所做的錯事,而不能傷害他的人格。

家庭教育|個性是“花”,任性是“毒”

培育提示

態度明朗。要孩子接受意見,態度必須明朗堅決,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句話,表示了父母無能。父母採取低姿態向子女哀求、屈服,只能使孩子愈發任性。

制定紀律。愛是至上的,但不能沒有紀律。給孩子制定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比如自己收拾好玩具,晚上幾點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吃零食的標準等。同時,應當讓孩子明白你對他合情合理的限制是出於真正的愛護和關心。

不要允許例外。要使教育奏效,就得確立一個原則,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一定要遵守已制訂的規則。孩子違反了規則,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這樣會使孩子認為任性可以使家長妥協,父母以後再如何努力教育孩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