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司马槱梦见的苏小小,是南齐时杭州的名妓,生平不详。相传苏小小的祖先是东晋的高官,流落到钱塘后靠祖背惨淡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家遭不幸,于是变卖家产,乳母贾姨带着她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被逼沦为歌伎。苏小小“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19岁因病咯血而死,葬于西泠之坞。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司马槱与秦少章谈起了这件事,秦少章非常惊讶,说:“苏小小之墓,就在你官舍后面的西泠,‘何不酹酒吊之’。”

司马槱与秦少章一同寻找苏小小之墓,并临墓拜祭。当天晚上,司马槱梦见苏小小与他同寝,并说:“妾愿酬矣,得佳婿如此,夫复何求?”。

就这样,司马槱与苏小小的幽婚,整整持续了三年。一天晚上,苏小小对司马槱说:“伺君三载,今日当别。”

此后,司马槱非常凄恻,日渐憔悴,为寄托自己的相思,填了一首《河传》,并“讴之数四,意颇不怿。”

银河漾漾。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感离愁,甚情况。

春风二月桃花浪。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倚江楼,倍凄怆。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不到一年,司马槱就病到了。传说他所乘的画船停在河塘边。一天,舵工看见司马槱携带着一个美丽的姑娘要上船,舵工赶忙答应,突然船尾起火。舵工慌忙回去告诉夫人,当舵工走到家门口时,就听到了家里传出的恸哭声。”于是,家人就把司马槱葬在苏小小的墓旁边。

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与恐怖,但表达了人们对苏小的怀恋与同情。

据《钦定词谱》考证,《脞说》认为《水调》、《河传》均为隋炀帝将巡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炀帝非常喜欢。但这是《水调》中的《河传》,不是后世所流行的《河传》。

王灼《碧鸡漫志》认为:“《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都是前段平韵,后段仄韵。其二就是现在流传的《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可知炀帝所制《河传》在当时已经失传了。”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其实,《河传》之名,始于隋代,其词则创自温庭筠。《花间集》所载唐词,句读韵叶,颇极参差,然约计不过三体。有前后段两仄两平四换韵者,如温庭筠“湖上”词以下十五首是也,内韦庄词名《怨王孙》,宋人多宗之,欧阳修词注越调,张先词有“海宇,称庆,与天同”句,更名《庆同天》,李清照词有“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句,更名《月照梨花》;有前段仄韵。后段仄韵、平韵者,如孙光宪“风飐”词以下五首是也,宋词无填此调者;有前后段皆仄韵者,如张泌“渺莽”词以下七首是也,宋词亦宗之,《乐章集》注仙吕调,徐昌图词有“秋光满目”句,更名《秋光满目》。历来旧谱,大都挨字类列,其体莫辨,阅者茫然。谱内划清三体,每体中,细辨句读韵叶,各以类列,庶按谱时,各有所宗,不致混淆矣。

今世流传的《河传》,乃仙侣调,都是令词。今之《河传》,亦作《河转》。

据万氏《词律》所载,《河传》有十六体之多。并说:“《怨王孙》一调,与唐腔《河传》无异。”尚有《月照梨花》,亦列此调中。可见此调自唐以还,演变嬗蜕之繁矣。

中国“茶花女”苏小小——西泠之坞(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