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玉米地里成片的玉米被龙卷风刮倒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龙卷风中受伤的村民季大娘 讲述经历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电力工人进行抢修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村民领取防雨布

龙卷风过后 静海区西五里村抢险仍继续

龙卷风后的四五里村一片狼藉

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过后,西五里村的受灾情况牵动着大家的心。昨天一大早,记者在这里看到,村民正自发冒雨互相帮忙,多部门联合抢险救灾正在进行。

房顶受损严重 屋内多处渗雨

从静海环线右拐独静线便是西五里村,进村是一条不宽敞的小马路。村口栽种着一大片茂密、高大的树林,其中有五六十棵比碗口还要粗的树,要么拦腰折断,要么连根拔起。不远处地里的玉米也没能逃过这场龙卷风的袭击,近百平方米的玉米秆朝一个方向集体“卧倒”。沿着那条小路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这场龙卷风袭击过后受损最为严重的地方。这里一户村舍倒塌,四周多户人家房顶瓦片几乎被席卷一空。

“幸亏当时屋里没有人。”孟大姐是倒塌村舍的户主,她站在胡同口一动不动,瞅着眼前的房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句话。其实孟大姐并不住这,是自己的亲戚在这住,倒塌的屋子里锅碗瓢盆、电视、冰箱等这些过日子的东西都有。因为这场龙卷风事发突然,孟大姐和家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从哪开始收拾。村民拿着铁锨帮忙归置眼前的受损墙壁,以免屋顶有碎瓦脱落伤人。而昨夜,孟大姐的亲戚先去亲朋家睡了一宿,接下来将另寻他处暂住。

记者发现龙卷风过后,村舍房顶是受损较为严重的部位,因为瓦片遭到席卷,一些村民家中出现漏雨的情况。与孟大姐家一路之隔的王大哥家里受灾也比较严重,他专门请了假,又叫来家里亲戚,先自行收拾从房顶掉落的瓦片。记者走进王大哥家的院子,显然这里已经被简单清扫过,但还是能看到龙卷风留下的印记,锁大门用的金属门栓被吹断了,厢房门上的玻璃被吹了个洞,支在院子上方的遮阳塑料板不翼而飞,就连固定遮阳板用的金属钢筋也多处“骨折”。

此时,几名青壮年正在房顶协力铺设塑料苫布,记者也顺着梯子爬上去,只见房顶瓦片所剩无几,露出了内部的泥土。而两个太阳能装置均被风吹得移了位,还有一个狠狠地砸漏了房顶。再加上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的雨,王大哥家中出现多处漏雨,雨水慢慢渗进来,在墙上留下了长长的痕迹。回忆起龙卷风到来时的情况,王大哥说:“门窗被风吹得吱哇乱响,吓得孩子们直哭。”

受伤老人:风来得太急 毫无防备

记者采访到了在这场龙卷风袭击中唯一受伤的村民——季大娘,老人今年67岁。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季大娘家时,院子里还是一片狼藉,满院的盆栽植物东倒西歪,固定遮阳板的金属钢筋也散了架,成片耷拉下来。

季大娘正在卧床休息,精神状态看上去还可以,她说:“平躺没嘛事儿,就是翻身费点儿劲。”当老人女儿为她冰敷时,记者看到对方伤在背部,腰部上方有两道明显的红色长痕,仔细看还有点儿淤青,还有右耳后侧破皮已结痂。据老人介绍,龙卷风来之前毫无预兆,刚起风她就跑去院子收拾杂物,紧接着一股强风突然来袭,自己根本站不稳,也不知道被什么砸中了头和背。幸好,经及时送医检查,季大娘只是受了些轻伤。而直到事后,老人才知道自己是被龙卷风吹断了家里的遮阳板所砸伤,“我活这么大岁数了,还真是第一次经历龙卷风,没想到它威力这么大。”

采访中,据大多数村民描述,这场龙卷风来去匆匆,伴随着特别大的声响,只见一个高大的风旋从村子里斜着穿过,然后就开始下雨。“能看到风眼里卷着砖瓦、碎石,还有树叶、树干。”村民小刘说,当时门窗被风吹得直晃,他和爱人关紧窗户,俩人弯着腰使劲用手顶着门。龙卷风大概持续了10来分钟,当风走了以后,村民出门看时,但凡风途经的房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家门口树折了、电线杆也断了,地上全是树叶、碎砖和瓦片。

抢险救灾:多部门联合 全村已通电

虽然村庄上空始终淅淅沥沥飘着细雨,但还是自发集聚了很多村民,还有邻村赶过来帮忙的,大家用铁锨清理碎砖、碎瓦。村委会也统一购置了塑料苫布,村民纷纷来免费认领,然后按需苫盖在房顶上。电力人员持续在村里抢修,一名电工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干了一夜,已经重新立上了三根新的电线杆,争取尽快通电。抢修高压线缆的同时,电力人员对全村进行了排查,挨家挨户询问是否有电线故障。昨天下午1点多,全村已恢复正常供电。

在村子里,记者还碰到了静海区政府、镇政府和村委会,以及民政局、气象局、农业办等多部门来此巡查的工作人员,大家各有分工。相关人员分别一一登记村民的受灾情况,包括房屋和农作物,摸排村舍受灾隐患。另据静海镇政府党委副书记常子贵介绍,排查中发现有30多间村舍不同程度损坏,多为房顶受损,并不影响村民回家休息,还有就是村舍附近线缆被刮断,均已及时联系相应部门和组织村民抢修,以确保大家安全和正常生活。截至发稿时,抢险救灾工作和入户登记工作还在继续。(记者 段毅刚 吴迪 郝颖 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