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中美貿易再起波瀾 對LPG影響擴大

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發佈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作為回應,經國務院批准決定,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對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114項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時間另行公告。此次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徵稅方式、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25%的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本次公佈的名單中,關於液化石油氣不單單隻有液化丙烷,還包括了其他液化丁烷、液化的乙烯、丙烯、丁烯及丁二烯、其他液化石油氣及烴類氣、灌注香菸打火機的液化丁烷、氣態石油氣及其他烴類氣,幾乎囊括了液化石油氣的全部品類。雖然近幾年,美國原產地的LPG主要是丙烷流入中國,但美國LPG供應較多,中國作為當前LPG最大的消費大國,是各資源輸出地必爭之地,影響不言而喻。

中美雙方博弈,貿易戰是否會全面爆發,目前未見定論。但就市場而言,自從4月初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雙方均採取加徵收關稅並公佈涉及產品,到5月中旬的中美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停止雙方貿易摩擦,握手言和,到今日貿易再起波瀾。美國作為經濟霸主,時至今日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也不容小覷,雙方的一舉一動都會應發世界的關注,中美雙方作為全球極為重要的貿易參與國,爭端漸起到握手言和,再有到愈演愈烈之勢,令大宗商品市場及全球金融市場陡然間風雲突變。

中美貿易再起波瀾 對LPG影響擴大

對於能源方面,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丙烷及丁烷均出現了明顯波動,在當下需求淡季,價格維持如此高位,當然國際油價的復甦,以及市場供需影響是主要因素,但不得不說或多或少有中美貿易戰的影子。

四月初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後,中國進口商紛紛避採原產地為美國的貨物,雖然美產LPG資源在中國進口占比之中呈現增加之勢,但中東依舊佔據中國資源供應主導地位,而且我國和中東在LPG貿易合作也日益成熟。全球範圍內來看,LPG資源並不十分稀缺,價格的競爭時時存在。比如美國與中東LPG就價格對比來看,美國MB定價基準LPG至遠東價格優勢並不明顯,僅有部分時段出現窄幅套利,但部分時間則有價格倒掛,價格優勢不在,所以自去年來,美產LPG在中國進口總量佔比已有下滑之勢。

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貧氣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均遠遠高於警戒水平。所以如何保證國內資源的供應,成為我們工作的重點。當然對於國內能源方面的進口而言,國內在來源國和貿易方式上一直在不斷開拓,已經實現了進口的多元化,若中美貿易戰真的全面爆發,進口的多元化以及利用依然是我們的重點。

全面升級的貿易戰將有可能改變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因能源過境可能將變得不再安全。貿易摩擦起因經濟,而根源在於政治,解決當然要靠外交。作為世界兩大重要的國家,若貿易摩擦全面展開,只會兩敗俱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