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惟願母親,幸福安康


惟願母親,幸福安康​我母親已是古稀老人了。“娘肚子裡十個崽”,兒子生來就是讓母親操心一輩子的。我現在已年過半百,工作在鄉下學校,安家於零陵古城,週一至週五住在學校,雙休日回城裡居住,每次週末我開車回城時,接到的第一個電話便是老母親打過來的,問我到了沒有,每週都是,只要我一報平安,我母親也不多問,接著就掛了電話。

母親的三個兒子中,我是最不聽話的,人長得瘦猴似的,卻生孽(零陵話,即“頑皮”),小時候老是野在外面,長大後聽奶奶說我年少時是我母親操心最多的,讓母親最不省心的孩子,聽了奶奶的話,我很愧疚的。

現在若有人問我人生中最愛我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世上有兩種母親,一種是要強,講面子,這種母親做兒子是頂撞不得的。另一種是包容心極強,內心強大的母親。這種母親你心情不好時兇她幾句,她不會計較你,反過來安慰你的,我母親就屬於這一種。

母親的這種性格是她在一生的磨難形成的。

母親生於四十年代,那時母親家所在村子曾是日本兵的一個小據點。母親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外祖父被日本兵抓出當勞工去了,外祖母懷著我母親很大時還要下地幹活,侍候田地,從田地裡弄點口糧吃。家裡現存的可以用來吃東西早就被曰本兵搜刮乾淨,只有靠野菜,雜糧充飢,由於缺乏基本的營養,我母親生下來就十分瘦小。解放後,外祖母又生了三個女兒,母親一家就一共六姊妹了,家裡人口多,只靠外公,外婆二人拿工分,掙得的工分分得的口糧少。剛讀完小學二年級的母親不得不輟學回家照看幾位年幼的小姨娘,換出大姨娘到集體出工。所以母親識不了幾個字,但是記憶裡不識幾不字的母親為人處世卻通情達理。

母親後來嫁給我爸。他們結婚於六十年代。正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精神時代,為響應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廣大農民一邊搞農業生產,一邊積極投入興修塘壩水庫。那時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修築水利工程全憑廣大農民肩挑手扛,一腔熱情,渾身的幹勁。在那個時代裡母親她們幾乎從年頭一齊辛苦到年尾。一年裡結實的扁擔不知挑斷了多少根,畚箕挑爛了多少擔。那時的糧食產量低,勉強填飽肚皮,那裡談不上什麼營養,在工地上累昏,累成病的人是常有的。直到現在每次媽跟我談起過去的事,老人家經常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年輕人多做點,累不倒人的。我們那時那麼苦,那麼累,現在身體不也是好好的。”

打我從小時記起,媽就一直那麼瘦小,最重時也就九十來斤。我想我單薄的母親竟然面對生活的艱辛,從來沒有過什麼抱怨。
惟願母親,幸福安康

時間跨越到八十年代,農村改革開放了,分田到戶,農民生活略有改善!但我們都到了上學年齡,哥上高中要錢。為供我們弟兄三人讀書,爸便邀上村裡幾個人到零陵城內做工。只有在農忙季節回家一下,家裡只得媽一人料理。奶奶那時己年老體衰,還需媽他們照顧,更不說幫忙了。

這個時候我母親更累了。她一邊要管理農事,一邊還要幹家務。哥在珠山讀高中,難得回家,我跟小弟年紀少幫不上媽的忙。記憶中,那個時候,每到插田、割禾季節,天剛矇矇亮媽就去農田幹活去了。待我們從睡夢醒來,媽又已回到家中給我們兄弟備好了早飯,照顧好我們吃完飯上學去。此後還要將一天家裡人換下的衣服洗完,打掃好家裡,整理好家務,然後拿起農具到農田幹活去。

現在,我們弟兄三人均成家立業,雖然各自的家庭不甚富裕,但也算工作順利、吃穿不愁,都在城內置房安家,而且弟兄三人還住在同一個社區,我們兄弟曾幾次共同商量接爸媽來城裡居住,母親就是一百個不答應,理由十分簡單;城裡住不慣。

母親今年七十又六,父親身體健朗,母親雖已滿頭銀髮,依然食量不減。兩位老人空閒時間還在侍弄著一畝多一輩子都捨不得的田和地,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也不曉得覺得自已老了沒有,還是閒不住。你勸她不要做了,她反過來勸我們不用擔心,她要是不做點什麼反而身上這疼那痛的,做到倒好些。你們兄弟三個各有負擔,我和你父親能做得動一天就不要你們養著。我竟然無言應對,還能堅持什麼,我知道我已經說服不了我母親了。勤勞一輩子,辛苦了一生的母親就是習慣了勞動。由著母親的性子去,也算是一種很好的孝順吧。這種孝雖然有點勉強,然又如何?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想起我古稀母親依舊忙碌在鄉村田壟間,淚水浸溼了我的雙眼。不孝的兒子惟願時光不老,我的母親在有生之年幸福安康!

祈福天下母親倖福安康!

寫在母親節。
惟願母親,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